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学科科研进展与动态,刊登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研管理、短篇报道等。读者对象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本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等收录,200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869。
1 优先出版
对于国家973和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联合基金项目、有重大临床意义的病例报告和经验交流论文,本刊将于3个月内完成审稿、编辑和出版(数字出版或纸质出版)。对于境内外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英文论文,本刊将在2个月内发表并减免部分费用。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论文自数字出版之日起,可在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和下载。纸质出版的当月,论文摘要和全文可在美国PubMed检索和下载。
2 投稿方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境内作者投稿请使用本刊网上投稿系统,境外作者投稿请直接E-mail。来稿6个月未被采用或退修者可自行处理;退修稿逾2个月未修回者,以及未按版面费收费通知要求按时交费者以自动放弃刊登处理。
3 权利与责任
作者应保证资料来源的真实性,确保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本刊享有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未经本刊同意,该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文章出版后,即赠当期杂志2册。
4 撰稿要求
(1)作者署名和基金项目
作者姓名和单位请参考本刊网站上近期已发表文章的格式进行标注。文后需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简介(学历、职称、电话、E-mail),并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和编号,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
(2 )摘要
论文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英文摘要前应列出英文题名、所有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写到科室)等。
(3)图表
文章附图应按照在文中出现的次序用阿拉伯数字依次编号(图1、图2/Fig.1,Fig.2)。组合图片(如包括两张及以上图片)中的各张图片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编号(A、B、C等)。上传图片时,每个图片(包括组合图片中的各个图片)要分别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采用稿件编号作者姓名+图片编号的形式。请务必保证图片的分辨率。单个的图片文件一般在600kb以上即可,最好不要超过2M。图中若需要使用箭头、文字等进行标示,请分别提供标示后的图片和未经标示的原始照片(我们会按照作者提供的标示样式对图片进行后期加工)。
表格的设计要简明合理,要使用三线表。数据较少时(如只有不足5个数据)请改用文字描述而不要罗列表格。涉及统计内容时,表格下方以表注的形式说明主要的统计量值,表中相应数据加以标记。图表的标题要用中英文双语书写,图中文字只用中文即可。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寻找能预测原发性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法检测261例GAC组织和8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1.3%和87.5%;在GA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1%、29.1%和45.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ug在G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均相关;ZEB1在G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病理分期高低均相关;KISS-1在GA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及临床病理分期均有关。Slug的表达和ZEB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KISS-1与Slug和ZEB1呈负相关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Slug和ZEB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总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其阴性组患者;KISS-1阳性表达组患者总的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阴性组患者。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Slug、ZEB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以pTNM分期是影响GA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Slug、ZEB1和KISS-1的异常表达参与了GAC的发生,并与GAC的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及预后等均有关;Slug、ZEB1和KISS-1联合检测对GAC的进展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蕾;胡永莲;武世伍;俞岚;承泽农;朱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无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移植的造血重建、T细胞重建、感染、GVHD及疗效的差异.方法 46例患者接受无关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URD-HSCT),其中16例患者接受无关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周血组),30例患者接受无关供者骨髓移植(骨髓组).流式细胞仪测定移植后1年内不同时间点患者的T细胞免疫重建.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移植后白细胞(WBC)和血小板(BPC)重建时间,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白血病复发、无病生存(DFS)情况.结果 除1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患者未造血重建外,其余45例均获得造血重建.外周血组和骨髓组WBC重建时间分别为+(12.81±4.15)和+(16.21±3.09)d(P=0.003);白细胞重建时间分别为+(15.50±6.91)和+(20.31±7.19)d(P=0.035),外周血组白细胞和血小板重建时间均快于骨髓组.外周血组和骨髓组患者移植后1、3、6、9、12月的T细胞重建无显著性差异.外周血组和骨髓组的移植后早期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7.50%和50.0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644).外周血组与骨髓组急性GVHD(a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56.25%和70.00%,其中Ⅲ-Ⅳ°aGVHD的发生率在二组分别为18.75%和13.79%;在可统计的患者中,慢性GVHD(cGVHD)的发生率外周血组为30.77%(4/13),骨髓组为36.36%(8/22),aGVHD和cGVHD发生率二组比较均无差异(P值分别为0.456和0.413).非白血病复发移植相关死亡率外周血组和骨髓组分别为18.75%和33.3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95).外周血组与骨髓组移植后分别有3例和2例复发,二者的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226);移植后2年DFS在外周血组与骨髓组分别为62.19%和56.2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615).结论 无关供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比骨髓移植迅速,但两者间移植后T细胞重建、感染发生率、GVHD及DFS并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范志平;杨凯;刘启发;孙竞;徐丹;张钰;魏永强;叶昌雄;江千里;孟凡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明确海马胆碱能神经刺激肽(HCNP)对INS-1细胞胰岛素分泌影响,并对其可能作用的毒蕈碱样胆碱能受体途径进行分析.方法 INS-1细胞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HCNP组、HCNP+佛波酯(PMA)组.对照组给予RPMI 1640液培养,HCNP组给予人工合成HCNP(50 pg/ml)与RPMI 1640液共培养,HCNP+PMA组予人工合成HCNP 与RPMI 1640液共培养后,行胰岛素释放前18h加入PMA( 10 nmol/L);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各组不同浓度葡萄糖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对照组、HCNP组HCNP前体蛋白(HCNP-pp)、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3型毒蕈碱样受体(3-typemuscarinic receptor,M3R)基因水平表达情况.结果 浓度为3.3 mmol/L葡萄糖,三组间胰岛素含量无明显差异.浓度为5.6mmol/L、16.7 mmol/L葡萄糖作用下,HCNP组胰岛素含量均高于对照、HCNP+PM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CNP组INS-1细胞HCNP-pp、ChAT、M3R三者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NP通过提高ChAT活性,推测影响乙酰胆碱合成,进一步活化M3R,促进胰岛素分泌,PMA可阻断此作用.
作者:高飞;陈宏;张桦;郭南京;徐艳花;蔡德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比较了8组鼻咽癌组织与混合的非癌鼻咽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鉴定CASP8基因表达结果的可靠性,并分析CASP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荧光定量PCR确证CASP8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001),与芯片结果相一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非癌鼻咽组织相比,CASP8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2),且下凋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2)及临床分期(P=0.026)呈负相关.结论 CASP8表达下调作为不利因素促进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方唯意;张千兵;刘真;江庆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9月我院器官移植科收治的176例肾移植术后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对这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病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以及其他相关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0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岁,28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生在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培养阳性19例,病原菌中念珠菌属感染17例,其中白色念珠菌11例,克柔氏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1例,曲霉菌感染1例,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培养阴性21例,合并感染24例。采用抗真菌药物及辅助治疗后38例治愈,死亡2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常见,多为混合感染,且病情重、发展快,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采用抗真菌药物及综合措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于立新;曾明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术中使用两种不同的膜材料进行超滤对术后呼吸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将3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均分成吸附组和对照组,吸附组使用AN69膜,对照组使用PS膜进行术中超滤.各组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5、60、120、180、240 min,测定气道平台压(PPlatemu)、气道峰压(PPeak)、静态胸肺顺应性(Cst)、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和呼吸指数(RI)的变化.结果在体外循环结束后5~240 min期间,吸附组PPlatemu、PPeak和RI升高、Cst和Cdyn降低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死亡,无血红蛋白尿.结论AN69膜较PS膜超滤可更明显地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损伤,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吴华;张国华;王武军;侯凡凡;邹小明;刘亚湘;毛向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母体血清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胎盘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分娩的47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后胎盘病理结果分为PIR组(238例)和非PIR组(240例).分别比较两组孕妇晚孕期的几种血清炎症指标(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RP、NLR)水平与胎盘炎症相关性进行比较,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盘炎症反应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记录曲线下面积以分析晚孕期不同血清炎症指标预测PIR发生的临床价值.结果 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CRP、NLR预测PI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8(95%CI:0.485~0.766)、0.716(95%CI:0.453~0.783)、0.329(95%CI:0.228~0.431)、0.725(95%CI:0.677~0.765)和0.801(95%CI:0.742~0.856).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早产(OR=2.446,95%CI:1.003~4.590)、胎膜早破(OR=2.304,95%CI:1.049~4.161)、NLR>7(OR=3.268,95%CI:2.071~6.920)、CRP>15 mg/L(OR=2.137,95%CI:1.412~8.236)均为PI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晚孕期NLR增高可作为预测胎盘炎症发生风险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裘毓雯;温宇文;李广;陶子馨;严昕玥;臧乃亮;钟梅;黄启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吉西他滨(GEM)对放疗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的促进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空白对照、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及放疗加化疗4组,应用MTT法检测不同条件下SMMCC-7721细胞的生长活性;经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经GEM作用后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单纯放、化疗都可诱导GEM细胞凋亡,GEM可明显增加放疗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小剂量GEM可明显增加放疗诱导的SMMC-7721细胞的凋亡.
作者:吕扬阳;杨俊;陈龙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脱钙松质骨(DCB)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兔关节骨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分离1月龄雄性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原代培养后复合制备的DCB体外培养2周构建组织工程软骨.4~5月龄新西兰兔30只双侧股骨内髁制作直径3 mm、深3 mm,穿透软骨下骨板的骨软骨缺损模型,20只右侧关节缺损处植入构建的组织工程软骨(A组),左侧缺损处植入DCB(B组),10只双侧骨软骨缺损未予处理作为空白对照(C组).分别于术后1、3、6月取修复组织标本,进行大体形态、组织学及Ⅱ型胶原染色;并对6月修复组织进行组织学评分,比较各组修复效果差异.结果 制备的DCB为三维多孔的海绵结构,孔隙大小约为100~500μm,相互交通.DCB植入体内后1月开始降解,3月完全吸收.术后6月A组缺损处修复组织主要为透明样软骨,与周围正常软骨厚度基本一致,修复交界区整合良好,不易辨认.修复组织深层细胞在软骨陷窝内,呈柱状排列,基质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染色接近正常软骨,软骨下骨板完整.B组缺损处以纤维软骨样组织修复为主.C组以纤维组织填充.组织学评分显示术后6月A组除软骨下骨板重建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外,其它各项评分均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是一种较好的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能修复关节骨软骨缺损,修复组织为透明样软骨.
作者:杨波;常彦海;凌鸣;李思远;曹峻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确定舌下神经与面神经吻合的较佳部位及颈袢是否适合与面神经进行吻合.方法(1)在21例防腐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解剖观测舌下神经颈段走行及其毗邻关系.(2)3例新鲜标本取舌下神经近、远段、颈袢及面神经干行组织学检测,测定其神经束数目和横切面积.结果面神经干在出茎乳孔处为单束形式,横切面积为(5.1±0.2,4.6~5.7)mm2;舌下神经近段神经束为(1.6±0.8,1~4)束,神经干横切面积为(7.5±0.7,6.8~8.0)mm2,神经束横切面积为(4.7±0.6,4.1~5.5)mm2;舌下神经远段神经束(3.6±0.5,1~5)束,神经干横切面积为(5.6±0.5,4.9~6.1)mm2,神经束横切面积为(1.6±0.4,0.9~2.2)mm2;颈袢含神经束为(2.4±0.8,1~3)束,神经干横切面积为(1.1±0.7,0.6~2.2)mm2,神经束横切面积为(0.5±0.3,0.3~1.2)mm2.结论颈袢不适合与面神经进行吻合,舌下神经近段具有部分转位与面神经吻合的良好解剖学基础.
作者:彭田红;徐达传;廖华;李学雷;欧阳四新;范松青;张心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急急,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尊敬的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昨天联系了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