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国际刊号:1007-1245
  • 国内刊号:44-1417/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2008年6期文献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分析

    目的 研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IS)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7例IS并发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7例病人中,男19例,女18例,平均年龄76.3岁,伴有高血压病15例,高血脂7例,糖尿病11例.DVT 的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表静脉曲张、皮温增高.用彩超或静脉造影确诊;经溶栓、抗凝等规则治疗,患肢与健侧周径差值从治疗前的(4.9±3.8)cm缩小为(1.9±1.6)cm( P<0.05).结论 高龄、卧床及血液高凝状态是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DVT的主要原因,规则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IS合并DVT,对IS患者,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DVT的发生.

    作者:张智辉;林少芒;姚燕丹;萧剑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Ig)和白蛋白(Alb)检测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16例非神经系统疾病为对照组,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137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和白蛋白的含量,通过Protis分析软件计算免疫球蛋白商值(QIg)、白蛋白商值(QAlb)和IgG指数,用以判断血脑屏障(BBB)功能状态及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情况.结果 1.正常组QAlb、 QIgG、IgA和 IgM分别为(4.3±1.4)、(2.1±0.8)、(1.2±0.6)、(0.3±0.2),与单纯BBB损害组和BBB损害伴有鞘内Ig合成组比较,三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纯鞘内Ig合成组QAlb为(4.08±1.4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单纯鞘内Ig合成组QIgA 、QIgM值与正常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IgG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4.在正常组IgG指数为(4.7±1.2),与BBB损害伴有鞘内Ig合成组及单纯鞘内Ig合成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单纯BBB损害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不同神经系统疾病BBB功能障碍发生频率、BBB损害程度、鞘内Ig合成类型及蛋白商值不同,因此,免疫球蛋白和白蛋白检测能够为某些神经系统疾病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李敏;续薇;黄晶;姚迪;肖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变化,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43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同时计算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肺损伤评分(LIS).23 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结果 ARDS组患者血浆vW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ARDS组中,死亡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vWF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LIS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7和0.724 .结论 vWF在ARD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作临床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作者:温德良;刘卫江;谢长江;张振辉;罗辉遇;熊旭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PF方案化疗配合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探讨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组(A组)32例予PF方案化疗同时行根治性放疗;对照组(B组)34例行单纯根治性放疗.结果 同步放化疗组近期有效率90%,单纯放疗组7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毒副反应同步放化疗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均可耐受.结论 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增加但可以耐受,不影响放疗进程.

    作者:傅文红;陈历排;黄守松;林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类风湿因子分型及定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

    目的 检测三型类风湿因子(RF)定量指标,分析与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CCP)及炎性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探讨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及病情评价的意义.方法 选择2007年3月至7月我科住院患者50例,其中RA患者30例,非RA结缔组织病患者20名,同时选择健康成人20例为对照.以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IgM型类风湿因子( IgM-RF),ELISA法检测IgA及IgG型类风湿因子( IgA-RF及IgG-RF)采用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患者、非RA结缔组织病患者及正常人中三型RF检测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RA患者中IgM-RF及IgG-RF与ACCP、ESR及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IgA-RF与ACCP及CRP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P<0.05.结论 三型类风湿因子对RA诊断有意义,可协助RA的早期诊断,并对疾病病情评估有意义.

    作者:孔纯玉;齐文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

    目的 评价平板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了3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CT或MR、二维血管造影、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行胸主动脉造影33例.其中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侧支14例,法乐氏四联症主动脉侧支9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主动脉缩窄1例,主动脉弓畸形1例.行无注射对比剂房间隔堵闭器扫描重建1例.2例肺动脉瓣闭锁主动脉侧支,6例动脉导管未闭进行了介入治疗,侧支及动脉导管堵闭效果良好.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和常规二维血管造影、CT及MR对比结果基本相符.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相对常规二维血管造影更加快捷、方便,提供更多影像学信息.和CT或MR相比更能够清楚、直观、精确的显示检查区域的解剖结构,并且能够为介入治疗直接提供更多影像学资料.结论 旋转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对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病变有较高的 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

    作者:唐向周;张群;李国业;成佛金;谈文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 2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病因治疗与止血的基础上采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结果 治疗后血肌酐、血尿素氮明显降低,血碳酸氢根离子、血钾离子及血钠离子全部得到纠正.结论 腹膜透析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好的透析方法,且不需要全身肝素化,有利于治疗严重创伤和出血倾向者,是基层医院抢救ARF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吴清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两种方法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 PEP)的临床效果.方法 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72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局部注射甲氨喋呤(MTX) 50mg,未行黄体剥除56例为B组.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下降幅度、降至正常所需时间、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结果 术中失血量、术后第2天第4天血β-HCG降 幅,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β-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时间、PEP发生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管腔内注射MTX 50mg预防PEP的效果优于黄体剥除术.

    作者:唐艳芬;王丹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艾滋病人手术中的防范措施应对

    目的 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毒携带者手术中及术后的防护意识和处理.方法 通过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运用具体防护措施及职业暴露后的应对.结果 探索手术中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携带者的特殊防护措施和及暴露后紧急应对技术.结论 此防范及职业暴露后的应对是有效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对艾滋病防护,杜绝职业性感染,保护手术室医务人员的安全已成为重要课题.

    作者:李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的影响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剖宫产术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一组剖宫产术后疼痛时肌肉注射哌替啶50mg(对照组),两组均实行母婴同室和纯母乳喂养,观察其镇痛效果及其对泌乳、母乳喂养次数、肠蠕动、子宫缩复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PCEA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提前,产后24小时母乳喂养次数增多,有显著性差异,( P<0.001);对子宫缩复无影响,产后出血量减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并可促进泌乳及肠蠕动恢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母乳喂养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永连;冯洁梅;康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应用微型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微型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自2004年5月来,共收治髋关节脱位并股骨头骨折病人8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8例患者的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优5例,良3例.结论 微型钛合金螺钉内固定治疗髋关节后脱位股骨头骨折有确切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伟明;许树柴;万豫尧;陈嘉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病例选择标准选择颅 脑外伤性质差不多的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30ml稀释于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对照组26例,只给予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其他与治疗组一样.结果 治疗组30例,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为(13.9±1.1)分,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92,P<0.01);对照组26例,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为(12.5±1.0)分,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3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8,P<0.01).结论 小牛蛋白注射液治疗颅脑外伤后的意识障碍有确切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林;万文国;曾裕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CA125水平与先兆流产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在先兆流产妊娠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检测86例具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治疗前及治疗后1、2、4周的血清CA125水平.结果 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血清CA125 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P <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而递增.结论 血清CA125水平的监测对先兆流产的妊娠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丽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几种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 评价股骨髁上牵引、动力髋螺钉(DHS)、多枚加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采用股骨髁上牵引、DHS、多枚加压螺钉、Gamma钉、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I~V型骨折106例,年龄21~94岁,平均年龄65.3岁.结果 获得平均1.2年随访者106例.采用Kuderna疗效评定:优62例,良33例,可8例,差1例,死亡2例.结论 PFN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牢靠、有效的内固定方式,其具有生物学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骨折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浩波;刘燕;姚楚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耳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耳内镜下儿童腺样体切除的手术方法,并与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进行相应的对比.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应用0°耳内镜在显示屏监视下对40例儿童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40例术后恢复良好,局部伤口无出血、感染,软腭及咽鼓管圆枕和咽口无损伤,鼻腔通气明显改善,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症状均消失.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实用,克服了传统的手术方法的缺陷,患者经济负担较轻,安全性能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邹恒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间苯三酚与哌替啶对不同产程宫颈扩张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在产程潜伏期与活跃期下间苯三酚对宫颈扩张效果的影响并与哌替啶比较.方法 选择正常足月妊娠宫颈评分4~7分的初产妇243例,分为间苯三酚组、哌替啶组和对照组.间苯三酚组于潜伏期初给予间苯三酚120mg;哌替啶组给予哌替啶100mg;对照组不用药物.观察3组产程的宫颈扩张效果比较,并统计结果.结果 宫颈评分4~7分组潜伏期间苯三酚组(274.96±135.35)分钟,哌替啶组(349.52±133.51) 分钟,对照组(218.38±85.54)分钟,各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1).活跃期间苯三酚组(144.02±90.35)分钟,对照组(114.60±71.82)分钟,有显著性差异( P<0.05).各组第二产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宫颈评分4~7分的产妇在潜伏期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加速宫口扩张,缩短潜伏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田耕;许梅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洛赛克治疗上消化道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应用洛赛克粉针剂进行治疗,并与过去应用西咪替丁针剂治疗的40例相似病人进行对照.结果 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27.5%、70%、2.5%,与对照组(22.5%、60%、1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 两种药物均适用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人,但洛赛克粉针剂疗效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笃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诺和锐30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诺和锐30对初诊Ⅱ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胰岛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42例初诊Ⅱ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诺和锐30强化治疗3个月,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脂、体重指数等比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FPG、2hPG、HbAlc、TC、TG、LDL-C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0.05);HDL、FNS、2h-NS、F-C、2h-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0.01),BMI 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诺和锐30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能降低FPG、2hPG、HbAlc,间接改善血脂,明显改善胰岛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劳伟强;吴年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450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450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围手术期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实施了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并总结有效的的护理方法.结果 450例患 者均顺利完成造影检查,其中有12例检查过程中出现轻度不适反应,经相应处理恢复良好.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陈烟霞;田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中西医护理

    目的 减轻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方法 对60例院外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实施全面的中西医护理,包括心理、饮食、鼻腔、口腔、服中药、放射野皮肤的护理.结果 基本配合顺利完成放疗计划,1例发生少量鼻出血.结论 在放疗期间,实施全面的中西医护理,可减轻病人放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增加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

    作者:林少峰;黄晓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16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配合的方法.方法 针对16例患者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手术配合:(1)做好术前访视,讲解有关腹腔镜手术的优点;(2)向手术医生了解手术方式,仪器设备的使用,做好手术配合的心理准备;(3)手术器械消毒方法正确达到灭菌效果;(4)摆好手术体位;(5)准备好二氧化碳气体.结果 15例术后恢复满意,1例出现声音低钝,经物理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 腹腔镜甲状腺手术是我院近2年开展的新手术,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手术护士通过学习,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新技术的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梁雪英;黄兰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内镜下胃造瘘术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舒适护理以提高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增加病人的满意度.方法 对35例经内镜下行胃造瘘术的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给予舒适护理措施.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营养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病人满意度较提供常规护理时明显提升.结论 舒适护理对提高PEG术的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作者:邓芝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骨折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的护理干预策略

    探讨老年人创伤骨折后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原因及干预对策,拟定护理路径,便于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老年骨折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月秀;罗华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症脑血管病人急性期的护理探讨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期脑血管病人的临床特点,总结出对重症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方法,有利于为患者作出更准确、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认真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其家属的配合工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无菌操作,预防发生护理并发症.结果 102例患者中,11例患者由于出血量过大而死亡,91例顺利进入恢复期,各种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准确及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使其顺利进入恢复期,对提高重症脑血管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少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胸腔留置导管引流治疗恶性胸积液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总结胸腔留置导管引流恶性胸积液及腔内注入化疗药物的护理要点.方法 在100例患者当中,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内持续引流,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胸穿包抽液完毕后拔管,两组都在引流积液干净后注入化疗药物,并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做好心理、留置管道期间护理等措施.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平均费用上进行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胸腔留置导管引流治疗恶性胸积液操作简单、安全、护理方便,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并发症,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使患者容易接受.

    作者:陈月华;葛伟梅;杨志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临终关怀在血液病区的应用

    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和其家属所提供的一种全面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关怀和护理,使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在舒适和安宁中走完人生的后旅程,并使家属得到慰藉和居丧照护.晚期血液病患者不仅身体遭到疾病的摧残,而且精神上也受着巨大的痛苦,患者家属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的尊严,使患者在临终前处于舒适、平静和安祥的状态,2003年3月~2006年7月我科对38例血液病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朱向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临床护理问题,寻求护理对策,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以2例在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全方位的精心护理.结果 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避免了二次手术和生命危险.结论 护士只有掌握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才能在临床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的过程中发挥本专业的优势,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疾病的转归.

    作者:罗群带;谢爱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以紫杉醇联合顺铂对10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化学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有效率35.7%.结论 在正确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及精心护理下,中晚期恶性肿瘤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刁京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Rac1异常表达及变异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表达及变异,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以Rac1 mRNA为标志基因,用RT-PCR方法检测66例患者胃癌组织、癌旁组织、11例胃良性病变中Rac1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PCR-SSCP方法显示Rac1基因存在的变异.结果 66例胃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中Rac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82%、27.27%,两组差异显著( χ2=39.6,P =0.001).11例胃良性病变中无Rac1 mRNA的表达.胃癌组织中Rac1 mRNA平均表达水平(Md=1.641,Q75=1.9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Md=0,Q 75=0.02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无转移组、微转移组和转移组中Rac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2.22%、88.67%和92.86%,三组差异显著( χ2=25.165,P = 0.000).微转移和转移组中Rac1 mRNA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三组差异有显著性( χ2=14.577, P = 0.0007).Rac1在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和胃癌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的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3份超水平表达Rac1的PCR产物在非变性胶中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染色区带,表明它们的Rac1表达产物存在基因变异.结论 Rac1 mRNA的高表达以及变异与胃癌临床病理表现密切相关,为胃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作者:单洪丽;续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健康教育模块的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及多媒体技术,开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病区护患关系管理系统以及社区患者关系管理系统(PRM)等网络环境下的健康教育模块.方法 健康教育系统数据库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知识数据库、疾病相关医疗保健知识数据库及健康教育管理评估数据库.结果 健康教育内容、时机由相关联的健康教育数据库提供;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可通过各种途径定期与患者沟通,了解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行为、健康状态、生理健康状态等情况,从不同层面设定评价标准,对健康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结论 基于HIS的健康教育模块研究,是应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新的方法,使健康教育知识的资源传播更有序、服务更协调.

    作者:章兰英;王玲;周丽华;刘斌;赵爱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83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由康复科建立出院随诊系统,并进行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的1、3个月进行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量表)和日常生活行为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对照组由家属或陪护人员在家对其进行治疗,评定内容同社区康复组.结果 两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ugl-Meyer评分治疗后1、3个月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个月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后1、3个月组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康复科建立出院随诊系统的社区康复模式能很好地提高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

    作者:叶正茂;万新炉;潘翠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宫颈巴氏涂片与液基细胞薄层技术(TCT)的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宫颈巴氏涂片与液基细胞薄层技术(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传统巴氏涂片和TCT同时对309名宫颈病变筛查妇女进行细胞学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标本满意度及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巴氏涂片标本满意度为94.5%,TCT标本满意度为99.0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阳性病变的检出率传统巴氏涂片为18.77%,(巴氏Ⅲ级及以上).TCT为20.39%(非典型鳞状上皮或非典型腺上皮以上),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由于采用新的取材、制片方法,在标本满意度上,TCT比传统巴氏涂片有明显改善;在阳性病变的检出率上,TCT比传统巴氏涂片也有所改善;而传统巴氏涂片因具有经济、简便、快捷的优点,在经济落后地区推广有一定意义.可以尝试通过改进巴氏涂片的取材和制片方法,从而提高巴氏涂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作者:黄敏;钟贵玲;许成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清PPD-IgG检测联合PPD皮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结核分枝菌特异性抗体(PPD-IgG)检测联合 PPD皮试对结核性胸膜炎(TP)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ELISA法对34例TP,2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NTP)进行PPD-IgG检测,同时行卡介苗-纯蛋白衍化物(BCG-PPD)皮试以及胸腔积液浓缩厚涂片找结核菌及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结果 TP组血清PPD-IgG阳性率73.53%,NTP组血清PPD-IgG阳性率16.6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TP组PPD强阳性率61.76%,NTP组PPD强阳性率33.33%,有显著性差异( P<0.05); TP患者血清PPD-IgG阳性和/或PPD强阳性共33例,阳性率97.06%.结论 血清PPD-IgG检测联合PPD皮试可提高TP诊断敏感性,可作为TP诊断的重要依据.

    作者:刘文新;柯东风;陈少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及阴性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及阳性CHB患者临床及病毒学特点.方法 对209例CHB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和HBV DNA进行分析.结果 209例CHB患者中男143例,女66例.HBeAg阴性患者121例,占57.9%(121/ 209),平均年龄(42.9±10.7)岁,病程(16.7±8.2)年.HBeAg阳性患者88例,占42.1%(88/209),平均年龄(37.1±11.3)岁,病程(12.2±8.3)年.HBeAg阴性患者平均年龄及病程均高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1和-5.42, P值均<0.01).HBeAg阴性及阳性患者ALT分别为(37.6±32.8)U/L和(82.2±107.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0.01),两组患者的ALT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40.20,P<0.01).HBV DNA大于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46例,占38.0%(46/121),HBeAg 阳性组83例,占94.3%(83/88),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 χ2=180.32,P<0.01).结论 应重视对HBV DNA 低复制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作者:苏海飞;张武;李雄;龚诗;陈悦文;周锡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培养中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血培养中的革兰氏阴性(G -)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 国BectonDickinSon(BD)公司生产的Bactec9120血培养仪和美国Microscawal 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所得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到的138株G-杆菌中,主要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阴沟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发生率分别是47.5%、18.2%和16.3%,肠杆菌科对泰能、哌拉他唑和丁安卡那敏感,各种G-杆菌对三代头孢类药物耐药性高.结论 血培养中的G-杆菌中的大肠埃希菌产 ESBLs严重,各种G-杆菌中病原菌耐药性高且广谱耐药,应引起临床关注.

    作者:王潭枫;符永玫;滕奔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4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评价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TCT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4000例受检者进行宫颈癌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所有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病变的受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TCT薄片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法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21%、1.29%,两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5.00%、88.89%、100%.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法检出LSIL、HSIL、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6.43%、62.50%、1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结论 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尤其是对LSIL和HSIL的患者.

    作者:崔彬;肖静颖;刘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天灸疗法治疗哮喘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天灸疗法防治哮喘病的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70例哮喘患者进行天灸治疗,连续跟踪随访三年,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天灸治疗的效果.结果 第1年总有效率为70.3%,第2年总有效率为86.21%,第3年总有效率92.35%.结论 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疗效呈逐年上升.

    作者:邓金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医手法揉抓排乳治疗产后乳汁郁积症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医手法揉抓排乳治疗产后乳汁郁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产后哺乳期中乳汁郁积的妇女采用中医手法揉抓排乳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愈95例,有效5例,无1例形成乳腺炎.治愈率95%,总有效率100%.结论 中医手法揉抓排乳治疗产后乳汁郁积症,疗效显著、经济、无副作用,不影响授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任黎萍;黄穗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COPD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择COPD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以适合的抗生素、低流量给氧对症治疗;治疗组每天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15天为1个疗程,总共4个疗程,将两组之间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运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63.63%、90.91%,而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是34.28%、62.83%,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注射液对COPD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小针;梁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儿科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来源,以便为减轻护士压力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87名儿科护士进行测试.结果 儿科护士压力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患者护理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结论 基层医院儿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是患者护理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应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缓解压力方式.

    作者:周兰英;李元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氧应激与阿魏酸的抗氧化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自由基损伤在发病机理中起 重要作用.本文综述AD自由基的产生机制,以及AD与氧应激的关系.探讨阿魏酸与金属螯合剂的抗氧化作用,为治疗AD提供一种新思路.

    作者:曾小耘;郑锦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现代中药凝胶剂的发展概况

    中药凝胶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药物新剂型,本文就中药凝胶剂的基质与制备工艺,渗透促进剂的应用,释放行为研究和质量控制做一概述,并对中药凝胶剂的前景进行展望.

    作者:齐潇潇;林华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橄榄根挥发油成分

    目的 对橄榄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橄榄根挥发油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 分离出40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大于5%的组分有4个,分别为n-十六烷酸、6-十八碳烯酸、十二烷酸和3,7,11-三甲基-(E)-1,6,10-葵三烯-3-醇,相对含量大于1%的组分有9个.结论 这9个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981%.

    作者:孙丽丽;郭丽冰;廖华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塞通分散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分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塞通分散片中三七皂苷R1 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方法 Diamonsil(TM) C18 ,5μm,200×4.6mm;流动相: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结果 三七皂苷R1在0.248~2.480μg、人参皂苷Rg 1在0.568~5.680μg、人参皂苷Rb1在0.856~8.5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血塞通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汪存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RP-HPLC法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 1片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ODS柱(250 ×4.6mm,5μm),流动相:甲醇-50mmol·ml-1 磷酸二氢钾溶液(20∶80),检测波长为266nm,流速1.0ml· min-1.结果 维生素B1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1.63×104C+0.84×10 4 , r =0.9999,n=3;线性范围为:40.05~200.25μg·ml-1 .结论 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定量方法.

    作者:李素平;吴美香;曹绍聪;徐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ISO9000在感染科手卫生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规范手卫生管理,落实手卫生制度,提高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方法 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手卫生措施,采用过程控制、强制性干预措施、终末质量效果监测等原则规范手卫生.结果 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率达95%,洗手时间为15s达92%,掌握七步洗手法为91%,手卫生效果细菌监测合格率达93%.结论 通过应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使医务人员掌握洗手在保护患者预防外源性感染中的重要作用,确保病人有良好的就医安全环境.

    作者:余悦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实施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

    本文概述了学科建设对我院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从学院办学特点论述如何实施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学院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作者:汪卓赟;孟民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显得更加重要.医院人事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为深化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服务,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目前医院人事档案工作中存在的档案材料、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素质等问题的分析,结合医院的实际提出了增强档案管理意识、改进管理方法、丰富档案内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相应的工作思路和建议.

    作者:魏晓贤;曾爱华;刘丽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开展文体活动是构建和谐医院的重要途径

    在医院的医疗改革和体制改革过程中,院工会一方面要支持改革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关注职工身心,使医院集体与个人和谐发展,院工会开展的文体活动正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为加强文体活动,医院工会必须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搞好阵地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基层工会的主观能动性.围绕医院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作者:蒋丽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