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创刊,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本刊是我国内儿科肾脏病学科领域高水平的专业期刊,对促进肾脏病学术交流及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刊报道我国肾脏病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短篇论著、讲座、综述、临床病理(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经验交流、会议纪要、国际学术动态。本刊的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培养我国的肾脏病医学人才服务,为我国肾脏病患者的健康服务。读者对象:内科及儿科肾脏病临床和先关科研教学人员。
1.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短篇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
2.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请您登陆本刊网站 http://www.cjn.org.cn进入“ 稿件远程处理系统 ”下载“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 ”,或者发Email(cmaszb@mail.sysu.edu.cn)到编辑部索取“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认真填写各项内容后,随稿件一同邮寄给本刊编辑部。
3.投稿清单:(1)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医学伦理知情同意书;(2)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投稿日期;(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正文: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4. 投稿方式:从 2007 年1月起,本刊将启用“ 稿件远程处理系统 ”,全面试行网上投稿、网上审稿、网上查询等方面的工作。欢迎广大作者通过登陆本刊网站http://www.cjn.org.cn进行投稿和查询。如果您是第一次通过“远程”给本刊投稿,请先登录本刊网站http://www.cjn.org.cn进入“ 稿件远程处理系统 ” ,再进入 “ 作者投稿”,进行注册,并记住您的用户名和口令。如果曾在本刊网站投过稿,则直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即可。如果忘了用户名和密码,请联系本刊编辑部,可以找回登录口令。稿件电子版要注意查看下大小,如果特大,则建议对高分辨率图片进行一定的压缩,具体压缩方式为:首先图片要粘贴到Word里面,鼠标点图片,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左下角有个“压缩”,点击它就可以把10几个M的图片压缩为几百K。对于有高要求的图片,建议刻录光盘寄送到编辑部。发E-mail时,务必要注明作者姓名,有稿号时也要注明稿号,每天邮件较多,这样可以方便查找。
5.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文章内注明文件编号)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6.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 )。”作为脚注的第一项,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7.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3)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属于一稿两投,但作者在投稿时必须注明。
8.作者须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9.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4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会员减半(需提供会员证复印件)。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
10. 作者在投稿及修稿时,应明确作者及其顺序,有通讯作者的应注明。关于作者的相关问题如果改动必须提供书面的资料,以供编辑部备案。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本院近2年来经肾活检证实的IgA肾病63例中,其中部分作电镜检查,发现肾小球基膜(GBM)变薄3例,此属临床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光华;李云生;柯颖杰;陈晓莉;戴再友;林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2010年至2012年山西省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死亡患者透析龄及死亡原因等情况,探讨影响透析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血液透析质量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山西省所有开展血液净化治疗的医疗机构网上直报的血液透析死亡患者的病例资料.相关数据的采集通过全国血液净化病例登记系统完成.结果 2010-2012年山西省血液透析患者的年病死率分别为7.4%、6.4%和6.8%.2012年血液透析死亡患者原发病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的年病死率高,达12.5%,其次为高血压组(6.0%)和慢性肾炎组(4.6%).山西省血液透析死亡患者透析龄范围为0~ 168个月,中位数为14个月.透析龄<2年的患者占总死亡人数的68.1%,血液透析维持5年以上的患者仅占8.1%.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依次是猝死(23.5%)、脑血管事件(21.2%)、心力衰竭(12.4%)、心肌梗死和(或)心律失常(6.5%)、消化道出血等出血性疾病(5.1%)和感染(4.9%).结论 山西省血液透析患者的年病死率为6.4%~7.4%,糖尿病患者年病死率高.心、脑血管事件是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
作者:李静;王利华;程丽娟;张晓华;李荣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造影剂肾病(RCIN)是经过放射学造影后发生的急性肾损害.随着造影技术应用的日益广泛,RCIN目前已成为医源性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针对RCIN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较少,本文以我院部分行血管造影术患者资料为样本,回顾性分析血管造影前后尿液、血生化变化,并探讨原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对RCIN发生、发展的影响,旨在有助于对RCIN的防治.
作者:叶菡洋;袁伟杰;边琪;梅小斌;傅鹏;郭云珊;崔若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检测2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致病基因PKD2突变的方法,分析中国汉族人PKD2基因的突变.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中国汉族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48例,用试剂盒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技术进行突变分析,对异常条带的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明确突变位点和方式.结果从48例中成功检测到4种突变,包括1种无义突变、1种移码突变、2种错义突变.第1种为外显子5的1249C→T,417位编码氨基酸发生无义突变.第2种为外显子13的第2401位碱基A缺失,造成编码氨基酸移码突变.第3种突变为外显子1的568G→A,编码氨基酸改变为190Ala→Thr;第4种为外显子5的1168G→A,编码氨基酸改变为390Gly→Ser.结论PCR-SSCP技术可用于PKD2的直接基因诊断,并从本组患者中检测到4种突变,丰富了PKD2基因突变谱,为今后开展ADPKD的直接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囊肿前诊断提供了一种有用方法.
作者:张殿勇;梅长林;汤兵;张树忠;张维莉;戴兵;孙田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VC)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使用HDI-5000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222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心脏VC情况,将患者分为VC组与无VC组,比较两组患者SGA评分、血压、透析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lb)、血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 VC组76例(34.2%),无VC组146例(65.8%)例.VC组年龄显著大于无VC组,肾衰竭病程显著长于无VC组,高血压持续时间、吸烟年支数、中~重度营养不良者比例、CRP、血钙、血磷及iPTH等都显著高于无VC组,Alb及pAlb显著低于无VC组.多因素分析显示Alb<30 g/L、pAlb<200 mg/L、SGA评分中~重度及CRP>5 mg/L均与VC显著相关.结论 VC发生不仅与年龄、肾衰竭病程、高血压持续时间、吸烟年支数、钙磷代谢紊乱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密切联系,而且与炎症和营养不良显著相关,HD患者心脏VC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戎殳;叶朝阳;牛晓萍;高文武;梅长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季节变化对腹膜透析(PD)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影响,为PDAP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接受维持性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PDAP发病季节分组,记录不同季节PDAP的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病原微生物检查、临床转归及预后等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季节PDAP发生率、致病菌和临床转归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腹膜炎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平均湿度的相关性.结果 (1)9年间共有119例PD患者在居家治疗期间发生190例次腹膜炎,夏季PDAP发生率高,为0.21次/风险年,春季(0.16次/风险年)、秋季(0.16次/风险年)次之,但按发病季节分组的各组间腹膜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AP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和平均湿度呈正相关(平均温度r=0.828,P<0.01;平均湿度r=0.657,P<0.05).(2)夏季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革兰阴性菌以及其他致病菌所致的腹膜炎发生率均高于其他季节,但各季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S腹膜炎发生率与月平均温度和湿度呈正相关(平均温度r=0.704,P< 0.05;平均湿度r=0.607,P<0.05).(3)按发病季节分组的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腹膜炎诱因、发生腹膜炎前实验室检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夏、秋两季操作相关是发生PDAP主要的诱因.(4)PDAP总治愈率为90%.秋季和冬季治愈率高,夏季治愈率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无效的PDAP中有52.6%发生在夏季.结论 PDAP的发生与季节有一定相关性.在平均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月份PDAP发生率,尤其是CoNS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夏季PDAP的预后较差,且住院治疗比例较高,治愈率较低.
作者:张少贵;赵慧萍;武蓓;芦丽霞;乔婕;门春翠;左力;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患者,女,60岁,因发热半个月,肾功能不全1周于2009年4月12日入院.半个月前出现发热,达39.0℃,伴寒颤、咳嗽、恶心、乏力,于当地诊所治疗无效,并出现双眼视物模糊、疼痛、流泪及结膜充血,以左眼显著.1周前当地查BUN 9.59 mmol/L,Scr 395 μmol/L,24 h尿蛋白量0.42 g.1 d前复查BUN 29.1 mmol/L,Scr 589 μmol/L,后入我院.查体:T 38.6℃,BP 130/85 mm Hg,双眼结膜充血,心肺腹部检查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
作者:唐琳;张晓雪;权松霞;赵占正;刘章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是新近发现的联系足细胞裂孔隔膜与细胞骨架的重要分子,TRPC6功能异常在遗传性及获得性蛋白尿性肾小球疾病蛋白尿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孙希锋;张春;方展;朱忠华;杨晓;姜华军;何方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大鼠血清对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激活转录因子4(ATF4)及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清对主动脉VSMC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采集其血清;采用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分正常组(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和慢性肾衰竭血清组(慢性肾衰竭血清刺激).用不同大鼠血清刺激72 h后,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特异底物反应法检测慢性肾衰竭血清对VSMC泛素、泛素激活酶(ubiquitin activating enzyme,简称E1)、β转导重复相容蛋白1(β-transducin repeat containing protein 1,β-TrCP1)、p300及ATF4mRNA表达,E1、β-TrCP1、p300及ATF4蛋白表达及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结果 (1)慢性肾衰竭血清使主动脉VSMC泛素、E1、β-TrCP1、p300及ATF4mRNA表达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时间延长;慢性肾衰竭血清组泛素、E1、β-TrCP1、p300及ATF4 mRNA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慢性肾衰竭血清使主动脉VSMC E1、β-TrCP1、p300及ATF4蛋白表达增加,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时间延长,慢性肾衰竭血清组E1、β-TrCP1及p300蛋白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F4表达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肾衰竭血清刺激后蛋白酶体活性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时间延长,慢性肾衰竭血清组蛋白酶体活性逐渐升高(P<0.01).结论 慢性肾衰竭血清可致大鼠主动脉VSMC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活化,但其对ATF4的降解受阻,可能和p300表达增高有关.这为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治慢性肾衰竭血管病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张耀全;胡宏;姚霞娟;陈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近日节律是生物体24 h当中生理及行为的变化规律.在哺乳动物,近日节律的控制器——时钟基因主要在视上核交叉系统(SCN).研究认为在外周组织,如心肌细胞、肝脏、肾脏等也有时钟基因的表达,并与生物体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有关系[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为一种授时因子可以诱导外周组织时钟基因的表达[2].我们研究长时间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时钟基因per2、bmal1及dbp表达节律的影响.
作者:黄小妹;陈文莉;丁国华;梁伟;王银;方询;袁静萍;胡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肾脏病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请问中华肾脏病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急急,中华肾脏病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中华肾脏病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昨天联系了中华肾脏病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