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674-4659
  • 国内刊号:44-1655/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94
  • 周期:月刊
  • 发行:广东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30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2017年10期文献
  • 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对照组予以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固定良好,无排斥反应、 断裂,周围骨质无吸收、 疏松现象,未发现牙齿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京华;汤洪毅;郑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童乳磨牙龋源性根尖周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我院儿童乳磨牙龋源性根尖周病的发病特点,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磨牙龋源性根尖周病儿童500例,共有患牙772颗.按照龋损累及牙面的不同分成面组212颗以及邻面组560颗.分别对两组儿童的性别、 年龄、 好发牙位以及患牙类型进行统计.同时进行乳牙根管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①500例儿童中男276例,女224例;年龄<5岁人数为160例,5~7岁人数为258例,>7岁人数为82例.② 面组年龄<5岁儿童患牙占比为71.70%(152/212),显著高于5~7岁以及>7岁儿童的16.04%(34/212)、12.26%(26/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颌乳磨牙患牙占比为72.64%(154/212),显著高于上颌乳磨牙的27.36%(58/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乳磨牙患牙占比为64.62%(137/212),显著高于第一乳磨牙的35.38%(75/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邻面组年龄5~7岁儿童患牙占比为54.46%(305/560),显著高于<5岁以及>7岁儿童的25.36%(142/560)、20.18%(113/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乳磨牙患牙占比为72.32%(405/560),显著高于第二乳磨牙的27.68%(155/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根管治疗后,500例儿童患牙治疗成功率为90.03%(695/772).结论 儿童乳磨牙龋源性根尖周病具有发病低龄化特点,应积极进行根管治疗,并对患儿及其家长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定期复查,可降低发病率.

    作者:曹白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囊肿痤疮时5-氨基酮戊酸的适宜浓度探讨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囊肿痤疮时5-氨基酮戊酸(ALA)的适宜浓度.方法 将28例囊肿痤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4例,其中5%ALA组进行ALA-PDT治疗时ALA的浓度为5%,10%ALA组治疗时ALA的浓度为10%,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4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2、4、6周的疗效,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第6周,5%ALA组的总有效率为57.14%,10%ALA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ALA浓度能使ALA-PDT在治疗囊肿痤疮上发挥更佳的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林涛;许良杰;马贵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足口病重症脑炎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重症脑炎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重症脑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症状、 脑膜刺激征、 意识障碍、 抽搐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重症脑炎,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疗效显著,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吴华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乳酸脱氢酶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 乳酸脱氢酶(LDH)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52例)和重型组(4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各时间段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 入院后第1 d、5 d、7 d、14 d,重型组的HCY、LDH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乳酸脱氢酶均能提示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曾维琛;林焕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TACE术后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患者缺血/再灌注(I/R)损伤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TACE术后不同时间点的IR损伤和血浆内毒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TACE术后3 d,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长于对照组,血小板(PLT)、 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ACE术后7 d,观察组的PT显著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T、 血浆内毒素、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血浆内毒素、VEGF水平,并改善患者的I/R损伤.

    作者:陈永强;杨昌卫;朱政;彭寿洲;黄秋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法治疗对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生脉注射液静滴和补中益气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QOL-C30).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QOL-C30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5个方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法治疗对提高气阴两虚型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昌卫;彭寿洲;朱政;陈永强;陈钊锦;黄秋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手术指标和术后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产妇50例作为实验组,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 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指标及术后情况显著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面临的二次剖宫产风险较非疤痕子宫初次剖宫产高,在临床选择分娩方式时,要结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明确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禁忌证和适应证,还需要对产妇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避免社会因素对产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

    作者:叶惠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检验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检验方法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血清学检验,研究组实施微生物快速培养法检验,比较两组的阳性检出率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阳性检出率为3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检验中,研究组检验出低钾22例,低钙17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20例,总蛋白升高18例;对照组检验出低钾11例,低钙7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9例,总蛋白升高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中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的效果更佳,检验阳性率更高,可有效避免临床漏诊、 误诊的发生,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及预后.

    作者:司徒溢荐;马敬伟;温卓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对老年胃溃疡伴出血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 溃疡愈合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治疗后24 h、48 h、72 h的止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均显著下降,SOD、VEGF及EGF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提高止血率,促进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水平,提高SOD、VEGF及EGF水平有关.

    作者:郑冰玉;郑浪宁;岑坚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靶血管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类型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靶血管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方法 选取2015年9月16日至2016年9月16日期间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结果 从血液指标角度分析,RCA组、LAD组、LCX组患者的血糖水平、 血钾水平、 肌酐、 尿素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律失常类型方面,RCA组患者在缓慢型心律失常率高,其次为LCX组患者,后为LAD组患者,而LAD组患者在快速型心律失常率高,其次为LCX组患者,后为RCA组患者(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存在较高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介入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类型与靶血管不同有关.

    作者:李培成;吕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血肌酐、 尿素氮和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厄贝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振煌;吴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替吉奥同步放疗在中晚期胃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替吉奥同步放疗在中晚期胃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中晚期胃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胃癌伴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苏益群;阮文红;陈梃;林文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西他赛、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复治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 顺铂和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复治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晚期复发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多西他赛、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采用顺铂和5-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 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52.38%,对照组为4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38%(P<0.05).治疗组的发生白细胞减少17例,对照组发生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 顺铂及5-氟尿嘧啶联合治疗对晚期复治食管癌的疾病控制率相对较好,患者对化疗的毒副作用可耐受,可作为晚期复治食管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魏植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的试产效果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产程中镇痛分娩与无镇痛分娩的试产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无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疼痛程度、 试产分娩成功率,分析试产失败原因,记录试产失败转行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量、 新生儿Apgar评分、 催产素使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分娩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试产成功46例,成功率为92%;4例试产失败,其中活跃期停滞及产程延长各2例.对照组试产成功40例,成功率为80%;10例试产失败,其中胎儿窘迫4例,胎方位异常、 活跃期停滞、 产程延长各2例.两组试产失败后转行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催产素使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镇痛分娩有助于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可降低因活跃期停滞、 产程延长、 胎儿窘迫、 胎方位异常等原因造成的试产失败.

    作者:钟桂花;陈锦明;韦敏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重度子痫前期相关血凝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凝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重度子痫前期孕妇47例作为观察组,正常孕妇4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前的血凝指标、 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的FIB、AT-Ⅲ、P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分娩孕周、 新生儿体重、 新生儿1 min阿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 产后出血量、 新生儿NICU入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ATⅢ、PLT、D-D等血凝指标可作为简便的子痫前期病情变化评估的指标.

    作者:林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疾病兴奋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分析与临床评价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兴奋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纳入500例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疾病兴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500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对象的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分析血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意义.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LDH、AST、HBDH、CK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心肌酶谱水平逐渐接近正常值.结论 心肌酶谱水平检测对精神疾病兴奋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黄徳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脊柱旋转复位手法结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在脊柱旋转复位手法结合温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结合针灸治疗,观察组结合温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椎动脉血流量、 平均血流速度.结果 R 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OR=0.629,95%CI=(0.550,0.709);观察组OR=0.370,95%CI=(0.294,0.447);两组无可重复区间,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 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量、 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CSA患者采用脊柱旋转复位手法结合温针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颈动脉供血.

    作者:柯焕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心功能Ⅱ级或Ⅲ级的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有氧运动联合药物治疗)各25例.评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的血糖情况、6 min步行试验距离,以及心彩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射血分数(EF).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PG)、 餐后2 h血糖(2hPG)、LVEDD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F值、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可有效提高心功能.

    作者:尚佳;王伟;吴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不同方法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可吸收挤压螺钉和悬吊钢板在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给予可吸收挤压螺钉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和对照组(给予悬吊钢板进行交叉韧带重建术),每组61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比值、 跳跃指数、 疼痛评分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 大腿周径比值、 跳跃指数、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2.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挤压螺钉和悬吊钢板均是临床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可用的肌腱固定方式,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松浪;蒋煜清;梁传兴;林伟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6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31例)和常规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3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7.42%(P<0.05).两组的头晕、 恶心呕吐、 肝功能异常、 皮疹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林中钰;陈楚华;黄晓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黄体酮胶囊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黄体酮胶囊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观察组予以黄体酮胶囊与孕康口服液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孕康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β-HCG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P<0.05).治疗前两组孕妇的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孕妇的血β-HC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全部消失.结论 在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孕妇的临床治疗中,黄体酮胶囊的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较轻,临床中可予以推广.

    作者:黄丽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PDGF、NSE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刺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刺血疗法,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的PDGF和NSE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DGF与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观察组患者的PD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刺血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显著提高PDGF水平,降低NSE水平,有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修复和预后改善.

    作者:黄汝成;翟亮;孔杰;金远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刺阳明经穴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断裂伤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采用针刺阳明经穴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断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周围神经断裂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注射液进行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阳明经穴结合补阳还五汤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功能、 神经电生理情况.结果 经Ridit分析基本功能结果表明,对照组R=0.619,95%CI=(0.537,0.701);观察组R=0.381,95%CI=(0.314,0.448);两组无可重复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idit分析神经电生理结果表明,对照组R=0.627,95%CI=(0.545,0.709);观察组R=0.373,95%CI=(0.304,0.442);两组无可重复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外伤性周围神经断裂伤患者采用针刺阳明经穴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及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颜林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降低脑外伤患者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颅骨修补术对降低脑外伤患者脑积水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时间为初次减压术后的2个月后,研究组40例进行颅骨修补手术的时间为初次减压术后的2个月内.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为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次减压术后2个月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术后脑积水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焕超;陈德生;马少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并发症的相关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A组201例:HbAlc 6.5%~7.0%;B组176例:HbAlc 7.01%~8.5%;C组166例:HbAlc>8.5%.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为D组.比较四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比较A组、B组和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糖尿病患者(A组、B组、C组)的全血粘度(低切、 中切、 高切)、 血浆粘度以及血沉方程K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D组),P<0.05.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随着HbAlc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HbAlc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应密切关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及早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余佩芝;李瑞莹;钟亮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开展静脉溶栓干预,评价干预前后的NIHSS、 四肢肌力以及急诊溶栓流程环节时间.结果 和溶栓前相比,患者溶栓后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四肢肌力显著提高(P<0.05).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就诊至静脉溶栓时长(DNT)与CT至静脉溶栓时长(INT)呈正相关(P<0.05),与就诊至CT检查时长(DIT)呈负相关(P<0.05).结论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开放绿色抢救通道为基础,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可减少患者的院内抢救时间,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四肢肌力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陈彬;张立仲;李向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谷氨酰胺应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

    目的 探讨添加谷氨酰胺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肠外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注射液.持续治疗2周后,评估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IS评分为(16.5±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1.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P<0.05).结论 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有效地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陈加链;蔡燕杏;陈科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期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骨骨折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偏曲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单纯鼻骨骨折整复术,实验组行1期鼻骨骨折整复联合鼻中隔矫正术.结果 术后,实验组的鼻腔外形及鼻腔通气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鼻腔容积、 鼻总呼气量与鼻腔小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实验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外伤性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患者,实施1期鼻骨复位联合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改善患者的鼻通气功能及减少塌鼻有重要意义.

    作者:蔡燕文;黎柱培;钱志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流行性感冒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症治疗+利巴韦林治疗,n=34)与观察组(对症治疗+奥司他韦治疗,n=34),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及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流行性感冒采用奥司他韦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炎性反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结果 Ridit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R=0.586,95%置信区间=(0.493,0.678),观察组R=0.414,95%置信区间=(0.337,0.492),两组无可重复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状况、 日常活动、 自我感觉、 生存质量得分及总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各项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少容;郑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联合药物治疗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心理门诊就诊的100例青少年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心理治疗,研究组给予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 治疗第一周、 治疗第二周、 治疗第四周和治疗第八周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第一周,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二周、 第四周和第八周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个治疗时期的不良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学生焦虑抑郁具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缪雪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穴位埋线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及饮食运动指导,其中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3个月时,治疗组的BMI、 腰围、 臀围显著小于对照组,FBG、 收缩压、TC、TG及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埋线能降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减小其腰围、 臀围,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 血压控制及血浆脂质代谢.

    作者:伍玉仪;罗群芳;吴妙琼;刘艳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AFP与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血清AFP与AFU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设为A组,40例肝硬化患者设为B组,40例肝炎患者设为C组,并将同期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D组.对四组的血清AFP与AFU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四组的AFP、AFU水平,以及A、B、C三组的血清AFP、AFU阳性率.结果 A组、B组、C组的血清AFP、AFU水平均显著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血清AFP、AFU阳性率分别为80.0%、85.0%,B组的血清AFP、AFU阳性率分别为20.0%、20.0%,C组的血清AFP、AFU阳性率分别为5.0%、10.0%;A组的血清AFP、AFU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AFU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监测具有极高的价值.

    作者:谢树英;李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顺尔宁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顺尔宁治疗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30例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两组均采用基础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顺尔宁,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8%(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 采用顺尔宁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伴变应性哮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恢复.

    作者:叶明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各41例.A组患者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患者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 住院费用、 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后者花费少,手术时间短,适合应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唐少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双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踝关节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中药内服和中药熏洗,36例)和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36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胀、 疼痛、 关节功能障碍、 骨折愈合延迟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踝骨折可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作者:林文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干预后两组的EOS、IgE、IL-3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VC、FVC、FEV1、PEF水平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的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序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变异性哮喘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和免疫功能.

    作者:司马贯忠;陈斌斌;甄冰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在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肿瘤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护患纠纷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并发症发生率、 护患纠纷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肿瘤患者的焦虑程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杨志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整体护理在提高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在提高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全部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2周,观察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WHO QOLBREF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观察组的镇痛药使用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P<0.05).结论 将整体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患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作者:罗秀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术中使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和对照组(应用无菌纱布垫联合弯盘对切口进行保护).结果 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 切口周围布单浸润面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口保护套联合弯盘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潘春丽;李珍;贾明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接受根治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 抑郁及疼痛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胰腺癌患者术后的焦虑、 抑郁情绪以及疼痛,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莹;孙薇;袁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出院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燕红;徐丽;陈杰珍;许少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亲情护理与传统亲情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改良亲情护理与传统亲情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焦虑、 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传统亲情护理;另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观察组,接受改良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 抑郁、 自我感受负担得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 抑郁、 自我感受负担得分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亲情护理作为一种新型陪护方法,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垫枕卧位对骨科腰麻术后患者头痛发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垫枕卧位对骨科腰麻术后患者头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3月收治的74例骨科腰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在术后去枕平卧6 h,干预组在术后进行垫枕平卧.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头痛、头晕发生率,VSA评分及术后舒适度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头痛及头晕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术后2 h、6 h和12 h的舒适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腰麻术后采取垫枕卧位并不会增加患者的头痛、 头晕发生率,且较去枕平卧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其凤;董琳琳;袁春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热程、 皮疹/疱疹消退时间、 痊愈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热程、 皮疹/疱疹消退时间、 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病程,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枝;张雪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在暴力攻击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在暴力攻击行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9月收治的17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精神科急诊护理流程;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70例有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为研究组,接受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为0.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9%(P<0.05).研究组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3%(P<0.05).结论 精神科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可缩短暴力攻击行为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降低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

    作者:卢芸凌;卢小明;余敏;江妙玲;陈翠薇;戴莲娣;黄雄;林建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药浴联合中医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药浴联合中医护理对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浴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黄疸指数及血清间接胆红素,护理后首次排便时间、 胎便转黄时间、 黄疸消退时间,以及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黄疸指数以及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 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中药药浴联合中医护理能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雪君;莫金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出院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2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出院后,对照组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出院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出院前,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及社交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避免病情的持续恶化.

    作者:陈云玉;罗明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患者8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心理适应量表(OAI-23)评估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将OAI-23评分<40分的患者归为社会心理适应能力差组,将OAI-23评分≥40分的患者归为社会心理适应能力较好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 年龄、 自护能力和造口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低龄及自护能力差为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结论 女性、 低龄及自护能力差为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给予女性、 低龄患者提高自护能力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其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妃凤;梁桂花;徐飞鹏;梁霞;戴梅花;符小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55例)和对照组(利培酮口服液治疗,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 治疗2 w、 治疗4 w、 治疗6 w的PRL水平.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5%(P<0.05).治疗前、 治疗2 w,两组患者的PR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 w、 治疗6 w,联合组患者的PRL水平与治疗前、 治疗2 w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PRL水平较治疗前、 治疗2 w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PR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对患者的催乳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杨茂增;陆奕彬;何秀贞;黎柱培;陈章凡;何婉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BI)技术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经胃镜检查发现的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18例进行NBI检查及染色放大内镜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图像质量、 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NBI、 染色内镜对胃黏膜病变轮廓、 胃小凹形态的图像质量高于普通内镜,NBI对浅表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的图像质量高于普通内镜(P<0.05);NBI对胃小凹形态、 浅表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的图像质量高于染色内镜(P<0.05);NBI放大内镜的特异度、 敏感度及诊断准确率与染色放大内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中,采取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的特异度、 敏感度及诊断准确率均较高.

    作者:梁金春;周春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男性直肠癌患者对泌尿和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男性患者40例进行研究,均采用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 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206.5±32.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33.8±36.7)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为(23.8±5.4)个,平均住院时间为(10.6±2.7)d.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患者的泌尿功能、 生殖功能均较术前下降,但患者术后6个月的泌尿功能和生殖功能均较术后2周有显著改善(P<0.05).随访1年,盆腔局部肿瘤复发2例,复发率为5.00%.结论 腹腔镜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可降低患者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程度,减少对患者泌尿及生殖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锡汉;袁炜嗣;黄敏;庄丹;谢昭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采用超声检测不同年龄段孕妇的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高龄与适龄孕妇的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和胎儿畸形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选择2204例单胎孕妇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566例与适龄组(<35岁)1638例,采用常规经腹部超声对两组孕妇的胎儿颈项透明层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胎儿颈项透明层增厚以及胎儿畸形发生率.结果 高龄组孕妇的胎儿NT异常及胎儿畸形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P<0.05),两组的NT异常和NT正常孕妇的胎儿畸形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染色体异常类型及不良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龄是胎儿畸形的危险因素,在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检测NT值可以作为产前诊断指征.

    作者:汪芷先;林小影;孟卓;周海燕;赵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58例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扩清术治疗肺癌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创伤较小,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厚赏;林凯旋;肖国泽;汤国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状腺结节大小对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准确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 评估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经检查确定为甲状腺结节的住院患者,根据甲状腺结节直径大小分为a到e组(直径分别为≤5 mm、>5~10 mm、>10~20 mm、>20~40 mm及>40 mm),穿刺结果 按甲状腺Bethesda系统进行分类,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174个甲状腺结节,其中122个结节进行诊断效能检验.FNAC诊断总效能为敏感性80.76%、 特异性89.15%、 阳性预测值90.76%、 阴性预测值82.04%,总体诊断符合率80.43%.结论 FNAC对于甲状腺直径<5 mm的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随着甲状腺结节直径增大,FNAC的误诊率越低,诊断准确率越高,但对于>40 mm的结节,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需多次穿刺或手术活检,避免漏诊发生.

    作者:李坤位;张洪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中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DBS)术中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方法 对2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双侧STN DBS治疗,植入40侧电极,通过术中微电极记录(MER)和X线成像进行电极位置的监测和校准.结果 所有患者的术后程控效果良好,术后1年,患者的UPDRSⅢ总分在开机未服药状态下明显下降(P<0.05).结论 通过MER和X线成像可以监测到靶点的偏差和电极的移位并实时纠正,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杨超;冼文彪;陈竹宁;宣若恒;周勋;耿志杰;刘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子宫颈管长度的测量对前置胎盘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子宫颈管长度的测量对前置胎盘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间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在分娩时子宫颈管的长度,将其分为观察组(子宫颈管长度≤25 mm)与对照组(子宫颈管长度>25 mm),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与新生儿结局,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宫颈长度对提前剖宫产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的产前出血率、 早产率及孕36周前剖宫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转儿科治疗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子宫颈管长度25 mm作为孕36周前进行提早剖宫产的临界值,灵敏度为83.65%,特异度为78.36%,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值为0.778~0.914,佳预测阈值为26.5 mm.结论 子宫颈管长度的测量对前置胎盘提早剖宫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于前置胎盘孕妇应动态监测子宫颈管长度,提前进行产前出血、 早产的预防干预;当其缩短至26.5 mm以内时,可提早实施剖宫产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晓琴;李云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RI征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MRI征象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80例,观察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MRI征象,分析MRI征象与临床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患儿的MRI征象表现为脑损伤75例,诊断准确率为93.75%.不同临床分度的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轻度74.07%,中度64.71%,重度63.16%,总体诊断符合率为67.50%,MRI诊断分度与临床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Kappa=0.613).结论 MIR征象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参考依据.

    作者:莫惠芬;秦剑锋;邓锦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预测胎儿出生体重的相关参考因素以及应用不同公式对胎儿体重预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72小时内运用超声技术对胎儿进行测量,测量的数据包括胎儿的双顶径(BPD)、 腹围(AC)、 头围(HC)、 股骨长度(FL),将超声所测数据代入各个胎儿体重计算公式,记录预测的胎儿体重;同时测量孕足月产妇的宫高以及腹围.产妇分娩后测量新生儿的体重,对比各公式所预测新生儿体重的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结果 公式8、 公式9的绝对误差符合率高,分别为83.0%(166/200)、93.0%(186/200),公式9的绝对误差符合率与其他各公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公式9的相对误差符合率为94.5%(189/200),显著高于其他8个公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超声预测胎儿体重的多参数公式的准确性明显优于单参数公式,超声检查能够方便、 快捷地预测胎儿体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两种入肝血流阻断方法 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3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17例)与B组(16例).A组采用全部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采用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肝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术中输血量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1 d、3 d的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死亡患者.结论 全部入肝血流阻断与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均有可行性,但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可保护肝功能,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罗宇峰;张耀明;邓国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超声测量正常胎儿与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全脑容积的研究

    目的 探讨正常胎儿全脑容积与胎儿孕周、 双顶径(BPD)和头围(HC)的相关性以及与先天性心脏病(CHD)胎儿的差异.方法 根据胎儿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将140例孕妇分为健康组(n=100)和CHD组(n=40),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两组胎儿的心脏情况.结果 ①健康组胎儿的三维全脑容积与孕周、BPD、HC均呈显著正相关(r=0.984、0.932、0.928,P均<0.01).②孕周<30周时,两组胎儿的三维全脑容积、BPD、H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0周后,健康组胎儿的三维全脑容积、BPD及HC均显著大于CHD组胎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CHD组胎儿的MCA-PI、CPR显著低于健康组,而UA-PI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有效反映正常胎儿与CHD胎儿全脑容积的区别,CHD胎儿的三维全脑容积相对较小.

    作者:叶秋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

    目的 采用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诱导兔肝纤维化模型.方法 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30只、 对照组6只.实验组开始2周颈背部皮下注射50%CCl4橄榄油0.3 mL/kg,随后10周注射0.2 mL/kg,每周各2次;对照组注射等量橄榄油.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第4、8、12周末,检测兔肝脏功能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肝脏大体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结果 造模期间实验组家兔死亡6只,动物死亡率20%,对照组家兔无死亡.实验组兔肝脏纤维化程度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血清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均明显升高,肝组织出现假小叶结构,造模成功率为80%.对照组肝脏功能以及组织学结构正常.结论 长期持续给予四氯化碳可导致家兔的肝纤维化形成,成模率较高,并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可进一步用于相关实验研究.

    作者:唐靓;罗涛;杨亚冬;张文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DR1在卵巢癌细胞中对转移侵袭和化疗抗性的调控作用

    目的 探讨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 1,DDR1)在卵巢癌细胞中对转移侵袭和化疗抗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正在接受化疗治疗的40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切取病理组织并获得卵巢癌细胞后分别通过Talen基因敲除和过表达构建功能丧失和功能获得模型各40株,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转移侵袭功能实验以及顺铂联合紫杉醇的化疗抗性检测实验,以阐明其在卵巢癌细胞中对转移侵袭和化疗抗性的调控作用.结果 功能获得模型的信号通路关键因子IKKbeta、P50、P6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833.47±5.33、796.89±5.77、685.55±1.35,功能丧失模型分别为678.85±5.25、633.49±5.61、547.88±1.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丧失模型和功能获得模型给药前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率、 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0±0.50)%、(7.85±0.25)%以及(2.91±0.48)%、(8.94±0.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功能获得模型24 h、48 h、72 h、96 h的细胞凋亡率和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0.47±1.13)%、(47.46±1.34)%、(95.96±1.38)%、(20.18±1.32)%和(19.77±1.23)%、(27.44±1.56)%、(36.46±1.14)%、(50.67±1.33)%,功能丧失模型24 h、48 h、72 h、96 h的细胞凋亡率和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97±1.03)%、(16.88±1.32)%、(70.10±1.50)%、(10.85±1.15)%和(12.44±1.31)%、(15.89±1.11)%、(19.98±1.12)%、(21.28±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R1在卵巢癌细胞中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转移侵袭和化疗抗性调控两方面,同时IKKbeta、P50、P62为DDR1靶向信号通路的关键因子,揭示卵巢癌全新靶向作用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丹瑜;邓宇傲;刘新琼;王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症状的调查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的心理症状,分析患者心理症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影响患者术后心理症状的相关因素,并比较不同心理症状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期间的躯体化、 抑郁、 焦虑等SCL-90量表因子评分相对较高,其中心理症状阳性患者38例,阴性患者62例.文化程度低、 家庭关系较差、 家庭月收入<2000元、 术后疼痛、 合并穿孔或坏疽及术后并发症患者的SCL-90量表总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症状阳性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术后心理症状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文化程度低、 家庭关系较差、 家庭月收入低、 术后疼痛、 合并穿孔或坏疽及术后并发症.心理症状不利于患者的健康恢复,影响治疗效果,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或缓解患者的术后心理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出血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导致术后出血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鹿角型结石、 手术通道、 合并高血压、 合并糖尿病及术中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鹿角型结石、 手术通道、 合并高血压及术中并发症均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中应针对性进行预防和干预,以降低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和手术安全性.

    作者:黄安余;李国庆;何灼彬;陈林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为制订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表对9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K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整体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析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其KSS评分、Barthel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各项延续性护理需求均超过50%,需求得分排名前3位的项目为:居家功能锻炼指导、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连续护理、 康复器械使用指导;85%的患者希望延续性护理服务方式为电话随访;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与其K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整体功能越差、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低,对延续性护理的需求越高.

    作者:吴素琴;张细顺;陈燕芹;吕继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院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术后院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96例患者中59例死亡,死亡率为61.46%;37例存活,存活率为38.54%.死亡原因:7例为颅内感染,35例为脑干功能衰竭,17例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性别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年龄、 受伤至开颅时间、 术前及术后GCS评分、 术前及术后ICP评分、 术前血糖及凝血功能、 术后并发症、 脑膨出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院内死亡可能与年龄、 手术时机、 血糖及凝血功能、 脑膨出原因等因素相关,GCS、ICP评分越低,预后效果越差.

    作者:梁其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集束照护对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 研究集束照护策略对提高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对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实施集束照护策略,将策略实施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策略实施后,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得到了明显提升,医生的手卫生依从性从55.4%提高到87.7%,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从67.9%提高到93.4%.新生儿由于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导致的感染率由策略实施前的26.8%下降到策略实施后的5.4%.结论 集束照护策略能够显著提高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促使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自主提高手卫生相关意识,有利于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的改善.

    作者:邱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布地奈德给药方式对儿童哮喘的疗效和依从性研究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依从性,分析影响依从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哮喘患儿78例,随机分为水剂鼻组(布地奈德鼻水剂经鼻吸入)与粉剂口组(布地奈德粉剂经口吸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结果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担心药物副作用、 父母监督指导不力、 激素吸入装置复杂使用不习惯以及家长对激素认知程度均可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担心药物副作用、 父母监督指导不力以及家长对激素认知程度低均是导致患儿依从性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布地奈德经口与经鼻两种给药方式在治疗儿童哮喘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加强对患儿的用药指导及提高家长对疾病和药物的认识可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

    作者:胡梅华;林岳华;胡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预防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6例普通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早产率、 非母乳喂养率、 营养不良率及二手烟接触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铁、 锌等微量元素含量及IgA、IgG、IgM等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产、 非母乳喂养、 营养不良、 二手烟接触,铁、 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及IgA、IgG、IgM等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较低是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鼓励母乳喂养,适量补充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加强营养与运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水平,从而降低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作者:张日安;黄杏雄;陈国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带涤纶套中心静脉长期导管在MHD患者中的生存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带涤纶套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导管生存情况和影响导管生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MHD患者40例,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统计随访期间的导管失效事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糖尿病肾病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导管生存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导管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导管中位生存时间为52(9~70)个月,共发生导管失效事件24例,发生率为60.00%.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导管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HR=0.649,95%CI(0.275,1.440),P=0.189].Cox回归模型显示,血红蛋白水平、 透析前CVP和导管相关感染是影响导管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的带涤纶套中心静脉长期导管远期存在较高的失效率,血红蛋白水平、 透析前CVP和导管相关感染是影响导管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刘雪彬;刘奕深;林钒;佘伟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MRI成像技术对瘢痕妊娠及胎盘植入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瘢痕妊娠、 胎盘植入属于妇产科急危重症,产前诊断困难,严重者会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发病率明显增加.对瘢痕妊娠、 胎盘植入进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因此,提高瘢痕妊娠、 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MRI在瘢痕妊娠及胎盘植入中的应用和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刘芮杞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