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1-315X
  • 国内刊号:11-4716/C
  • 影响因子:2.38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26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护理管理杂志   2014年6期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5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发生率为39.10%;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及偏执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计划怀孕及肝功能情况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

    作者:瞿雪燕;柯旦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士感知组织氛围与工作家庭冲突的相关研究

    目的 调查护士感知组织氛围与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综合医院的1 053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护理组织氛围总均分为(3.72±0.51)分;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26±1.08)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护士的婚姻状况、学历及组织氛围对其工作家庭冲突均有显著影响(P<0.01或P<0.05).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创造良好的护理组织氛围,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

    作者:吉伟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创伤骨科护士参与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创伤骨科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真实体验及诉求,为疼痛管理的深化和提升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5名参与疼痛管理工作的创伤骨科护士进行面对面的深入访谈,并对访谈结果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骨科护士认为围手术期的疼痛管理工作需要团队的通力配合,在参与疼痛管理的过程中护士自我价值感和专业知识均得以提升,但面临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提高疼痛管理质量、如何与跨专业人员更好地合作的困惑,期望获得更加系统的培训.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疼痛管理团队的配合度,同时不断为护士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机会,提高其疼痛管理水平.

    作者:彭贵凌;姜耀;孙胜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本科实习生法律态度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法律态度及人格特征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法律态度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及人口社会学调查问卷对523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实习生法律态度总分为(73.29±8.86)分;护生内外向和神经质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精神质和掩饰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护理本科实习生法律态度与人格特征相关(P<0.05).结论 护理本科实习生法律态度较为积极,人格特征表现为情绪不太稳定,性格较外向,完整的人格特征与积极的法律态度有密切关系.

    作者:胡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影响ICU停留时间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50例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ICU停留时间进行分组,分析性别、年龄、心率、生活习惯、血压、疼痛程度、并发症、焦虑程度与患者围手术期康复的相关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结果 舒张压、心率、焦虑、疼痛评分≥7分、低氧血症是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内确定危险因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

    作者:杨莉莉;潘楚梅;冯东杰;彭芳;刘英;王京;李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

    目的 了解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对92例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进行调查,同时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与治疗情况.结果 患者出现水肿的时间为术后0~ 149个月;无诱因水肿占64.13%;其中9例患者未采取任何处理措施.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中,除精神健康外,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结论 下肢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护士应当给予关注并结合发病及治疗情况提供优质护理.

    作者:刘超;吕静;王婷婷;路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和希望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普通版、Herth希望量表对102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38.77±5.85)分;希望总分(38.98±4.85)分,均处于高水平.希望总分、身体形象改变、家庭人均月收入和自我接受造口与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 护士应注意给造口患者以希望和力量,促使患者接受造口和身体形象的改变,以提高其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郑美春;邓益君;张惠芹;张俊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气囊尿管的3种固定方法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止血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气囊尿管的3种固定方法对前列腺电切术后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225例,分为3组,每组75例,第1组将尿管在大腿内侧牵拉固定,第2组将尿管用绳子牵拉至床尾固定,第3组将尿管牵拉至耻骨上固定.并观察尿红细胞计数、牵拉时间、尿管堵塞和膀胱痉挛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第3组固定方法尿红细胞计数、牵拉时间、尿管堵塞和膀胱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其他两组(P<0.01或P<0.05).结论 3种固定方法均具有止血效果,但以耻骨上尿管牵拉固定法为佳.

    作者:白晓静;蒋玉梅;张静;李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速度对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内营养速度对胃肠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极低出生体重、实施鼻胃管鼻饲的全肠内营养患儿分为3组,每组100例.第1组采用持续推注,以6 ml/kg/h输液泵泵入,24 h匀速推注;第2组采用间断推注,每3h输液泵泵入一次,18 mL/kg/h泵入,1h内泵完,休息2h;第3组采用间断推注,每3h输液泵泵入一次,36 ml/kg/h泵入,30 min泵完,休息2.5h.比较3种鼻饲速度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 胃肠内营养速度不影响总体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其中,速度越慢,溢奶、呕吐发生率越低,胃潴留、腹胀、便秘的发生率越高(P<0.01或P<0.05);间断推注法体质量增长优于持续推注法(P<0.01).结论 间断推注法优于持续推注法,其并发症较轻,体质量增长较理想,其中36 ml/kg/h优.

    作者:孔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水肿发生率中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订护理对策并实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显著降低了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水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娟;卢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COPD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2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观察组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护理.采用COPD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和生存质量测评表对COPD患者在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进行调查.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有提高,且观察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有利于COPD患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洪涵涵;卢根娣;王伟;凌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的现状研究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600名临床护士进行心理弹性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整体状况及其各维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工龄、学历、婚姻状况、科室、医院等级(P<0.01).结论 临床护士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心理弹性.

    作者:魏雪梅;何剑;胡定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WHO生存质量评估简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并与1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其生存质量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领域得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或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对生存质量的各领域均有影响(P<0.01或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较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低,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俞筱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自我管理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自我管理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 Direct、Ovid、Cochrane Library、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发表的自我管理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状况影响的研究.采用RevMan 5.0统计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自我管理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体质量、血压及白蛋白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自我管理可改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容量及营养状况.

    作者:许义;汪小华;王菲;李琳;庞建红;蒋青;王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暖心”护理服务文化的构建与效果

    目的 探讨“暖心”护理服务文化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树立“暖心”护理服务文化理念,制订“暖心”护理服务规范,从2010年开始实施“暖心”护理服务,即宾馆式礼仪“暖心”护理服务、医院式个性化“暖心”护理服务、家庭式温馨“暖心”护理服务.结果 实施“暖心”护理服务后病人及护士的满意度提高(P<0.01或P<0.05).结论 “暖心”护理服务可以提升医院服务品牌.

    作者:刘月梅;张虹;谷俊霞;智华;赵素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正性暗示”对降低门诊小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恐惧效果的评价

    目的 评价“正性暗示”对降低门诊小型手术患者术前恐惧的效果,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 2013年1月至6月接受门诊手术患者129例,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通过正性暗示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常规的心理安抚.观察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体温,比较患者术前的恐惧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暗示”干预后,试验组恐惧程度降低,且对干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门诊小型手术的患者术前使用正性暗示进行心理安抚较常规方法具有很大的优势,是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很好方法.

    作者:哈力达木·伊沙克;衣里木努尔·衣迪里斯;哈丽旦·阿不力孜;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冥想训练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冥想训练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200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腹部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冥想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10 h、16 h、24h、36 h、48 h、72 h视觉模拟评分、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冥想训练能有效减轻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廖红珍;吴国友;杨素芬;张月嫦;毛德莲;刘甘平;张文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孕产妇会阴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实施会阴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定期产检、自愿自然分娩的非高危孕产妇1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传统的产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系统化的会阴管理培训,即在孕28~32周开始参加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模拟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指导孕产妇盆底肌训练及分娩配合训练,并通过电话随访监督孕产妇坚持练习.结果 产妇会阴裂伤率、会阴切开率降低,第二产程时间缩短(P<0.01).结论 对孕产妇实施会阴管理可有效减轻会阴损伤、缩短第二产程.

    作者:梁礼莉;闵丽华;李洁;刘思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弹性与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弹性与负性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和负性情绪调节能力量表,对哈尔滨市某医院27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实习生的情绪弹性、情绪恢复能力及积极情绪能力得分分别为(3.07±0.97)分、(2.95±0.50)分、(2.82±0.44)分,均低于均分3.5分;负性情绪调节及其各因子得分分别为(3.36±0.27)分、(3.41±0.29)分、(3.30±0.35)分和(3.02±0.37)分,均高于平均分3.0分.负性情绪行为调节能力与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可预测情绪弹性的高低(P<0.01或P<0.05).结论 护理本科实习生情绪弹性、情绪恢复能力及积极情绪能力不容乐观,而负性调节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负性情绪行为调节与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越高,情绪弹性越好.

    作者:包桂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年制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三年制高职护理实习生临床学习环境评价的现状,为护理临床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方法 采用临床学习环境评价量表对167名三年制高职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三年制高职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评价得分为(164.46±30.11)分,条目均分为(3.92±0.12)分.②各维度条目均分依次为任务定位(4.07±0.07)分,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3.97±0.13)分,创新性(3.96±0.07)分,护生参与性(3.92±0.09)分,人际关系(3.89±0.07)分,个性化(3.68±0.14)分.③除人际关系维度外,三年制高职护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本科护生(P<0.01).结论 三年制高职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较好,但在个性化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建议重视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评价,在提供良好实习环境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作者:邵广宇;张朝慧;孙宏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护士培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 组建师资团队、制订培训内容、实施急诊专科护士培训,采用问卷调查、理论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培训前后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评价.结果 培训后,护士自评核心能力、急诊专业理论知识考核及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了护士核心能力和专科理论技能水平.

    作者:张雨晨;叶磊;李思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PBL教学对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的影响

    目的 探讨PBL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的影响.方法 将大庆某护理学院208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04人)实施PBL教学;对照组(104人)实施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的信息素质.结果 试验组在干预前后信息素质3个维度及总分自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试验组信息素质3个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PBL教学可提升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对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力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SHEL模式在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SHEL模式对2013年1月至12月全院发生并主动上报至护理部的13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1例护理不良事件中,与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有关的共106例,占80.92%;与护理工作场所及设施有关的15例,占11.45%;与临床环境有关的45例,占34.35%;与当事人及他人有关的57例,占43.51%.结论 根据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制订管理对策,加强培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能力、完善硬件建设和工作流程,从而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克佳;胡建军;于俊叶;冯美静;苏秀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按照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内容,在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判定危险程度,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 患者跌倒发生率降低(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在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安全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作者:王秀虹;刘秀梅;梁瑛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PICC静脉内导管断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在预防PICC静脉内导管断裂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PICC静脉内导管断裂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并实施细化PICC置管流程、加强PICC维护培训及患者健康教育、实施院外PICC追踪服务等.结果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PICC静脉内导管断裂未再发生.结论 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有效预防PICC静脉内导管断裂,是PICC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梅思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探讨如何预防给药错误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至2012年自愿非惩罚报告系统中上报的给药错误137例,分析护士给药错误的类别、特点及原因.结果 给药错误主要发生在综合科室占31.39%,外科占24.82%;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药物遗漏、给药技术性错误是给药错误的主要类别;发生给药错误的药物种类,占前2位的分别是抗生素和心血管系统用药;在发生给药错误的原因中,操作过程中没有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占48.91%.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给药错误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加强护士药物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降低给药错误的发生.

    作者:高峰;刘延锦;娄小平;王慧萍;陈京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跌倒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预防老年住院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 探讨适用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预防跌倒的方法,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及预防患者跌倒的安全教育,制订专科特点评估表格.在评估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并进行三级质量控制.结果 提高了护士预防跌倒知识的掌握,规范了防范态度及预防护理行为(P<0.01或P<0.05);降低了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度(P<0.05).结论 实施预防措施可以预防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冯丽;顾怡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病区动态护理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探讨动态护理质量控制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病区建立责任护士、责任组长、单项质量控制组长三级质量控制组织,针对不同层级进行培训.实施动态护理质量控制中充分发挥三级质量控制作用.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对护理质量控制的满意度和对护理质量控制反馈信息知晓率(P<0.01);降低了护理质量不达标率(P<0.01).结论 实施动态护理质量控制模式,可有效提高病区护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作者:苏建萍;张翠萍;付路易;朱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蝮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蝮蛇咬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将221例蝮蛇咬伤患者分为实验组116例和对照组105例.实验组应用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式健康教育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马秀君;王卫忠;叶文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科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以降低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方法 确定主题为“院前急救风险管理”,通过组建项目团队、分析风险因素、确立高危因素、制订控制方案,以降低失效模式所产生的危害.结果 院前急救患者意外发生率及投诉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有效减少院前急救意外发生率,对降低院前急救的风险、确保患者安全有重要作用.

    作者:谭爱梅;陈碧华;杨秋俊;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泌尿系外伤患者导尿管留置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外伤患者导尿管留置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38例泌尿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行导尿管术后并发尿路感染42例,感染率为30.43%.年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并发糖尿病、导尿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前应用抗生素是泌尿外伤患者导尿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泌尿系外伤导管术后并发UTIC是由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对患者采用综合预防措施将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黄丽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