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香港地区小学生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将来进行较大规模的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用统一问卷收集小学生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体能活动水平和过去12个月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情况.体能活动伤害被定义为任何在参加体能活动时发生的伤害.学生的体重状态根据实际测量的身高和体重来定义.卡方检验用来检验体能活动伤害发生的组间差异.鉴于本次研究属于初探性质,采用P<0.10作为显著性检验的标准.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40人,其中男21人,女19人,年龄10~11岁.在过去12个月内,体能活动伤害人次发生率和事件发生率分别是32.4%和50.0%.多数的体能活动伤害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从事球类运动可能容易导致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父亲年龄较大(40岁或以上)、居住在私人住宅、相对富裕的家庭(家庭月收入大于20 000港币)、以及体能不活跃的儿童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本研究初步认为香港小学生的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可能比较普遍,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降低香港小学生体能活动伤害的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有待较大样本的研究予以证实.
作者:高杨;卢煜明;段艳萍;李啟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抽取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中青海省自杀死亡资料,对调查地区2004-2005年间居民自杀率进行分析,了解青海省居民自杀死亡状况.方法 采用捕获——再捕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从公安、卫生、社区(村)等部门,获得较为完整的死亡名单,由调查员入户进行死亡原因调查.结果 2004-2005年青海省部分抽样地区自杀粗死亡率为8.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26/10万,男性高于女性.自杀死亡平均年龄为42.33岁,30岁以前死亡率较低,30岁组死亡率明显上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自杀者未婚比例是全死因未婚比例的3倍多,文盲或半文盲自杀死亡比例明显低于全死因情况下的同类人群比例.不同地区自杀死亡率有明显差别,城市低、农村、牧区基本相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4.87/10万、13.18/10万及13.44/10万.结论 青海省自杀死亡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地区、性别及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周敏茹;沙琼玥;许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血透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为预防锐器伤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血液净化中心3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调查员指导下在线完成问卷调查.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的构成比分布差异.结果 有锐器伤史和虚惊锐器伤史的人数分别占88.6%和94.3%; 34名血透护士过去一年锐器伤或虚惊锐器伤次数以报告1~3次为主,分别占64.7%和58.8%;近一次锐器伤发生环节主要在抗凝剂准备时,占47.1%;有5.7%的人对锐器伤无所谓,17.1%的人处理特殊感染病人才戴手套.护士认为工作忙碌、精神紧张和身心疲惫是锐器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血透护士中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应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血透护士健康.
作者:郑国巧;朱国红;徐洁;滕维琳;戴俊明;金泰廙;金克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统计株洲地区2006-2013年伤害监测数据,分析当地伤害发生的时间—空间—人群的三间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3年伤害监测的数据,对其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在监测期内,监测点伤害病例呈上升趋势.伤害发生的时间集中在第三季度、7月、上午10点左右;主要发生在本市县的公路街道上;伤害发生的人群以从事商业服务业的25~44岁之间的男性青年为主,其文化程度大多为高中或中专.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其发生的特点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符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大学生健康动机的因子结构,初步构建中国大学生健康动机问卷.方法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指导,访谈93名大学生.在分析访谈资料的基础上,参考现有相关问卷,自编大学生健康动机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283名本科生为样本进行研究.在分析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设计问卷并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1)大学生健康动机由内在健康动机,融合健康动机,外部健康动机,确认健康动机及无健康动机五个因子组成.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将内在健康动机和确认健康动机统称为自主健康动机,融合健康动机和外部健康动机统称为非自主健康动机.五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的62.530%;(2)问卷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3~0.863之间,各因子呈现中等偏低相关,相关系数均小于0.300,显示因子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各因子与总分呈现中等偏高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633.结论 大学生健康动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和测量工具.
作者:安敏;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幼儿园儿童非故意伤害的状况及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3-5月期间,以汕头市某两所幼儿园在园的儿童为对象,调查过去一年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918名儿童中,389人(占42.4%)过去一年有过非故意伤害; 发生的主要类型为:跌倒坠落(29.2%)、触电(19.7%)、溺水(18.2%)、车祸(18.0%)和中毒(17.0%);发生地点依次为:家中(36.2%)、公共场所(25.7%)、路上(18.8%)和幼儿园(18.5%).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发生次数分布、伤害类型存在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幼儿园儿童非故意伤害较为普遍,尤其大龄儿童更为频繁,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率.
作者:陶春莲;卢锡芝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颌面部创伤因其高发性及其对个人颌面部功能和面容的影响已成为颌面部创伤外科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国外大都以通用创伤评分方法,比如简明损伤定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对颌面部损伤严重度进行评价,缺乏专科的颌面部创伤评分方法.国内颌面部创伤外科工作者进行了专科损伤严重度评定的研究,相继建立了改良颌面部创伤严重度评分(Revised injury severity score,RISS)、改良面部损伤严重度评分(Revised 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RFISS)、颌面损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MISS)、颌面创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trauma severity score,MTSS)等,在颌面部创伤评分方法研究与应用上走在了国际前列.
作者:邱俊;袁丹凤;代维;周代君;梁毅;周继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大学生户外拓展活动对于大学生体验式学习、团队精神的培养等具有重大意义,而安全保障是此活动开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从参与者自身、装备及环境等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户外拓展活动安全事故的影响因素.
作者:喻洪;吴玉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道路交通伤害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越来越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助动车定义、产量及交通事故的相关情况,旨在明确我国助动车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为国家、政府更好地管理助动车提供依据.
作者:陈秀芹;金克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儿童安全座椅能有效的预防和降低儿童乘车伤害的发生,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法律,规定12岁以下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因此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率高.而在中国,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技术检测标准出台又较晚,加上儿童家长乘车安全知识匮乏、安全意识淡薄,使用率低.另外,儿童安全座椅在安装使用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误用率高、使用率低、质量不达标等.上述问题提示我们须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开展相应的对策研究.
作者:刘翔翔;李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 案例资料1.1 简要案情某男,30岁,2012年7月25日7时许,被人用沙砖、锄柄打击、脚踢致头颈部、胸腰部等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图1).1.2 病历摘要7月27日因“外伤后血尿伴尿量进行性减少3天”入院.体温36.5℃、心率80 bpm、呼吸20bpm、血压144/70 mmHg.3天前头部及腰腹部等全身多处伤后昏迷1小时,头晕头痛,全身疼痛,肉眼血尿.查体:颜面轻度浮肿,右下眼睑瘀斑.
作者:黄文龙;于晓军;徐小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伤害(Injury)是一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总称,其包含种类繁多,引起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伤害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伤害是指由运动、热量、化学、电或放射线的能量交换超过机体组织的耐受水平而造成的组织损伤和由于窒息而引起的缺氧,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损伤等[1].
作者:吴宜群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