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目前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规运用能力,以及对管理部门采取的避免医疗纠纷措施的看法;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督促管理部门加快完善制度,通过双方努力,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各级医院的142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对法规的了解和运用能力受到自身素质和医院等级的影响.各级医院的护理人员对目前各医院管理部门采取的避免医疗纠纷措施的认可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同时管理部门完善各项措施,建立全面支持系统,从而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鞠蓓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调查星级护理服务实施情况,探讨推行新型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抽样调查实施星级护理服务医院和未实施星级护理服务医院的情况,并加以对比.结果实施星级护理服务的医院护理综合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推行星级护理服务是探索优质高效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
作者:邓全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促进大中专护生人际沟通技巧的优化.方法2004年6月、12月,分别对湖北襄樊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342名大中专护生(大专生240名,中专生102名)进行调查.以了解护生人际沟通知识和技巧情况与需求.结果大中专护生对人际沟通知识和技巧的需求较为一致.结论对大中专护生进行人际沟通知识教育和技巧训练十分必要.
作者:高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学校建立的可行性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对13个社区86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2.8%的居民认为有必要建立社区健康学校,家庭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居民感兴趣的内容,举办专题讲座是居民乐于接受的授课形式.结论建立社区健康学校符合居民的要求,应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薛小玲;孙志敏;景秀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烧伤病人院前急救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 612例来院就诊的烧伤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院前急救方法正确者占32.26%,急救方法不当(包括未处置)者占67.74%;70%以上烧伤病人烧伤急救知识缺乏,80%的病人对烧伤急救知识有需求;正确的院前急救方法主要由医院获得,占54.24%;不正确的院前急救方法主要获取于朋友、同事、亲戚,占66.31%.结论拓展医院服务职能,结合媒体,积极开展医院、社区、企业等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韩蜀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临终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方法建立家庭式临终关怀病房,控制癌症晚期病人的疼痛,制定个性化临终护理计划,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给予临终病人家属心理支持,尊重其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遵照病人生前愿望进行尸体料理,帮助家属办理后续事宜.结果提高了临终病人生命质量,满足了病人的心理需要,病人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结论在特需病房实施的临终护理模式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特需医疗服务信任度,扩大了特需医疗服务的影响力.
作者:钟小红;李亚洁;戴萌;李文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发热门诊是为筛查传染病而设立的相对独立的科室,人员大多是临时从各科室抽调.为确保工作正常运转,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从建章立制着手,重点进行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消毒隔离制度、专业知识的培训,合理安排班次,适时利用激励机制,使发热门诊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团结和谐的团队.
作者:肖红菊;刘刚;杨晓秋;孟庆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提高戈壁沙漠条件下战伤救护能力.方法针对戈壁沙漠环境气候特点,高寒、高热、辐射强、湿度低、风沙大、温差大、生态环境恶劣,对人员生存和军队行动构成威胁,对战伤救护带来很大影响,制定了适应沙漠救护的应急机动方案和训练方法.结果护理人员掌握了野战卫生装备和救护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了沙漠条件下战伤救护和防护能力.结论训练经验的积累,操作技巧的改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训练质量及展开速度的关键.
作者:王道英;李昀熹;何平;高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开展护理文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提高认识,确立目标,全员培训,转变观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规范护士言行,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创新护患沟通方式,拓展护理服务项目,满足病人需求,护理科研立项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相结合.结果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增强了护士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护理科研水平和护理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结论护理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
作者:XUE Li-shuang;黄一华;覃桂荣;王巧霜;黎荔;叶梅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寻求使军队护理人员在军队编制体制改革中尽快适应新形势的方法.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进行调查,对3所驻京军队综合医院的在编军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职称为护师、工作年限在6~17年、学历为大专的军队护理人员在此变革中心理问题较多.结论主管部门建立支持系统,引导和培养对事件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力,乐观的应对方式和护理人员本身积极调整心态,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及应激能力对适应新形势尤为重要.
作者:裘晓霞;郭晓清;齐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研究改革护士排班方式对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改革传统排班方式,加强夜间护士力量,减少交接班次数,比较排班改革前、后4年中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率.结果在排班改革前、后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方法无特殊变化的情况下,出血抢救成功率由87.61%提高到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加强夜间护士力量,对提高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莎莉;黄爱梅;宋新娜;叶玲玲;李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输液反应具有极强的不可预见性,是影响护患关系的主要问题之一,甚至会引发护理纠纷和法律事件.热原反应、微粒污染、细菌病毒污染、药物不良反应是引起静脉输液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制订静脉输液发热反应预防程序,防止操作失误;建立静脉输液反应应急护理程序,提高护士处理水平;规范静脉输液护理记录程序,提高法律意识.通过实施护理对策,护士对静脉输液发热反应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作者:毕娜;刘玉莹;黄津芳;曹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采用标准化试题,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练习.研制的护士执业资格模拟考试系统功能全面、结构简洁、操作简便,能提高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帮助护士提高学习效率,快速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作者:马锡坤;石平;林勇;邱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更新专业知识及护理操作技能,提高护理质量.针对医院继续护理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促进了继续护理学教育的健康发展,规范了医院继续护理学教育管理,保证了学习质量.
作者:金小红;丁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更好地塑造护生护理职业形象美.方法以508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对<护理美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结果实验组护生正确姿势考试和情景演示测试的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2次护士节礼仪表演比赛中获多数奖项;实验组对该课程的兴趣,对护士的仪表、语言、体势等规范的掌握程度,对护士职业的自豪感,审美能力等均有显著的提高.结论进行<护理美学>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护生塑造护理职业形象美,能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作者:黄红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组织护士业务学习是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针对临床护士的工作现状,组织好护士业务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巧妙安排时间,提倡人人参与,达到教学相长,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和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周娟;古敏红;钟燕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异地护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寻求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方法比较两地教材和教学方法的差异,做好教学衔接,强调个体差异,因人施教,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采用目标教学法教授临床知识和理论,并指导技能,在日常生活和思想上加强管理.结果顺利达到地域间的教学衔接,缩短护生的适应时间,降低新地域的适应难度,使护生的知识连贯、系统.结论外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本地教学衔接不畅,知识不连贯;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普遍较差;生活环境变化大,造成护生心理状态不稳定是异地护生带教的不利因素.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优质的师资和心理调适的合理应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孟春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医院场所暴力事件严重干扰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给医疗服务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综述了医院场所暴力的定义及国内外医院场所暴力的相关报道,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旨在引起护理同仁对医院场所暴力的关注,共同创造安全良好的医疗服务环境.
作者:马伟光;李继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发生服药意外.方法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老年患者服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对护士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对患者家属等进行安全服药的宣传,并制定相应管理措施,采取预防性护理.结果护士树立了较强的服药安全管理意识,自觉执行各种安全措施,坚持为患者服药到口,并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将服药过程中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护士长对服药到口落实过程加大管理力度,护士加强安全服药意识,是老年患者安全服药的保障.
作者:吴秋香;黄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病区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工作是医疗单位的一项基础工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重视对清洁卫生工作的管理,加强卫生员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和监管手段,严格各项具体措施的落实,对预防医院感染、创造卫生安全的医院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护理管理者要不断提高对病区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卫生员树立科学的卫生理念;关注卫生员群体的防护保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作者:王临冬;刘翠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了适应军队体制调整以及新的医学模式的要求,确保各项护理工作的完成,对聘用护士的使用和培训已成为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课题,抓好聘用关,带教老师严格把关,护士长综合考评,对聘用护士分阶段、分层次培训,达到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和重症护理,熟悉介入治疗的新进展,从而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教、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梅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缺陷问题,分析缺陷原因,提出对策,保证用药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0份危重病人输液卡进行检查分析,设计缺陷内容分类,其缺陷内容分为滴速过快(过慢)、签名不符合要求等10类.结果查出缺陷记录116份,占32.2%,缺陷问题合计833处.结论保证病人用药准确及用药安全,与护士素质及其法律意识、输液管理流程关系密切.
作者:黄美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护患交往中的大多数问题都与情感沟通不畅有关.密切护患交往,实现交往目的,要求彼此加强情感沟通,努力消除情感障碍.在护患交往中,护士应当同情、尊重患者,对患者真诚、负责;患者也应当尊重、信任护士,对护士友好、和善.
作者:刘运喜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应用社区护理干预降低老年病发病率.方法2000年1月~2003年1月,将顺德某社区的812位老年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3年后对两组老年人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的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糖尿病、高脂血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老年病发病率.
作者:余北平;严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方法.方法对34例首次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于出院后进行家庭护理方法的指导,实施肢体、语言功能训练及日常生活康复训练,分别采用Fugl-meyer与Barthel评分方法评定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通过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功能评分.结论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相结合,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琼华;郑天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激发全体护理人员的内在动力,真正体现护理专业的价值,实行护理病区经济独立核算和跨科收治病人.病区成为医院全成本核算和奖金分配的独立实体,改变了护理人员的从属地位,在护理病区间形成有效竞争,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热情,增强了经济管理意识,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石惠玲;孙娟;王玲勉;薛晓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