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254
  • 国内刊号:44-1627/R
  • 影响因子:1.65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0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7年5期文献
  • 抗坏血酸/聚已酸内酯生物材料修复新西兰白兔软骨缺损

    目的 探讨抗坏血酸复合聚已内酯(PCL-AA)生物材料在关节软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8只雄性6月龄新西兰白兔完全随机分成3组,每只动物于双侧膝关节股骨膑股关节面制备直径3.5 mm、深3 mm的单纯软骨缺损模型,不钻通骨髓腔.A组:PCL-AA;B组:单纯PCL材料;C组:单纯手术空白对照,其中A、B两组填充材料后加入制备好的纤维蛋白胶(10 μg)和凝血酶原(10 μg)混合物以固定材料,空白对照组制备缺损仅冲洗缝合,不予特殊处理.于术后6周和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Wakitani修复效果评分以及相关定量分析.结果 6周标本外观上A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B组,C组未见软骨缺损修复,边界清楚,中央凹陷明显.A组缺损被白色半透明坚硬组织修复,富有光泽.Wakitani评分A组优于B、C两组(P<0.05).12周A组番红固绿染色显示软骨修复情况优于6周A组标本.HE染色各组均未见急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新生软骨面积百分数和新生软骨细胞数定量分析提示PCL-AA组均明显大于单纯PCL材料组(P<0.05),C组未见明显软骨长出.结论 PCL-AA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损伤,可能成为关节软骨损伤治疗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志会;宋兵;陈宇璠;廖哲霆;赵亮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胆碱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及认知功能障碍

    目的 观察胆碱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反应及认知损伤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侧脑室注射LPS建立小鼠CNS炎症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LPS组、LPS+胆碱40 mg/kg组、胆碱40 mg/kg组4组.药物干预组和药物对照组胆碱预处理3d,下午12、2和4 pm各1次腹腔注射,对照组和LP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3 d(时间次数同上),胆碱给药贯穿整个实验.观察小鼠自发活动,测定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检测海马齿状回IBA-1蛋白表达情况,测定海马TNF-α、IL-1β水平,分析海马α7nAchR、MAPK p38蛋白和磷酸化p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在水迷宫测试中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胆碱预处理后穿台次数显著上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小鼠海马IBA-1蛋白(P<0.0001)、TNF-α(P<0.001)与IL-1β(P<0.01)明显升高,胆碱干预后明显降低IBA-1蛋白(P<0.05)和IL-1β(P<0.05)的升高,部分抑制TNF-α的升高;LPS处理后p38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胆碱预处理后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P<0.05);胆碱干预组α7nAchR表达与其他3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胆碱可能通过激活αnAchR来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海马p38MAPK磷酸化,对LPS诱导的CNS炎症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小鼠具有保护效应.

    作者:余军;赵维星;杜春彦;张娜;张卫东;晋圣阳;汪海;冯泽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酪酸梭菌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酪酸梭菌干预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尿酸模型组、苯溴马隆干预组(3 mg/kg·d)和酪酸杆菌干预组(活菌1.5× 107 CFU/d),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给予酵母膏联合氧嗪酸钾灌胃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各组药物及活菌每天灌胃1次,连续12周.观察各组大鼠血尿酸、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结果 实验期间高嘌呤饮食大鼠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高尿酸血症模型建立成功且稳定.高尿酸模型组大鼠血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苯溴马隆及酪酸梭菌干预处理后大鼠血尿酸、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佳,其中苯溴马隆降尿酸效应更为明显,酪酸梭菌下调脂多糖、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因子作用更为明显(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大鼠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反应,酪酸梭菌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同时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维持肠道免疫稳态.

    作者:王力;方志荣;沈雅庭;刘彦波;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嗜酸乳杆菌GGDEF和EAL结构域相关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活性分析

    目的 鉴定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中含GGDEF和EAL结构域相关蛋白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环二鸟苷酸(c-di-GMP)在该菌株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从嗜酸乳杆菌ATCC4356基因组中PCR扩增出NH 13_07045-GGDEF、NH13_07050和NH13 07055这3个基因片段,分别构建其重组表达质粒.经鉴定后,转入大肠杆菌表达宿主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经直链淀粉树脂纯化后进行体外酶活性实验,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反应产物.结果 通过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经重组质粒双酶切后其大小与预期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嗜酸乳杆菌ATCC4356基因序列一致,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59000(含GGDEF结构域)、67000(含EAL结构域)和72000(含EAL结构域),与预期大小吻合.经树脂亲和柱纯化及浓缩获得目的蛋白.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NH13_07045-GGDEF的表达产物体外无明显双鸟苷酸环化酶(DGC)活性,NH1307050的表达产物体外具有磷酸二酯酶(PDE)活性,而NH13 07055的表达产物在体外无明显PDE活性.结论 在本研究的3种基因中,NH13_07050的表达产物在体外具有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为研究环二鸟苷酸在嗜酸乳杆菌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何嘉辉;孙洁丽;闫文娟;王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FABP7在小鼠胎盘组织及人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FABP7在正常妊娠小鼠胎盘组织及HTR-8/Svneo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用Realtime-PCR及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Fabp7 mRNA在妊娠小鼠7.5~10.5 d和14.5、18.5 d子宫和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FABP7蛋白的表达.培养HTR-8/Svneo细胞系,用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FABP7蛋白表达.17β-雌二醇(E2)、孕酮(P4)和E2+P4分别处理小鼠6h和24h后,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小鼠子宫组织中Fabp7 mRNA的表达.结果 Fabp7 mRNA在妊娠小鼠7.5~10.5 d子宫及胎盘组织中均有表达,FABP7蛋白在妊娠小鼠子宫组织蜕膜化细胞及胎盘部位滋养层巨细胞核中有表达;在HTR-8/Svneo细胞中可以检测到mRNA和细胞核中蛋白的表达.P4和E2+P4联合处理6h及24 h后,nbp7mRNA在小鼠子宫组织中的表达上调(P<0.05),而E2处理6h后Fabp7 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但24 h后其表达上调(P<0.05).结论 FABP7在妊娠小鼠子宫蜕膜化细胞、滋养层巨细胞及HTR-8/Svneo细胞中有表达,说明其参与胎盘发育过程,与妊娠的维持有关,且在子宫中的表达量受E2、P4激素的调节.

    作者:田鎏;廖晖淇;杨慧;马妮;张昌军;刁红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

    目的 探讨超顺磁氧化铁(SPIO)纳米微粒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并探讨背后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SD大鼠BMSCs,Caspase-8比色测定工具包(CCK8法)检测SPIO(1和5 μg/mL)对BMSCs细胞毒性;SP1O(1和5μg/mL)与成软骨培养基混合培养9d,普鲁士蓝染色和自发荧光检测验证SPIO与BMSCs结合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成软骨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量,如:二型胶原α2、聚集蛋白聚糖、基质金属蛋白酶13;体外行阿利新蓝染色及二型胶原α2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MSCs成软骨量;Western blot检测软骨标记蛋白二型胶原α2,聚集蛋白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以及Ihh/PTHrP信号通路蛋白Ihh、PTHrP表达量明确机制.结果 体外CCK8法检测提示SPIO(1和5μg/mL)对BMSCs细胞活性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二型胶原α2和聚集蛋白聚糖的mRNA表达提示,和对照组(单纯加入溶剂)相比,1 μg/mL SPIO的mRNA量明显增加,5μg/mL SPIO的mRNA量大于1μg/mL SPIO,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mRNA表达出现浓度依赖抑制,和对照组相比1μg/mL SPIO表达减少,5 μg/mL SPIO的mRNA量小于1μg/mL SPIO;体外阿利新蓝染色和二型胶原α2免疫荧光染色提示阳性细胞随着SPIO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均大于对照组(P<0.05);蛋白免疫印迹提示二型胶原α2和聚集蛋白聚糖蛋白表达随SPIO升高而升高,且均大于对照组,但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量随SPIO升高而降低,且均小于对照组,Ihh和PTHrP蛋白表达量随SPIO浓度增加而升高,且均大于对照组(P<0.05).SPIO促进Ihh/PTHrP信号通路,除CCK8法检测结果外均出现浓度依赖性.结论 超顺磁氧化铁纳米微粒在体外实验促进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并上调Ihh/PTHrP信号通路,为治疗软骨退变相关疾病提供可能的治疗手段.

    作者:蒋方;肖继杰;陆苑婷;李葳;段宇雯;盛宗海;李绍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口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兔实验模型构建

    目的 构建出能够更好的模拟冠心病搭桥术后桥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物实验模型.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利用4 mm内径,长度为3 cm的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置换兔的腹主动脉,切口位置分别选择在腹主中下1/3切口和下腹部切口,对比两组动物的基本情况、手术的时间、需要结扎的侧支血管数量、术中大出血的几率、术后血管吻合后的波动情况及血管通畅几率,并完善手术的注意事项和术后的动物处理方法等.结果 两组动物在体质量,腹主动脉直径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选择切口在中下1/3组有一增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口选择在腹部中下1/3组在需要结扎的分支血管数量少于下腹部切口组,术后血管两端吻合口波动良好的比率大于下腹部切口组.两组在出血的几率,术后7d的栓塞几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利用兔制备小口径血管的置换模型可行,可根据动物表现和彩超检查及时发现小口径血管通畅与否.

    作者:张家庆;陈坤棠;张福伟;李少彬;吴源周;冯靖;王武军;闫玉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球状脂联素对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

    目的 分离并鉴定小鼠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并利用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球状脂联素对小鼠卵巢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小鼠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并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表面的卵泡刺激素受体、黄体生成素受体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标记vWF;通过血管生成因子(VEGFA)处理检测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在Matrigel上的毛细管形成特性.重组的球状脂联素蛋白处理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通过MTS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愈合法检测细胞迁移;Matrigel基质胶的血管形成,Western blot检测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激活.结果 分离出的细胞表现为卵泡刺激素受体阴性,黄体生成素受体阳性,vWF阳性,且VEGFA能够促进血管生长,具有卵巢特异的血管内皮生长特性.高剂量浓度(1 μg/mL和3μg/mL)的重组的脂联素球状结构域蛋白处理后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分别增加(158.72± 14.50)%和(186.50±4.20)%,促进细胞增殖(P<0.01);高剂量浓度(1μg/mL和3μg/mL)的重组的脂联素球状结构域蛋白处理后卵巢微血管划痕愈合率分别为(49.43±3.43)%(P<0.05)和(69.67±1.2)%(P<0.01);3μg/mL的脂联素处理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成的毛细管状长度为对照组的7.63±0.66倍(P<0.01).3μg/mL的球状脂联素蛋白处理饥饿处理后的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15 min后pAMPK/AMPK、30 min后pAMPK/AMPK显著高于未加入蛋白处理的对照(P<0.01).Compound C抑制了球状脂联素促进的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管状结构形成及AMPK磷酸化激活.结论 成功分离了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球状脂联素蛋白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途径促进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

    作者:陈雷;卢小圣;李雅兰;毛周飞;肖銮娟;禹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羧酸转运蛋白1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的敏感性

    目的 探究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在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溴丙酮酸(3-BrPA)敏感性中的作用,为乳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MTT法检测3-BrPA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单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内己糖激酶Ⅱ、乳酸脱氢酶、乳酸、三磷酸腺苷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CT1蛋白的表达,瞬时转染cDNA上调MCTl的表达后,检测3-BrPA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三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结果 3-BrPA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不明显,200 μmol/L作用24 h后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仅为8.72%和7.8%;但200 μmol/L 3-BrPA作用MCF-7细胞24 h后其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为84.6%和82.3%.MDA-MB-231细胞的MCT1过表达后,200 μmol/L 3-BrP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2.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5、50、100、200 μmol/L 3-BrPA作用细胞6h后,细胞内三磷酸腺苷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分别为96.98%、88.44%、43.3%、27.56%.结论 MCT1能增强乳腺癌细胞对3-BrPA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将3-BrPA转运到细胞内,从而抑制细胞糖酵解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李其响;张配;刘芳;王先知;李璐;王仲崑;蒋琛琛;郑海伦;刘浩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3D打印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对人牙髓细胞的黏附增殖作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的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对人牙髓细胞(HDPCs)的细胞毒性,及不同接种方法对细胞黏附生长的差异.方法 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PCs,利用Bioplotter三维生物打印机进行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的3D打印,选取第3代HDPCs,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台盼蓝染色计数比较直接滴加低浓度细胞悬液与高浓度细胞浓缩液接种法,对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与增殖作用的差异.结果 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均对HDPCs细胞毒性为0,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HDPCs在3D打印的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上生长良好,先滴加高浓度的细胞浓缩液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细胞对材料的黏附,5d后材料表面的细胞计数结果较滴加低浓度细胞悬液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的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促进HDPCs增殖的作用,可作为牙再生的支架材料,选择高浓度细胞浓缩液接种细胞更有利于细胞黏附.

    作者:于海悦;麻丹丹;吴补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体外激活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构建

    目的 构建CD19特异性人工抗原提呈细胞(aAPC)用于体外激活扩增CD19嵌合抗原受体(CAR)修饰T细胞(CD19-CAR-T),并考察其杀伤效应.方法 通过慢病毒介导的方法制备以NIH3T3为细胞骨架、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和/或CD137L的CD19特异性aAPC (NIH3T3-CD 19/86、NIH3T3-CD19/86/137L).采用照射的CD19特异性aAPC与CD 19-CAR-T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激活扩增CD19-CAR-T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并绘制CD 19-CAR-T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AR-T细胞CAR表达变化及分化表型;生物发光细胞毒性法检测扩增的CD19-CAR-T细胞体外靶特异杀伤效应.结果 流式检测结果显示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表面分别高表达CD19、CD86和/或CD137L分子;NIH3T3-CD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都能够高效扩增CD 19-CAR-T细胞,NIH3T3-CD19/86/137L细胞具有更好的扩增效应,其与CD19-CAR-T细胞混合培养14d后,扩增的T细胞数量明显高于NIH3T3-CD19/86细胞组(P<0.05);同时,与刺激前相比NIH3T3-CD 19/86和NIH3T3-CD19/86/137L细胞刺激扩增的T细胞中CD19-CAR-T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扩增的CD 19-CAR-T细胞具有靶特异杀伤效应,能够特异性杀伤CD19阳性靶细胞;流式检测显示NIH3T3-CD19/86/137L扩增的CD19-CAR-T细胞含有约20%作用中心记忆性T细胞.结论 成功制备CD19特异性aAPC,其可在体外特异性扩增功能性CD 19-CAR-T细胞,为初步建立制备高质量临床级CD19-CART细胞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彭耀军;吴其艳;刘鸿宇;赵健;危华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γ射线辐照后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作用

    目的 直接进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移植治疗疾病,有可能因为干细胞的无限增殖能力导致治疗的风险性升高,尤其是有致瘤的风险.本实验将γ射线辐照后的ADSCs移植入小鼠薄型子宫内膜模型,以提高治疗安全性.方法 ADSCs取材于雌性SD大鼠,应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鉴定后,分别以0、5和10Gy的γ射线辐照ADSCs.24只薄型子宫内膜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在造模6-8h后子宫内移植未经辐照的ADSCs(组Ⅰ)、经5 Gy辐照的ADSCs(组Ⅱ)、经10 Gy辐照的ADSCs(组Ⅲ),或仅子宫内注射PBS(组Ⅳ).测量各组大鼠细胞移植后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ADSCs经10 Gy的辐照后完全失去了增殖能力.组Ⅰ和组Ⅱ大鼠在细胞移植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比组Ⅳ有显著增加(P<0.01),但是组Ⅲ和组Ⅳ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γ射线破坏了ADSCs的增殖能力,经10Gy照射后,ADSCs完全失去了增殖能力并失去了治疗能力.经5Gy照射后的ADSCs部分丧失了增殖能力,但仍有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子宫内膜的厚度.

    作者:叶明侠;俞凌;王淑芳;范文生;孟元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牙周基础治疗对肥胖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及代谢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牙周干预治疗肥胖合并牙周炎的大鼠,对大鼠牙周炎的控制、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肥胖组(O组)、牙周炎合并肥胖组(P组)和牙周治疗组(T组).P组和T组大鼠行上颌第2磨牙牙周结扎,T组大鼠做基础牙周治疗,所有大鼠24周龄处死.眼眶静脉取血检测血脂四项,胰岛素和血糖,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值,HOMA-IR).取大鼠颌骨及各脏器行病理观察;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肝脏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表达.结果 P组与单纯肥胖O组比较:HOMA-IR、LDL-C值均出现升高;而IRS-1、IRS-2表达及HDL-C值则低于肥胖组.T组与P组比较,大鼠的胰岛素抵抗HOMA-IR值下降(P<0.05);IRS-1及IRS-2的mRNA表达均有增高(P<0.05),TG值变化不明显(P>0.05),HDL-C升高,LDL-C及TC值出现下降(P<0.05).病理学观察:T组大鼠颌骨标本切片中的炎细胞浸润情况出现好转.P组大鼠颌骨破坏严重.肝脏切片比较,P组大鼠的肝细胞中肝脂变为广泛,炎症浸润严重.结论 牙周的炎症可下调IRS-1,IRS-2的表达,加重肥胖大鼠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代谢紊乱.牙周治疗对于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减轻血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柴巧学;钟素兰;倪佳;陈蕾;周磊;章锦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53例机器人食管癌颈胸腹三切口手术麻醉管理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食管癌三切口手术患者53例,全麻诱导后插入左双腔支气管导管,胸腔部手术时单肺通气(OLV),上腹部手术时CO2气腹,其中7例OLV时行CO2气胸.监测术中血氧、呼吸力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多数病人能耐受OLV及CO2气腹,7例OLV时行CO2气胸患者中,4例出现SpO2低于90%,需要间断双肺通气或停止气胸;OLV及CO2气腹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通过血管活性药予纠正;术后发生需入1CU治疗的肺部并发症15例,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机器人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麻醉管理对麻醉医师有较高的要求,麻醉医师与术者之间的团队配合对手术成功十分重要.

    作者:刘晓清;张天华;程静;李慧婷;操隆辉;谭子辉;林文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CA125、HE4和哥本哈根指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基于治疗前血清CA125、HE4水平和年龄的哥本哈根指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的208例卵巢上皮性肿瘤连续病例(良性108例+恶性10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得出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CA125、HE4、哥本哈根指数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在总体人群、早期病例、晚期病例中,卵巢癌组CA125、HE4、哥本哈根指数预测值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A125、HE4、哥本哈根指数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依次是81.0%、86.0%、91.0%(总体人群),64.0%、68.0%、72.0%(早期病例),86.7%、92.0%、97.3%(晚期病例),特异度依次是88.0%、93.5%、96.3%.其中哥本哈根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均高,HE4次之,CA125低,两两相比,除在早期人群中的灵敏度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患者血清CA125、HE4值及年龄的哥本哈根指数较单独应用HE4或CA125具有更为良好的诊断效能,可用于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高卵巢癌早期诊断率.

    作者:龚时鹏;陈咏宁;张雅迪;姚威;陈莉;刘士三;吴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miRNA-29a和miRNA-10a-5p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28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miR-29a和miR-10a-5p对评估脓毒症伴有急性肾损伤(AKI)患者28 d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124例急性肾损伤患者(AKI)血清样本,分为观察组(74例脓毒症所致AKI)和对照组(脓毒症无AKI)41例,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并用RT-PCR检测其中miR-29a和miR-10a-5p的表达情况,随访28 d,记录患者生存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miR-29a和miR-10a-5p与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和肾损伤分子1(KIM-1)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iR-29a、miR-10a-5p、Scr、Cys-C、KIM-1以及其他危险因素与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比较miR-29a和miR-10a-5p与Cys-C和Scr在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后进一步用统计学方法分析miR-29a和miR-10a-5p联合与Scr及Cys-C联合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随访28 d后:(1)74例AKI患者中21例死亡,占整体人数的35.53%;(2)相比于生存组,死亡组患者血清Scr及Cys-C表达上升(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中miR-29a和miR-10a-5p表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29a和miR-10a-5p分别与Scr、Cys-C及KIM-1表达呈正相关;(4)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miR-29a和miR-10a-5p均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9a和miR-10a-5p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2(95%CI,0.71-0.89)及0.75(95%CI,0.64-0.85),Cys-C、Scr和KIM-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5%CI,0.66-0.86)、0.71(95%CI,0.63-0.84)及0.81(95%CI,0.72-0.81).miR-29a及miR-10a-5p二者联合检测的auROC值优于单一检测miR-29a、miR-10a-5p、Cys-C、Scr和KIM-1(P<0.05).结论 miR-29a和miR-10a-5p在评估脓毒症患者死亡率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霍锐;戴敏;樊艺;周竞峥;李莉;祖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桥本甲状腺炎(HT)不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104例经临床确诊的HT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状态分为HT甲亢组(26例)、HT甲功正常组(29例)、HT亚临床甲减组(27例)和HT临床甲减组(22例).同期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50例).利用SWE技术测量所有受检者甲状腺组织的杨氏模量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甲状腺组织杨氏模量值与甲状腺峡部厚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的相关性.结果 健康对照组、HT甲亢组、HT甲功正常组、HT亚临床甲减组、HT临床甲减组甲状腺组织杨氏模量值呈递增趋势(P<0.01).HT甲亢组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低于HT甲功正常组、HT亚临床甲减组、HT临床甲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甲功正常组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低于HT亚临床甲减组、HT临床甲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杨氏模量值与桥本甲状腺炎不同分期患者临床表现有一定相关性,提示超声弹性成像对桥本甲状腺炎病程分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巍;郑海宁;王琼;韩宜晓;叶庆桂;温朝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在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术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完成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泌尿外科行微创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16例患者的治疗经验,其中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机器人组,共10例,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腹腔镜组,共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通过统计学分析总结两种微创手术行腰大肌悬吊输尿管再植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技巧和术后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放.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165.50±52.57 min vs 152.50±73.60 min)、平均出血量(81.00±69.35 mL vs46.67±31.41 mL);术后住院天数(7.10±2.08 d vs 8.67±3.14 d);术后尿管平均保留天数(6.75±1.74 d vs 7.50±2.43 d)上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平均随访13.5月,所有患者均无吻合口漏、输尿管膀胱反流、肾盂输尿管积水.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腰大肌悬吊法输尿管再植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及术后疗效上无明显差别,但前者对于有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或二次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在降低操作难度、增加操作精细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李东;王保军;张旭;张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骨关节结核病人与非骨关节结核者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 Ⅰ)多态性,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6年6月中国广东地区汉族罹患骨关节结核患者100例(病例组)以及来自河源市中医院志愿者100例(对照组),应用SNaPshot技术检测两组对象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并进行维生素D基因分型.结果 维生素D受体三种基因型AA、Aa与aa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51%、41%、8%和33%、55%、12%;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pa Ⅰ-AA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值比为2.073(x2=6.742,P<0.05),其95%可信区间为1.142~3.763.结论 VDR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与中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骨关节结核易感性相关,Apa Ⅰ-AA基因型可能是其易感基因型.

    作者:张嘉伟;张强;瞿东滨;林振;马学铭;钟鑫;桑朝辉;陈旭狮;宋祖坤;黄飘;江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球后脂肪体积测定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治疗时机的判定价值

    目的 探讨商业化软件计算球后脂肪体积,分析其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35例(70个眼眶)TAO患者的临床资料.测量1.5T眼眶MRI球后脂肪体积及眼外肌信号强度比值(SIR)分析其与临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并收集12例(24个眼眶)健康人测量球后脂肪体积,初步比较TAO组及健康组体积的差异.结果 脂肪体积与病程成正相关(r=0.480,P<0.01),病程6个月以内组与6~12个月组相比,脂肪体积差异不显著(P=0.084).病程6个月以内组及病程6~12个月组球后脂肪体积均显著低于病程大于12个月组(P<0.01,P<0.05).脂肪体积与突眼度存在相关性(r=0.622,P<0.01),突眼度每增加1 mm,球后脂肪体积将增加0.88 mL.临床活动性评分(CAS)与SIR值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存在相关性(r=0.536,r=0.416,P<0.01).TAO组球后脂肪体积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TAO病程1年以上可能是球后脂肪组织增多的高峰阶段,球后脂肪体积结合SIR值的测量有助于佳激素治疗时机的探索及预后分析.

    作者:蒋薇;蔡秋月;李章芳;陈智毅;罗耀升;胡世弟;沈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锯齿状息肉与传统腺瘤风险因素对比及结直肠癌适宜筛查年龄

    目的 对锯齿状息肉(SPs)及传统腺瘤(CA)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探讨两类息肉风险因素间异同.方法 收集南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2015行全结肠镜及息肉病理检查的病例.随机选取健康对照103例,SPs100例,CA 115例,采集各病例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临床数据.运用SPSS软件,先对各因素进行组间多重比较,对具有显著性的因素再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风险因素及其OR值.结果 SPs平均发病年龄48.87岁(95%CI 47.22-50.52),较CA更早(P=0.038).以青年组为参照,中年组发生SPs风险增加2.31倍(95%CI 1.46-3.65)、CA风险增加4.10倍(95%CI 2.50-6.72);老年组发生SPs风险增加2.77倍(95%CI 1.52-5.04)、CA风险增加6.00倍(95%CI 3.26-11.05).其中,年龄与CA的发生较SPs关系更为密切(老年组:OR=2.14,95%CI 1.21-3.78,P=0.009).男性较女性SPs发病风险增加2.75倍(95%CI 1.50-5.07)、CA增加2.19倍(95%CI1.22-3.95).BMI每增加1个单位,SPs发病风险增加1.18倍(95%CI 1.06-1.30)、CA增加1.20倍(95%CI 1.09-1.32).结论 两类息肉风险因素类别相同,可使用同一方案进行高危人群筛查.SPs平均发病年龄早于50岁且有可能快速进展为癌,提早CRC筛查年龄值得考虑.

    作者:代倩;刘江;钟慕晓;朱薇;张亚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预测结直肠癌病人预后关系

    目的 探讨初诊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率(CAR)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并与其他基于全身炎症反应的评分系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进行比较.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4年12月于南方医院确诊的原发新发且临床病理因素资料完整的结直肠癌病人163例,并对其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各个病理因素的佳界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的测量和比较用De Long等确立的方法;分析初诊时CAR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类变量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连续变量组间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CAR的佳界值是0.132,CAR低组(CAR<0.132)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57.0±395.3天,CAR高组(CAR≥0.132)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661.0±136.4天,组间比较P<0.001.CAR、NLR和GP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6、0.550和0.642,CAR相比NLR和GPS有更高的曲线下面积,对NLR和GPS评分后的病人采用CAR再次评估,部分病人得到相反的预后预测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中,年龄、C反应蛋白、白蛋白、CAR、NLR、GPS、血小板计数、TMN分期、Dukes分期和化疗方式均与总生存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上述临床病理因素,显示TMN分期(Ⅰ~Ⅳ期,风险比HR=1.689,95% CI:1.146-2.488,P=0.008)和Dukes分期(A/B/C,风险比HR=2.447,95% CI:1.349-4.441,P=0.003)与总生存时间相关.结论 如以前报道的基于全身炎症反应的评分系统(GPS和NLR)一样,CAR也能有效预测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且CAR能弥补这两种评分系统的不足.

    作者:陈英英;张佳和;张湾;杨子科;罗荣城;康世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低体质量指数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胃旁路术与袖状胃切除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SADJB-SG)对25≤体质量指数<27.5(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5年8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甲乳糖尿病外科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旁路术,14例行SADJB-SG,分析其术后1年物理、糖代谢及胰岛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31例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随访1年:胃旁路术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h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SADJB-SG组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C肽、餐后2 hC肽、餐后2h胰岛素等代谢指标改善程度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SADJB-SG术后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较胃旁路术减少.结论 SADJB-SG治疗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疗效与胃旁路术基本类似,但SADJB-SG胃肠吻合口炎、倾倒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可能更适合低体质量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多研究需进一步随访.

    作者:余浩;戴晓江;张红兵;黄永滔;冉冬芝;杨园;曾松华;宋志高;吴良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治疗中的1年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冠脉造影提示冠脉临界病变(40%~70%狭窄)且血管内超声检查提示小管腔面积>4.0 mm2的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延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采用冠心病优化药物治疗,随访1年,观察主要终点为靶血管重建,次要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25例病变中19例(76%)为回声衰减斑块,4例(16%)为回声透亮斑块,2例(8%)为钙化斑块;共18例(72%)为偏心性斑块;20例(80%)正性重构,5例(20%)负性重构;重构指数为1.17±0.15.1例发现血栓,占4%.血管内超声测得的直径狭窄率、面积狭窄率、小管腔面积和参照血管直径均大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所测得的数值(P均<0.05).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因再次发生心肌梗死行血运重建,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仍反复发生心绞痛再次住院,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4.00%,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00%.结论 血管内超声可以用于指导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非左主干冠脉临界病变延迟介入治疗.

    作者:梁鸿彬;郭谦;张新禄;刘雪薇;唐永祯;陈维玉;侯玉清;修建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期待与清宫治疗中期引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的预后及并发症

    目的 探讨期待治疗和清宫治疗中期引产后宫内妊娠物残留的预后及治疗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南方医院中期引产后行期待和清宫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的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建立二分类logistics回归模型,用双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期待治疗组阴道流血时间显著长于清宫治疗组(P=0.005),但阴道流血时间超过42 d者显著少于清宫组(P=0.040);两组月经复潮时间(P=0.287)以及月经复潮时间超过60 d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3).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清宫组并发症发生风险显著高于期待治疗组(优势比=10.60,95%置信区间2.36~47.66,P=0.002).在控制年龄、孕产次、孕周、子宫手术史、引产指征、引产方法及引产排胎时间等混杂因素后,清宫组并发症发生风险仍然显著高于期待治疗组(优势比=18.26,95%置信区间3.57~93.42,P<0.001).结论 期待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可能会延长阴道流血时间,但可减少阴道流血时间超过42 d的发生率,而且不引起明显的治疗后并发症.

    作者:曾文娟;安胜利;黄浩;黄启涛;李飞凤;王海臻;蔡丹纯;高云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后纵隔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髓外造血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究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髓外造血细胞可行性.方法 对1例后纵隔髓外造血灶穿刺细胞涂片行Papanicolaou染色、粗针穿刺活检组织常规制片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末端脱氧核苷酰酶酸转移酶、CD3、CD20、间变性淋巴瘤激酶、CD34、CD235a、髓过氧化物酶、CD61、P53、CD30、S-100、CD1a、Ki-67表达;分析临床骨髓活检和细胞涂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BCR/ABL融合基因FISH检测.结果 后纵隔病灶穿刺细胞大小不一,散在分布,以红系细胞为主,可见不同阶段粒系细胞、红系细胞和分叶状体积大的成熟巨核细胞;穿刺活检组织内红细胞多呈岛状分布;免疫组化红系细胞CD235a(+)、髓系细胞髓过氧化物酶(+)、巨核细胞CD61(+),Ki67(+,约90%);骨髓活检和细胞涂片为增生性贫血改变,染色体未见克隆性结构和数目异常,未见BCR/ABL融合基因信号.结论 细针穿刺细胞学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做出后纵隔这种少见部位髓外造血的病理诊断.

    作者:周洁;赵彤;邓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