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1-315X
  • 国内刊号:11-4716/C
  • 影响因子:2.38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2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管理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截瘫患者家庭照顾者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截瘫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照顾者负担问卷、特质应对问卷、家庭关怀指数、生活质量自评及Karnofsky活动指数对80例居家治疗截瘫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截瘫患者家庭照顾者身体、心理、社会方面的负担较大,其中社交负担重.与常模相比,照顾者更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这种消极应对方式与照顾者负担呈正相关.照顾者负担与患者的活动指数、自理情况、主观生活质量、瘫痪时间、家庭关怀度指数,以及家庭经济负担相关.结论 应重视截瘫患者家庭照顾者的负担,指导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加强家庭支持系统,积极鼓励患者自理,以减轻照顾者负担.

    作者:鲁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适应行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适应行为的现状并分析其特点.方法 自制问卷,对北京市和天津市3所5年制护理本科院校一至四年级491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学习适应行为标准分为(68.11±9.99)分,其中环境抉择行为得分高(77.43±14.40分),求助行为得分低(58.62±14.22)分;学习适应行为问卷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学习适应行为水平中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年级差异.应根据各年级学生在学习适应行为上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作者:耿笑微;孙宏玉;郑修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首次化疗肺癌患者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研究影响首次化疗肺癌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为临床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自评量表,对首次接受化疗的80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首次化疗肺癌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其中,48.75%的患者出现焦虑情绪,41.25%的患者出现抑郁情绪,38.75%的患者焦虑和抑郁并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社会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焦虑、抑郁的发生及程度有关.结论 对首次化疗肺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以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化疗不良反应的承受能力,以促进康复.

    作者:张金梅;宋亚兰;郭占茹;王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风湿性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出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常规于出院指导后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以定期家庭访视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30~60 min,持续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提供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华锦嫦;郑小华;李伟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了解大庆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的执行情况,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自护行为能力.方法 采用自护行为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并通过健康教育讲座、护理技能训练、个体教育及健康咨询等方式实施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进行自护行为能力评定.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呈中等及偏低水平,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自护行为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

    作者:王玉莉;邹继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抗震救灾野战手术的组织管理与体会

    目的 探讨抗震救灾中野战手术的组织管理方法.方法 在野战手术车上展开手术.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制订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建立野战条件下手术车的管理制度及人员、物资的管理流程.结果 野战条件下完成80例手术,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野战条件下良好的组织管理是实施安全、快速救治的关键.

    作者:吴福丽;宋雁宾;孙建荷;李菊红;白洁;马小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科规范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通过规范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了总护士长-护士长-组长三级管理体系,制订了规范服务的相关文件,编写了临床常见的情景练习,对全体护士进行了培训及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服务示范基地实施后,患者对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服务,操作技术的满意度比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 规范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立英;付春华;焦卫红;李丹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对300名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31.00%的调查对象处于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与解决问题及求助因子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与其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性,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支持,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作者:刘彩华;鲁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运用TISS-28评分系统评价外科ICU护理工作量的研究

    目的 分析外科ICU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探索合理安排护理人力、提高护理效率的方法.方法 应用TISS-28评分系统对北京市某综合医院外科ICU患者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定.结果 护士人均工作量较大,为(61.31±6.71)分;各班次护士人均工作量存在差别,其中夜班护士人均工作量较高;1周护理工作量周三得分高.结论 应用TISS-28评分系统进行护理工作量测定,为护理人力资源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

    作者:杨莘;邵文利;张海洋;赵素梅;丹金秀;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接受羊膜腔穿刺术孕妇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及其配偶的认知及焦虑、抑郁状况,探讨自身因素以及配偶因素对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及其配偶各107例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羊膜腔穿刺术认知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结果 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妊娠次数的孕妇焦虑、抑郁水平不同.孕妇的认知水平及配偶的认知、焦虑、抑郁水平是孕妇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护理工作中,要关注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孕妇及其配偶,以更好地为接受羊膜腔穿刺的孕妇提供家庭护理.

    作者:张海娟;陆虹;郑修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护理职业危害内容的研究

    目的 明确我国护理职业危害的内容,量化评估我国现存护理职业危害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的严重性.方法 通过对22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结构式访谈,得到我国潜在的护理职业危害条目,并结合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的国际职业危害数据库对其分类.在全国范围内选取22名护理专家及进行两轮德尔菲法函询,对条目内容进一步调整与修改,并测定专家内容效度指数,运用风险矩阵综合评估测量各项护理职业危害条目发生概率和后果的严重性.结果 结构访谈法结果显示,98.00%的临床护理专家认可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的国际职业危害数据库对护理职业危害的分类,并初步确立我国护理职业危害条目.终得到29个常见护理职业危害条目,各条目的 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87~1.00之间,平均CVI指数为0.95.结论 初步形成的5类29个条目的 护理职业危害量表基本涵盖所有护理职业危害内容,可以较好地代表我国现有的护理职业危害.

    作者:宋亦男;李红;王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护理管理者艾滋病态度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者对艾滋病的态度,为进一步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新疆艾滋病重点疫区医院的12名护理管理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护理管理者对艾滋病态度包括:恐惧、歧视、逐渐接纳、希望得到支持、渴望获得相关培训.结论 持续、有效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可减轻护理管理者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减少歧视态度.

    作者:黄艳华;李萍;王喜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围生期保健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围生期对孕产妇、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建卡直至分娩的孕妇200名,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0名.对照组参加孕妇学校集体培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针对孕妇自身情况,通过面对面或电话咨询及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训练等方式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孕产妇对孕期保健、分娩的技巧、分娩方式、拉玛泽减痛分娩法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降低了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率,缩短了产程.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孕产妇围生期保健知识,降低刮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郭鸿慧;宋少俊;闵羡蕙;陈冰;张玉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联合病区夜班护理二线值班制度的实施方法及体会

    目的 探讨联合病区夜班护理二线值班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实施联合病区护理二线值班,将全院病区以护理内容具有的相似性和普遍性分为6个小组,在普通护理联合值班制度的基础上对参与人员、值班方法、工作职责和待遇等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结果 二线值班的工作内容集中在指导危重抢救、协助困难操作、排除急救仪器放障、分担常规工作和解决医患矛盾等方面.结论 联合病区夜班护理二线值班制度整合了护理人力,实现了资源共享;保证夜间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锻炼了中高层护理人员队伍.

    作者:赵爱兰;左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出院病人开展护理访视的方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出院病人开展护理访视的方法.方法 成立服务回访中心,对出院后的病人开展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健康关怀服务等.结果 提高了病人满意度,降低了病人的投诉率.结论 对出院病人开展护理访视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许粉年;王紫英;杨雨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本科护生术前访视带教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教学方法,激发本科护生潜力,提高其学习和交流能力.方法 对28名护理本科生采用示教法、经验传授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访谈法相结台的综合培训后,教学组就术前访视率、患者满意度、患者对术前访视内容的反馈和护生反映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患者对术前访视满意度为100.00%,达到术前访视目的 ,护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得以提高.结论 经过系列培训,本科护生能满足患者需求,胜任术前访视者角色.

    作者:李跃荣;易凤琼;胡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级急危重症护理模拟人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临床技能考核中应用高级急危重症护理模拟人的方法.方法 使用高级急危重症护理模拟人对我院259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考核,对考试成绩和考试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考试成绩均服从正态分布(P>0.05),考试结果真实、可信,考试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均有意义.结论 高级急危重症护理模拟人考试可以客观地检验护生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效提高护生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作者:郑洁;王斌全;金瑞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时间护理理论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综述了时间护理理论的概念及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根据患者24 h的血压变化,应用时间护理学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意外的发生,使护上能够合理分配时间,做到因时、因病施护,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赵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通过对PDCA循环理论的学习和查阅有关文献,综述了PDCA循环理论在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临床护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等方面的应用,了解了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的新进展,揭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研究方向.

    作者:上官志毅;陈冬梅;黄婷婷;徐钟慧;解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大灾害后大批伤员转运管理中心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重大灾害后构建大批伤员转运管理中心的必要性及初步构建规划,指出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责及基本职能,主要是能高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确保伤员转运安全.结合国内外成功转运案例,提出灾害发生后转运管理中心的具体运行方式,包括转运前的准备,转运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转运后的交接.

    作者:杨雅娜;罗羽;刘秀娜;何孝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针对近年来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采取健康宣教、康复锻炼,胸部体疗等措施,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延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及延长寿命,达到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目的 .

    作者:祁晓磊;高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的作用与体会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以风险管理知识为指导,通过识别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制订风险管理顶防策略,指导临床避免和化解精神科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结果 风险管理预防策略的实施提高了精神科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 风险管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减少护理风险,同时也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姚宁;田素英;张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电子护理病历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为了规范护理病历书写,我院成立了一体化护士工作站研发小组,根据《护理记录书写规范》的规定,建立了护理病历电子模板,其中包括护理记录单首页、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压疮预防监控报告单及监控记录单等电子表格,并建立了电子病历书写字典.电子病历字典由各科室分别建立.护士可通过选择字典进行快速书写,为护理工作的方便、快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作者:冀海锋;朱加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预防妇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预防妇科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妇科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实施前集体健康教育的16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预防跌倒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提高.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对妇科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认知,有效降低跌倒发生率.

    作者:袁瑗;王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有效减少藏族地区濒死病人护患纠纷的做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减少藏族地区濒死病人护患纠纷的方法.方法 对护理人员加强业务素质培训,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尊重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运用多种形式克服藏语言沟通障碍;对临终病人家属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对经济困难的临终病人尽量协调解决.结果 21名临终病人中,13名死亡离科,8名要求放弃抢救,自动出院离科.无一例护患纠纷发生.结论 对藏族地区濒死病人采取尊重其民族习惯、实行民族医疗等针对性的临终关怀能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陈春燕;王剑云;晏姨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压疮风险管理中履行护理告知的做法与效果

    目的 将护现告知应用于压疮风险管理中,促进护患沟通、合作,规避护理风险,避免护理纠纷.方法 运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营养评分表及压疮报告表评估压疮风险,将评分内容与护理措施采用口头和书面告知流程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结果 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维护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 护理告知可使患者及家属更好地了解压疮发生的风险,提高护理措施实施的有效性,达到了较好的护患沟通和法律保护的效应.

    作者:管晓萍;刘万芳;陕海丽;武化云;公静;孙玲;高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数字化医院条件下护士的培训方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数字化医院条件下护士培训与考核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应用护士在职在线培训与考核系统对护士实施培训与考核;应用远程教学系统、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技术对护士进行培训.结果 在职培训率由67.23%提高到100.00%;执业证书通过率由59.57%提高到95.16%;护理人员不用外出便可参加全国各地的远程护理学术会议.结论 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护理科研与护理教学的发展.

    作者:王玲勉;任爱玲;李素红;薛晓英;王素婷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