目的 探讨及总结食管各段供血动脉的分支与吻合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补充解剖学资料.方法 利用成人、幼儿尸体25具,红色乳胶灌注后剥离,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论 食管各段供血动脉分支具有多型性、吻合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并对其分支与吻合进行系统的分类.结论食管多段供血动脉的分支与吻合丰富.
作者:陶然;钟震亚;田国忠;王庆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达率分别是0%、23.33%、63.33%和75.00%(χ2-37.46,P<0.05).结论 Ptc蛋白阳性表达率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tc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廷铎;王东;李笑岩;白成勇;时彦;庄贵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达.结论 COX-2在VEGF的分泌与合成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
作者:潘德顺;陈伟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肾均能成功加以利用,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短,受体手术成功率高.
作者:邱江;赵大强;李军;陈立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型频率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238G/A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可能相关.
作者:刘志威;黎巨成;李少明;陈盛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术后1 d开始增高,3 d表达强,高水平维持到7d,14d明显降低,但未降至正常水平.红景天苷组各个时间点GAP-43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I/R对照组(P<0.05).结论 红景天苷能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的表达.促进轴突生长,易化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可塑性.
作者:刘晓梅;董美蓉;王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在脊髓脱髓鞘病变早期即上调并呈一定规律性改变,提示其与脊髓脱髓鞘病变有关;对于治疗脊髓脱髓鞘病变,LINGO-1拮抗剂应在损伤早期使用.
作者:张永杰;顾振;古慕峰;王鹤鸣;韩群颖;唐敏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则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婴儿结肠肌间神经元数低于成人和其他实验动物.婴儿结肠肌间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与肠神经异常性疾病具有紧密联系.
作者:滕诚毅;王莹;李明秋;刘瑞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mm,从侧面观测,其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9.22±0.14)mm和(2.12±0.52)mm.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选择气管旁人路法比高位侧入法更为安全且易掌握.
作者:邱卫红;黄新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意义(P>0.05).结论 ki-67蛋白过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不能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蔡雪彦;黄志伟;陈小毅;姜汉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内肌是CT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剖学标志,咽旁间隙的横断层解剖对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华;付升旗;范锡印;陶晶;苗莹莹;郭进学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胎儿体重和孕周的预测效果较好.结论 可考虑利用肝、心、肾脏长度对胎儿体重(间接反映发育状况)进行预测.
作者:施全;唐平;高秋;李丽萍;何丽娟;范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Tg2576阴性鼠对照组(0.98±0.01)明显下降,疫苗接种组(0.95±0.03)与假接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2576鼠血小板线粒体△ψm较正常明显下降;Aβ1-15肽疫苗免疫接种后抗Aβ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能有效清除Aβ,使得线粒体△ψm恢复正常.
作者:吕建平;姚志彬;邹俊涛;徐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身体语言是解剖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具有实时直观、动态感强、不需复杂设备、便于学生复习等优点,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并提出实施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作者:颜盛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除了通常的狠抓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外,还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打造有针对性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者:李有秋;胡晓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科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认知水平,是诸多解剖学学者和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我教研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搞好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建设成果2008年9月被河北省解剖学会认定为河北省解剖教学示范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努力以进一步完善,使实验室的建设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使其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及科研.
作者:尹爱华;张海峰;孙玲;于丹丹;王德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留学生人体解剖学全英语教学是我校近两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新的尝试.本文就人体解剖学(英语授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和提高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探讨,希颦得到同行的批评、建议和指点,以进一步提高我校留学生人体解剖学教学(英语授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家有;贺振泉;张进;郝木峰;马春媚;沈逸萍;彭映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缩短基础与临床的距离,积极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常见临床病例与解剖知识的密切联系;引入临床思维能力教育;注重临床实用技能与解剖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
作者:崔英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丙烯酰胺是一种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地化工原料,不仅是职业环境中的一种污染物,而且因在高温加热的淀粉类食物中也检测到它的存在.证实了非职业人群也有感染它的可能,从而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丙烯酰胺中毒对人体各大系统都能产生一定的损害,尤其以神经系统为主,它能引起感觉一运动型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及共济失调.随着科学的发展,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对丙烯酰胺神经毒性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本文就这方面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石晶;张德兴;贺新红;李国营;马宇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透明标本,是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常用的标本形式之一.它可在保持器官外形完整的前提下,显示用一般解剖方法难以观察清楚的结构[1].目前的透明标本的制作大多以骨骼的透明标本为主,眼球的透明标本尚未见报道[2,3].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验制作出一组眼球透明标本,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晏发隆;李雷;闫广照;王洪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颈部时,观察到右侧甲状腺上动脉罕见变异.
作者:左乔;傅青岭;许家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