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一代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肾小球的保护作用.方法:由自发性高血压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 Rat,SHR)和正常血压鼠对照(Normotensive Wistar-Kyoto Rat,WKY)组成,其中SHR再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分别于3月龄和8月龄测量鼠尾动脉压及电子显微镜下有关超微结构计量指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选用Losartan.结果:与正常血压对照鼠比较,高血压鼠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体密度明显增大(P<0.01),显示增生较前者活跃,可见较多的电子致密物聚积并使整个系膜区体密度扩大(P<0.01).而经Losartan治疗后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的过度增生肥大能被有效地抑制,系膜区体密度及细胞外基质较非治疗组明显减小(P<0.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降低动脉压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肾脏,延缓高血压肾小球硬化进程.
作者:谭树芬;吴峻;苏诚坚;孙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方法对鼻息肉组织76例和正常鼻腔粘膜组织32例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定量计数.结果:①鼻息肉上皮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P<0.001),②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相关(P<0.05).结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而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与其上皮细胞增殖相关,说明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发病过程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张志钢;郑秀玲;焦粤龙;程慰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经皮电刺激双侧膈神经法测定膈神经传导时间(PNCT)的正常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3例肺功能正常者和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用经皮电刺激双侧膈神经法测定PNCT.结果:①13例肺功能正常者左、右侧PNCT分别为:(7.02±0.86)ms和(8.13±0.91)ms,右侧显著长于左侧(P<0.001);②7例COPD患者左、右侧PNCT分别为:(7.19±0.72)ms和(8.08±0.84)ms,右侧同样长于左侧(P<0.05);③肺功能正常组COPD组间,双侧PNCT均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双侧P>0.05);④PNCT与年龄和身高呈直线相关,而与体重无显著性相关;⑤PNCT不随电流刺激量增高而变化.结论:左、右侧PNCT的正常值分别为:(7.02±0.86)ms和(8.13±0.91)ms;COPD肺功能异常者的PNCT基本无变化;PNCT与受试者的身高和年龄相关,不受电刺激强度的影响.
作者:郑则广;陈荣昌;李寅环;黎毅敏;郑劲平;钟南山;张秀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我院8年来3026例次大样本地高辛血药浓度(SCD)监测结果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SCD,分别就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和合并症等因素对其中0.25 mg*qd剂量下所得的2058个SCD的影响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2058个SCD中,低于0.5 ng*mL-1有406例次;在0.5~2.0 ng*mL-1有效治疗范围内的有1311例次,但有39例出现中毒症状,占1.90%;2.0~5.0 ng*mL-1范围内的有267例次,有128例中毒,占6.22%;>5.0 ng*mL-1有35例次,全部出现中毒症状,占1.70%.结论:临床应用地高辛,约9.81%出现中毒症状,而年龄、体重及疾病状态尤其是严重疾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钾血症,对SCD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监测SCD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若伦;叶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普通级长爪沙鼠封闭群,为医学科研实验提供合格的实验动物.方法:1999年从大连医学院引进长爪沙鼠原始种群,饲养过程中控制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对动物进行驯化、对饲料进行筛选,严格控制动物的繁育.结果:建立了合格的普通级长爪沙鼠封闭群,促进了该动物资源的实验动物化.结论:长爪沙鼠虽为北方物种,但经严格饲养在华南地区可以培育出合乎标准的封闭群,并可用于多方面的研究实验.
作者:戴丽军;韦永芳;梁成结;文端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 D3 receptor gene,DRD3)Ser-9-Gly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 方法以107例晚发AD患者和14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结果晚发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中DRD3等位基因1的频率均为77%,等位基因2的频率均为23%;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1纯合体分别为59%和58%,2/2纯合体均为5%;晚发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之间DRD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无关联.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不具有关联.
作者:施佳军;马崔;郭扬波;苗国栋;冯容妹;沐楠;阳琼;王达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20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α和EGF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α与EGF都有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和乳腺癌组TGF-α水平较其它肿瘤组增高(P<0.05),而各肿瘤组EGF水平无差异,这可能与肝癌患者TGF-α自分泌循环有关;有远处转移癌组TGF-α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癌组(P<0.01),而EGF水平则无差异,说明TGF-α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结论:TGF-α与EGF在许多肿瘤中出现过度表达,TGF-α和EGF的表达状况可作为肿瘤及肿瘤恶性程度的标记物,TGF-α还可作为判断肿瘤临床分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丹;曾波航;于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CEA组(A)和非PCEA组(B),对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的部分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前白蛋白和皮质醇进行观察.结果:①PCEA组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P<0.01);②术前各项指标无差异, 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和皮质醇浓度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前白蛋白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术后PCEA能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有利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
作者:庄思敏;徐波;夏金堂;许学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穹窿海马伞(FF)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胶质纤维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切断SD成年大鼠左侧FF,用Y迷宫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GFAP阳性细胞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损伤2周后,损伤组损伤侧海马CA1区辐射层和齿状回分子层GFAP阳性细胞数密度(Nv)较正常组分别增多30.29%和30.15%(均P<0.01),胞体面积分别增加16.04%和19.42%(均P<0.01),齿状回分子层体密度(VvcB)增大19.40%(P<0.05).经相关分析,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Nv呈负相关(r=-0.836,P<0.01),与齿状回Nv呈负相关(r=-0.792,P<0.01).结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学习记忆过程.
作者:龙大宏;杨丹迪;李佳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东部分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纸片法和Etest青霉素试条检测151株分离自广东云浮市和广州市儿童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纸片法测得72株菌苯唑西林耐药(≤19mm),对其再用Etest青霉素试条确证,只有22株菌达到中介或耐药水平以上(MIC≥0.125 μg/mL),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为14.6%.纸片法测得151株菌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万古霉素(100%)>氟嗪酸(90.7%)>氯霉素(67.5%)>苯唑西林(62.9%)>阿齐红霉素(48.8%)>红霉素(41.1%)>复方新诺明(21.9%)>四环素(16.6%);此外,多重耐药和相似耐药模式株在同一群儿童流行的表现明显.结论:提示进行耐药监测尤其是采用MIC方法监测PRP的重要性及采取措施预防儿童携带耐药株的必要性.
作者:陈惠玲;熊剑辉;廖志云;李勇;黄桂莲;孙淑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1993年~1999年经糖耐量检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73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随机144例非患者作对照组就产科临床进行比较;并计算1995年至1999年逐年患病数及其率作比较.结果:研究组妊高征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巨大儿及体重>3.5 kg胎儿的发生率分别为8.09%、3.47%、10.4%和30.06%,明显高于对照组2.08%、0%、1.39%和27.7%,差异有显著性(P<0.05);GDM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的3.95%逐年增加,至1999年为8.78%(P<0.05).结论:GDM是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妊娠期并发症,其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产前必须筛查并加强管理和控制饮食治疗.
作者:陈全娘;胡淑君;马丽娟;邓志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抑制剂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对低浓度油酸(OA)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OA及OA+DMA温育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观察其对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的反应.结果:OA(10-4 mol*L-1)温育30 min后,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减弱,大舒张从64%降低到28%;L-NAME诱导的收缩反应也减弱,大收缩由52%降低到34%.而对SNP诱导的舒张反应无影响.如用DMA(10-6 mol*L-1)+OA温育30 min,则可部分恢复单用OA引起的Ach的舒张反应及L-NAME收缩反应的减弱,Ach的大舒张恢复到47%,L-NAME的大收缩恢复到45%.结论:DMA对OA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维文;张贵平;区慧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掌握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发生率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现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的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同时以非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发生率肺炎克雷伯菌35.8%,大肠埃希菌34.1%.超广谱酶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确证试验与协同试验相符率高.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发生率高,临床应慎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筛选法可疑株必须做确证试验.协同试验直观,便于观察,有一定的漏检率和误检率.纸片间距离问题不宜规定统一标准.
作者:魏衍超;肖柯玲;王敏玲;叶婷;陈曼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性双歧杆菌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160例小儿腹泻病例随机分为活性双歧杆菌治疗观察组和单纯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各80例,观察两组治疗72 h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00%,显效占8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0%,显效占65%(P<0.05).结论:活性双歧杆菌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良药.?创
作者:杨小苏;于力;胡小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肺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肺恶性蝾螈瘤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及文献复习.结果:本文报告的肺恶性蝾螈瘤发生在右肺上叶,大体见肿物几乎占据整个肺叶,17 cm×11 cm×8 cm,鱼肉状.镜下肿瘤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瘤细胞为长棱形,免疫表型为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另一种瘤细胞为多形性,胞浆嗜伊红染,免疫表型为肌球蛋白,结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肺恶性蝾螈瘤是一种神经来源的肿瘤,发生在肺部十分少见.本病高度恶性,生存率极低.
作者:顾莹莹;陈国勤;张燕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钝性腹部损伤并内出血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9年我院收治的32例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3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需中转手术,没有发生严重的迟发性并发症.结论: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杨清水;张晓华;肖玉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4例经血培养发现真菌生长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有使用化疗药物或激素,广谱高效抗生素历史合并真菌性败血症时体温明显升高.除使用化疗病例外,均出现类白血病反应;而红细胞及血小板下降.结论:真菌性败血症往往见于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或激素,广谱高效抗生龙活虎素之后出现.故此类患者应小心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避免使用激素治疗.如在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类白血病反应及红细胞、血小板下降,应高度怀疑合并真菌感染可能.
作者:李贵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Mirizzi综合征的应用.方法:回顾总结1991年1月001年1月Mirizzi综合征31例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成功率100%.并发症6%(2/31),胆囊管残留结石1例,胆总管结石1例.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Mirizzi综合征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细致认真,能避免胆管损伤、胆瘘、术后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曾可伟;刘衍民;华泸玮;欧阳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改良法小导管负压引流治疗气胸及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在常规胸穿小导管留置治疗胸积液和气胸的基础上加以技术改良,用以治疗20例气胸或合并胸积液的患者.结果:除1例外伤性张力性气胸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病例均取得良好效果.肺复张及积液吸收时间缩短.结论:经我科改进的小导管负压引流法治疗气胸及胸腔积液疗效肯定.
作者:林家芳;许献文;陈慕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闭合伤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的关键.创伤后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细菌移位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凡;方丹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胰腺外伤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000年我院收治的胰腺外伤病人28例,并且对文献报道进行回顾.结果: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数是司机,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血尿淀粉酶升高与否仅为参考,B超和CT检查有较高价值,术前诊断率为25%,和并其他器官损伤的有22例(78.6%).结论:B超、CT有助于诊断,有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探查,注意有无合并伤,不能确定胰管损伤时采用术中ERCP避免切除胰腺.
作者:陈绵龄;梁柳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对生殖道耐药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93例耐药患者按疗程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氧氟沙00 mg口服,2/d.A组:7 d一疗程:B组:10 d一疗程.结果:两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效果较好,7 d疗程可减轻副作用.行
作者:唐伟琼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合并心血管系统受累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方法:介绍我院1990~1999年收治合并心电图改变的2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HSP的心血管异常变化.结果与结论:除一般的过敏性紫癜综合治疗外,给予心血管系统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蒋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脉冲振荡技术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和临床实用价值的肺功能测定技术.根据不同肺部疾病及不同肺功能状态的患者在图表和参数上的特征,对其呼吸力学进行评价,为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临床实践证明,脉冲振荡技术将信号源外置,不需受检者的特殊配合,尤其适合于儿童、老年人、重症及麻醉患者.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它呼吸力学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红玉;郑劲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作者:莫薇;马桂璋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日本东亚公司的SYSME 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评价并报告.方法:用手工方法和库尔特JT-IR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与SYSMEX SE-9000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批内、日间精密度:(CV)WBC<2.4%,RBC<0.7%,HGB<0.7%,PLT<2.2%,其他各参数均<1%;线性试验:WBC在(2.35~179.87)×109/L,RBC在(0.26~12.68)×1012/L,PLT在(10-962×109/L)之间,有较好的线性;携带污染率<0.1%;血液参数对比实验,各CBC参数与COULTER JT-IR进行对照,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白细胞分类评价,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66,0.9556,0.7509,0.7438,0.6161.结论:SYSMEX SE-90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良,值得推广应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作者:孙朝晖;潘芳;姜小琴;张速林;杨永泉;林龙顺;苏健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效果稳定的羊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方法:总结19年来我们遗传室羊水细胞培养的工作经验.结果和结论:通过增加培养液中L-谷氨酰胺的含量以及应用Hepes,可使羊水细胞生长良好,而短时间高浓度的秋水侧素可获得较多的染色体分裂象.
作者:曾爱群;陈全娘;冯英;林雨;李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确定囊胚期胚胎的佳种植时期,提高胚胎移植率.方法:20只产过一窝的KM母鼠分为两组作为胚胎移植的假母,比较了2.5 d假母和3.5 d假母子宫移植的成功率.结果:2.5 d的假母囊胚子子宫移值后的妊娠率为10%,3.5 d的假母囊胚子宫移植后的妊娠率为60%.结论:假母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性与囊胚移植后是否种植并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
作者:黄莉;戴丽军;叶炳飞;黄月玲;文端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双色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取适量精子标本用EDTA/PBS处理,然后用二硫苏糖醇(DTT),使精子去凝集.固定后滴片,然后与双色荧光直接标记探针杂交.结果: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的蓝色杂交信号,头部有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X染色体精子(X精子),有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Y染色体精子(Y精子).精子头部有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结论: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变化.
作者:陈欣洁;孙筱放;黄艳仪;廖宝平;陈元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在H2O2引致的动脉内皮细胞急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白鼠的胸主动脉制成3~4 mm的血管环.损伤模型组:用5 mmol H2O2与血管环孵浴15 min;辛伐他汀组:先用50 μmol辛伐他汀与血管环孵浴25 min,冲洗后,再用5 mmol H2O2与血管环孵浴15 min.用NE使血管环收缩,再用Ach使其舒张,计算大舒张百分比.结果:损伤模型组中血管环在孵浴H2O2后对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比孵浴前明显减弱(P<0.01),而辛伐他汀组在孵浴H2O2前后血管环对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5 mmol H2O2能使血管环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明显减弱,而辛伐他汀能明显抵抗这种减弱作用.
作者:徐永昊;潘藜婷;林泽伟;冯景贤;胡锦兴;罗健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年长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因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体征少,易被混淆或忽视.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属广谱抗生素,对支原体有效.笔者自1998~2001年共诊治了1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均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志斌;张映甜;欧羡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小肠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极为罕见,本例经X线、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因反复间歇性黑便3年入院.自3年前起,无诱因出现排黑便,偶伴上腹痛,3~5天后症状自然缓解.无伴呕吐、返酸.近几个月来症状加重并头晕、唇指苍白.查体:神清合作,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33×1012/L,血红蛋白4.0 g%,大便潜血试验(),血沉6 mm/h.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灌肠正常.小肠灌肠:于第5、6组小肠的一段肠道激惹,范围约20 cm,粘膜增粗、扭曲,结构紊乱,其间见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充盈缺损,部分融合、聚集成堆,切线位见其向腔内隆起,个别底部见类圆形小钙化灶,肠壁柔软,移动性好.X线诊断:小肠血管瘤.剖腹探查见距屈氏韧带约130 cm处空肠呈海绵状血管外观,病变肠段长约20 cm,有散在的钙化灶,肠粘膜面有散在血管瘤隆起,有局灶坏死.病理诊断:(空肠)弥漫性扩张型海绵状血管瘤,累及肠壁各层,伴有钙化.#
作者:文志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医务界交流日趋频繁,为便于交流,需要译成英文的医学论著日益增多.本文作者根据医学科技论文的特点,结合多年从事医学英语翻译的工作经验,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医学文献中译英的要求、选词、时态、语态等方面所遵循的原则和所采取的措施,希望对从事医学文献翻译工作者在提高医学文献的翻译能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林生趣;林云岗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