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医学(电子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主办,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南山区慢性病防治院协办的专业类学术期刊;同时也是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会刊。它是一本面向医疗卫生界、教育界、学术界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刊物
1.有严谨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能重点说明一个或几个问题,有理论或实际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无误,文字精炼,层次清楚,书写工整规范。
2.篇幅:论著以不超过4 000字,综述、讲座、方法学介绍等以不超过4 000字,短篇报道以不超过1 000字为宜。
3.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不设副标题为好。一般不使用缩略语。
4.作者:论文署名不宜过多,应是参与选题和设计、参与具体工作、能对研究结果负责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性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以脚注形式注明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虽对本文有贡献,但不具备作者条件者在文后志谢。作者姓名排序需在投稿时确定,需要变更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一经编排,不得更改。
5.摘要:论著需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不分段,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应全部列出,当作者不属于同一单位时,在各作者姓名右上角加数字。例如:LIN Xian-yan1,WU Jian-ping2,QIN Jiong1,LIU Qun1.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
6.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无相应词,处理办法:(1)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但要置于最后。关键词中不能用缩写,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7.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写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8.科研论文中,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的)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9.图表: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文字简明准确的同(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并需注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要求表内数据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如果出现均值±标准差,一定要写明样本量。间断性资料用条形图,连续性资料用线图。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10.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天 应改为ng·kg~·d~;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 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 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 应为斜体。
11.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和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要写成5% ~95% ,50.24-0.6%要写成(50.24-0.6)%,75.4±18.2 mg/L要写成(75.4 4-18.2)mg/L。附带尺寸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am×3 am×5 am,而不写成4×3×5 am 。
12.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中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的有:(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 );(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 ;(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 ;(4) 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 ;(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 ;(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3.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注明全称,然后用括号写出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
14.参考文献:以亲自阅读的近年主要者为限,应尽量精选。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不得引用未公开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者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西文加“,eta1.”,日文加“,他”)。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按引用先后顺序排列于文后。
举例:
[1]李国庆,田俊峰,胡秀芬,等.神经管缺陷危险因素的探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17-19.
[2]Iizuka H,Ohara K,Ishijima A,et a1.Correlation between anti-HBc titers and HBV DNA in blood units
without detectable HBsAg.Vox Sang,1992,63:107-1 1 1.
[3]王建华.疾病的预防策略和疾病监测.见:连志浩,主编.流行病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3.145.
[4]Weinstein L,Swartz MN.Patholog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s.In:Sodeman WA Jr,SodemanWA,eds.Pathologic physiology:mechanisms of disease.8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1974:457-472.
[5]Sambrook J,Fritseh EF,Maniatis T.分子克隆实验指南.金冬雁,黎孟枫,译.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04-342.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Geneva:WHO.1970:1-74.
1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 ×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6.来稿须附单位正式介绍信。内容应包括对稿件的评审意见、有无一稿两投、未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对未采用的稿件,只寄退稿信,请作者自留底稿(包括图片)。如果对退稿意见有疑问,可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诉。
17.来稿要求论著用Word格式打印一式2份(包括图表),用A4纸、小四号字隔行打印。文中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斜体等应注明。菌名需用斜体。另注明作者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及E-mail地址备用。
18.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通过“快速通道”以最快的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及2位同行专家推荐。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刊出。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第四节伤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中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以及现有资料研究中收集到的现存资料,只是伤害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开始.研究人员要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对原始资料或现存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分组、汇总和再加工.资料整理是调查和实验工作的继续,也是分析研究工作的开始,它在整个研究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目前一般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本节将围绕统计软件在资料整理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伤害资料数据库建立后,可用各种常规的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林汉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多数有关自杀行为的生化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是与自杀有关的关键性神经递质.单胺氧化酶A(MAOA)是5-HT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灭活酶,起到平衡大脑中5-HT分泌的作用.本文对MAOA及其基因多态性在自杀行为发病机制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现况和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刘阳洋;贾存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启动子区域-141 Cins/del基因多态性与农村自杀未遂的关联性.方法 按照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在山东农村选取371对自杀未遂者及正常对照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检测基因多态性.结果 ins基因频率和ins/ins基因型在自杀未遂者中出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人群(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ins/ins基因型携带者自杀未遂的风险为del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11倍(95% CI: 1.43~3.12),调整负性生活事件、精神疾病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后,ins/ins基因型携带者自杀未遂的风险为del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28(95% CI: 1.28~4.07).结论 DRD2-141 Cins/del (rs1799732)多态性可能是自杀未遂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锦毓;杨庆国;汪心婷;张吉玉;贾存显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意外伤害的人群与职业暴露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随机抽取20个行政村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2009年5月1日至2010年4月30日伤害及其相关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建立数据库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11902人,其中1年中曾遭受≥1次意外伤害的927人,年伤害发生率7.79%,男性(9.92%高于女性(4.29%χ=123.40,P<0.001。前6位伤害类型是器械/工具伤、运输事故))2伤、跌倒、动物伤、烧烫伤和中毒。农村商业经营人员发生率高(12.65%),其次是普通农民(8.28%)。农作物运输(OR:2.51,95%CI:1.93~3.26)和农场建筑修缮(OR:2.56,95%CI:2.12~3.10)工种伤害危险高,家务劳动、农作物种植和饲养业者是保护因素。年工作<90d伤害危险高(OR:2.09,95%CI:1.54~2.84),181~270d伤害危险降低(OR:0.83,95%CI:0.75~0.93)。结论农村商业经营人员、农作物运输、建筑修缮、每年工作<90d等伤害发生率高,从事上述职业和工种的农村居民和临时劳动者更应注意预防因农业暴露造成的伤害。
作者:郑福刚;郭拥军;李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制定适于我国的针对妇女暴力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本文综述了2000年至今我国妇女暴力的流行及影响因素研究.我国针对妇女的暴力以精神虐待发生率高,其次为躯体虐待,性虐待的发生率较低.针对妇女暴力的影响因素存在于个人-人际-家庭-社会等生态学模型的各个环节中.
作者:高欣;段蕾蕾;王临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近5年上海市闸北区伤害死亡变化趋势和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10-2014年居民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间,伤害死亡率呈波动趋势,从2010年的32.38/10万下降到2013年的27.71/10万,2014年回升至33.71/10万.标化死亡率从2010年的16.86/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1.35/10万,2014年又回升至13.35/10万.男性标化伤害死亡率是女性的1.53倍.65岁以上老年人是伤害死亡的主要人群,占61.24%,而意外跌落又是老年人首位伤害死亡原因(死亡率为65.58/10万),而交通事故是65岁以下人群的首位伤害死亡原因(死亡率为5.03/10万).结论 伤害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伤害干预工作,加强对意外跌落和交通事故防范的宣教和指导.
作者:万秋萍;权力;张国慧;徐敏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年龄相关的运动和认知障碍可增加跌倒的风险,而跌倒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跌倒可带来一系列创伤风险,因此,已有研究针对跌倒提出了许多干预措施.作者认为在进行老年人跌倒干预时,应该同时针对认知和运动两方面,但通常研究者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尚缺乏同时针对改善机体运动和认知功能以减小跌倒风险的综合方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一个模拟计算机非浸入式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的多模式跑步机的训练,可以同时提高影响跌倒风险的认知和运动功能.
作者:Anat Mirelman;Lynn Rochester;Inbal Maidan;高然;魏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汕头市某综合医院2008─2012年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的影响因素,为严重颅脑交通伤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某大型综合性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神经外科收治的因道路交通伤害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交通事故致颅脑严重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858例,男性1343例(72.3%),女性515例(27.7%),男女性别比为2.61∶1。15~44岁年龄组为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的主要人群占59.1%。受伤人员中摩托车使用者所占比例大,为44.3%,其次为行人,占21.5%。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0.40±42.22天,平均住院费用为29146.30±43243.00元。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婚姻状况、道路使用者类型、患者入院时情况、多发伤与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程度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入院情况、多发伤是影响患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男性、14岁以下儿童、入院情况紧急、多发伤为严重颅脑交通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瑶;李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6年广东省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广东省特色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年1-12月在广东省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患者为监测对象,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共收集到伤害病例302 148例,男女性别比为1.69;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15 ~ 44岁.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32.99%)、动物伤(18.31%)、钝器伤(15.26%)为主;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35.10%)、公路/街道(23.40%)为主;伤害发生时活动以休闲活动(42.60%)、工作(15.40%)为主;伤害意图主要为非故意伤害(94.2%);伤害性质以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8.90%)和挫伤、擦伤(37.60%)为主;伤害部位以上肢(33.40%)、下肢(24.20%)、头部(22.30%)为主;伤害累及系统以运动系统为主,高达66.50%.结论 男性、15 ~44岁的青壮年是广东省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应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黎君彦;徐浩锋;孟瑞琳;许燕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儿童伤害是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导致了巨大的疾病负担,也造成了沉重的直接、间接和无形经济负担。国内外已有部分学者针对儿童伤害的经济学负担展开研究,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各异,受到研究伤害类型、人群特征、地域和社会经济等影响。本文就儿童伤害经济学负担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儿童伤害经济负担的必要性和探索方向。
作者:温连奎;杨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急急,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请问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9月中旬在投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请问一下,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昨天联系了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