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0-4718
  • 国内刊号:44-1187/R
  • 影响因子:1.06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 2008和2011年分别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8~2011年连续4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RCCS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权威期刊;2010年荣获广东省期刊评选最高奖——品牌期刊奖;2011年荣获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 基础医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9年5期文献
  • 孕鼠宫颈注射脂多糖对仔鼠脑细胞GFAP、MBP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脂多糖致宫内感染仔鼠脑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的变化以及对仔鼠脑重和体重发育的影响.方法:经宫颈在受孕第10 d(E10组)、15 d(E15组)和20 d(E20组)注射脂多糖建立宫内感染模型,于仔鼠出生后7 d、14 d和21 d断头取脑,测量脑重和体重.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GFAP、MBP含量.结果:脂多糖致宫内感染后仔鼠脑组织中GFAP和MBP的含量逐步增高(P<0.01,P<0.05),且21 d组GFAP明显高于7 d组(P<0.01)、21 d组MBP高于7d组(P<0.05).感染后仔鼠的体重大于对照组(P<0.05),而生后7 d和14 d仔鼠的脑重大于对照组(P< 0.01,P<0.05).结论:脂多糖致宫内感染可导致仔鼠脑细胞GFAP、MBP含量升高.

    作者:王景涛;邱洪斌;王淑秋;王柏欣;徐辉;姜守刚;祖元刚;王滨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Nestin差异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nestin差异表达对脑胶质瘤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细胞免疫荧光观察细胞nest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对比分析细胞nestin和MMP-2的表达.结果:SWO-38细胞的迁移能力大大低于U251细胞,差异显著(P<0.05),而两者侵袭能力无明显差别.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WO-38细胞的nestin均匀分布在细胞浆,呈丝状着色;而U251细胞的nestin强表达于核周,并向胞浆放射状分布.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两株细胞nestin的分子量存在差异.而SWO-38细胞的MMP-2表达水平则高于U251细胞,显示SWO-38细胞有更强的酶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结论:脑胶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与nestin的差异表达存在相关性,而侵袭能力与MMP-2相关.迁移能力与酶解细胞外基质能力的结合决定了肿瘤的侵袭能力.

    作者:林琛莅;钟雪云;秦艳芳;方茅;谢彬彬;李平;贾晋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Brg1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16、Rb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Brg1蛋白和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P16、Rb在正常宫颈、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Brg1、P16和Rb蛋白在54例子宫颈鳞癌组织、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Brg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4%、36.7%和20.0%,3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发现Brg1蛋白与子宫颈鳞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子宫颈旁组织的脉管侵润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侵润深度无关(P>0.05).Rb蛋白和P16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存在差异(P<0.05),Brg1蛋白与P16蛋白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过表达呈正相关,而与Rb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Brg1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升高,并与其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因素有关,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16和Rb的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何莲芝;王秀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Cyr6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61(Cyr6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5例子宫内膜腺癌、15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及分泌期各30例组织中Cyr6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Cyr6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1)60例(60/65,92.3%)子宫内膜腺癌Cyr61表达阳性,高于正常子宫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P<0.05).(2)ER、PR阴性病例子宫内膜癌组织Cyr61表达高于其阳性病例,Ki67阳性病例Cyr61表达升高(P<0.05).(3)Cyr61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细胞侵润、组织坏死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和子宫肌层侵润深度,预后无关(P>0.05). 结论:Cyr61可能与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恶性潜能有关.

    作者:蒋学风;徐建平;唐琼兰;黎清;罗新;夏明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二氧化硅诱导肝癌周围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范围内第五大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我国原发性肝癌的90%以上,HCC早期症状轻,往往是在深究后的无意发现,患者主动就诊而出现者很少.

    作者:罗超元;姜海平;张海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凝血和纤溶失衡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以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屏障损伤、急性炎症反应、富含蛋白的肺水肿为特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可进一步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

    作者:董彦琴;李健;张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食管灌注盐酸建立气道高反应的豚鼠模型

    目的:通过盐酸多次灌注食管建立豚鼠食管炎的模型,探讨胃食管反流对呼吸道结构和气道反应性的影响,为建立胃食管反流性哮喘提供动物模型.方法:20只豚鼠食管中下段持续灌注盐酸或生理盐水14 d后,应用氯化乙酰胆碱(ACh)按浓度倍增法依次颈外静脉注射进行支气管激发实验;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并计数灌洗液的细胞总数及分类;提取食管、气管和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随着ACh的成倍递增,模型组与对照组的气道阻力均有增加,当浓度到达25 μg/kg BW以上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模型组BALF 的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 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食管炎性改变;气道黏膜水肿,部分上皮脱落,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细胞浸润;细支气管管壁增厚,官腔狭窄.对照组食管、气道和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酸性胃食管反流性气道高反应的豚鼠模型,为进一步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作者:李芹子;孔灵菲;张殊娜;仲昭双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成熟心肌细胞诱导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

    目的:拟证实成熟心肌细胞对胚胎干细胞(ESCs)定向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以DAPI(4'6-联眯-2-苯基吲哚)染核作为细胞标记.取昆明小鼠3.5-4 d的囊胚培养后分离出ESCs,以1和(或)2代的小鼠ESCs细胞团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录像动态观察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情况;分别于共培养后3、7、14 d对ESCs行肌钙蛋白T(cTnT)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1代或2代的ESCs和/或细胞团与心肌细胞共培养约7 d左右出现成节律搏动的心肌样细胞;好实验批次,可计数到1/4以上的ESCs和/或ESCs细胞团出现节律性搏动.心肌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添加0.6% DMSO时,节律搏动的心肌样细胞分化率未见提高.心肌细胞诱导组,记录已搏动和未搏动ESCs诱导分化后心肌样细胞cTnT蛋白荧光染色阳性;ESCs与心肌成纤维细胞共培养诱导组,分化的细胞cTnT蛋白荧光染阴性;0.6% DMSO诱导组约3%的细胞cTnT蛋白荧光染色阳性;DMSO联合心肌细胞诱导组,结果与单纯心肌细胞诱导组相似.结论:未经建系操作的ESCs可直接诱导分化为节律搏动的心肌细胞;成熟心肌细胞与ESCs共培养状态下,成熟心肌细胞是ESCs定向分化较强的诱导因素.

    作者:蒋芳萍;张晓刚;丘彦;李卫东;常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组载体pEGFP-N1/TNFR 1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构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 1)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N1/TNFR 1,并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中表达.方法:分离并培养HUVECs,将已成功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EGFP-N1/TNFR 1,通过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的方法转染到HUVECs中,RT-PCR检测TNFR 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融合蛋白的瞬时表达,同时在活细胞状态下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结果:成功分离HUVECs,重组pEGFP-N1/TNFR 1融合表达载体转染HUVECs后,在细胞中检测到TNFR 1基因片段,Western blotting可以检测到TNFR 1在HUVECs表达,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转染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结论:重组pEGFP-N1/TNFR 1融合表达载体在HUVECs中获得了表达,融合蛋白具有TNFR 1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双重活性,为进一步研究TNFR 1转位的调控因素打下基础.

    作者:叶顺传;曾秋棠;吴辉文;吕云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