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居民居家环境的消防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家庭8 997户,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居家环境消防安全状况及相关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楼道内灭火器配置率为33.33%,10.60%的楼道内堆放有杂物,6层以下多层住宅和21年以上房龄的老旧小区情况差.居民家中灭火器配置率仅15.03%,触电保护装置、灶具自动熄火保护装置配置率分别为75.99%和71.76%,47.24%的家庭每年至少检修一次灶具,仅5.98%的家庭配备了便携逃生设备.53.50%的调查对象表示会使用灭火器,女性、高龄老人及文化程度低者掌握情况差.结论 住户需加强消防意识,公安消防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
作者:张磊;姜玉;周鹏;周方家;夏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地区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三级综合医院8年后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变化.方法 采用同样的心理卫生服务调查问卷分别了解2001年和2009年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情况,采用McNemar检验了解三级综合医院提供心理卫生服务比例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并通过配对非参数检验了解这两年三级综合医院心理门诊量和心理会诊量的差异.结果 2001和2009年北京三级综合医院在提供门诊心理卫生服务、住院心理卫生服务、心理会诊服务和心理测查服务比例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情感障碍和儿童心理问题都是2001和2009年门诊中常见的心理问题.2009年北京市三级综合医院的心理门诊总量,情感障碍和酒精与药物依赖障碍的心理门诊量都高于2001年(P<0.05).2009年三级综合医院提供心理会诊服务次数高于2001年,尤其是内外科的心理会诊次数(P<0.05).结论 2009年三级综合医院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情况较2001年有所提高,但仍需要继续完善三级综合医院的心理卫生服务.
作者:安静;李献云;张亚利;童永胜;杨甫德;梁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6年广东省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广东省特色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6年1-12月在广东省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患者为监测对象,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共收集到伤害病例302 148例,男女性别比为1.69;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15 ~ 44岁.伤害发生原因以跌倒/坠落(32.99%)、动物伤(18.31%)、钝器伤(15.26%)为主;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35.10%)、公路/街道(23.40%)为主;伤害发生时活动以休闲活动(42.60%)、工作(15.40%)为主;伤害意图主要为非故意伤害(94.2%);伤害性质以锐器伤、咬伤、开放伤(38.90%)和挫伤、擦伤(37.60%)为主;伤害部位以上肢(33.40%)、下肢(24.20%)、头部(22.30%)为主;伤害累及系统以运动系统为主,高达66.50%.结论 男性、15 ~44岁的青壮年是广东省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应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伤害预防控制措施.
作者:黎君彦;徐浩锋;孟瑞琳;许燕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长宁区居民伤害相关知信行(KAP)情况,为伤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长宁区居住满一年,18岁及以上的居民8 92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长宁区18岁及以上居民,了解本市交通规则中有关步行和骑自行车内容者占47.5%,机动车驾驶员中有40.7%的人曾在开车时使用手机,13.4%的人表示开车时曾不佩戴安全带;21.7%的居民表示步行过马路时在没有汽车的情况下会闯红灯.当电器超出使用寿命时,39.5%的居民表示只要不影响功能会继续使用.18.1%的居民无每日睡前检查燃气开关的习惯.53.5%的居民表示会使用灭火器.男性伤害KAP中知识和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Z=-2.30,P<0.05,Z=-6.21,P<0.01).KAP中知识和行为得分随着年龄升高而降低(F=27.5,P<0.01,F=35.22,P<0.01),随着受教育程度(F=76.77,P<0.01,F=113.32,P<0.01)的升高显著升高,且行为得分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升高而升高(F=48.14,P<0.01).不同职业伤害KAP得分存在显著差异(F=87.10,P<0.01).结论 长宁区居民伤害相关知信行仍需提高,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差异明显,需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
作者:周方家;姜玉;周鹏;张磊;夏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藁城区产品伤害分布特点及流行特征,为产品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区、镇级3家监测医院,由护士或医生填写统一制定的《产品伤害监测报告卡》,收集伤害就诊患者的伤害及相关产品信息.结果 2016年藁城区伤害监测系统共报告产品伤害病例2 398例,占伤害病例的34.42%,平均年龄(40.44±19.42)岁,以男性居多,性别比(男:女)为1.46:1;主要涉及产品为“除汽车以外的其他交通运输设备”(42.20%)和“汽车”(31.86%).伤害原因主要为交通伤(68.89%);伤害发生地点主要发生在公路/街道(73.39%)、家中(15.68%)和工业建筑场所(1.83%);伤害的部位为头部(27.40%)、下肢(20.93%)、上肢(20.85%)为主;以非故意伤害(99.21%)、轻度伤害(61.75%)和接受治疗后回家(52.88%)为主.结论 石家庄市藁城区产品伤害主要威胁男性劳动力人群.道路交通工具是伤害涉及的主要产品类型.应进一步完善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开展有关重点产品的伤害监测活动,并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王军勇;杨雪丽;马新颜;高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和外环境的安全性评估,促进居家和外环境致跌危险环境的改造,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 在大连市某社区选取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入户进行家居环境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居家环境干预活动,包括:宣传、讲座和居家环境样板间改造.对社区楼房外环境致跌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社区居委会进行外环境整改.1年后再次入户进行居家和外环境改造情况评估.干预活动前后调查老年人跌倒率.结果 干预前跌倒率为19.6%,干预后跌倒率为11.5%,与干预前比较非常显著降低(x2=34.523,P<0.01),干预有效.结论 居家环境和外环境致跌危险因素,增加了老年人跌倒发生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和外环境致跌危险因素评估和改造,可有效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作者:梅丹;姜杰;王晓锋;刘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体能活动损伤(Physical Activity-Related Injury,PARI)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于2017年3-4月对两所高校的大一至大三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社会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参与情况、久坐行为与睡眠时间,以及过去十二个月里PARI的发生情况及其后果.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PARI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2 123名学生完成问卷调查,PARI的发生率为33.9%,且男生的发生率(40.4%)高于女生(31.5%).大部分学生因PARI而无法进行体能活动(58.6%)或需要接受医疗处理(45.5%).几乎所有体能活动相关指标(除了每周步行/骑自行车的频率外)都与PARI的发生存在正相关关系,且以频繁参与剧烈强度体育运动为甚.男生、大一学生、运动代表队成员、频繁且过长时间参与剧烈强度体育运动者和睡眠不足者发生PARI的风险较高. 结论 大学生PARI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体能活动的同时,应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干预策略与措施,预防并减少PARI的发生,确保大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作者:蔡伟聪;李丽萍;高杨;贾存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哨点医院产品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产品伤害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2016年深圳市南山区哨点医院产品伤害监测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南山区共报告产品伤害病例38 684例,占总伤害病例数的37.75%,男、女性别比为2.12:1,年龄中位数为29岁,主要发生在19~39岁年龄组,造成伤害前三位的产品依次为“特殊物品及其他”(33.59%)、“家庭用品”(22.04%)、“交通运输工具”(18.79%).产品伤害发生原因前三位依次为刀/锐器伤(29.55%)、钝器伤(27.30%)与跌倒/坠落(19.29%),产品伤害发生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8.66%)、锐器伤(33.19%),受伤部位以上肢(37.55%)为主.伤害程度以轻度为主(84.16%),中、重度分别占9.07%和6.77%,伤害结局以处理后出院为主.结论 不同类型产品伤害发生的原因、性质和部位等具有差异性,产品伤害预防应采取多部门合作的方式,对不同种类产品的伤害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龚家辉;赵丹;王长义;李燕妮;彭晓琳;陈洪恩;徐珊;马剑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大多数有关自杀行为的生化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是与自杀有关的关键性神经递质.单胺氧化酶A(MAOA)是5-HT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灭活酶,起到平衡大脑中5-HT分泌的作用.本文对MAOA及其基因多态性在自杀行为发病机制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现况和进展作出综述.
作者:刘阳洋;贾存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外伤性黄斑裂孔是黄斑裂孔中一个常见的类型,多见于闭合性钝挫伤,可以受伤后立即或延迟发生,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外伤性黄斑裂孔诊断较易,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不仅可以明确黄斑裂孔诊断,还可以准确测量黄斑孔的大小及发现裂孔周围的视网膜病变.外伤性黄斑裂孔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观察治疗;外伤性黄斑裂孔有一定的自愈性,大约1/3的患者可以自愈,自行愈合时间大多数在6个月内,直径小、不伴孔周囊肿的裂孔较容易愈合.对于不愈合的裂孔,可以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手术,并且可以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2、浓缩血小板、血清、自体纤溶酶,黄斑前膜或内界膜剥除等方法促进黄斑裂孔愈合.
作者:柯喜宣;陈浩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从社会福利和家庭关系两个层面对欧洲老年人群的自杀和健康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重新讨论相关理论.方法 本文使用了欧洲对抗抑郁症联盟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欧洲死亡率数据库、欧洲社会调查数据库、欧盟对外公开的数据以及德国研究基金会资助项目“儿童价值观和代际关系跨文化研究”提供的数据库,按照社会福利模式对欧洲国家进行了具体划分,并使用家庭内代际之间和谐模型探讨欧洲老年人群的自杀和健康问题.结果 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例如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以及总体生活质量是否满意)与自杀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P<0.05;-0.51,P<0.05).福利国家的政策对老年人群主观幸福感的建立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老年人群的自杀率.家庭层面的支持与代际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对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至关重要.结论 社会福利与家庭支持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成为未来老年学研究的重点.社会文化视角看待老年人群自杀和健康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作者:吴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近年来脑科学已成为全世界科学研究的热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先后发布各自的脑科学研究计划,我国也非常重视该领域的研究,并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脑计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1].脑科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将会对包括颅脑损伤、帕金森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脑血管病等脑重大疾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更清楚的认识,基于此可以进行早期诊断,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手段,从而对脑重大疾患的防治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高琦;李丽萍;祝慧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冲击伤(Blast Injury)是伴随着爆炸的存在而存在的,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认识到它的存在和特殊性.直至1914年,瑞士的Franchino Rusca首次注意到3名死于爆炸的士兵并没发生明显外伤后,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冲击伤的存在.二战中,爆炸性武器的大量使用,特别是1945年8月原子弹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爆炸后产生了大量的冲击伤员,使全球为之震惊.随着现代武器与作战方式的发展,现代战争中爆炸冲击伤的发生率可达80%以上[1].
作者:周继红;袁丹凤;邱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