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
  • 国际刊号:0754-88905604
  • 国内刊号:0754-88905605
  • 影响因子:0.14
  • 创刊:201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2012年上海市松江区跌倒/坠落伤害的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伤害监测中跌倒/坠落的分布特征,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首次在松江区哨点医院就诊的跌倒/坠落伤害病例,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进行报告.结果 2012年共收集跌倒/坠落伤害病例32 336例,占全部伤害病例的41.3%,男女性别比为1.35:l;跌倒/坠落是0~14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引发伤害的主要原因(63.5%和65.95%);跌倒/坠落的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公共居住场所、公路/街道(39.44%、24.42%、l1.63%);跌倒/坠落发生时主要活动为休闲活动(71.1%)、有偿工作(12.4%)、学务/学习(8.3%);跌倒/坠落发生的时间集中在8-10时(25.5%)和15-18时(25.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和扭伤/拉伤为主(51.63%和31.7%);严重程度以轻度(84.7%)为主.结论 跌倒/坠落是松江区的主要伤害原因之一,应重点开展针对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跌倒/坠落的干预.

    作者:马慧芬;严卫军;朱美英;关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上海市某私营骨科专科医院伤害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某私营骨科医院伤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私营专科医院在伤害监测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完善伤害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长宁区某骨科医院2012年伤害病例为对象,分析人口学特征、伤害特征、受伤原因、伤后处理及疾病负担.结果 共计监测到伤害病例874例,平均年龄34.3岁,男女性别比2.8∶1.就诊病例中70.8%为非上海户籍人口.主要的受伤类型为跌落(52.4%),其次为钝器伤(23.8%)和交通伤害病例(7.7%).43.8%的病例因骨折就诊该医疗机构,其次是开放性伤害(20.6%)和扭伤(18.6%).54.3%的病例为中等程度伤害,重伤15.7%.35.7%的伤害发生在工业和建筑区域.所有病例受伤后平均需要住院7天,休息30天,平均医药费用为2 000元.结论 专科医院在病例人口学特征和伤害特征等方面不同于社区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大医院,是伤害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建议在此监测基础上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

    作者: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伤害定义改变对18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伤害发生率结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伤害操作定义变化对18岁及以上城市居民伤害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长沙市芙蓉区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以2种伤害操作定义计算伤害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之间的差异.“广义的2004年伤害操作定义”为“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过以下任一种情况的伤害?(1)自己或亲戚朋友帮忙简单处理;(2)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3)因伤休息一天以上”.2004年伤害流行病学界定标准(修改意见)即严格定义为:“过去一年内,是否发生过以下任一种情况的伤害?(1)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2)因伤休息一天以上”.结果 基于广义伤害定义计算的发生率为4.93%,而按严格伤害定义计算的发生率为3.54%(x2=6.97,P<0.05),后者仅占前者的71.8%.按人口统计学特征分组后,基于广义伤害定义的发生率均高于基于严格伤害定义的伤害发生率,伤害发生率比值介于0.65~0.82之间,但仅女性、汉族和初高中组别的两种发生率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伤害定义会对伤害发生率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未来研究应同时报告不同严重程度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田丹平;邓欣;李黎;杨俊峰;高林;黄渊秀;胡国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汕头市某三甲医院交通伤害病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RTI)的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探索,为完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内容、制定天气—响应交通管理策略、减少气象因素对交通伤害的不利影响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从汕头市某三甲综合性医院收集2002-2012年近11年间道路交通伤害病例,以每日发生例数进行统计;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收集相同时间段的汕头市气象监测数据,按日平均温度(℃)、降雨量(mm)、相对湿度(%)、气压(kPa)、风速(m/s)和日照时数(h)进行整理;使用SPSS 19.0软件,根据各指标数据的正态性检验结果,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rp或rs),对每日RTI病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变量的时间序列趋势图对各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描述.结果 每日RTI发生例数与日均温度、光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rs=0.042,P=0.012和rs=0.038,P=0.024);与日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rp=-0.034,P=0.044和rp=-0.036,P=0.030).与其他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度对道路交通伤害具有负面影响,而降雨量对RTI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效应.

    作者:高景宏;朱瑶;李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潮汕农村中学生自行车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医疗负担分析

    目的 了解潮汕地区农村中学生由于骑自行车或乘坐自行车而造成的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医疗负担.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潮汕农村地区12个学校7 080名中学生进行自行车伤害发生情况及医疗负担情况的调查,并对发生自行车伤害的851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851例自行车伤害病例,伤害发生率为12.02%,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64.04% vs 35.96%,x2=70.28,P<0.01),住宿生伤害发生率低于非住宿生(29.38%vs 70.62%,x2=22.26,P<0.01).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在公路/街道(35.4%),受伤部位以肩和上臂为主(21.6%),受伤性质以浅表损伤居多(24.1%),受伤程度以轻度为主(52.88%).自行车伤害病例在家卧床及住院的平均天数分别为7和8d,平均医疗花费为600元.结论 潮汕农村地区中学生自行车伤害事故较为严重,造成一定的医疗负担,急需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作者:冀艳虎;李丽萍;卢耀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广州市2012-2013学年中小学生伤害现况及疾病负担研究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现状及疾病负担,为完善广州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012-2013学年中小学伤害监测哨点学校在校发生伤害学生填写的《广州市中小学伤害监测报告卡》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伤害监测哨点学校共有822人次发生伤害,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为0.27%.男、女生伤害发生率分别为0.41%和0.13%,小学、初中、高中和职中分别0.21%、0.30%、0.33%以及0.15%.伤害原因以跌倒/坠落伤多(38.2%),伤害多发生于体育活动时(39.2%),伤害性质中以骨折多(27.9%).一学年发生伤害所需要的医疗费用合共为1 311 807元,中位数为300元,住院费用占所有费用的63.3%.因伤害导致缺课总天数为2 513天,有314人次父母因照顾伤害患儿误工,占38.2%.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学生伤害发生原因和性质有所不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干预活动.

    作者:张维蔚;熊莉华;林琳;李迎月;林晓华;刘伟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创伤伤害严重程度的定量评估

    目前我国总体上将创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微伤、轻伤、重伤和危重伤.通常对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估主要还是定性描述性的,由于评估者采用的判定方法不同、评估者的经验和掌握尺度差异,都会导致评估结果明显的差异.采用创伤评分的方法可使创伤严重程度的评估定量化和标准化.在创伤伤害严重程度的评估时,采用简明损伤定级评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新的损伤严重度评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创伤严重程度评分(trauma and injury severity score,TRISS)、创伤严重程度特征评分(a severity characterization of trauma,ASCOT)和功能独立评分(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可科学、方便地对创伤的组织损伤程度、多发伤的严重程度、结局情况等进行定量评判.文章对创伤严重程度的划分标准和几种创伤评分方法做了介绍.

    作者:周卫红;周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道路交通伤害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高,造成伤害严重,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道路交通伤害预测对掌握其未来的发生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法、灰色模型法和BP(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法等.回归分析法主要适用于样本量大、数据波动小、规律性较强的预测;时间序列分析法中应用较多的是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其对数据的要求不高,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适用于近期或短期预测;灰色模型法所需样本数据少、原理简单、运算方便,特别适合对具有复杂性、随机性和灰色性特点的道路交通伤害的预测;BP神经网络法则需要较为全面的数据,短期预测精度高,可用于宏观问题的预测.本文就道路交通伤害预测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为减少和预防道路交通伤害提供依据.

    作者:庞媛媛;张徐军;崔梦晶;顾月;陈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精神疾病与伤害

    精神疾病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患者在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等精神活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加之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和监管体系,围绕精神病患者发生的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本文综述分析了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自我伤害以及遭受他人伤害的特征与规律,为制定相关政策、疾病防治、患者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降低伤害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翰迪;黄庆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农药中毒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

    农药中毒是中毒和意外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在接触农药过程中,如果农药进入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人的大耐受量,就会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出现生理失调、病理改变等一系列中毒临床表现.农药中毒主要分为急性生产性中毒和急性非生产性中毒.急性生产性中毒主要发生于农药厂生产的包装工人和农村施用农药人员.特别是在田间喷洒农药或配药及检修施药工具时,可通过受到农药污染的皮肤,经皮肤发生急性中毒,也易经呼吸道吸收发生急性中毒.急性非生产性中毒主要是由于误服、自杀及滥用农药引起[1].

    作者:张徐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北京市居民社会风险知觉的质性研究

    目的 社会风险知觉是社会、文化和道德的共同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的关注点都将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揭示困扰北京市居民的各类社会风险事件,了解不同人群的风险知觉差异,从而为社会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词汇联想法(word association),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居民关注的社会性风险事件进行了测量,随后通过归纳法(inductive method)对这些社会风险事件进行了编码,并采用卡方检验对居民的关注领域做进一步的差异检验.结果 北京市居民所关注的社会风险事件共分为七类:国家安全、政府执政、社会稳定、社会风气,金融经济、资源环境和日常生活;差异检验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个体,其所关注的风险事件均有所差异.结论 不同社会环境下,人们所关注的风险事件各有差异,通过对风险事件类别和关键事件的揭示,本研究可以帮助有关部门提供监测指标,做到防微杜渐.

    作者:郑蕊;刘怡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媒体信息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异常行为

    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社会带入数字化信息时代,青少年在享受新媒体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信息异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本文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论述了信息异化的内涵以及表现形式,分析信息异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异常行为的关系,剖析信息异化对青少年网瘾,厌学,逃学,犯罪的影响.

    作者:林岳新;魏传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亲密伴侣暴力、抑郁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纵向研究的系统综述

    在以往的研究中,亲密伴侣暴力、抑郁和自杀未遂表现为三种关系:(1)亲密伴侣间的暴力导致抑郁和自杀未遂的发生,(2)抑郁和(或)自杀未遂导致亲密伴侣间的暴力的发生,(3)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导致亲密伴侣间的暴力、抑郁和自杀未遂的发生.为了确定亲密伴侣间的暴力、抑郁和自杀未遂这三者之间关系,英国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Devries等学者进行了一项关于不同性别抑郁和自杀未遂的发生与亲密伴侣暴力之间关系纵向研究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作者:Karen M.Devries;Joelle Y.Mak;Loraine J.Bacchus.Jennifer C.Child.GailFalder;Max Petzold;Jill Astbury;Charlotte H.Watts;方瑶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