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钢;郑秀玲;焦粤龙;程慰北
目的:确定囊胚期胚胎的佳种植时期,提高胚胎移植率.方法:20只产过一窝的KM母鼠分为两组作为胚胎移植的假母,比较了2.5 d假母和3.5 d假母子宫移植的成功率.结果:2.5 d的假母囊胚子子宫移值后的妊娠率为10%,3.5 d的假母囊胚子宫移植后的妊娠率为60%.结论:假母子宫内膜发育的同步性与囊胚移植后是否种植并生产有着重要的关系.
作者:黄莉;戴丽军;叶炳飞;黄月玲;文端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方法:对1993年~1999年经糖耐量检测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73例作为研究组,与同期随机144例非患者作对照组就产科临床进行比较;并计算1995年至1999年逐年患病数及其率作比较.结果:研究组妊高征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巨大儿及体重>3.5 kg胎儿的发生率分别为8.09%、3.47%、10.4%和30.06%,明显高于对照组2.08%、0%、1.39%和27.7%,差异有显著性(P<0.05);GDM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5年的3.95%逐年增加,至1999年为8.78%(P<0.05).结论:GDM是危害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妊娠期并发症,其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产前必须筛查并加强管理和控制饮食治疗.
作者:陈全娘;胡淑君;马丽娟;邓志校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报道合并心血管系统受累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方法:介绍我院1990~1999年收治合并心电图改变的27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初步探讨HSP的心血管异常变化.结果与结论:除一般的过敏性紫癜综合治疗外,给予心血管系统对症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作者:蒋威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抑制剂二甲基氨氯吡咪(DMA)对低浓度油酸(OA)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用OA及OA+DMA温育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观察其对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L-N-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的反应.结果:OA(10-4 mol*L-1)温育30 min后,Ach诱导的舒张反应减弱,大舒张从64%降低到28%;L-NAME诱导的收缩反应也减弱,大收缩由52%降低到34%.而对SNP诱导的舒张反应无影响.如用DMA(10-6 mol*L-1)+OA温育30 min,则可部分恢复单用OA引起的Ach的舒张反应及L-NAME收缩反应的减弱,Ach的大舒张恢复到47%,L-NAME的大收缩恢复到45%.结论:DMA对OA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维文;张贵平;区慧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发于年长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因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体征少,易被混淆或忽视.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属广谱抗生素,对支原体有效.笔者自1998~2001年共诊治了1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均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关志斌;张映甜;欧羡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速、效果稳定的羊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方法.方法:总结19年来我们遗传室羊水细胞培养的工作经验.结果和结论:通过增加培养液中L-谷氨酰胺的含量以及应用Hepes,可使羊水细胞生长良好,而短时间高浓度的秋水侧素可获得较多的染色体分裂象.
作者:曾爱群;陈全娘;冯英;林雨;李雄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穹窿海马伞(FF)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胶质纤维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方法:切断SD成年大鼠左侧FF,用Y迷宫和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GFAP阳性细胞的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结果:损伤2周后,损伤组损伤侧海马CA1区辐射层和齿状回分子层GFAP阳性细胞数密度(Nv)较正常组分别增多30.29%和30.15%(均P<0.01),胞体面积分别增加16.04%和19.42%(均P<0.01),齿状回分子层体密度(VvcB)增大19.40%(P<0.05).经相关分析,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Nv呈负相关(r=-0.836,P<0.01),与齿状回Nv呈负相关(r=-0.792,P<0.01).结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学习记忆过程.
作者:龙大宏;杨丹迪;李佳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多巴胺D3受体基因(dopamine D3 receptor gene,DRD3)Ser-9-Gly多态性在广州地区汉族老年人中的分布,探讨其与晚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相关性. 方法以107例晚发AD患者和146名健康老年人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结果晚发AD患者和正常老年人中DRD3等位基因1的频率均为77%,等位基因2的频率均为23%;A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1/1纯合体分别为59%和58%,2/2纯合体均为5%;晚发AD患者和健康老年人之间DRD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无关联.结论广州地区汉族人群中DRD3基因Ser-9-Gly多态性与晚发AD不具有关联.
作者:施佳军;马崔;郭扬波;苗国栋;冯容妹;沐楠;阳琼;王达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提高胰腺外伤的诊断水平,避免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000年我院收治的胰腺外伤病人28例,并且对文献报道进行回顾.结果: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多数是司机,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血尿淀粉酶升高与否仅为参考,B超和CT检查有较高价值,术前诊断率为25%,和并其他器官损伤的有22例(78.6%).结论:B超、CT有助于诊断,有手术指征时应及时探查,注意有无合并伤,不能确定胰管损伤时采用术中ERCP避免切除胰腺.
作者:陈绵龄;梁柳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广东部分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纸片法和Etest青霉素试条检测151株分离自广东云浮市和广州市儿童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纸片法测得72株菌苯唑西林耐药(≤19mm),对其再用Etest青霉素试条确证,只有22株菌达到中介或耐药水平以上(MIC≥0.125 μg/mL),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为14.6%.纸片法测得151株菌对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万古霉素(100%)>氟嗪酸(90.7%)>氯霉素(67.5%)>苯唑西林(62.9%)>阿齐红霉素(48.8%)>红霉素(41.1%)>复方新诺明(21.9%)>四环素(16.6%);此外,多重耐药和相似耐药模式株在同一群儿童流行的表现明显.结论:提示进行耐药监测尤其是采用MIC方法监测PRP的重要性及采取措施预防儿童携带耐药株的必要性.
作者:陈惠玲;熊剑辉;廖志云;李勇;黄桂莲;孙淑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闭合伤的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至2的关键.创伤后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细菌移位等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徐凡;方丹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方法对鼻息肉组织76例和正常鼻腔粘膜组织32例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定量计数.结果:①鼻息肉上皮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P<0.001),②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相关(P<0.05).结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而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与其上皮细胞增殖相关,说明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发病过程有直接相关性.
作者:张志钢;郑秀玲;焦粤龙;程慰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钝性腹部损伤并内出血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9年我院收治的32例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3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需中转手术,没有发生严重的迟发性并发症.结论: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杨清水;张晓华;肖玉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掌握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发生率及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现状,比较三种检测方法.方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版推荐的纸片扩散法的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同时以非NCCLS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发生率肺炎克雷伯菌35.8%,大肠埃希菌34.1%.超广谱酶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高.确证试验与协同试验相符率高.结论:本院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发生率高,临床应慎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筛选法可疑株必须做确证试验.协同试验直观,便于观察,有一定的漏检率和误检率.纸片间距离问题不宜规定统一标准.
作者:魏衍超;肖柯玲;王敏玲;叶婷;陈曼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脉冲振荡技术是一项具有发展前景和临床实用价值的肺功能测定技术.根据不同肺部疾病及不同肺功能状态的患者在图表和参数上的特征,对其呼吸力学进行评价,为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提供依据.临床实践证明,脉冲振荡技术将信号源外置,不需受检者的特殊配合,尤其适合于儿童、老年人、重症及麻醉患者.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其它呼吸力学的测定方法.
作者:王红玉;郑劲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小肠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极为罕见,本例经X线、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因反复间歇性黑便3年入院.自3年前起,无诱因出现排黑便,偶伴上腹痛,3~5天后症状自然缓解.无伴呕吐、返酸.近几个月来症状加重并头晕、唇指苍白.查体:神清合作,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33×1012/L,血红蛋白4.0 g%,大便潜血试验(),血沉6 mm/h.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灌肠正常.小肠灌肠:于第5、6组小肠的一段肠道激惹,范围约20 cm,粘膜增粗、扭曲,结构紊乱,其间见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充盈缺损,部分融合、聚集成堆,切线位见其向腔内隆起,个别底部见类圆形小钙化灶,肠壁柔软,移动性好.X线诊断:小肠血管瘤.剖腹探查见距屈氏韧带约130 cm处空肠呈海绵状血管外观,病变肠段长约20 cm,有散在的钙化灶,肠粘膜面有散在血管瘤隆起,有局灶坏死.病理诊断:(空肠)弥漫性扩张型海绵状血管瘤,累及肠壁各层,伴有钙化.#
作者:文志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20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α和EGF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GF-α与EGF都有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和乳腺癌组TGF-α水平较其它肿瘤组增高(P<0.05),而各肿瘤组EGF水平无差异,这可能与肝癌患者TGF-α自分泌循环有关;有远处转移癌组TGF-α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癌组(P<0.01),而EGF水平则无差异,说明TGF-α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结论:TGF-α与EGF在许多肿瘤中出现过度表达,TGF-α和EGF的表达状况可作为肿瘤及肿瘤恶性程度的标记物,TGF-α还可作为判断肿瘤临床分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丹;曾波航;于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用双色FISH检测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的方法.方法: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取适量精子标本用EDTA/PBS处理,然后用二硫苏糖醇(DTT),使精子去凝集.固定后滴片,然后与双色荧光直接标记探针杂交.结果:在OLYMPUS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精子头部的蓝色杂交信号,头部有1个绿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X染色体精子(X精子),有1个红色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Y染色体精子(Y精子).精子头部有2个荧光杂交信号的精子为染色体数目异常精子.结论: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可以用于测定人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率的变化.
作者:陈欣洁;孙筱放;黄艳仪;廖宝平;陈元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我院8年来3026例次大样本地高辛血药浓度(SCD)监测结果及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SCD,分别就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和合并症等因素对其中0.25 mg*qd剂量下所得的2058个SCD的影响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2058个SCD中,低于0.5 ng*mL-1有406例次;在0.5~2.0 ng*mL-1有效治疗范围内的有1311例次,但有39例出现中毒症状,占1.90%;2.0~5.0 ng*mL-1范围内的有267例次,有128例中毒,占6.22%;>5.0 ng*mL-1有35例次,全部出现中毒症状,占1.70%.结论:临床应用地高辛,约9.81%出现中毒症状,而年龄、体重及疾病状态尤其是严重疾病伴有肾功能不全或低钾血症,对SCD有显著影响(P<0.05).因此,监测SCD并结合临床资料,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若伦;叶晓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普通级长爪沙鼠封闭群,为医学科研实验提供合格的实验动物.方法:1999年从大连医学院引进长爪沙鼠原始种群,饲养过程中控制动物体内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对动物进行驯化、对饲料进行筛选,严格控制动物的繁育.结果:建立了合格的普通级长爪沙鼠封闭群,促进了该动物资源的实验动物化.结论:长爪沙鼠虽为北方物种,但经严格饲养在华南地区可以培育出合乎标准的封闭群,并可用于多方面的研究实验.
作者:戴丽军;韦永芳;梁成结;文端成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