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代谢的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一个新特征.在多种癌症中,脂肪摄取、储存和脂肪生成均被上调,这也促进了肿瘤的快速生长.脂质是构成膜的基本结构,并且具有信号分子和能量来源的功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SREBPs)是内质网中一类膜结合转录因子,在调节脂质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近的研究表明,SREBPs在各种癌症中高度上调并促进肿瘤生长.SREBP切割激活蛋白(SREBP 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是SREBPs转运和激活的关键转运蛋白,也是一种关键的葡萄糖传感器,因此它将葡萄糖代谢与脂类从头合成联系在一起.靶向变异的脂质代谢途径已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抗癌策略.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我们所知的对恶性肿瘤中脂质代谢调节的新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了癌症治疗中潜在的分子靶点及其抑制剂.
作者:Chunming Cheng;Feng Geng;Xiang Cheng;Deliang Guo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东南亚地区一种常见的癌症.许多研究已经对NPC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但一些风险因素的作用仍无定论.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加坡人可改变的生活方式因素与NPC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我们在新加坡进行了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招募了300例患者和310例对照.根据性别、种族和年龄(±5岁)对各例对照进行选择并分别与每一例患者匹配.共有290对病例和对照成功匹配.我们对多个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饮酒、各种腌制和罐头食品消费以及断奶习惯进行了研究.结果 调整协变量后多因素分析显示,现行吸烟者和有既往吸烟史的参与者比从未吸烟的参与者患NPC的风险更高,优势比(odds ratios,ORs)分别为4.50[95%置信区间(conifdence interval,CI):2.58–7.86;P<0.001]和2.52(95%CI:1.54–4.12;P<0.001).每周至少吃1次腌制蔬菜的人也比那些从不或很少食用腌制蔬菜的人表现出NPC风险显著增加,OR值为4.18(95%CI:1.69–10.38;P=0.002).结论 吸烟(现行和经常吸食)和每周1次或多次食用腌制蔬菜是NPC的生活方式风险因素,戒除这些不良因素可以降低NPC的风险.
作者:Sook Kwin Yong;Tam Cam Ha;Ming Chert Richard Yeo;Valerie Gaborieau;James D.McKay;Joseph Wee 刊期: 2018年第11期
背景与目的 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系统第7版,50%以上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在初诊时为N1期.然而,对N1期NPC患者的研究相对较少,其转移风险也不乐观.本研究旨在评估转移区域淋巴结大体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 of metastatic regional lymph node,GTVnd)和治疗前血清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DNA拷贝数对N1期NPC患者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并为该类型患者建立包含GTVnd和EBV DNA拷贝数的综合预后模型.方法本研究对2009年11月至2012年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787例新诊断的非转移性、经组织学证实的N1 NPC患者病历进行了分析.使用面积求和方法测量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的GTVnd.治疗前采集血样,定量检测血浆EBV的DNA拷贝数.使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来评价GTVnd的临界点,并且使用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GTVnd的预测有效性.通过Kaplan-Meier分析评估生存率,使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GTVnd>18.9 mL vs.≤18.9 mL患者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为82.2%和93.2%(P<0.001),EBV DNA拷贝数>4000拷贝/mL vs.≤4000拷贝/mL患者的5年DMFS为83.5%vs.93.9%(P<0.001).在Cox回归模型中对GTVnd、EBV DNA拷贝数和T分期进行校正后,GTVnd>18.9 mL和EBV DNA拷贝数>4000拷贝/mL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均P<0.05).根据GTVnd和EBV DNA拷贝数的组合,将所有患者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组,5年DMFS分别为96.1%、87.4%和73.8%(P<0.001).多变量分析证实了该模型对远处转移风险分层的预后价值[风险比(hazard ratio,HR)=4.17;95%置信区间(conifdence interval,CI):2.34–7.59;P<0.001)].结论GTVnd和血清EBV DNA拷贝数是预测N1期NPC患者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包含GTVnd和EBV DNA拷贝数的预后模型可以改进此类患者的转移风险分层.
作者:Ji-Jin Yao;Guan-Qun Zhou;Ya-Qin Wang;Si-Yang Wang;Wang-Jian Zhang;Ya-Nan Jin;Fan Zhang;Li Li;Li-Zhi Liu;Zhi-Bin Cheng;Jun Ma;Zhen-Yu Qi;Ying Sun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