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氧化应激诱导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NRK-52E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损伤NRK-52E的实验模型.应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H2O2在100~500 μmol/L浓度范围内处理NRK-52E细胞24 h,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细胞的凋亡率;500 μmol/L H2O2能显著抑制NRK-52E细胞Bcl-2的表达(P<0.05).20 μmol/L和40 μmol/L姜黄素能显著阻断H2O2对NRK-52E细胞的致凋亡作用[(32.9±8.1)%、(22.23±9.3)%比(72.7±10.5)%,均P<0.05],并能显著拮抗H2O2对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P<0.05).40 μmol/L姜黄素本身也能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姜黄素能保护NRK-52E细胞对抗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此肾小管上皮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H2O2对Bcl-2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有关.
作者:洪汉利;纪玉莲;冯鉴强;杨春涛;彭炎强;余学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甲状旁腺激素(PTH)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并探讨其信号传导通路及NF-κB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技术,观察PTH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CTGFmRNA和蛋白合成情况;从转录水平探讨PTH对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采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技术检测PTH刺激HK-2细胞后NF-κB的DNA结合能力;NF-κB抑制剂PDTC阻断信号通路以明确PTH发挥作用的信号途径.结果 HK-2细胞有基础量的CTGF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PTH刺激后其表达及合成量显著增加.PTH佳刺激浓度是10-10 mol/L,佳刺激时间是72 h.10-10 mol/L PTH作用HK-2细胞12 h后,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高于未刺激组(1.8884±0.0780比0.9891±0.0300,P<0.01).正常情况下,胞核内NF-κB处于无活性状态,PTH刺激HK-2细胞后,NF-κB的DNA结合能力明显增强,10-10 mol/L PTH作用30 min时NF-κB活性达到高峰;而后随FTH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NF-κB活性有所下降.PDTC预处理HK-2细胞后,PTH诱导细胞CTGF mRNA表达显著低于PTH组(0.33±0.05比3.84±0.68,P<0.05),CTGF蛋白表达亦显著低于PTH组(0.56±0.23比3.76±0.54,P<0.01);PDTC亦显著抑制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其萤火虫荧光素酶相对活性显著低于PTH组(1.1942±0.0107比1.8884±0.0780,P<0.01).结论 PTH可诱导HK-2细胞高表达CTGF,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作者:郭云珊;袁伟杰;张爱平;丁尧海;王艳侠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megsin基因转染对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及Ⅳ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探讨megsin与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关系.方法 高糖环境中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于培养12、24、48 h末,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Western印迹法检测系膜细胞megsin、MMP-2、TIMP-2蛋白表达水平;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Ⅳ型胶原浓度.结果 高糖环境中肾小球系膜细胞megsin、TIMP-2表达上调,MMP-2表达下调,细胞增殖明显,细胞上清液中Ⅳ型胶原浓度升高.megsin基因转染后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显著.结论 megsin可诱导系膜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TIMP-2、下调MMP-2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加速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刘洁;李英;刘茂东;翟莎娜;张艳玲;张涛;王保兴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观察塞来昔布(CXB)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动物模型Han:SPRD大鼠的作用,从而研究CXB延缓肾衰竭进展的机制.方法 选取3周龄杂合(cy/+)Han:SPRD大鼠共57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9只)进行实验.按照CXB在饲料中的含量分为对照组(0 mg·kg-1·d-1)、小剂量组(3 mg·kg-1·d-1)和大剂量组(10 mg·kg-1·d-1).在大鼠4、6、8、10、12和16周龄时测定血清BUN、Scr.ELISA法检测16周龄大鼠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和血栓烷B2(TXB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的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16周龄大鼠TNF-α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对照组BUN、Scr持续升高,分别于6、8周龄时即大于正常范围;至16周龄时,BUN为(26.56±9.19)mmol/L,Scr为(95.08±67.54)μmol/L;CXB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均能减缓BUN、Scr上升速度,减小其上升幅度.16周龄大鼠CXB小剂量组血浆中6-keto-PGF-1α和TXB2[(1831.68±233.31)ng/L和(156.62±9.29)ng/L]和大剂量组两者的含量[(1148.57±105.80)ng/L和(157.87±10.16)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792.26±830.48)ng/L和(248.88±93.72)ng/L](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示,16周龄大鼠肾组织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TNF-α mRN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对照组TNF-α和COX-2在小管间质区高表达,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与对照组比较,CXB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大鼠肾组织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XB可能通过抑制COX-2的活性,阻止膜磷脂释放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6-keto-PGF-1α和TXB2,减少炎性因子TNF-α的含量,正反馈避免诱导COX-2的高表达,发挥抗炎作用来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作者:许涛;王素霞;叶朝阳;梅长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的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转分化(EMT)过程中黏着斑激酶(FAK)的表达及下调FAK的表达后对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进程的影响.方法 应用TGF-β1(10 μg/L)刺激HK-2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FA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p)-FAK(Tyr397)的蛋白表达.应用Lipofectmine2000将FAK siRNA转染HK-2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观察下调表达FAK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TGF-β1刺激后,HK-2细胞α-SMA蛋白和mRNA水平上调,E-cadherin蛋白和mRNA表达下调.FAK蛋白和mRNA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48 h达到高峰.p-FAK(Tyr397)蛋白表达趋势与FAK相同.脂质体转染siRNA后FAK的mRNA和蛋白分别下调了50%和41%,下调表达FAK后可以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α-SMA蛋白的上调表达,逆转E-cadherin蛋白的下调表达.结论 在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进程FAK蛋白表达上调,敲低FAK蛋白表达后可以部分减轻EMT的程度,提示FAK在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和肾脏纤维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邓冰清;朱忠华;张春;杨晓;刘建社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与端粒酶反转录酶表达的关系.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在培养7、14、21和28 d时,用MT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祖细胞早期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内皮祖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可以被诱导成内皮祖细胞.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呈现单峰曲线,在培养14 d时增殖活性高(P<0.01).内皮祖细胞凋亡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7 d、14 d、21 d和28 d时分别为0.28%、0.66%、1.38%、1.52%;衰老率分别为3.04%、20.28%、24.36%、16.52%,14 d内皮祖细胞衰老率显著增加(P<0.01),21 d衰老率高,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和蛋白表达呈单峰曲线,在培养14 d时表达高,以后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P<0.05).结论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可能与端粒酶反转录酶活性下降有关.
作者:何小解;许自川;易著文;党西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PTEN的表达和分布,并研究上调DJ-1对PTEN表达和分布及PI3K-Akt通路活化的影响.方法 以人肾小管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10 μg/L TGF-β1刺激72 h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Western印迹法检测正常组和TGF-β1干预组细胞内PTEN、E-cadherin和α-SMA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两组细胞内PTEN mRNA表达水平.脂质体法介导pEGFP-N1-DJ-1或空载体转染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印迹鉴定转染效率后,Western印迹法检测正常组、pEGFP-N1-DJ-1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内PTEN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内PTEN mRNA表达.pEGFP-N1-DJ-1转染前1 h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Western印迹检测正常组、pEGFP-N1-DJ-1转染组和空载体转染组及LY294002预处理1 h后pEGFP-N1-DJ-1转染组的p-Akt和Akt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正常组、TGF-β1干预组和pEGFP-N1-DJ-1转染组细胞内PTEN蛋白的分布.结果 正常组细胞表达E-cadherin和PTEN,几乎不表达α-SMA;TGF-β1干预组α-SM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E-cadherin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EGFP-N1-DJ-1和空载体转染后,细胞绿色荧光表达均在80%以上;pEGFP-N1-DJ-1转染组细胞内DJ-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PTE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EGFP-N1-DJ-1转染组p-Akt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但经LY294002干预后与正常组表达基本一致.正常组细胞内PTEN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TGF-β1干预组细胞质内PTEN几乎完全消失,而细胞核PTEN略有增加;pEGFP-N1-DJ-1转染组细胞核表达PTEN,但细胞质几乎无PTEN表达,这与TGF-β1干预组相似.结论 肾间质纤维化中高表达DJ-1可抑制VFEN表达,并促进PI3K-Akt通路活化.
作者:位红兰;曾锐;张娟;罗昀;刘林;徐钢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盐酸司维拉姆(sevelamer hydrochloride,盐酸聚丙烯胺,Renagel(R))和含钙的磷结合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方法 在Medline、CENTRAL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针对MHD患者、使用盐酸司维拉姆和含钙的磷结合剂两种药物进行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两位评价者分别按检索策略收集资料,根据人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有5篇文献(697例)符合入选标准.与使用钙磷结合剂的患者比较,使用盐酸司维拉姆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较低,合并加权均数差(WMD)=-66.84,95%可信区间(CI)为-126.90~-6.77;主动脉的钙化积分较低,合并WMD=-140.26,95%CI为-224.04~-56.47;住院率较低,合并相对危险度(RR)为0.75(95%CI:0.59~0.95,P=0.02);而病死率在两组药物使用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RR为0.76(95%CI:0.37~1.57,P=0.45).结论 与钙磷结合剂比较,盐酸司维拉姆可以明显改善MHD患者的心血管钙化程度,进而降低患者的住院率.
作者:张倩;李明;陈靖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白血病患者非清髓性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对象为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江苏大学附属镇江第一人民医院3个移植中心接受非清髓性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观察移植前、移植后100 d内肾功能改变情况及并发症,并随访观察1年.AKI分为3期:1期,Scr升高≥26.5 μmol/L,或升高50%~200%;2期,Scr升高>200%~300%;3期,Scr升高>300%,或升高>353.6 μmol/L(急性升高≥44.2 μmol/L).结果 62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均顺利恢复.18例(29%)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AKI,其中1期11例,2期6例,3期1例.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完全匹配、移植后并发症(感染、肝静脉闭塞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优势比OR(95%CI)分别为3.6(1.1~13.0)、12.1(2.4~62.4).移植后1年患者总的病死率为27.4%,且病死率随着AKI的严重程度逐渐增加(log-rank检验,P<0.01).结论 AKI是非清髓性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HLA不完全匹配、移植后并发症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对患者移植后1年生存率有重要影响.
作者:刘宏;李玉峰;刘必成;丁家华;陈宝安;许文林;钱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的易感性和肾小管间质损伤(TID)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98例PNS患者和128名健康对照者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位点的基因型,并根据肾活检病理TID程度分级分组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对象的血清TGF-β1水平.同时测尿蛋白量(24 h)、Scr、BUN、血压等.结果 (1)PNS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均能检测出T、C两种TGF-β1等位基因,存在TT型、TC型、CC型3种基因型.(2)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在PNS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3)TID轻度组、重度组TGF-β1基因-509C/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D重度组患者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TID轻度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而TID轻度组和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ID重度、轻度组及健康对照组TGF-β1血清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NS组TT基因型患者血清TGF-β1水平高于CC和CT基因型患者,且与CC基因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PNS的发病无关,但其T等位基因可能是PNS患者TID的重要遗传因素.血清TGF-β1水平升高和TID程度与TT基因型有关.
作者:李瑛;刘伏友;彭佑铭;李军;郭宁;段绍斌;凌光辉;刘映红;许向青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所致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EMT)[1,2].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是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有强大的抗炎作用[3].近来发现LXA4有抗增殖作用[4],其机制是否与拈抗EMT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LXA4对CTCF所致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EMT的调节作用,为肾脏纤维化的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张永梅;吴升华;陆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可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介导细胞外基质的沉积而引起纤维化[2,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SREBP-1)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对脂肪酸、三酰甘油合成有重要调控作用[4].
作者:郝军;戎赞华;刘淑霞;任韫卓;赵松;段惠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肾小球囊肿病(glomerulocystic kidney disease,GCK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囊肿性肾病,以肾小球囊肿形成为特征.1976年,Taxy等[1]报道了首例GCKD病例,随后全球陆续报道50余例,其中半数以上为婴幼儿,常伴有肾功能不全或遗传性疾病;而成人病例较少,且多并发其他系统性疾病.目前国内尚无GCKD的报道.我们在对1例蛋白尿原因待查的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发现其肾脏病理改变符合GCKD病理特点,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特发性GCKD.
作者:袁劲;姚颖;黎妮;肖静;邵菊芳;代维;汪道文;吕永曼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醛固酮(ALD)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成分,可导致肾损伤的进展,但部分作用不能用血流动力学效应来解释[1].ALD可引起肾脏的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凋亡[2].因为肾功能恶化与细胞凋亡、小管萎缩有关,所以我们观察ALD能否诱导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凋亡,并探讨活性氧(ROS)和盐皮质激素受体(MR)在其中的作用.
作者:党建中;贾汝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过敏性紫癜、肝硬化等系统性疾病均可导致继发性IgA肾病(IgAN).而结核杆菌感染是否也会导致IgAN发生,尚未见系统报道.临床上IgAN常需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激素会加重结核杆菌感染.所以,探讨结核菌感染能否导致IgAN,对于IgAN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滕思远;冯江敏;孙立;张艳宁;姚丽;王力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自从日本学者发现乌贼墨中含有抗癌成分以来,一向被视作废弃物的乌贼墨立刻身价百倍.研究发现乌贼墨中含有黑色素和蛋白多糖复合体等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药物资源.
作者:刘华忠;王光;郭宜重;潘江球;黄燕;钟杰平;李琨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薄基底膜肾病(TBMN)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肾病;强直性脊柱炎(AS)属于一种风湿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二者虽均有一定的遗传性,但是,此两种疾病出现在一个家系中还未见有报道.我们曾诊治同一家系同时具有此两种遗传性疾病,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金荣;赵丽;潘红梅;李红霞;时忠霞;王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微炎性反应状态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普遍存在,是诱发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因素[1].α1酸性糖蛋白(α1-AG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机体非特异性敏感的急性相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较低,但炎性反应患者体内α1-AGP和hsCRP水平急剧升高,这种特性使得α1-AGP和CRP成为目前敏感的炎性反应标志物之一[2,3].
作者:邬碧波;张黎明;梅长林;陈洁;顾国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主动脉夹层(AD)是严重的心血管危重症,发病急,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极高.我科从2008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AD患者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达;黄小妹;张英;谢兰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及其相关受体甲状旁腺激素受体1(PTH1R)在近年来被发现参与了肾小球及肾间质纤维增殖进程.我们观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中PTHrP及PTH1R在高糖状态下的表达情况,并探讨氯沙坦对其影响.
作者:梁华晟;钟宇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性,58岁.2006年7月感冒后眼睑及双下肢水肿,尿蛋白3+,11月水肿加重,乏力纳差.住本市某医院查尿蛋白量(24 h)4.3 g,Alb 28.8 g/L,Scr 162.6 μmol/L,接受泼尼松40 mg/d及对症治疗2个月无效;又接受红花注射液静滴,5 d后,全身出现出血性皮疹伴瘙痒,肾功能恶化出院.
作者:张铎;德学慧;周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日前国际肾脏病学会公布全球尿毒症患者已有200多万,而中国尿毒症患者也已超过40万,且尿毒症患者的人数正以8%的年增长率增长,因此尿毒症正成为现今世界具有挑战性的人类健康问题之一.尿毒症又称终末期肾衰竭(ESRD),主要的替代治疗是血液透析,但是常规血液透析(3次/周,3~4 h/次)对尿毒症患者电解质、血压、贫血、营养、透析后状态等问题都不能很好的解决.
作者:秦保东;李伟;赵学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难治、终可导致尿毒症的一大组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是我国常见的CKD类型之一.CIN进展过程中会逐渐出现肾间质纤维化,这一病变也是其它各种CKD进展过程中的共同病理变化,是导致临床上患者肾功能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昱;李晓玫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