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国际医药卫生导报社
  • 国际刊号:1007-1245
  • 国内刊号:44-1417/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95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杂志   2013年16期文献
  • 肾结石患者接受PCNL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肾结石患者PCNL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行PCNL术治疗肾结石的145例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分析可能影响出血的因素(性别、肝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血肌酸酐、结石形状、肾积水程度、尿路感染、手术时间、肾功能不全、穿刺路径),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是否输血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影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95.57%的患者PCNL术后一次性完全取石,术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疗效与预后效果良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CNL术后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结石形状、手术时间、糖尿病和肾功能不全(P=0.000,0.041,0.006,0.004).结论 肾结石患者术前需要控制血糖水平、恢复肾功能、减少手术时间,从而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作者:蒋杰宏;姚聪;徐乐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6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合并膨胀期白内障65例65眼,房角粘连关闭范围为180°~ 270°,药物控制眼压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65眼(100%)术后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64眼(98.5%)术前房角关闭部位全部开放,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手术前后眼压比较t值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但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作者:彭静;梁柱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期血管内介入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血管内介入治疗患者62例,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62例患者共66个颅内动脉瘤,100%完全栓塞43个,95%栓塞14个,90%栓塞4个,80%栓塞3个,<80%栓塞2个.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为五级的患者49例,四级11例,三级1例,二级1例.本研究中,3例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介入治疗后复查头颅CT扫描,发现颅内血肿过大,遂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瘤再次出血,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秦兆为;李义游;苏华实;王晓东;朱志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589例女性普查乳腺增生的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分析女性普查乳腺增生的状况及其危险因素调查.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乳腺疾病普查的589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健康组和乳腺增生组.将两组的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589例女性中,查出乳腺疾病患者170例(28.86%),其中乳腺增生患者159例(93.53%),乳腺纤维瘤患者6例(3.53%),乳腺囊肿患者5例(2.94%).内分泌失调、情绪紧张、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饮食结构、长期服用雄激素及避孕药是发生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乳腺增生在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中占据首位,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作者:朱建霞;吕绍华;张红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厄贝沙坦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影响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以40例稳定规律透析且近2周未用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物的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逐步换用厄贝沙坦降压并使血压保持基本稳定,分别于换用厄贝沙坦降压治疗前及治疗5周和10周时,透析当天空腹抽血检测血生化、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提示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血钾、甲状旁腺素和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所下降,但空腹胰岛素由(13.5±3.7) uIU/ml降至(9.1±2.3) uIU/ml,且胰岛素抵抗指数由(3.5±1.5)降至(2.2±0.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能改善稳定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

    作者:王巧玲;曾斌;张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下段瘢痕厚度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彩超对子宫下段瘢痕厚度检测准确性及其在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011年1至8月本院住院分娩并具有前次剖宫产病史的112例晚期妊娠孕妇行彩超检测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并将彩超结果与术中实际所见子宫下段瘢痕厚度进行比较,并探讨前次剖宫产史孕妇佳分娩时机及方式.结果 分娩结局为阴道分娩5例,再次剖宫产107例.彩超提示与术中实际所见子宫下段瘢痕厚度相符,子宫下段瘢痕厚度< 3mm者发生子宫破裂风险高,可于孕38周后剖宫产终止妊娠,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者发生子宫破裂风险低,可酌情延长孕周甚至经阴道分娩.结论 前次剖宫产史孕妇妊娠晚期检测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对选择再次分娩时机及方式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蔡燕;宋爱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 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房角关闭< 180度)患者7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A组39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B组37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白内障摘除术,监测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眼压,术后1周、1月、3月矫正视力,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A、B两组眼压较术前下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0眼,占总数的76.92%,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1W视力≥0.3者33眼,占总数的89.2%,两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明显虹膜损伤6例,占总数的15.38%,而超声乳化组虹膜损伤2例,占总数的5.41%,经方差分析两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选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手法娩核)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均可控制眼压,但术后1个月后超声乳化组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视力好、虹膜损伤少.

    作者:黄家林;刘斌;欧武;严静熙;潘普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 探讨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62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HAMD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捷鹏;张寿山;姚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44例髋臼骨折并发症医源性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髋臼骨折发生并发症的医源性因素,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髋臼骨折144例,对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与医源性相关度较大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有25例存在一种或多种与医源性相关度较大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达17.36%.结论 髋臼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医源性因素有较大的作用,有必要进行积极的临床干预.

    作者:罗英华;何俊诗;关心;刘伯昊;涂平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不同子宫动脉阻断方式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子宫动脉阻断方式在子宫肌瘤挖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永久阻断组、临时阻断组和未阻断组,并行相应手术,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临时阻断组患者与永久阻断组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时阻断组术后情况和生活质量高于永久阻断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时阻断法能够在取得与永久阻断法相同的手术辅助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加快患者术后月经恢复速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刁仕萍;张颂华;陈志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替普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脾氨肽联合阿奇霉素辅助治疗小儿哮喘55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脾氨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奇霉素联合脾氨肽,剩余55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1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氨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哮喘疗效优于阿奇霉素单一治疗,并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严红;李怀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乌司他丁对重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度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82例重度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常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静滴乌司他丁10万U/d,1次/d,7天后观察患者心功能以及CRP、NT-pro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5.2%,较对照组85.0%有明显提高,两组患者CRP和NT-proBNP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较为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临床心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能够显著地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陈志华;张镜锋;陈雪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治疗Ⅲ~Ⅳ期霍奇金淋巴瘤(H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初治的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均接受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化疗,初治肿瘤大径≥5 cm或在化疗后有肿瘤病灶残留的患者给予局部放疗.结果 20例患者中14例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90%.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其中2例患者出现Ⅱ度药物性肺损伤,治疗期间未发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标准剂量BEACOPP方案治疗晚期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

    作者:刘晓燕;宋亚兰;李春霞;陈文晟;马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韶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为今后采取预防保证血液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抗体,分析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共检测129 504名无偿献血者TP抗体,总阳性率0.71%,呈逐年上升趋势.无偿献血者男女性别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户口类型、婚姻状态的无偿献血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韶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谢剑辉;罗洪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和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和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探讨早期适度液体复苏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方面的优点.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名,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早期快速大容量液体复苏的方式,观察组给予早期适度液体复苏的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容量扩充达标时间、输液速度、液体潴留总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容量扩容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输液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液体潴留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腹腔间隔综合征发生率、死亡率等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适度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的血液循环,减少液体潴留,并很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致死率,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永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硫酸镁控制性降压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和脑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硫酸镁行控制性降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和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手术开始后,泵注硫酸镁行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在30%左右,保证MAP不低于60 mm Hg,术毕停止降压.B组不行控制性降压.两组于术前1d、术后4d测定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5 min(T0)、降压后15 min (T1)和术后15 min(T2)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CjvO2)、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两组共有9例术后4d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其中A组5例(16.7%),B组4例(13.3%).A组在降压15 min后Da-jvO2和CERO2轻度增加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两组患者各时点CaO2、CjvO2、Da-jvO2和CER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硫酸镁行控制性降压不增加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的发生率.

    作者:彭惠华;刘海燕;樊友凌;黄芳;程平瑞;江伟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AmpC酶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是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和产AmpC酶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医院儿科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儿科病房共检出226株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29株,AmpC酶阳性率为12.83%;其中PICU检出132株,25株产AmpC酶,AmpC酶阳性率18.94%;非PICU检出94株,产AmpC酶4株,AmpC酶阳性率为4.26%.并且P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PICU科室感染.结论 PICU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的分离率及耐药率都较高,临床应加强耐药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活性相当的同类抗生素中低耐药性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与蔓延.

    作者:柏彩英;周才;邓文喻;赖卫明;冼懿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社区老年男性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高尿酸血症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已规范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16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年度体检,按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人群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合并相关疾病的情况.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舒张压(DBP)、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甘油三酯(TG)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且高尿酸血症组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老年男性代谢综合征相关,老年男性MS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应积极进行社区干预.

    作者:王礼文;陈健;冯学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四点松解切线位角膜异物取出术应用于深层角膜异物剔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四点松解切线位异物取出术在深层角膜异物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我院眼科门诊深层角膜金属异物伤(异物未穿透角膜全层)病人12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一点杠杆式剔除法,观察组采用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法.结果 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法平均手术时间(1.5±0.602)分钟明显短于一点杠杆式剔除法平均手术时间(2.3±0.523)分钟(P<0.05),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法正常角膜损伤几率15%明显低于一点杠杆式剔除法正常角膜损伤几率40% (P<0.05),四点松解切线位剔除术后患者不适感更轻.结论 对深层角膜异物(未穿透全层)者采用四点松解后切线位取出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角膜的二次损害,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损伤角膜佳愈合.

    作者:植彩群;黄雁玲;邓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2~6岁为4mg/d,6~ 13岁为5mg/d,睡前口服)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5例,无效15例;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后疗效更优(P<0.05).结论 白三烯受体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斯特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谢鹤;李贵才;吴淑庄;王朋朋;黄斌;钱月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麻醉风险与质量评估学的创立和研究

    目的 建立一整套完善具体的麻醉风险与质量评估学理论体系,从回避麻醉风险及事故的角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麻醉质量减少并发症及事故的发生并为麻醉学建立一门能客观预估麻醉风险和提高麻醉质量的二级学科.方法 收集本医院近二十年各种不同类型麻醉病例,尤其对急、危、重、罕见、抢救病例进行评估、反思、总结其麻醉质量、麻醉经验和风险;收集本省市及本医院近二十年各种不同类型麻醉事故/并发症/麻醉赔偿官司并进行评估、反思、总结其经验教训.结果 106例麻醉导致脑死亡(植物人)其主要原因是手术中低血压、低血氧或心跳骤停时间过长、抢救不及时或麻醉复苏清醒评分不足导致,75例麻醉截瘫和马尾综合征其主要原因是病人过胖过矮致摸不清椎体间隙且穿刺粗暴或穿刺点过高,也有3例因用药错误或不慎导致麻醉死亡病例,有4例因术前谈话不充分导致赔偿个案,有56例因术中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及困难插管导致死亡.结论 发现容易出事故和风险的情形很容易再次出现,即重复相同原因出现相同的差错和事故,有必要建立一整套麻醉风险与质量评估的理论指导体系,有必要为麻醉学建立一门能客观预估麻醉风险和提高麻醉质量远离麻醉事故的二级学科-麻醉风险与质量评估学.

    作者:肖生红;刘先保;詹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80例急性心力衰竭急诊救治的观察

    目的 对急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观察,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功能变化和临床有效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功能指标和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常俊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复可托联合参芪口服液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可托联合参芪口服液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诊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reurrent P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患儿75例,随机分两组,并取得家属同意,对照组35例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治疗组40例给予复可托联合参芪口服液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病次数及B细胞免疫功能的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1个月后~1年内发生感染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gM和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可托与参芪口服液联合口服,可显著提高患者免疫力和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复发次数,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冠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65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65例(83膝)严重膝关节疾病采用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6、12、25周及1年对患者的ROM及治疗1年后行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 6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分别为6、12、25周及1年的ROM分别为95°~115°、106°~126°和112°~135°;术后1年HSS评分92~97分.结论 采用小切口经股内侧肌入路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林智锋;尹知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盆腔因素所致女性不孕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诊治52例盆腔因素所致女性不孕症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2例盆腔因素所致女性不孕症病例,经腹腔镜检查后进一步明确诊断,根据临床诊断进行相应的手术和治疗.其中慢性盆腔炎致输卵管不通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8例.出院后随访36例中,12例于术后2年内能如愿怀孕.结论 腹腔镜对盆腔因素所致女性不孕症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术后2年累积受孕率达33.5%,可见腹腔镜诊治不孕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雅容;戴泽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培美曲塞和卡铂对比紫杉醇和卡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和卡铂对比紫杉醇和卡铂方案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A期39例,ⅢB期21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培美曲塞500 mg/m2,d1,卡铂AUC 5,d1,21天重复;另一组接受紫杉醇150 mg/m2,d1,卡铂AUC 5,d1,21天重复.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同时接受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60~70Gy,同步放化疗结束后2~4周继续给予原化疗方案巩固2~3周期.结果 培美曲赛联合卡铂组与紫杉醇联合卡铂组的疾病有效率分别为44.83%和29.0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9.31%和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美曲赛组不良反应少见,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2.5个月和9.9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8.62%和4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美曲赛联合卡铂可作为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的优选化疗方案,毒性可耐受,疾病控制率及生存率较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明显提高.

    作者:王智辉;吴庭安;陈春花;彭雨;黄秀芳;林大任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序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阿托品-盐酸戊乙奎醚(卡托宁)序贯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0 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抗胆碱药物的选择不同分为阿托品-长托宁序贯组,阿托品组,长托宁组,每组50例.分析3组治愈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阿托品-长托宁序贯组治愈率96%,住院时间(6.8±1.9)天,病死率4%,并发症发生率2%;阿托品组治愈率80%,住院时间(10.3±3.1)天,病死率10%,并发症发生率18%;长托宁组治愈率84%,住院时间(7.9±2.3)天,病死率16%,并发症发生率12%.与单用阿托品及长托宁比较,阿托品-长托宁序贯组病死率低,疗效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长托宁序贯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作者:陈文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阿司匹林,分别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欧洲脑卒中量表(E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ESS评分和ADL评分均提高(P<0.05),且随着治疗的进展治疗组的ESS评分和ADL评分提高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89%和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阿司匹林可以减缓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脑组织保护药物.

    作者:连晓东;田贤先;周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与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迁延性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给予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颅内压、头颅CT变化和远期疗效,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循环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伤后1周内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较快恢复稳定,颅内压及头颅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和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纳美芬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更安全、更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少锋;沈春莲;张凌云;赵冠耀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多发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护理干预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多发性骨折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化急救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完成基本支持、术前准备及护送交接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在急诊救治护理中实施系统化流程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急救中各环节所需时间,为患者赢得更大的救治机会.

    作者:邵凤娣;香群英;萧海怡;莫燕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期积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早期护理干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住的116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根据伴随危险因素的不同均选用常规的方法专科治疗,治疗2个月,干预组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结果 积极的早期介入,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干预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控制比对照组要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足部情况两组均有改善,而干预组总有效率更高(干预组87.9%,对照组7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有效的糖尿病系统治疗和早期的积极护理干预,不仅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危险因素相关代谢指标,同时还一定程度改善糖尿病足部神经和血管的既有损伤,对其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杜敏;陈宝玲;陈璇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超早期微创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80例的护理

    目的 观察并分析血肿患者在运用超早期微创法进行治疗之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80例,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在对血肿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之后,患者的康复率达到95.0%.结论 在急性硬膜患者接受超早期微创治疗之后,临床中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罗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运用的成效

    目的 为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的优势和作用,进一步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原理、适应症及操作技能,提高社区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2006至2010年在全市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结果 经过5年的培训,培训护理人员人数达500人,通过考核培训前、后中医适宜技术熟练程度,很熟练和熟练的培训前占24%提高到培训后的88.4%;通过调查,操作能力提高的由培训前19%提高到培训后的69%.结论 社区中医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中医适宜技术熟练程度和操作能力均明显提高,且结果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药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深受社区居民认可和好评,为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保证,使社区卫生事业和群众健康保障产生双重效益.

    作者:汪珍秀;肖素娟;李玲;奉新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持续性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影响.方法 120例髋部骨折患者根据护理参与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持续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后治疗组的Harris hip score(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t=5.214,P<0.05).护理后治疗组在生活质量的总分与四个领域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性护理干预应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晓莺;李丽娟;李洁玲;朱秀娇;曹海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不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药物依赖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满意指数A.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药物依赖率高于观察组,生存满意指数A(LSIA)得分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分娩球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自然分娩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娩球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至3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中医穴位按摩的干预方法,整个干预过程在第一产程进行.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对两组产妇的焦虑情况、疼痛、第一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焦虑情况发生率低,疼痛程度减轻,第一产程缩短,阴道分娩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球联合中医穴位按摩可减轻焦虑,减轻产妇心理因素和疼痛感对分娩的负面影响,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

    作者:邹文霞;周立平;梁红丹;潘明沃;李佳梅;吕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胫后动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目的 探索胫后动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科的应用.方法 对新生儿科收治疗的45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胫后动脉组(A组)、桡动脉(B组)及股动脉(C组)各150例.对三组采血方法中穿刺点青紫范围、血肿发生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 A组青紫范围半径< 0.2 cm的有79例,占52%;发生血肿的有5例,占3.3%;1次穿刺成功的有136例,占90.6%.B组青紫范围半径<0.2 cm的有66例,占44%;发生血肿有11例,占7.3%;一次穿刺成功有114例,占76.0%.C组青紫范围半径<0.2cm的有53例,占35%;发生血肿有30例,占20%;一次穿刺成功有82例,占54.6%.结论 经胫后动脉采血技术,成功率较高,可操作性强,比桡动脉、股动脉采血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要小,易掌握,且能提供多一个采血部位,减轻患儿痛苦,值得在工作中推广.

    作者:梁水芹;钟秀琼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3M自粘弹力绷带在老年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M自粘弹力绷带在老年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老年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修补术,其中30例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另外30例不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为对照,观察其发生胸颈部皮下气肿情况.结果 60例手术进行顺利,不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胸颈部皮下气肿5例,发生率为16.7%(5/30),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胸颈部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为3.3%(1/30).结论 在老年腹股沟斜疝腹腔镜修补术中使用3M自粘弹力绷带能有效防止胸颈部皮下气肿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具有较实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绿云;谢小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整体护理的体会

    目的 回顾性分析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实施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100例高龄(>70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以术前评估、心理及舒适护理、并发症预防、术后疼痛干预、患肢功能康复等方面的整体护理.结果 术后调查患者满意度95.1%,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3±0.12)分(P<0.05),无一例临床死亡,无术口感染及半脱位,无褥疮,效果良好.结论 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好.

    作者:陈婉妤;朱敏聪;刘燕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男同性恋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目的 通过对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男同性恋尖锐湿疣患者的观察,探讨HIV阳性和阴性患者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用二氧化碳激光对86例男同性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第2周、4周观察治愈率和不良反应,治疗中若出现疣体及时用CO2激光去除.同时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 随访患者6个月,86例男同性恋尖锐湿疣患者总治愈率81.4%,其中34例HIV阳性患者治愈率70.6%,52例HIV阴性患者治愈率88.5%,两者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同性恋尖锐湿疣患者中,HIV阴性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HIV阳性患者.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和防护意识的教育,可减少尖锐湿疣的传播和复发.

    作者:梁春梅;陈征宇;刘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40例CHD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信念模式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干预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的遵医行为各维度得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各干预效果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各维度指标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CHD患者实施健康信念模式干预后,明显提高CHD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评分,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彭晓梅;卢佩兰;邓丽;崔秀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PDCA循环管理在骨科患者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加强PDCA循环管理以提高骨科患者护理安全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骨科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分析骨科护理工作中易导致安全隐患的行为及骨科患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点,并制定单病种的护理操作流程及相关管理制度.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专注于个别事件,质量控制对过程结果的检验,事后检查有错误,侧重于对责任人的处罚,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安全的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缺陷、投诉情况、患者满意度及骨科专科护理期间发生安全风险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科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能显著提高骨科患者安全管理成效,确保患者住院安全,同时,可起到减少护理缺陷、投诉和医疗纠纷,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彩玉;谢雪霞;陈肖玲;李艳容;吴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肌瘤经动脉栓塞术疼痛护理

    目的 总结子宫肌瘤经动脉栓塞术疼痛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表评价术后82例患者疼痛程度,按疼痛评分情况采用暗示疗法、向患者解释清楚疼痛原因、使用镇痛药物等措施.结果 术后12h、24h、48 h、72 h疼痛评分10分分别为5、8、4、1例.结论 通过了解疼痛原因,分析不同患者疼痛原因和心理状况,实施全方位护理方法和疼痛处理是减轻经皮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者:梁少玲;区美琼;简飞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外科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接受的食管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 预防组呼吸道感染患者有2例(3.33%)、切口感染患者有1例(1.67%)、无胸膜腔感染、无胃肠道感染,而对照组呼吸道感染患者有5例(16.67%)、切口感染患者有6例(20.0%)、胸膜腔感染3例(10.0%)、胃肠道感染3例(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不仅降低了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感染几率,而且保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吴萍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期的血糖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的血糖水平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以及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孕期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几乎接近正常水平,对照组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而且负性情绪的发生率(比如抑郁为0)也比对照组(比如抑郁为16.00%)明显地降低了.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而且还可以降低孕妇的负性情绪使孕妇保持乐观的心态,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赖爱如;苏凤笑;袁笑玲;夏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效能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心功能.

    作者:胡碧云;古贤珍;陈少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例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后广泛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目的 小结结肠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方法.方法 通过1例广泛血栓形成结肠癌患者的护理,得出了在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肢情况,观察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以及从插管时导管的选择、患者宣教、插管后的随访等等方面防治深静脉血栓(DVT)的一些体会.结果 患者经15天后抗凝治疗后,在手术室行上腔静脉滤网置入术后进行拔管,无血栓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选择合适的导管、严格插管流程、做好健康教育和导管的维护追踪是预防血栓并发症的关键;做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是PICC置管后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覃燕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医院急诊患者和家属的需求研究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急诊患者和家属的护理需求.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诊患者和患者家属的需求进行调查,对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需求差异.结果 不病情严重的患者,对病人信息的需求、医院环境设施流程的需求更高,与病情轻微的患者比较,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护理需求较高,需要建立更好服务.

    作者:谭春兴;杨艳青;潘新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孕妇体位对无应激试验结果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孕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做无应激试验(NST)时所取体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无妊娠合并症、无宫缩、排除低血糖可能的孕妇做无应激试验,分两组,观察组取仰卧位,对照组取随意卧位,即仰卧位与侧卧位相交替,得出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观察组NST结果合格率32.5%、对照组NST结果合格率95%. 结论 孕妇用胎儿电子监护仪做NST时应取随意卧位,以避免体位因素对NST结果的影响.

    作者:陈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所有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状态、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各因子评分、NIHSS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急性脑卒中后患者疗效显著,有效地减少或消除了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钟淑英;冉守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腰背肌锻炼的依从性对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目的 观察腰背肌锻炼的依从性对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对严格遵从护嘱完成腰背肌锻炼的患者(治疗组)23例和未能严格遵从护嘱进行腰背肌锻炼的患者(对照组)27例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7.7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背肌锻炼依从性好的青年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王增凤;范淑玉;黄凯敏;汤晓英;梁小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尿激酶治疗一例堵塞80小时以上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本文用尿激酶为一例自体动静脉内瘘堵塞超过80 h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护理,注药方法为改变以往用微量泵注射,而改用人手推注药物,因为人手推注药物更灵活,在推注药物时可以适当回抽,使药物能更好的接触栓子.在用药90 min后溶栓成功,内瘘复通,突破了以往报道自体内瘘堵塞超过48 h予溶栓治疗均未见成功的例子.也让自体内瘘堵塞时间超过48 h的患者,通过本方法进行溶栓治疗使堵塞的内瘘有复通的可能.

    作者:梁锦云;尹银定;刘彩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气道湿化和吸痰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ARDS患者机械通气湿化和吸痰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入住我院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并ARDS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气道湿化和吸痰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吸痰后SpO2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结束时、吸痰后1 min、吸痰后5 min血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ARDS患者机械通气湿化和吸痰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减少SpO2的下降幅度.

    作者:何靖敏;李倩;周兆兰;陈森彩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1031例广州市育龄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市育龄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和频率,为优生优育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采用血液学初步筛查地中海贫血高危人群,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鉴别地贫亚型,GAP-PCR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Reverse dot blot,RDB)诊断α、β地贫基因.结果 1249例初筛阳性受检者确诊为地贫1031例,其中α地贫700例,阳性率为7.80%;β地贫288例,阳性率为3.21%;α复合β地贫43例,阳性率为0.48%.结论 广州市地中海贫血发生率较高,以--SEA和CD41-42基因型常见,其α、β地贫基因型分布符合广东省的基本特点,对育龄人群进行地贫筛查和基因诊断对提高当地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作者:唐盈;陈桂兰;何聚莲;屈艳霞;江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应对方式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 2年6月至2012年12月到我院门诊复查和心内科住院的118例PCI患者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表(Medical Coping Mode Questionnaire)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CI患者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1),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应对方式受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冠心病年限、介入治疗次数等因素的影响(P<0.01).结论 PCI患者对疾病多采取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关注这一特殊群体,针对影响患者应对方式的因素,制定干预措施,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提高自信心.

    作者:谢美婵;朱彩兰;沈春花;陈莲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穴位贴敷疗法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疗法对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1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于术前1d、术前、术后1d、术后2d在双侧足三里和神阙穴位进行贴敷,每天1次,每次2h.治疗组予白芥子、法夏、丁香、木香、桂枝、青皮、胡椒和鲜姜汁组成的特效止呕中药专利配方贴敷,对照组予面粉+色素调成的安慰剂贴敷,观察两组患者48 h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治疗组恶心呕吐完全控制23例,部分控制38例,总有效控制率为76.25%;对照组恶心呕吐完全控制3例,部分控制26例,总有效控制率为3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35,P<0.01).结论 穴位贴敷疗法可有效减少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作者:黄群英;陈建雄;陈美珠;任晓山;张丽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联合中药对结肠癌多疗程化疗患者营养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联合补中益气中药对结肠癌术后连续多疗程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的结肠癌术后连续6期化疗患者100例,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营养护理干预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第3、6期化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第3、6周期化疗后的营养指标除血红蛋白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等化疗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和口周麻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联合补中益气中药能有效改善结肠癌术后多疗程化疗患者的营养不良,减轻患者化疗毒副反应,确保患者顺利完成全部疗程化疗.

    作者:钱雪梅;钟美华;胡德红;梁玉玲;喻清和;岑钧华;郑蕾;谭笑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应用MLPA分析技术快速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

    目的 探讨应用MLPA技术快速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 对181例羊水样本进行MLPA实验及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将MLPA实验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80例羊水样本均应用MLPA技术一次检测成功,1例样本因DNA浓度问题需二次检测,羊水标本MLPA检测的24 h检出率达到99.4%.从样本中检测出4例染色体异常(3例21-三体,1例X单体),检测结果与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羊水MLPA分析技术可用于快速产前诊断21-三体综合征.

    作者:滕奔琦;郝秀兰;章钧;林俊伟;侯红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术预防并发症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肺动脉介入治疗术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 对8例在局麻下行双侧肺动脉造影+右心导管+肺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前后一对一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建立预防穿刺点出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的预案.结果 8例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顺利完成介入治疗,术中未发生肺动脉破裂而造成致命性咯血、肺动脉夹层动脉瘤或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8例患者术后7h内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低值与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术后1 ~2h内出现肺水肿,经及时发现及治疗后逐渐好转.8例患者随访3 ~ 24个月,心功能改善至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1例,6min步行试验600米以上5例、500米3例,2例患者术后返回了工作岗位,生活质量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得到改善.结论 术后7h内呼吸循环功能监测是防治再灌注损伤的重点,一对一的出院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使患者回归社会.

    作者:任敏陶;陈美珠;鲁明军;林红;邝丽娟;赵桂芬;许玲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的研究

    目的 研究早发性卒中相关性肺炎(EOP)危险因素及细菌谱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54例EOP患者及同期50例无EOP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吸烟史、糖尿病史、肺部基础病变、呕吐误吸、卒中部位、卒中范围大小、NIHSS评分、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留置鼻饲管、使用药物(如脱水镇静药物、糖皮质激素等)、颅脑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插管等侵入性操作、营养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谱检查发现铜绿假单胞菌8例,大肠埃希氏菌5例,肺炎克雷伯菌7例,鲍曼不动杆菌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奇异变形菌8例,阴沟肠杆菌6例,无乳链球菌(B群)2例,白色念珠菌3例,热带念珠菌2例,屎肠球菌2例,α链球菌2例,奈瑟氏菌2例.结论 大多数EOP的病原体是社区获得性病菌,少部分是潜在多重耐药性的医院内获得性病原菌.机体抵抗力减弱、消化道及呼吸道细菌定植、不当操作导致的误吸是EOP的危险因素.加强支持治疗及呼吸道管理,减少细菌异位、合理使用抗生素或可减少EOP的发生.

    作者:卢家璋;包陆君;陈均昌;谢才兰;刘海生;陈成贤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舒芬太尼对剖宫产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的影响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对剖宫产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罗哌卡因15 mg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0μg舒芬太尼麻醉,对比观察两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时间、Bromage评分达到3分时间和OAA/S评分).结果 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时间短,Bromage评分达到3级时间短,OAA/S评分更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手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有所降低,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剖宫产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效应具有加强作用,可以起到更好的镇痛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作者:黄建忠;符紫艺;卢钊楷;韩全国;刘永宏;王智钧;谭素云;李士翔;黄粱淘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肺结核患者血清穿孔素抗体、粒溶素抗体和颗粒蛋白酶A抗体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穿孔素(PFN)抗体、粒溶素(GNLY)抗体和颗粒蛋白酶A(GrA)抗体的表达水平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肺结核患者和12例其它呼吸疾病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描述性分析肺结核患者和其它呼吸疾病患者的三种血清抗体水平,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分别为29~463、7~156、11~164ng/L,(-x±s)分别为(107±107)、(34±41)、(36±34)ng/L;其它呼吸疾病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分别为31~347、0~117、11~87 ng/L,(-x±s)分别为(103±99)、(24±31)、(27±21)ng/L.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与肺结核无特异性相关.

    作者:岑文昌;温文沛;谢贝;马志明;顾玉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两种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乳腺癌化疗应用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 分析两种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特点和经济效果.方法 77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苦参注射液组40例和康艾注射液组37例,两组在使用化疗药物的基础上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注射液,分别就药物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67.85%和64.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成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艾注射液组的成本效果比(CE)比苦参注射液组高.结论 两种中药注射液疗效确切,苦参注射液的药效比较高.

    作者:陈健清;陈贵全;简晓顺;杨任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捏脊疗法与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便秘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捏脊疗法对新生儿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灌肠,实验组40例采用捏脊疗法,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5% (P<0.05).结论 捏脊疗法治疗新生儿的便秘临床疗效肯定,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易推广.

    作者:余月好;彭春绿;颜斐斐;区惠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脑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并评估其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局部亚低温治疗72小时,疗程为14天.两组在治疗开始、结束时分别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同时观察生命体征、内环境各项指标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时A组NIHSS、BI评分明显优于B组(P<0.05),各项指标及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脑局部亚低温治疗对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积极意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目前基层医院的治疗选择.

    作者:胡以慧;朱双成;岑跃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糖耐量减低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IGT合并EH患者,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不同情况下右侧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包括静息时肱动脉的基础内径(D0)、流量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D1)和含服硝酸甘油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D2),并分别计算流量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较基础内径的变化率(即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1)和含服硝酸甘油介导血管舒张时肱动脉内径较基础内径的变化率(即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2).选择32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EH对照组和38例查体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三组ET值比较,IGT合并EH组>EH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NO值比较,IGT合并EH组<EH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1)比较,IGT合并EH组<EH对照组<健康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D2)无明显差异.结论 IGT和EH均为血管内皮损伤的独立危险因子,而且两者有明显的协同破坏作用,IGT合并EH时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更加明显,此时更应该提早干预,以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作.

    作者:谢毅;肖明;占松涛;张宝林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认知重建教育和运动方式指导对乳腺癌术后全程化疗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和运动方式指导对乳腺癌术后全程化疗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80例乳腺癌术后全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综合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入院后即接受认知重建教育和运动方式指导,观察两组患者身心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乳腺癌术后全程化疗患者进行认知重建教育和运动方式指导对患者身心康复有明显作用.

    作者:丁少冰;陈洁英;郑逸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均安地区人群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均安地区人群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4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均安地区糖尿病(DM)患者150例.A组:糖尿病无肾病患者55例,UAER<30mg/24 h;B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47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C组:糖尿病临床肾病患者48例,UAER>300 mg/24 h;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四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等微量蛋白水平.结果 A组RBP/Cr、TRF/Cr分别为(3.34±1.62)mg/mmol、(3.01±1.57) mg/mmo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mALB/Cr、RBP/Cr、TRF/Cr分别为(29.43±19.13) mg/mmol、(5.17±2.16) mg/mmol、(5.82±2.26) mg/mmol,C组分别为(58.75±30.42) mg/mmol、(7.23±3.80) mg/mmol、(8.45±3.92) mg/mmo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提高诊断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毅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共表达人PUMA和HGF/NK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制备同步表达HGF/NK4基因和PUM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后检测基因的有效表达.方法 将PUMA基因和HGF/NK4基因以串联方式依次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载体,构建重组穿梭载体pAdTrack-PUMA-NK4,转化大肠杆菌BJ5183并在细菌内与腺病毒载体同源重组制备重组腺病毒载体pAd-PUMA-NK4.PacⅠ酶切后转染至HEK293细胞包装得到重组腺病毒.一定滴度的腺病毒感染人胰腺癌细胞株,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NK4和PUMA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双酶切重组pAd-PUMA-NK4穿梭载体鉴定证实目的基因PUMA和HGF/NK4正确克隆;重组腺病毒载体经PacⅠ酶切得到特异的酶切产物转染HEK293细胞后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病毒感染胰腺癌细胞后3~9d内PUMA和NK4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高,整体持续表达可维持2w.结论 成功构建了同时表达NK4和PUM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出相应的重组腺病毒颗粒,该腺病毒能有效感染胰腺癌细胞并高表达NK4和PUMA基因,这为进一步确定NK4和PUMA基因的功能及指导双基因联合治疗胰腺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必要的材料.

    作者:黄柏强;李二毛;孔冠群;黄志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新生儿网织红细胞多参数参考范围的探讨

    目的 建立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新生儿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多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入住新生儿普通病区,排除感染、窒息和先天畸形,日龄≤12 h的53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FCM检测生后1、3、7 d Ret百分率(Ret%)、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reticulocyte maturity index,RMI)及Ret平均荧光强度,并将Ret%与手工法比较.结果 53例新生儿中早产儿36例,足月儿17例.早产儿生后1、3、7d流式Ret%分别为(5.18±1.34)%、(4.77±1.45)%、(1.84±0.64)%,RMI分别为(6.08±3.14)%、(5.43±3.08)%、(22.54±10.58)%,Ret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626.06±808.63)、(2692.00±865.87)、(4422.37±1668.98);足月儿生后1、3、7d流式Ret%分别为(4.53±0.98)%、(4.01±1.62)%、(1.55±0.29)%,RMI分别为(11.17±6.31)%、(8.66±4.49)%、(24.09±5.38)%,Ret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3522.50±1398.45)、(3888.00±1814.06)、(4731.53±1771.59).随胎龄增加,足月儿1、3 d RMI和Ret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早产儿(P<0.05),而两组不同日龄Ret%和7 d RMI、Ret平均荧光强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日龄和胎龄Ret多参数分析能更全面地了解新生儿Ret变化规律,为新生儿贫血的鉴别诊断、治疗和监测带来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作者:李月凤;陈睿;徐芬;朱传瑞;宫学雷;倪滨瑜;熊礼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血清胆红素、铁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铁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为冠心病患者(19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100例,非高血压患者90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100例).测定各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铁蛋白(Ferri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 实验组TBIL、DBIL、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Ferrit、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TBIL、DBIL、IBIL水平均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Ferrit、hsCRP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水平胆红素、高水平铁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三项指标检测在冠心病的辅助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梅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广州市黄埔区2270对育龄夫妇孕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育龄青年中地中海贫血疾病(简称地贫)的流行情况,为区域性地贫的防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对来我院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小于82 fl且知情同意者进一步应用MINICAP全自动电泳仪行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对地贫病例进行筛查与分型,并粗略估计各型地贫血在本地区育龄青年中的发生率.结果 在2270对育龄夫妇中,血常规检查MCV<82 fl者350例(7.71%),其中134例进行了Hb电泳分析,分别有60、18、41、2、1例初步诊断为α-轻型地贫、α-轻型地贫(静止型)或缺铁性贫血、β-轻型地贫不排除复合α-地贫、HbH、HbCs,有2例HbA2偏低建议做α基因检测,余下10例(7.46%)则定为Hb正常.结论 本地区育龄人群地贫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孕前筛查.

    作者:刘凤鸣;张小英;欧少丽;董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广州市黄埔地区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使用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广东省黄埔地区听力损失患者的助听器使用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2012年3月至6月广州市黄埔区红会医院耳鼻喉科的164例听力损失的门诊病例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助听器使用相关行为、助听器使用效果评价.结果 调查的152例听力损失患者中男性85例(55.9%),女性67例(44.1%),平均年龄(66.8±11.4)岁;152例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使用者为34例(22.4%),助听器使用类型多为耳背式(50%),72.7%的助听器使用者表示满意使用效果.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一般人口学信息与助听器的使用率间无统计学关联.结论 广东省黄埔地区听力损失患者助听器的使用率较低,提醒有关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弱听人士的听力状况.

    作者:朱玉辉;卢次勇;叶寓;李伟钢;温则委;党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医院校留学生和境外生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建议

    针对不同语言背景的留学生和境外生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英语作为师生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对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实践表明,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级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根据留学生和境外生的特点,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学生英语教学质量.

    作者:陈茜茜;柯培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基本药物在基层医院中的使用及相关经济学分析

    目的 研究基本药物在基层医院中的使用及相关经济学分析,对基本药物在本院合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望对本院下一步更好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12月期间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关经济学分析.结果 本院目前药品品种662种,基本药物品种439种,占到66.31%,目前我院的基本药物配备情况符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本药物配备情况的要求.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存在供应不及时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26种,占5.92%;供应不足的基本药物品种数量14种,占3.19%.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次均门诊费用为(104.32±3.12)元,次均门诊药物费用(32.12±2.21)元;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次均门诊费用为(132.21±10.23)元,次均门诊药物费用(64.23±3.87)元.可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门诊药物费用均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本院的基本药物配备、供应情况基本正常,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显著降低了本院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门诊药物费用,应针对目前基本药物在本院使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性发展,确保临床用药合理.

    作者:李明华;张影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