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国际刊号:1009-976X
  • 国内刊号:44-1510/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2001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外科学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4期文献
  • G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3例分析

    目的 探讨GSS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骨科从1999年5月~2008年1月应用GSS(General Spine System)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3例.根据神经功能判定(Frankel法):B级2例;C级5例;D级29例;E级7例.结果 病例随访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分级:C级1例,D级12例,E级30例.临床疗效:术前胸椎平均后凸Cobb角优33例;良9例;可1例;差0例.角25.3度,术后后凸Cobb角3.4度,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6.2度,平均丢失2.8度.结论 GSS内固定系统可以三维矫形、三柱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对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应用G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并植骨,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罗杰;郭坤营;曾伟金;王广辉;罗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股骨头坏死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对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48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用液氮冷冻法造成左侧股骨头坏死头模型,然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第6、9、14 d局部注射aFG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术后2、4、8周分别处死各8只动物,观察有关指标.结果 所有动物股骨头坏死模型建立成功.X线检查结合计算机相对骨密度分析、组织学观察及骨密度(BMD)测定:术后第2周,两组无显著差异,4、8周时,实验组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和成骨细胞增生作用,新骨形成多于对照组.结论 aFGF对液氮冷冻成年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林晓蓬;朱肖奇;郭浩;邓少杰;裴伟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PCNA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CNA在前列腺癌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0例前列腺癌病理组织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的PCNA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值为9.23±0.55.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表达值为1.23±0.04,前列腺癌中PCNA表达值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PCNA基因呈现为高表达,它有助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

    作者:胡广平;毕学成;何慧婵;叶永康;韩兆冬;梁宇翔;钟惟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闭合性肾损伤临床诊治体会(附1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在197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125例闭合性肾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非手术治疗101例(80.8%),包括其中肾动脉栓塞治疗3例;手术治疗24例(19.2%,)其中肾切除12例,肾修补10例及肾部分切除2例.结果 本组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64例,阳性46例;B超检查48例,阳性41例;CT检查59例,阳性59例.本组平均住院时间23.5 d.122例治愈,3例死于合并伤,其中2例死于早期顽固性休克,另1例死于脑干损伤.随访37例,随访2~18月.定期复查尿常规、IVU及血压均正常.结论 B超检查便捷,可快速初步判断伤情,CT能较准确快速判断肾损伤程度及并发胸腔腹部脏器伤的发现,对肾损伤分型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作用.肾损伤大部分可保守治疗,严重损伤需手术治疗.

    作者:沈昌理;黄海;谢文练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心静脉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压(CVP)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CVP监测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急性心衰、肺水肿,5例病人CVP值始终低于正常值,检查发现严重合并伤.根据出院时的GCS评分、意识情况和功能障碍程度,本组患者死亡19例(17.4%),无改善11例(10.1%),好转23(占21.1%),明显好转35例(32.1%),痊愈21例(19.3%).结论 CVP的监测,可了解有效循环血容量情况,科学可靠地指导输液及脱水降颅压治疗,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安剑铮;刘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甲基质联合甲沟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嵌甲症

    目的 探讨甲沟切除术治疗顽固性嵌甲及疗效.方法 对68例顽固性嵌甲病人行患侧甲基质联合甲沟切除术,观察其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8例中1例复发,2例出现伤口感染,其余65例疗效理想.结论 甲沟切除术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治疗顽固性嵌甲症的理想术式.

    作者:何嘉辉;彭水清;李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在199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9例的腰椎盘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例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和皮质激素,4例使用抗生素及手术清除病灶.结果 所有9例患者均痊愈.随访时间8个月至2年,疗效良好.结论 根据术后持续痉挛性腰痛、CPR、ESR及早期MRI改变可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早期诊断与正确的处理可治愈本病.

    作者:欧阳红先;沈毅生;朱慧强;林红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附156例报告)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处理上尿路结石156例.结果 156例均一期手术取石,单通道取石126例,双通道取石25例,三通道取石5例.其中1次取石120例,2次取石28例,3次取石8例.136例结石全部取尽.平均手术时间90 min,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 d.所有病例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廖尚范;伊岱旭;黄志明;章锋;林少煌;曾绍杉;吴宗强;孙金琼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血尿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治疗乳糜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确诊乳糜尿的患者39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A组,21例,24侧)和传统开放手术(B组,18例,19侧)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39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均恢复顺利,乳糜尿消失.A组:1例发生切口周围皮下气肿,术后第3天完全吸收.术后4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1~3天自行消失.B组:1例分离左肾蒂时损伤肾动脉外膜,形成动脉瘤,行外膜修补术后动脉瘤消失.1例损伤右肾静脉,术中成功修补.术后8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持续2~3天自行消失.1例伤口感染.术后3月仍有5例患者诉患侧腰部疼痛或不适.全部患者随访18个月以上.A组1例、B组2例复发.A、B两组单侧手术时间分别为(72.3±21.6)分钟和(156.7±30.9)分钟,术中出血分别为(43.7±19.3)ml和(132.6±61.4)ml;术后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5±0.5)天和(3.5±1.5)天,引流量分别为(22.4±14.1)ml和(42.3±25.6)ml;术后卧床时间分别为(2.1±1.1)天和(4.6±1.6)天;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14.4)小时和(48.0+25.1)小时;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2)天和(8.5±2.5)天.A、B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疗效满意,将取代开放性手术.

    作者:吴国忠;刘思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硬外复合静脉麻与气管全麻在小儿腹腔镜疝手术的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研究硬膜外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与气管内全麻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 ASA I~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疝手术患儿40例,年龄在1~12岁,随机分为硬膜外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E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组(G组).观察气腹前,气腹后5 min,10 min,15 min,放气后5 min的MAP,HR,SpO2,PH,PaCO2,和术毕恢复时间,比较两者麻醉的费用.结果 与气腹前比较,E组MAP,HR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G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气腹15 min后PaCO2均显著升高(P<0.05).停气腹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E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快于G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E组麻醉费用比G组明显减少.结论 硬外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在小儿腹腔镜疝手术中,可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且经济安全,术毕苏醒时间快,苏醒质量好.

    作者:张耀之;曾静贤;刘琴湘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带蒂大网膜在外伤性肾破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肾破裂的保肾方法 及大网膜在保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外伤性肾破裂进行手术修复,其中行修补术24例,行部分切除术4例;同时在手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覆盖肾创面.结果 28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经5个月至15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对于外伤性肾破裂,除肾动、静脉损伤已无法修复,或肾脏碎裂严重,需行肾切除术外,均应尽量采用肾修补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在肾修复手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覆盖肾创面对肾伤口的愈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翁展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纳洛酮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血β-内啡肽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血β-内啡肽(β-erdorphin,β-EP)和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方法 对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的100例患者按手术次序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例术后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加用纳洛酮.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B.EP和ET.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即刻血βEP、ET值均较术前有所上升,两组相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血β-EP、ET均渐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快,术后第二天即接近术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颅脑肿瘤显微手术后早期大剂量应用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β-EP、ET的值,从而减轻了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ET异常升高所致的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余振华;徐桂兴;徐叶;黄正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附20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一期微创经皮肾取石术(MPCNL)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一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20例的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双侧肾结石患者7例,结石清除率85%,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一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对侧肾结石患者5例,结石清除率89%,平均手术时间142 min;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8例,结石清除率92%,平均手术时间128 min.手术出血量5~450 ml,平均150 ml.手术后25%(5/20)的患者出现超过38.00C的发热,所有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于身体情况良好,结石清除相对容易的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一期MPCNL是安全可靠的,能减少患者总住院时间和费用.

    作者:王卫峰;米其武;张志刚;刘绍虔;罗杰鑫;莫志锋;李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口灵含漱防治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口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口灵漱口液对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口腔炎的防治作用.方法 观察组33例,用口灵漱口液漱口;对照组28例,用生理盐水漱口.调查两组病人对两种漱口液舒适程度,口腔炎发生率,口腔炎构成及愈合所需要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对两种漱口液舒适程度、口腔炎发生率、口腔炎构成及愈合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口灵漱口液能有效预防及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所致的口腔炎.

    作者:陈伟锋;周军;吴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6例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的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观察分析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的病例特点,探寻其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46例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的病例分析,并做如下处理:充分给氧;对于血压、心率平稳的患者,静脉注射氟哌利多0.02-0.025 mg/kg,同时复合静脉注射异丙酚0.4~0.5 mg/kg;对于低血压、心率极不平稳的患者,静注咪唑安定0.05~0.10 mg/kg并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推注芬太尼2 p,g/kg.结果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基本恢复安静;用药期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的锥体外系反应.无过敏性皮疹、低血压等短暂反应表现.结论 氟哌利多可用于控制老年患者全麻恢复期谵妄,但使用时剂量不宜过大.另外,部分患者可试用小剂量咪唑安定或异丙酚,但应注意两者均可加重呼吸抑制.

    作者:吴涯雯;曾静贤;詹鸿;陈郡兴;陈浩文;苏志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含丝裂霉素C的灌注液对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含丝裂霉索C灌注液对心脏移植物存活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方法 BN大鼠做供体,Lewis大鼠做受体.用含丝裂霉素C的溶液灌注及保存Brown-Norway大鼠供体心脏,移植到Lewis大鼠受体.为分析丝裂霉素C的体内效应,受体于术后注射丝裂霉素C或用丝裂霉素C孵化的供体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预处理.结果 含丝裂霉素C的灌注液能够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丝裂霉素C预处理受体不能延长移植物存活,但注射丝裂霉素C预处理供体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致受体能够延长移植物存活.结论 对供体心脏用含丝裂霉素C溶液灌注可减轻移植物的排斥反应,显著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作者:邓素雄;王道虎;李恒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比较

    目的 探讨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并作出对比,评出其优越性.方法 总结2005年至2008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共38例,其中采用后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手术治疗20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与内固定手术治疗18例,术后进行随访.观察病椎高度变化,脊柱后突角度改变,内固定有无松脱,折断及椎管狭窄程度改变.结果 全部患者均接受6~36个月的随访,平均18月,X线复查示:前路手术组病椎植骨均骨性愈合,高度未见明显丧失.后路手术组有9例高度明显丢失,后突畸形明显,3例出现断钉、脱钉,后路组有明显椎管狭窄.结论 在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中前路手术优于后路手术.

    作者:胡文彪;黄伟东;苏培强;黄东生;张文通;殷海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一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一期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了2003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我院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12例,总结术后疗效并随访其排便功能.结果 病例随访显示,12例患者的肛门具有良好收缩力,无明显肛门失禁,排便功能良好,效果满意.排便情况经临床评分结果 为优良.结论 经后矢状入路肛门直肠成形术治疗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可以达到充分暴露术野,缩短治疗时间的目的 ,效果良好.

    作者:曹传军;董功航;李少青;陈菊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附35例分析)

    目的 总结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手术切除的35例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nla型16例,行肝门部胆管切除8例,行联合右半肝+右侧尾状叶切除7例,行联合右半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左支吻合1例.Ⅲb型19例,行肝门部胆管切除8例,行联合左半肝+左侧尾状叶切除9例,行联合左半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右支吻合1例,行联合左半肝+尾状叶切除、门静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右支吻合、肝固有动脉分叉部切除主干右支吻合1例.结果 本组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113个月.肝门部胆管切除病例术后病理根治性切除率为37.5%,联合肝叶切除病例术后病理根治性切除率73.7%,3例联合肝叶切除+血管切除病例均获术后病理根治性切除.肝门部胆管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联合肝叶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6%.3例联合肝叶切除+血管切除病例术后均无胆肠吻合口漏、肝断面坏死、胆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联合肝叶切除,必要时行受累分叉部血管切除重建,有益于提高Ⅲ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肖治宇;陈亚进;刘超;陈涛;陈汝福;闵军;万云乐;区庆嘉;王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腺内外分泌部微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 了解正常生理状态、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胰腺内外分泌部微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异同.方法 应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观察32只正常、AEP Wistar大鼠胰腺内外分泌部微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rin的表达及其变化.结果 在胰腺外分泌部,正常鼠微血管内皮细胞的VE-cadherin位于内皮细胞连接处,AEP时微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rin的表达减少且分布异常,并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而在内分泌部,正常大、中胰岛毛细血管球血管内皮无VE-cadherin阳性染色,小胰岛内有弥漫性染色,其AEP时的表现与生理状态下的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 实验结果 显示了大、中胰岛及小胰岛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能与其相应内环境以及功能的特殊性相关.

    作者:唐诗彬;张肇达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消融与无水酒精注射综合治疗大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微波消融(MCT)与无水酒精注射(PEIT)及微波消融综合治疗大肝癌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55例肝癌患者共71个病灶进行了MCT、PEIT及MCT综合治疗,A组21例共26个病灶进行了单纯PEIT治疗98次,平均3.8次/病灶.B组18例共23个病灶予MCT治疗.共进行了60次MCT治疗:C组16例共22个病灶,共进行了56次MCT治疗,36次PEIT.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肝功能和术后1个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增强CT/MRI的改变.其中36例分别于消融治疗前后进行了超声造影检查.术后1个月以影像学检查结果 判断病灶坏死状况.记录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结果 A、B、C三组术后1个月病灶完全坏死率分别为23%、62.8%、52.2%(每两组间比较均P<0.01).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22.2%、46.6%、72.7%(每两组问比较均P<0.01).结论 MCT治疗大肝癌的效果优于单纯PEIT治疗,MCT与PEIT综合治疗大肝癌具有比较理想的疗效.

    作者:潘景升;欧冰;罗葆明;文艳玲;马健鸿;王浩虎;戴晓宁;邓宝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0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本组病例采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和COX多因素模型的分析方法 分析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指标.结果 Lo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 提示肿瘤大小(直径>5 cm)、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neu和CD44五个因素是乳腺癌的预后因素(P均<0.05),ER和PR不能作为乳腺癌的预后指标;进一步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结果 提示,仅有HER-2/neu、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是乳腺癌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HER-2/neu是临床判断乳腺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李志华;曹亚丽;龚宇;苏逢锡;姚和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儿童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治疗分析(附13例报告)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 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治疗的13例儿童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急诊手术4例,择期手术7例,保守治疗2例.本组死亡1例,治愈10例,非手术治愈2例.结论 白血病儿童并发急性阑尾炎,多应手术治疗,若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肠梗阻等紧急情况,首选择期手术.患儿手术危险性较高,故围手术期应采用积极措施.

    作者:吴一冲;范毅敏;沈娜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股沟疝修补的临床进展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腹股沟疝的手术修补也历经一百多年的不断改进与提高.随着对腹股沟疝的发生机制、腹股沟区的解剖学结构的认识不断加深.

    作者:胡啷;邓美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改良Block修补术在直肠前突型便秘中的应用

    根据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学组的定义,便秘系指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7天内排便少于2次或长期无便意[2].

    作者:张竑晞;陈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胆道术后发生下肢DVT的45例临床资料.本组采用抗凝、溶栓治疗35例,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8例,手术取栓2例.结果 全组病例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腹腔镜胆道手术病人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危人群,围手术期的积极预防及早发现,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卿伯华;苗雄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枸橼酸钾颗粒剂治疗尿酸结石12例报告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尿酸结石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2006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我科在2006口服枸橼酸钾颗粒剂,治疗尿酸结石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均被治愈.治疗2~6个月,10例结石完全消失;另2例结石明显缩小,继续服1月余结石消失.治疗期间仅有3例出现胃肠道不适,无其它毒副作用.结论 枸橼酸钾可提高尿pH值,降低尿钙的饱和度,使尿酸结石溶解并防止复发,是一种治疗尿酸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钟小文;李国锋;郭玉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对293例食管贲门癌患者的术前术后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胃食管颈部吻合与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对于高龄、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肺功能中重度受损、胃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应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作者:曾采采;谭颖媚;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不全瘫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2007年3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8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感觉功能,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进行出院指导,随访.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56例平均随访13.5个月,按Frankel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1级以上.58例患者中除1例出现骶尾部有一约2×3 cm I.压疮外,其余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东莲;刘铁梅;黄惠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对结肠造口患者早期标准健康教育调查

    目的 对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早期标准健康教育和择期健康教育方式,对相关知识点及自护技能掌握情况.方法 我院外科收治的89例肠造口手术患者随机分组,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研究造口术后患者健康教育实施效果.结果 对相关知识点及自护技能掌握,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早期标准健康教育,有效促进患者掌握造口相关知识和自护技能,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邓娟;谢敏仪;李月婵;杨朝霞;谢蓉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药物注射与手法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及护理配合

    目的 观察肩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及局部痛点封闭联合手法松解肩周炎的疗效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52例肩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施沛特(透明质酸钠)配合局部痛点注射得保松及手法松解,每周1次,连续两次为l疗程,2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经过2疗程治疗总治愈率达96.15%.结论 药物注射与手法结合配合良好护理治疗肩关节炎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特别是对顽固性肩周炎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少华;李燕;王惠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麦默通微创切除乳腺多发肿物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使用麦默通活检探针微创切除乳腺多发肿物的护理方法.方法 在超声实时监控下,使用麦默通系统对110例患者共522枚乳腺肿物进行微创切除,护士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 .结果 522个病灶被完全切除,术后护理得当,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麦默通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肿瘤效果好、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护理简单有效.

    作者:萧俏珍;李顺荣;马雪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病人的家庭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的重要性.方法 运用回顾性对比研究的方法 ,比较一般的出院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病人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人在管道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数量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系统的家庭健康教育对延长PICC置管病人管道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燕;罗淑娟;黎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自发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一例

    我科2007年10月收治l例自发性膈疝.由于自发性膈疝在临床上少见,误诊率高,误诊致患者的预后很差.现特将我科收治的该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罗兴喜;褚忠华;刘璐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