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254
  • 国内刊号:44-1627/R
  • 影响因子:1.65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0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血清饥饿对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的佳饥饿条件,以建立高效稳定的HUVECs体外分离提取方法,并为HUVECs相关实验提供研究基础。方法用0.1%Ⅱ型胶原酶灌注脐静脉腔消化15 min,收集细胞并用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含5%内皮细胞基础培养基、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青链霉素),置37℃,5%CO2培养箱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特点,并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得HUVECs的纯度,并检测0%、0.1%、0.5%、1%血清浓度的培养基饥饿处理0、6、12、18、24 h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0.1%Ⅱ型胶原酶消化可以得到HUVECs,细胞培养呈典型的铺卵石状排列,细胞较密处呈涡旋状排列。免疫荧光检测细胞VIII因子相关抗原表达呈阳性。流式检测细胞纯度高达99.67%。不同血清浓度培养基培养6 h可获得70%左右的G0/G1期细胞;培养12 h可获得80%~90%的G0/G1期细胞;培养18、24 h可获得95%左右的G0/G1期细胞。结论0.1%Ⅱ型胶原酶充盈静脉管腔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原代HUVECs。完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2 h即可获得纯度超过80%的G0/G1期HUVECs。

    作者:覃乙芯;吴卓敏;徐茜;廖文婕;贺帅;岑柏宏;廖路敏;王震;季爱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室下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NSCs)的增殖分化的时程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仅切开头皮和颅骨开窗,实验组采用Feeney氏法造成颅脑损伤(TBI)。选用Nestin与BrdU两种细胞标志物及神经元特异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方法对3组脑组织标本分别行双标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BI后SVZ内源性NSCs的增殖、分化变化。结果 TBI后,伤侧SVZNestin/NSE、Nestin/GFAP、BrdU/NSE、BrdU/GFAP标记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伤后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峰值,第14天恢复正常,实验组4个时间点间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其中以Nestin/GFAP标记的增殖分裂阳性细胞升高显著。结论 TBI后,动员了伤侧SVZ中的NSCs,诱导该区内源性NSCs的增殖分化,提示SVZ是NSCs增殖分化的重要的生发中心之一。

    作者:隋立森;余佳彬;姜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酶法糖基化合成一种新型补骨脂定葡萄糖苷

    目的:为提高补骨脂定的水溶性和稳定性,用体外酶法糖基化反应对其进行结构修饰。方法通过UDP-糖基转移酶对补骨脂定进行糖基化修饰,合成一种新的葡萄糖苷化合物(1)。使用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和核磁共振(NMR)分析,鉴定化合物1的结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计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MTT法检测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SMMC7721、MCF-7、SW480)增殖的影响。结果根据波谱分析,鉴定制备出的新型葡萄糖苷化合物为psoralidin-6',7-di-O-β-D-glucopyranoside(1)。水溶性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水溶性是底物(补骨脂定)水溶性的32.6倍。此外,化合物1在pH 8.8和高温条件下较补骨脂定更加稳定。在抗肿瘤细胞增殖实验中,只有补骨脂定对3种肿瘤细胞都显示出较强的抑制能力。结论体外酶法糖基化是进行结构修饰、改善水溶性和稳定性的强有力方法。

    作者:李静;李楠;赵玉茹;戴轶群;霍强;马涛;李红梅;吴成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艾塞那肽通过SDF-1/CXCR-4/Rho GTPase通路增强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趋化性迁移

    目的:探究艾塞那肽对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SCs)迁移的影响,并证实Rho GTPase为SDF-1/CXCR-4迁移通路的下游效应蛋白。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来源AD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及体外诱导分化鉴定。应用RTCA xCELLigence系统检测艾塞那肽对ADSCs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观察不同浓度艾塞那肽,AMD3100(CXCR-4阻断剂),CCG-1423(Rho GTPase阻断剂)处理对ADSCs趋化性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不同艾塞那肽浓度处理组细胞CXCR-4蛋白表达水平。活化的Rho蛋白pull-down检测试剂盒检测艾塞那肽处理组和AMD3100阻断组Rho GTPase表达情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处理组细胞应力纤维形成情况。结果 RTCA xCELLigence系统提示艾塞那肽处理24h内对ADSCs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影响。艾塞那肽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ADSCs的趋化性迁移能力,AMD3100及CCG-1423可阻断这种效应(P<0.05)。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都表明CXCR-4蛋白随艾塞那肽处理浓度升高而表达上调。此外, Western blot实验证实Rho GTPase的表达受SDF-1/CXCR-4通路影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应力纤维的形成与SDF-1/CXCR-4/Rho GTPase通路相关。结论艾塞那肽能增强ADSCs的趋化性迁移能力,Rho GTPase为SDF-1/CXCR-4经典归巢通路的下游效应蛋白。

    作者:马强;杨俊杰;周浩;张颖;陈韵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沉默MSH3表达增强舌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目的:设计靶向DNA错配修复基因MSH3的siRNA干扰片段,观察MSH3有效沉默对舌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针对MSH3基因CDS区序列,设计3条siRNA片段,体外化学合成小干扰RNA(siRNA)片段,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人舌癌细胞CAL27。Real-time PCR及Western检测干扰后MSH3的表达。MTS,凋亡双染法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顺铂处理后细胞存活、凋亡及DNA双链断裂的情况。结果3条siRNA片段转染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3号siRNA片段转染后能显著降低MSH3 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该片段被选为后续实验。MSH3表达下调后,顺铂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由21.32降至13.95μmol/L(P<0.05),凋亡指数分别由4.23±1.27升至11.32±1.82(P<0.05),舌癌细胞中γ-H2AX焦簇(Foci)的数量显著增加。结论 MSH3表达下调可以明显增加舌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减少DNA双链断裂修复是其主要机制之一。

    作者:范晓升;曹放云;李匡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盲肠结扎穿孔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对盲肠结扎穿孔(CLP)诱导的小鼠脓毒症的影响。方法8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LP组、旋毛虫肌幼虫(ML)预感染组、旋毛虫肌幼虫虫体可溶性蛋白(SMP)处理组和排泄分泌蛋白(MES)处理组。ML预感染组于术前28 d经口感染300条旋毛虫肌幼虫,其余各组分别于术后30 min腹腔注射PBS或SMP(25μg/只)或MES(25μg/只)。观察小鼠术后状态和72 h生存率,检测术后12 h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及TNF-α、IL-6、IL-1β、IL-10、TGF-β水平,观察小鼠肝和肾组织病变。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LP组72 h生存率降低,血清中ALT、AST、BUN和Cr水平及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L-10和TGF-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肝中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水肿,肾中部分血管球皱缩,肾小管细胞水肿。与CLP组相比,ML预感染组血清中ALT、AST、C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IL-10和TGF-β水平升高(P<0.05);SMP处理组血清中ALT、AST、Cr、TNF-α和IL-1β水平降低,TGF-β水平升高(P<0.05);MES处理组72 h生存率明显升高,血清中ALT、AST、BUN、Cr、TNF-α、IL-6和IL-1β水平明显降低,IL-10和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和肾组织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旋毛虫及其虫源性蛋白可减少CLP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免疫调节因子的释放,其中MES效果更为显著,并能减轻肝和肾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作者:李徽徽;贺文欣;宋迪;吴琦;李楠;万勇坤;张慧;仇大鹏;褚亮;王黎源;杨小迪;方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Tenascin-C表达降低抑制成骨细胞分化并促进骨质疏松的机制

    目的:探讨Tenascin-C在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分析其表达变化对骨质疏松的调控。方法以免疫印迹法检测去卵巢致骨质疏松的小鼠股骨松质骨的Tenascin-C表达变化。体外诱导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分化,检测瞬时转染Tenascin-C的siRNA后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以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软件STRING筛选与Tenascin-C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上述候选蛋白中,以免疫沉淀法验证了Tenascin-C与Wnt通路内源性抑制蛋白Dickkopf-1(Dkk-1)的相互作用,并以免疫印迹检测Tenascin-C对DKK-1的调控。此后进一步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了Tenascin-C对Wnt信号通路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去卵巢骨质疏松的小鼠股骨松质中Tenascin-C蛋白表达急剧下降。降低Tenascin-C的表达能够阻遏MC3T3-E1向成熟成骨细胞分化,反之,在此基础上过表达β-Catenin可逆转前者导致的成骨细胞分化阻滞。Tenascin-C结合于DKK-1,敲低Tenascin-C可上调DKK-1的表达并降低Wnt通路的转录活性。结论 Tenascin-C的下调可能通过减弱对DKK-1的负调控从而抑制Wnt通路的转录活性,进而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并介导骨质疏松。

    作者:陈昱;陈梓锋;何帆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外源性硫化氢通过调控瘦素/瘦素受体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能否通过调控瘦素/瘦素受体(LEPR)通路抑制高糖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方法 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和数量改变;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Rh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瘦素及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40 mmol/L葡萄糖处理HUVECs 3~24 h可以明显上调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在高糖处理9 h时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在高糖处理HUVECs前,400μmol/L硫氢化钠(NaHS,为H2S的供体)预处理30 min能明显抑制高糖对瘦素及瘦素受体表达的上调作用;400μmol/L NaHS预处理HUVECs 30 min、50 ng/mL瘦素拮抗剂(LA)预处理HUVECs 1 h均可明显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数量减少,胞内活性氧(ROS)堆积及MMP降低(P<0.01)。结论外源性H2S通过抑制瘦素/瘦素受体通路对抗高糖引起的HUVECs损伤。

    作者:吴冬波;陈景福;许庆;林佳琼;廖静秋;吴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上皮钠离子通道对大鼠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的影响

    目的:本文探讨上皮钠离子通道(ENaC)对破骨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大鼠骨髓单核细胞使其分化为破骨细胞。以1.5×104密度接种到12孔板,查随机表分3孔为1组,分为4组:Control组和不同浓度阿米洛利(Ami, ENaC的抑制剂)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进行阳性破骨细胞鉴定;将破骨细胞和骨片共同培养,测定骨吸收陷窝的数目;用RT-PCR技术分析破骨细胞标志酶基因组织蛋白酶K(CK)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Ami处理破骨细胞后,TRAP染色阳性破骨细胞减少,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骨吸收,而且降低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CK的表达。结论本次实验在细胞水平证明ENaC在破骨细胞上的表达并且调控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吸收,说明ENaC可能参与破骨细胞的功能调节,提示破骨细胞可能存在一个与ENaC相关调节的新途径,为骨代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作者:虎松艳;金小冬;张豪;陈珺;杨国柱;王晓东;唐璐;陆幸妍;卢丽;李青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神经网络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分析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制定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了103个市县10701例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其与地势、气候、土壤有关的18项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取与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有相关性的地理因素进行BP神经网络建模,借用析取克里金插值法拟合出中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的地理分布图。运用MATLAB软件,通过5层神经网络,选取含11个隐含层的2000次训练自学习建立模拟规则,用此规则模拟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地理环境的神经网络模型。结果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与纬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表土石砾含量、表土(粉土)阳离子交换量8项地理因素呈显著相关的关系。我国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分布图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特征。结论若已知某地各项地理指标的值,则可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或绘制地理分布图得出该区的健康成年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考值。

    作者:李孟姣;葛淼;王聪霞;岑敏仪;姜吉琳;何进伟;林倩怡;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腰背痛患者的大脑灰质异常: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灰质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择30例慢性腰背痛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行3.0T磁共振扫描,获得高分辨T1结构像数据并用FMRIB软件库中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获得疼痛组和健康组之间大脑灰质的形态学差异信息。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相比较,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皮层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减少,包括双侧额上回、右侧额极、左侧岛叶、左侧颞下回及左侧颞中回(P<0.05,TFCE校正后);皮层下多个灰质核团体积增加,包括左侧丘脑、双侧壳核、双侧伏隔核、右侧尾状核(P<0.05,TFCE校正后)。结论慢性腰背痛患者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灰质存在不同的改变模式,这种变化可能与大脑对慢性疼痛的适应不良有关。

    作者:毛翠平;杨全新;唐鉴;杨花娟;白芝兰;张秋娟;Zahid Nadeem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关节镜与保守治疗的远期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SPS)的关节镜与保守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收集接受关节镜手术的31例SPS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接受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保守治疗的27例SP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评分及Lysholm评分差异;对以上患者随访5年,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的长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视觉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较各自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疗效维持时间的算术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49、43个月,而对照组分别为33、29个月;观察组的累积疗效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33,P=0.026)。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SPS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且前者的疗效远期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后者。

    作者:罗洪斌;冯兴伦;韦昌南;温建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刨削器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刨削器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因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的患者共47例,将术中使用刨削器粉碎剜除剥离的腺瘤并利用其负压吸引作用吸出的共29例患者(刨削器组)和术中使用双极电切袢按序将已剜除剥离的腺瘤快速、由浅入深的切碎、冲出的共18例患者(电切袢组)进行对比,记录腺瘤处理速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均一次性成功,对比术中处理剜除剥离的腺瘤的时间和速度,刨削器组的速度为2.24±1.09 min和18.43±6.01 g/min,电切袢组的速度为17.19±11.74 min和1.91±0.65 g/min,两组间有明显差别。总手术时间刨削器组和电切袢组分别是28.13±14.71 min和43.22±25.39 min,两组间有差别。刨削器组和电切袢组的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是18.30±4.56 h、19.28±8.06 h、2.28±1.29、2.59±1.21、4.39±1.41、4.67±1.37 d,两组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中使用刨削器处理剜除剥离的腺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加快手术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者疲劳程度。刨削器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啊白;罗福;邹志辉;杜伟;赵朋朋;刘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在乳腺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科的39名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行CT淋巴造影,采集其数据并进行分割及三维重建,准确定位前哨淋巴结并进行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视化预演及临床手术,评价在数字三维技术指导下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结果39例患者腋窝三维模型符合患者实际解剖,清晰显示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与腋静脉、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的三维关系。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检出率为100%,总符合率为87.18%(34/39),灵敏度为91.67%(11/12),假阴性率为8.33%(1/12)。术后随访半年,39例患者均未发现患侧腋窝皮下积液、感染、疼痛、水肿等并发症。结论数字三维技术联合纳米碳辅助导航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具有较高的检出率、灵敏度和较低的假阴性率,可作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张普生;罗云峰;俞金龙;方驰华;史福军;邓鉴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零射线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

    目的:通过比较在CARTO3指导下零射线与常规在X线指导下对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性早搏(ASC-PVCs)导管射频消融来评价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分析2013年4月~2015年10月于南方医院因特发性主动脉窦内室早行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52例,其中零射线组23例,即运用Carto3系统重建主动脉窦三维模型后在零射线下行导管消融。另29例在X线下常规标测和消融,为常规消融组。比较两组的靶点标测时间、总放电次数、手术即时成功率、手术总时间、X线曝光时间、随访观察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零射线组手术即时成功率看似高于常规组,但两组患者即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23(96%)vs 24/29(83%),P=0.21];两组患者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与常规组相比,零射线组靶点标测时间明显缩短(4.3±1.7 vs 7.8±2.6 min,P<0.01),零射线组与常规组手术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6±8.8 vs 77.4±7.2 min,P=0.332)。与零射线组比较,常规组放电次数明显较多(7.9±3.2 vs 4.8±1.1,P<0.01),零射线组整个手术过程完全零射线,而常规组X线曝光时间为23.1±6 min,随访5~20个月,常规组复发4例,零射线组1例复发。结论 CARTO3指导下零射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主动脉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CARTO3指导零射线射频消融相对常规消融方法;其靶点标测时间缩短、总放电次数减少且不延长手术总时间,而且全手术过程为零射线。

    作者:朱庭延;刘深荣;陈燕玉;谢亮真;何利伟;孟素荣;彭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两种造影剂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圆孔未闭中的诊断阳性率对比

    目的:比较生理盐水-气体混合液(AS)和生理盐水-气体-血混合液(ASb)这两种造影剂在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诊断卵圆孔未闭(PFO)方面的差异。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我院TCD室行c-TCD检查患者248例,通过掷硬币法决定AS或ASb这两种造影剂使用的先后顺序。然后分别均在不伴Valsalva动作(VM)与伴VM情况下,注入造影剂(CA),通过观察TCD频谱,记录CA注射后25 s内微泡数目及第一个微泡出现的时间。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9 mL生理盐水混合1 mL空气不伴VM(AS不伴VM);(2)9 mL生理盐水混合1 mL空气伴VM(AS伴VM);(3)9 mL生理盐水、1滴患者回抽血液混合1 mL空气不伴VM(ASb不伴VM);(4)9 mL生理盐水、1滴患者回抽血液混合1 mL空气伴VM(ASb伴VM)。上述每种方法重复2次,且每个过程间隔至少5 min。根据微泡数量对PFO分流程度进行分级:0级,阴性;Ⅰ级,1~10个微泡;Ⅱ级,>10个微泡但未形成“雨帘”;Ⅲ级,形成雨帘状。结果 AS不伴VM、AS伴VM、ASb不伴VM和ASb伴VM检查的阳性率分别是10.9%、23.8%、12.1%、25.8%。AS伴VM组发泡阳性率较AS不伴VM组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23.8%vs 10.9%,P=0.001);ASb伴VM组发泡阳性率较ASb不伴VM组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25.8%vs 12.1%,P=0.001);ASb不伴VM组发泡阳性率与AS不伴V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vs 10.9%,P=0.250);ASb伴VM组发泡阳性率与AS伴VM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8%vs 23.8%,P=0.125)。结论应用c-TCD检测PFO时VM能够提高诊断阳性率,而AS与ASb这两种造影剂在诊断PFO阳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刘超;翟妮娜;卜宁;陈梦燚;吴海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提示预后不良

    目的:评价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月期间南方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296例为肝细胞癌组,并同时收集39例非肿瘤或肝脏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广州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CanPatrolTM CTCs检测技术检测肝细胞癌组及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TCs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外周血CTCs阳性与肝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CTCs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在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未检测到CTCs,在肝细胞癌组中,191例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到CTCs,阳性率为64.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阳性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肿瘤数量、TNM分期、BCLC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转移等显著相关(P<0.05);在12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中,CTCs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CTCs阳性提示预后不良,CTCs可以成为监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一个较好的辅助指标。

    作者:郭柏棠;刘新城;黄毓;区活辉;李湘竑;杨定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降低间充质干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浆对健康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SLE患者富集血浆替代胎牛血清,共培养MSCs与SLE患者的B淋巴细胞,检测MSCs对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与成熟的影响。设置胎牛血清作为对照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学生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正常MSCs能抑制脂多糖刺激的SLE患者来源B细胞增殖,降低B细胞表面表达的CD27与CD38。SLE患者富集血浆能抵制MSC对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的抑制作用。结论正常MSCs能抑制SLE患者B淋巴细胞增殖与成熟,改变B淋巴细胞亚群所占比例。SLE患者血清能抑制MSCs对B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或将负向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对SLE的疗效。联合应用双膜过滤血浆置换术,有望提高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SLE的疗效。

    作者:聂瑛洁;罗利梅;查艳;孙立;骆辑;潘润桑;田晓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自身抗体和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情况,以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是否是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78例,同时选择88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中自身抗体(ANA、AHA)水平、同时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及补体(C3、C4、总补体)情况。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免疫指标的变化,自身抗体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核抗体(ANA)阳性的有50例,占64.10%(50/78),其中荧光模式以颗粒型和胞浆颗粒型为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抗组蛋白抗体(AHA)阳性的有28例,占36.00%(28/7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非哺乳期乳腺炎组IgA、IgM因子,C4、总补体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异常,患者外周血自身抗体ANA、AHA阳性率高,揭示非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许锐;郭倩倩;杨乐平;赖米林;佟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c-met蛋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c-met蛋白与食管鳞癌病人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于本院就诊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根据c-met蛋白的平均表达水平将食管癌患者分为c-met阴性组(c-met蛋白不表达)和c-met阳性组(c-met蛋白有表达),并对这两组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对100名食管鳞癌患者(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59岁)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c-met蛋白表达阴性组51例,c-met蛋白表达阳性组49例。c-met蛋白表达阳性者较c-met蛋白表达阴性者的临床分期更高,分化程度更低。Kaplan-Meier生存函数曲线表明,阳性组患者生存率较低值组显著降低c-met蛋白表达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48.2月,蛋白表达阳性组为30.9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c-met过表达是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2.34,95%CI:1.63~4.54,P<0.05)。结论 c-met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分期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是患者随访期间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因子。

    作者:周子浩;陈刚;谢至;唐继鸣;贲晓松;谢亮;周海榆;张冬坤;叶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18F-FDG PET/CT对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TCL)初诊及复发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9年来收治的ENTCL患者35例67人次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对照临床资料,分析上呼吸消化道(UAT)及非上呼吸消化道(NUAT)病灶的影像特点,应用IBM SPSS19.0对初诊、复发者的病灶分布、临床分期及相关SUVmax进行多种比较和生存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所有病灶均为高代谢,UAT病灶主要累及鼻腔、咽部等,NUAT病灶可累及全身各区淋巴结及各个脏器。初诊者以UAT病灶为主,复发者NUAT病灶有增多趋势,初诊及复发病灶SUVmax分别为10.4±4.4、9.6±5.2。不同病灶分布、临床分期及初、复发之间的SUVmax无显著差异(P>0.05)。初诊者治疗后PET/CT评价肿瘤缓解率(89.5%,17/19)高于复发者(33.3%,5/15;P<0.005)。以初复发、临床分期、病灶分布类型、SUVmax水平做cox回归,其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8F-FDG PET/CT能够敏感检出ENTCL初诊及复发病灶,有助于分期及评价疗效。

    作者:宋建华;乔文礼;陈香;刘长存;邢岩;汪太松;赵晋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大剂量乌司他丁对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患者的脏器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A型主动脉夹层全弓置换术患者的脏器保护作用。方法分析2014年9月~2016年3月于我中心收治拟行全弓置换术治疗的66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围术期使用大剂量乌司他丁的36例患者设置为乌司他丁(UTI)组,未使用乌司他丁的3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CTL)组。UTI组入院至术后3 d使用乌司他丁300000 U静脉滴入,每8 h/次,手术中体外循环每2 h使用乌司他丁300000 U。观察UTI组和CTL组手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选择性顺行脑灌注(ACP)时间、心脏停搏时间、低直肠温度,以及双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BACP)、单侧选择性顺行脑灌注(UACP)例数;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血液指标:包括UTI组和CTL组患者动脉血乳酸、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氧合指数以及S-100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包括再次开胸止血、ICU时间、长期机械通气、术后肾功能不全血滤治疗例数、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PND)和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TND)例数,院内死亡例数。结果 UTI组和CTL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脏停搏时间、ACP时间、BACP和UACP方式选择、术中低直肠温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与CTL组比较,UTI组术后第1天血乳酸较低,第1、3、5天氧合指数较高,第1天S-100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较低(P<0.05);UTI组和CTL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再次开胸止血、术后肾功能不全血滤治疗例数、气管切开、PND和TND例数,院内死亡例数无明显差异。与CTL组比较,UTI组患者ICU滞留时间较短,长期机械通气、肺部感染例数较少(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对A型主动脉夹层行全弓置换术患者肺脏保护作用明显,有临床意义,并能降低脑损伤特异指标表达,但脑保护作用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作者:王显悦;董文鹏;童光;毕生辉;张本;陆华;王晓武;张卫达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MiR-124通过靶向PRRX1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及组织标本中miR-124的表达,探讨其与辐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和组织标本中miR-124的表达,建立过表达和干扰miR-124细胞株,功能实验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24下游调控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进一步验证。结果 miR-124在结直肠癌细胞株和组织标本中表达下调;过表达miR-124增强结直肠细胞辐射敏感性,反之,抑制miR-124后细胞辐射敏感性降低;miR-124通过直接抑制PRRX1调节结直肠细胞辐射敏感性。结论 miR-124可以通过直接靶向PRRX1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辐射敏感性,为提高临床结肠癌辐射敏感性提供一个靶点。

    作者:林水苗;夏琼;张余琴;孙爱民;石玉生;郑林;陈龙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应用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评估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0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8例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术中根据血管条件,在保证载瘤动脉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导引导管位置升高(靠近海绵窦段),提供足够支撑,覆膜支架到位后再予释放栓塞动脉瘤。结果(1)对8例(8个血泡样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6例置入Willis支架后即刻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置人1枚Willis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予再植入1枚覆膜支架,复查造影动脉瘤完全不显影;(2)1例血泡样动脉瘤因颈内动脉迂曲,支架系统到位困难,术中发生医源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球囊栓塞后予搭桥并载瘤动脉闭塞。术后患者因脑室外引流并发颅内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3)术后6个月对8例患者均行临床随访,mRS评分0分6例,1分2例。术后6个月DSA随访,动脉瘤均无复发,1例载瘤动脉轻度狭窄,但患者无神经功能障碍,搭桥患者桥血管通畅。结论 Willis覆膜支架是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王刚;张国忠;李明洲;何小艳;刘丹;宋烨;漆松涛;冯文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高频术中探头评价健康中青年人群的手腕关节滑膜厚度

    目的:探讨超高频术中探头检查健康中青年人群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的滑膜,获取手腕关节滑膜特点及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选择100例健康中青年志愿者,其中男性50例(18~54岁,年龄36.2±5.0岁)、女性50例(20~56岁,年龄38.8±5.5岁),采用GE Logiq S818M马球棍形线阵探头观察双侧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并采用直接法测量滑膜厚度。结果研究对象双手间比较,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伸面及屈面间比较,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与≥40岁组比较,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间比较,腕关节0.79±0.07 mm vs 0.65±0.08 mm、掌指关节0.59±0.06 mm vs 0.52±0.07 mm及近端指间关节0.51±0.05 mm vs 0.46±0.06 mm间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间比较,其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分辨率的高频探头直接法测量的健康中青年人群腕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滑膜厚度特点及正常参考值范围,对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林增坤;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呼吸肌肉锻炼加序贯无创正压通气在稳定期重度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探讨呼吸肌肉锻练序贯无创通气的肺康复策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序贯组、呼吸肌肉锻炼组、无创组及对照组并干预8周。评价生活质量(SRI)、呼吸肌力(MIP、MEP)、呼吸困难(MRC)、运动耐量(6MWD)及肺功能。结果序贯组、锻炼组及无创组SRI总分、6MWD、MRC均显著改变(P均<0.05),且序贯组△SRI、△6MWD、△MRC和锻炼组、无创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序贯组、锻炼组MIP、MEP显著性提高(P均<0.05),且序贯组△MIP、△MEP与锻炼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呼吸肌肉锻练序贯无创通气康复策略对于稳定期重度慢阻肺患者而言临床效果优,与单用呼吸肌肉锻炼、单用无创正压通气或长期氧疗相比更能改善生活质量、呼吸肌力、缓解呼吸困难及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周露茜;黎晓莹;李允;郭炳鹏;关力理;陈新;罗裕文;罗鹏;陈荣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Daclatasvir联合asunaprevir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1例报告

    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作为直接抗病毒药物来联合治疗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可获得较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目前国内尚无使用该方案治疗基因1b型患者的报道。本文报告1例基因1b型慢性丙型肝炎青年女性患者使用该方案治疗24周,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临床治愈;但出现一过性胆红素升高、轻度血红蛋白下降,波动于100~110 g/L。

    作者:皮赛男;陈友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