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1-315X
  • 国内刊号:11-4716/C
  • 影响因子:2.38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2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管理杂志   2008年5期文献
  • 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

    目的 调查手术室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及护士对损伤的认知程度和防护行为.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7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对接触输液器、输血器等一次性物品、医疗仪器引起的辐射、吸入高频电刀使用时所产生的气味、接触环氧乙烷消毒的物品、接触纱布纤维以及接触残余吸入性麻醉药物及废气等潜在的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相对较弱.其中,使用含有聚氯乙烯(PVC)成分的一次性物品的认知和防护行为得分均较低.两者呈正相关(r=0.26,P<0.05).结论 随着医学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手术室职业性损伤的危险性有所增加,护士对新出现的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较低,与之相应的防护行为有待提高.

    作者:侯琳;张彦虎;胡晶敏;赵艺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医护合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医护合作满意度调查了解医护合作现状并提出建议,改善医护合作状况.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三级甲等医院医生和护士对医护合作的满意度.结果 医生对于医护合作总体满意度得分高于护士.在医护合作感知、医护合作间信任和医护间平等几个维度中,医生和护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要改善医护合作状况,除了需要整个医院各种辅助系统的支持外,也需要护理管理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鲁楠;李秋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症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症知识现状,分析影响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64名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14.71±3.66)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运动知识答对率低(49.86%),危险因素知识答对率高(61.55%);不同学历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94.,P=0.014);临床实习时间与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实习护生骨质疏松症知识不足,提示护理管理人员和教育者在学校应积极开展有关骨质疏松症的教育,使护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实习期间加以强化,从而更好地进行自身预防,为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

    作者:李森;姜亚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路径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 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临床路径,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溶栓组实施了溶栓前、中、后临床路径规范化管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溶栓前患者脑卒中评分与溶栓后24 h、7 d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溶栓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溶栓路径的应用,可以提高卒中病房护士的专科护理水平.

    作者:常红;戴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室专科分组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将手术室护士根据临床科室特点分为9个专科组,实行护士长-专科组长-组员3级管理体系,护士相对固定完成专科组手术配合.结果 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护士对患者情况的知晓率均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术前访视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专科分组有利于培养手术室护士,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作者:张静;孙绍琼;肖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手术患者麻醉前应激状态的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和描述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进行麻醉前等待手术、完全清醒时的应激状态,探讨手术患者麻醉前应激反应的程度.方法 采取方便抽样法对60例采用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患者分别在手术前1 d和手术麻醉前(进入手术室后休息10 min)进行焦虑、血压、心率的测量并分析.结果 ①不同性别、既往有无手术史、麻醉史、过敏史对麻醉前焦虑指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者术前访视时的焦虑指数、血压和心率与进入手术室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术前访视和麻醉前焦虑指数与各项生理指标均有相关性(P<0.01).结论 手术患者麻醉前的应激反应水平明显高于术前访视时的应激水平;患者的生理指标可明确反映焦虑程度.

    作者:郭玉清;郭爱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乳腺癌病人康复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和描述乳腺癌病人康复期间的内心真实体验,为乳腺癌康复期病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6例乳腺癌康复期病人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乳腺癌病人康复过程中的真实体验为:①情绪消极;②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③消极的应对方式;④康复信息的需求;⑤医疗费用负担过重;⑥生命价值的体验.结论 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乳腺癌康复期病人的真实内心感受和心理需求,深化整体护理内涵,以期为病人提供针对性和有效的心理护理.

    作者:张慧;周郁秋;沈春玲;李莹;王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139名军队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军队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某军队医院139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39名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为(2.69±0.58)分;症状自评量表敌对因子分高于中国女军人常模和中国常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P<0.05);自我效能感高分组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自我效能感低分组(P<0.05).结论 某军队医院护士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良好,其中自我效能感高的护士心理状况明显好于自我效能感低者.

    作者:杨君;冯杰;郎森阳;牛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实施弹性排班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针对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流程的特殊性,对排班方法进行改革.方法 根据不同时间段输液量的不同,在固定排班的基础上,实行按需工作制.合理利用和分配人力资源.结果 有效解决了护士以往无法实行的公休假,保证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高效运转,满足了临床治疗的需要.结论 科学、合理排班能大限度地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

    作者:唐蕾;王安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文管理在我院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护理人员的大潜能,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方法 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实施恰当的人文管理.结果 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团队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对管理的依从性及满意度.结论 为护理人员营造舒适、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搭建发展空间和平台,对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冯兴慧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院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为了提高工作不足2年的注册合同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方法 由护理部选定临床输液督导员对新护士连续培训静脉穿刺技术.结果 新护士浅静脉穿刺水平快速提高.结论 连续培训和规范带教是提高护士穿刺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红梅;李加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病人腕带标识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目的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方法 病人人院时,将其基本信息传输到腕带标识系统,打印出标识带扣系在病人手腕处.护士在各项操作前扫描病人标识带即可进入该病人界面,减少各环节查对.结果 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减少了护理工作差错和病人投诉及护患纠纷(均为P<0.01).结论 病人腕带标识是防止差错、提高工作效率的理想方法.

    作者:李作君;迟凤玉;李焱;李慧敏;王宏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生实习中师生不和谐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护生实习中师生间存在的问题,为医院及学校提供改进依据,以提高实习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带教老师反映多的问题是带教老师不记得护生名字,占28.28%;其次为不做操作示范,占23.23%.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结果显示,护生在临床工作中接手机问题比较明显,占35.48%;其次为工作缺乏热情.占29.03%.结论 提高临床实习效果,必须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杨玉霞;庄黛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

    社会的进步及大众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大力发展社区护理成为大势所趋.文章根据国外社区护理的发展,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并详细阐述了社区护理的发展趋势,主要有3个方面:完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重视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制.

    作者:李秀川;叶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服务绩效管理模式对提升住院病人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 通过护理服务绩效管理,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方法 通过对病人、医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住院病人的护理需求;制订病区护理服务绩效目标和21项考核指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服务理念及绩效目标的培训;应用绩效管理模式对护理服务质量进行管理.结果 住院病人综合满意度从75.16%上升到93.77%.结论 应用护理服务绩效管理模式,明确了服务目标,有效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同时激发了护士为病人服务的工作热情,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陈翠萍;杨玲英;王雅梅;唐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预防护理差错发生

    目的 通过加强环节管理,使护理质量控制前移,预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 采用完善环节质量管理制度,培养环节质量管理意识,落实制度从环节做起,加强新人员和新物品管理等举措.结果 增强了护士环节质量意识,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均得到提高,减少了差错的发生.结论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是预防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梁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人类错误认识观在护理质量缺陷控制中的应用

    对于人们在工作中发生的错误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观:个体认识观与系统认识观.前者认为发生错误是由于个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防范错误的重点是规范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后者则认为错误的发生源自组织系统的缺陷,必须从改变人们工作的环境着手预防错误,才能减少由于错误造成的损失.文章重点介绍应用这两种观点分析实际工作中的护理差错案例,以利于采取合理的改进措施,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欣;孙红;蔡虻;李淑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对384例门诊患者伤口感染危险评估与处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患者伤口处理中感染风险管理的对策.方法 按入选标准和剔除标准入选384例患者.采用询问、全身评估、伤口评估和诊断性检查的方法,评估患者存在和潜在的感染危险因素,根据是否存在自身感染危险因素将其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从制度管理、流程和过程管理、环境管理3方面采取对策,监测伤口感染率和治愈率.结果 清洁伤口67例无1例感染,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污染伤口感染率分别为2.59%、2.13%;清洁伤口治愈率为100.00%;污染伤口高危组愈合率为96.67%、非高危组愈合率为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感染风险管理对策降低了门诊患者伤口处理中的感染率,提高了治愈率.

    作者:蒋琪霞;李晓华;胡素琴;彭青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文件书写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提高护士书写护理文件的质量,减少因护理文件书写不当造成的医疗纠纷.方法 对2007年终末护理病历抽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文件书写缺陷原因主要与护理人员少、责任心及法律意识不强有关.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断学习和加强培训,严格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保证.

    作者:胡红林;刘梦;任珍;李惠聪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管理杂志》第8卷第5期继续教育试题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理病区独立运行后护理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 探索护理病区独立运行后护理绩效管理体系新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效果.方法 依托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结合医院管理实际,建立医护分开后护理绩效管理体系,运用质量、效率、效益综合评价,变封闭式考核为开放式评价.结果 护理绩效管理体系实施后,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薛晓英;任爱玲;王玲勉;王素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结合护理工作实践贯彻落实《护士条例》

    <护士条例>即将实施,我院积极学习<护士条例>内容,领会精神,大力推进其贯彻落实,以求大限度地保障护息双方权益.文章从医院领导、护理部及护士的角度介绍了我院为配合<护士条例>的实施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吴欣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依法保障护士权利切实履行护士义务

    《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旨在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该条例从立法层面规定了护士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中的责任,明确了医疗卫生机构在保障护士权利和义务方面的职责.

    作者:郭燕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护士条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