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对深圳市中小学生犬猫抓咬伤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调查分析,为动物伤害的进一步预防和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深圳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区的7所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中小学生4967名.结果 中小学生的犬猫抓咬伤防护知识的知晓率为48.88%,中心城区学生的知识评分(10.49±3.47)、态度水平(70.04±9.22)均高于边缘城区学生(8.96+3.48,67.40±8.78),边缘城区学生的危险行为发生水平(28.26+12.13)高于中心城区学生(24.78+11.11),中心与边缘城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中小学生预防犬猫抓咬伤的防护知识水平较低,居住在边缘城区的学生易成为抓咬伤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开展犬猫相关伤害防护知识和预防狂犬病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陈盈;程福源;谭亚飞;高杨;周丽;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现状,确定故意伤害危险行为的高危人群,为干预青少年故意伤害危险行为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广东省21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2所初中,2所高中,1所职业学校和l所大学,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1~2个班,共25425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的受侮辱、打架、自杀等故意伤害危险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生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共14706人,发生率为57.8%.男生故意伤害危险行为发生率(60.8%)高于女生(55.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3.02,P=0.000);农村学生发生率(64.0%)高于城市学生(52.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78.24,P=0.000);不同阶段学校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生(65.8%)、初中生(62.9%)、职校生(61.8%)、大学生(38.6%),具有线性趋势(x2=737.56,P=0.000).结论 男生、乡村地区学生、高中生的故意伤害行为报告率较高,相关部门可根据其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林巧绚;吴为;沈少君;马文军;聂少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学生踩踏事故预防意识和应对技能现状,为更好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广州市2973名中学生进行有关踩踏事故的安全意识、防护知识、自救互救技能的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关于踩踏事故的安全意识尚可,平均得分为(77.33+14.92);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一般,平均得分为62.13+20.63;应对技能相对较差,平均得分为(35.89±21.78).不同性别(t=4.07,P<0.001)、父母亲不同文化程度(F1=18.20,F2=15.33,P<0.001)以及父母亲不同职业(F1=16.70,F=7.86,P<0.001)的组间防护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的中学生接受过安全技能培训,60.1%的中学生希望学校能够以游戏互动实践的方式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关于踩踏的防护与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学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宣教与演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应对技能,严防事故的发生,大程度降低事故损害.
作者:杨建卫;王海清;饶珈铭;庞敏慧;叶云凤;王声湧;董晓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桃农农业伤害发生的情况,及其与睡眠状况之间的关联性,为我国果树业农民农业伤害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纳入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北屯村和大北关村的所有桃农,收集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睡眠情况、农业伤害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情况与农业伤害发生的关系.结果 桃农的农业伤害发生率为20.8%.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和6~8小时组伤害发生的风险分别是8小时以上组的1.92倍和2.00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常入睡困难组伤害发生的风险是从不或偶尔组的2.09倍,P=0.001;经常半夜醒后入睡困难组伤害发生的风险是从不或偶尔组的2.00倍,P=0.007;经常白天困倦组伤害发生的风险是对照组的2.54倍,P<0.001.结论 睡眠时间少和睡眠质量差是导致桃农农业伤害发生风险增加的一个因素.因此今后开展农民职业安全研究时睡眠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积极改善农民的睡眠状况对农业伤害的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罗凤琪;郭月;鲁艺斐;张玥;高琦;祝慧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首次留置静脉中心导管的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首次留置静脉中心导管的透析患者12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60例和人性化护理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置管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实施二周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人性化护理组的伤口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性组的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7%,人性化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林卓珊;林建梅;吴映华;卢敏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患慢性病与跌倒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在长沙市开福区选取18岁及以上的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慢性病患病情况、跌倒发生情况等信息.结果 在3 078名调查对象中,近1年的跌倒人次发生率为2.76%,其中男、女性跌倒发生率分别为1.95%和3.33%.慢性病患病率为30.77%,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分别为19.69%和6.56%.调整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后,患1种慢性病的个体发生跌倒风险高于未患病个体(调整OR=2.32).结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社区18岁及以上居民跌倒发生率较高,患慢性病增加居民跌倒的发生风险,卫生部门在开展跌倒干预工作时应综合考虑慢性病患病的影响.
作者:成佩霞;张林;张伟;宁佩珊;程勋杰;胡国清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湖南省交通事故摩托车驾驶员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以及改善道路和交通工程设施安全性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随机抽取的2014年湖南省6808例一般涉摩事故的摩托车驾驶员伤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无后座乘客的驾驶员更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等责事故比无责事故中的摩托车驾驶员更易发生严重伤害事故.45岁以下的驾驶员受重伤可能性均小于65岁以上的驾驶员.平直路段和一般坡道都比急弯陡坡更容易发生严重事故,而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情况是发生在陡坡和连续下坡的路段.相较于一般城市道路,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易发生摩托车驾驶员伤情严重的事故,其次是等外公路.结论 应该从教育、执法、道路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倡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和减轻摩托车驾驶员的伤害.
作者:李春阳;赵海深;黄合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网民及媒体对“网络暴力”的关注程度,为科研工作者及政策制定者了解舆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百度指数,以“网络暴力”为检索词,收集2014年9月1日-2015年8月31日期间的用户关注度及媒体关注度数据,以及“网络暴力”的相关新闻,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在时间分布上,“网络暴力”的网民关注度,呈单峰现象,峰值过后,趋于稳定.而媒体关注度上呈双峰现象.不论网民关注度或媒体关注度,峰值期间所涉新闻均与公众人物相关.在空间分布上,“网络暴力”用户关注度东部高于西部,南方高于北方,经济发达的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结论 “网络暴力”关注度有助于科研工作者把握网民对“网络暴力”的动态认知,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制止“网络暴力”的发生.
作者:黄泽鹏;杨昆鹏;杨连朋;雷晖倩;章欣怡;刘翔翔;欧利民;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济南市青少年自杀意念的现状及家庭环境的状况,探究家庭环境状况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的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市6所中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是否产生过自杀意念与家庭状况调查.后者包括学生成长环境、经济状况、家庭冲突情况、亲友自杀情况等.结果858名学生中有121人产生自杀意念,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4.10%,城市学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17.75%)显著高于农村学生(11.16%).自杀意念组学生的家庭冲突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17.29+5.18 VS 16.22=5.00,P<0.05).自杀意念组学生承受的“来自其他人的暴力”比无自杀意念组的学生更加严重(8.67±2.72 VS 7.70±1.82,P<0.05).当学生的“家人或亲属中有自杀未遂史”时,其自杀意念检出率高于家人或亲属中无自杀未遂史的学生(P<0.05).家庭冲突情况越严重、家人或亲属中有自杀未遂史、来自其他人的暴力情况越严重对学生自杀意念的作用依次降低.结论 济南市中学生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自杀意念的产生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较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宪琪;汪心婷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儿童体能活动伤害是儿童常发生伤害种类之一,不仅给儿童带来身心危害,并且其产生的后果也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造成一定的疾病负担.本文通过对国内开展的儿童体能活动伤害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我国儿童体能活动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并对今后针对儿童体能活动伤害开展的干预研究提出建议.
作者:程福源;高杨;李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公共卫生和社区医学学院Louise Shaw等对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人进行专项研究,结果显示,“行驶在人行道”和“闯红灯”是自行车骑行者常报道的道路交通违规现象.而落后的基础设施设计是道路交通规则漏洞大的贡献因素,其次是机动车辆的速度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行为.
作者:Louise Shaw;Roslyn G Poulos;Julie Hatfield;Chris Rissel;帅健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约500多万人死于伤害,由伤害导致的损失占各类疾病总损失的12.4%[1].我国每年各类伤害发生约2亿人次[2],据全球疾病负担课题组的数据估计,2010年我国有79.6万人死于伤害,占世界总伤害死亡的16%,其中1~39岁人群总死亡的48%为伤害[3].
作者:胡国清;李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头部外伤后出现视物模糊,继而双眼盲,临床治疗后,通过专科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并结合文献记载讨论与研究后,认定其为癔病性功能性盲.
作者:崔永峰;董志涛;杜巍;邢树立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