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剖学研究杂志

解剖学研究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 国际刊号:1671-0770
  • 国内刊号:44-1485/R
  • 影响因子:0.32
  • 创刊:197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269
  • 全年订价:3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解剖学会 中国解剖学会
出版地方:广东
期刊标签:基础医学
国际刊号:1671-0770
国内刊号:44-1485/R
邮发代号:46-269
创刊时间:1979
发行周期:双月刊

解剖学研究杂志简介

               本刊为中国解剖学会与广东省解剖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医科大学协办的全国性、综合性解剖学学术刊物,全国公开发行。以广大形态学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形态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本刊欢迎人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神经生物学、影像解剖学、病理解剖学、临床学科以及相关边缘学科的科研论著、综述、讲座、技术方法、教学经验、变异畸形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的稿件。                

栏目设置

论著、教学经验、变异畸形、读者·作者·编者、综述、短篇论著、技术方法、研究快报、书讯、会议纪要、史海钩沉

杂志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解剖学研究杂志投稿要求

解剖学研究杂志社征稿要求

  投稿要点

  2.1来稿请使用在线投稿系统,照片请提供原件。若照片无法上传,请附件发至编辑部邮箱:gdjp_editor@126.com,电子稿件文件名以投稿日期_第1作者姓名_文章标题命名,发送电子邮件时必须在邮件的主题上写明投稿日期、作者和文章题目,并在邮件中留下第1作者及通信作者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地址,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请自留底稿。

  2.2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并附第1作者和通信作者职称、学位、电话和电子邮箱。

  2.3 在首页左下方脚注处注明通信作者的姓名及其电子邮箱,如果其余作者所属单位为非文章署名单位也在脚注处注明。若论文涉及的课题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同样也在脚注处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2.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除另有说明补充材料的文稿外)。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广东解剖学会和中国解剖学会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广东解剖学会和中国解剖学会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刊用的文稿。

  2.5稿件确认刊载后一般在排版前1个月通知缴付版面费,逾期未付款者,视为弃登,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文稿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将以单行本形式支付,以论著栏目发表者赠当期杂志2册,以其他栏目发表者赠当期杂志1册。

  2.6 来稿投寄地址: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解剖学研究编辑部。同时将电子版发到E-mail:gdjp_editor@126.com。作者投稿3个月后可依据论文编号向编辑部查询是否录用等信息,编辑部电话:020-87332599。稿件的修改通知及版面费通知将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投稿后请作者密切留意联系邮箱,如作者需要更换邮箱或联系电话,请及时通知本编辑部。

  2.7作者若欲投他刊,应先与本刊联系,并出具书面撤稿声明,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且一旦发现一稿两投,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国解剖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在2年内本刊拒绝该文第一作者及其单位的任何来稿。

  2.8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在最短时间内发表。凡要求尽快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以及2位该领域专家的推荐信,经审核同意后将尽快刊出。

  3. 文字和名词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务求通顺、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研究类论著稿件一般不超过5 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讲座类稿件一般不超过6 000字。文稿内使用的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为准。

  4.文题名

  文稿题名应简明,反映出文章的主题,字数在20个字以内,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一般不使用副题名,避免使用“……的研究”、“……的观察”和“……的探索”等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

  5.作者姓名和单位

  作者姓名应全部列出置于题名下方按序排列,列名最多不超过8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作者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再作更动,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通讯作者应在首页左下方页脚注明,“通讯作者:某某”,并给出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作者的英文姓名使用汉语拼音,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用大写,例:姚志彬 YAO Zhi-bin。作者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置于作者署名下方,作者单位应该是第1作者单位或通信作者单位,其余作者的单位在首页左下方脚注处注明。例: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080。

  6.摘要

  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主语可省略。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400字),英文摘要则要相对具体。英文摘要前需列出英文题名以及作者的英文姓名,姓名后直接排出单位的英译名名称及邮政编码。

  7.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各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NGF”标引为“神经生长因子”。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关键词的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8.研究设计

  文稿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受试对象的纳入和剔除标准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四个基本原则作概要说明,尤其要交待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9.正文

  论著分前言(不写标题)、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4部分。各层次的标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标题应简短明确,标号层次最多不超过3级,文内接排的序号一律用①……表示。英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首次出现时必须写出中英文全称,在括号内写英文全称、缩写或代号。

  9.1 前言 说明立题目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当前研究概况,作者研究设想等(要有充足的文献依据) ,不超过250 字。

  9.2 材料和方法 材料要写明名称、来源,重要试剂必须写明浓度和所购公司,动物要写明品系,数量和分组情况,要符合统计学标准要求。常用的方法的描述要简明扼要,若文献已有记载的,需引用文献;如系改进方法,应详细写明改进之处;如果是创新的方法,应详尽描述,以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此外,还应详述实验设计(包括采用何种统计学分析处理)。

  9.3 结果  结果要真实、准确,数据要经统计学处理。结果的表达必须要有具体文字描述并辅以图、表(单项不列表),文字描述不能简单重复图表内容,应对图表有所归纳和总结,更应避免使用一句“……结果见表…”来作为全部文字描述的内容。结果内不要引证他人资料,不展开讨论。

  9.4 讨论 讨论是结果的阐述和解释,必须紧扣研究目的,紧紧围绕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并与前人有关的结果进行比较论证,作出客观的结论。切勿大篇综述或罗列与结果无关的文献,讨论项内切勿插入图和表。

  10 图、表

  每篇文稿的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集中附于文后,图、表均应有简短、明确的中文图序、图题,表序、表题。论著中图和表的说明全部用中文,应尽可能内容表述清楚,句子要完整、达意。

  10.1 表 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若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相同,一般比可准确测量的精度多1位。为便于表格的排版和版式的美观,表格中注释用的角码符号一律采用单个角码的形式,按下列顺序选用:*、#、△、☆、▲、★;在表注中依照先纵后横的顺序依次标出。如果表中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必须在表注中注明“与……组相比,P<0.05”

  10.2图 图不宜过大,最大宽度半栏图不超过7.5 cm,通栏图不超过17 cm,高与宽的比例应掌握在5:7左右。线条图可墨绘在白纸上,或用制图软件绘制,后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示,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本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文稿中的电子图片,要求分辨率不低于300象素,大小不小于800×600象素,要求原图以JPG格式或TIF格式打包邮寄,如需在图中作标记或标尺的请作者自行在原图上标出。文中的图片必须附有图版说明,显微结构照像图须注明染色方法、放大倍数或标尺。引用已发表的图,须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的书面材料。

  11.统计学处理

  文稿中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卫生统计学》第5版,报告统计学检验的结论时,对P值小于或等于检验水准(一般为0.05)的情况,一律描述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写明P的具体数值或相应的不等式,而不再将P<0.05描述为“差异有显著意义(或差异有显著性)”或将P<0.01描述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选用P>0.05、P<0.05和P<0.01三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须再细分为P<0.001或P<0.0001。

  12.医学名词的使用

  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应使用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中的名称,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3.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l应改为ns·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但是人体压力值(如血压、眼压、中心静脉压等)的计量单位仍使用mmHg或cmH2O,首次使用时注明与kPa的换算系数。

  14.数字

  执行国家标准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的,每3位数字一节,节间空1/4个汉字空,如61,329.476,56应写成61 329.476 65。百分数的范围和公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百分数的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也不宜写作65%±2%。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时,书写方式为: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

  15.缩略语

  文题—般不用缩略语。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现缩略语时应给出其中英文全称。缩略语应尽量少用,1篇文章 内—般不宜超过5个,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6.参考文献

  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为限,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定。参考文献要求论著在13篇以上,综述25篇以上,其余文章6篇以上,并且要求要有最近三年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编号按照国际GB7714-87采用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排列于文后。正文中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置右上角)表示。内部刊物、资料以及还没有发表的文章请勿作文献引用,日文汉字请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文献书写格式举例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3位以内全部写出,每个姓名间加逗号;3位以上时只写前3位作者,后加“,等”;西方作者姓在前,名缩写在后).文题.刊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医按《医学文献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年份,卷(期):起页-迄页.

  [书籍]序号 作者.书名.卷(册)次.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或:序号 作者.文题.见:主编者,主编.书名.卷{册)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

  举例:1 吴盾,潘三强,刘运泉,等.电针对脑梗塞大鼠脑皮质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解剖学研究,2009,31(1):17-20

  2 Shichinohe H, Kuroda S, Yano S, et al. Improved expression of gamma-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in mice with cerebral infarct and transplant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n auto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 analysis. J Nucl Med, 2006,47(3):486-491

  3 李忠华,王兴海.解剖学技术.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85-288.

  4 曾宪九.抗菌术与无菌术.见:黄家驷,吴阶平,主编.外科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1.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解剖学研究杂志影响因子
解剖学研究杂志发文量
解剖学研究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右旋柠烯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生长的实验观察

    目的 观察右旋柠烯乳剂(D-limonene)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小鼠S180癌性腹水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预防组建模当天开始给药;治疗组移植后第5天开始给药;对照组不给药.每3 d测量肿瘤大小,20 d后取材,观察肿瘤细胞的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结果 对照组肿瘤体积较大,与皮肤及深部组织发生粘连,7只发现颈部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治疗组和预防组移植瘤生长速度明显缓慢,体积小,且瘤体较规则,未发现有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右旋柠烯有抑制肿瘤生长,减少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郑海洪;李玉兰;杨慧科;吕岩红;龚春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童气管的解剖学观测和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操作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通过44例儿童尸体观测气管的解剖长度、临床长度和气管的横径、矢状径,并与儿童身高和上部量进行相关分析,另外分析临床资料85例,其中58例在使用支气管镜前做了气管横径、矢状和长度的预测.结果两性儿童的身高和上部量与气管的解剖长度、临床长度、气管内径之间密切相关.结论只要先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上部量就可根据他们之间的回归方程计算出气管的长度和内径大小,为临床准确选用气管镜型号和插管的深度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保证了气管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和安全性.

    作者:秦建军;刘俊文;南海龙;赵慧丽;史树堂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树突状细胞的分离扩增与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而得名.目前一致认为,具有典型树突状形状,膜表面高表达MHC Ⅱ类分子,能移行至淋巴器官和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活化,并具有一些相对特异性表面标志的一类细胞,方能称之为DC.有髓系来源DC与淋巴系干细胞来源DC之分,大多数DC来源于骨髓,DC前体细胞由骨髓进入外周血,再分布到全身各组织.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参与抗原的识别、加工处理和提呈,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其大的特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处女型或初始型T细胞增殖,并能过其表面大量的MHC与抗原联合,以膜结合的方式递呈抗原,DC与T细胞聚合成簇,为抗原递呈和T细胞增殖提供稳定的微环境,从而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病及某些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从直接分离提取到添加细胞因子诱导扩增,DC的研究获得很大进展,成为当今国内外免疫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

    作者:周燕琼;刘小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问题教学法”在目标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它是在教师的启迪下,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从解决问题入手,亲自观察、发现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提高的教学过程,这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在人体解剖的目标教学过程中,实施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下而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孙新忠;赵印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改革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为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和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我院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包括以下四方面:实验内容、改编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书、引进现代电教媒体(数码互动系统)和改革实验考核形式.

    作者:邓成国;晏长荣;杨虹;郭青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TGFβ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2 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30 例,其中足月妊娠9 例,未足月妊娠21 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30 例(对照组).采用HE 染色和免疫组化SP 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孕妇胎盘的组织学变化和其TGFβ1 的表达.结果 子痫前期组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及蜕膜细胞TGFβ1 的阳性表达率为8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36.60%,P < 0.01;TGFβ1 的表达与胎盘重量及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结论 胎盘TGFβ1 表达异常引起滋养细胞浸润不足,可能是子痫前期的发病因素之一.

    作者:廖志琼;甘婷;陈希明;吴爱华;陈盛强;肖国宏;方朝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人体间接测量方法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人体间接测量的方法,为进行大规模的人体测量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和准确的新方法.方法 对身高、上肢长、下肢长、面宽、肩宽、髂前上棘间宽等6项指标进行活体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6项指标的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P<0.001),回归系数的t检验提示回归系数有意义(P<0.001),直接测量值和归回估计值之间的配对t检验提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结论 人体间接测量方法具有非接触性、高效、快速、准确等优点,可用于部分测量指标的测量.

    作者:朱建华;包世雄;马丽;韦海澄;杨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突触传递的长时程抑制的研究进展

    突触传递的长时程抑制(LTD)和长时程增强(LTP)是行为依赖性突触可塑性的两种重要形式,一直以来都是研究学习记忆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关LTD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晓梅;宿宝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IL-6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异位内膜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利用大鼠内异症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IL-6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内异症模型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IL-6mRNA的表达明显不同,内异症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高于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IL-6mRNA的表达较前两者均低.同一时间点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内异症异位内膜IL-6 mRNA表达明显增加.

    作者:郑辉;李洪义;王自能;卢晓晔;曹佐武;郑佩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论文摘要

    人类学广西融水苗族青少年营养状况分析  杨坚德,徐 林,韦献良,李松峰,邓祥发,阮妹芳,魏博源,莫世泰 广西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南宁 530021  本文对广西融水苗族1999年1 802名7~16岁男女青少年的体质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测量的身高、体重,按照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其现时营养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调查的1 802名学生中,营养正常者1 367人,占75.86%,高于1995年全国水平(59.7%);营养不良者297人,占16.48%,低于全国水平(32.6%),多数为轻度营养不良,有267人,占营养不良人数的90%;超重104人,占5.77%;肥胖30人,占0.06%,超重和肥胖构成比(7.44%)低于全国水平(7.7%)。男性学生895人,营养正常631人(70.50%),营养不良163人(20.45%),超重49人(5.47%),肥胖9人(1.01%)。女性学生907人,营养正常736人(81.15%),营养不良114人(12.57%),超重55人(6.06%),肥胖21人(2.32%)。在年龄分布上,男女青少年营养不良主要为轻度,有随年龄增多的趋势;超重和肥胖多集中在11~14岁。不同时期男女学生的营养正常率、超重和肥胖均为女生高于男生,而营养不良率男生高于女生,与其它各地不同。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解剖学研究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一江春水** 的反馈:

解剖学研究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解剖学研究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小鲸** 的反馈:

解剖学研究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解剖学研究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