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会
  • 国际刊号:0754-88905604
  • 国内刊号:0754-88905605
  • 影响因子:0.14
  • 创刊:2012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伤害医学(电子版)杂志   2017年3期文献
  • 无锡市锡山区2002-2016年伤害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 分析锡山区居民2002-2016年伤害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为预防和控制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锡山区2002-2016年伤害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2-2016年,锡山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08.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27/10万,占全死因15.14%.男性伤害粗死亡率低于女性,但男性标化死亡率和AYLL均高于女性.锡山区伤害标化死亡率、SPYLLR与AYLL呈下降趋势,伤害死因前3位分别为非故意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和淹死.结论 伤害已成为危害锡山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结合各类伤害发生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作者:徐红艳;顾月;浦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湖南省某儿童医院2010-2014年跌落伤患者的住院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南省某儿童医院跌落伤住院患者在时间、人群以及跌落位置的分布特点,为跌落伤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自湖南省某儿童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收集2010-2014年间确诊为跌落伤的患者有关信息,采用频数、构成比和增长速度对住院患者特征进行描述,组间构成比差异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湖南省某儿童医院2010-2014年跌落伤病例2 207人,发生人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住院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6岁以上患者随着年龄增加住院人次减少,农村患者所占比例大于城镇患者;主要从同一水平面或高处跌落;年龄、住院季节、跌落位置、受伤部位、受伤性质对疾病转归有影响.结论 应该根据跌落伤患者的住院特征,针对高危因素采取具体措施预防跌落伤的发生.

    作者:常艳;刘四云;邵凯;粘惠瑜;冉昱;田丹平;胡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6年湖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跌倒/坠落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人跌倒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跌倒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湖北省伤害监测点2016年因跌倒/坠落伤害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老年人跌倒/坠落病例2 943例,占该人群全部伤害病例的58.39%,男女性别比0.76:1.跌倒/坠落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70.27%);跌倒/坠落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家务(47.88%)和休闲活动(11.62%).跌倒/坠落造成的后果以骨折为主(47.94%),其次为挫伤/擦伤(21.24%)和扭伤/拉伤(19.98%);受伤部位前3位为下肢(34.73%)、上肢(26.67%)和躯干(18.93%).跌倒/坠落伤害的严重程度以中度为主(50.36%).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老年人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以家庭为重点,改进家庭环境以减少老年跌倒/坠落伤害的发生.

    作者:李茜;张庆军;张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人跌倒的文献计量及研究热点分析

    目的 探讨近五年来国际上对“老年人跌倒”的研究现状,揭示其目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方法 利用CiteSpace和SATI软件,从文献的发表时间、国家机构、作者、期刊、热点及发展前沿和高被引论文等方面对201 1-2016年期间发表的老年人跌倒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跌倒论文的发文情况呈稳定增长状态,但研究力量主要集中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机构、期刊和作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跌倒相关的危险因素、预防和社区服务等研究.结论 国际上对老年人跌倒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我国学者在老年人跌倒研究影响力仍有所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成佩霞;胡国清;尹怀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精神卫生机构场所暴力对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调查精神疾病诊疗机构场所暴力发生情况及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利用医疗场所暴力调查问卷和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期间,深圳某精神疾病诊疗机构场所暴力发生现状和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医疗场所暴力总体发生率77.31%,遭受暴力的医护人员中女性(64.13%)为主,平均年龄(33.2±7.69)岁;暴力实施者中,男性(61.96%)多于女性(38.04%);且以患者为主,占87.50%.职业倦怠平均得分(2.55±0.71),达到中度倦怠水平;遭受暴力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分值高于未遭受暴力组(P<0.05);遭受暴力次数越多,情绪障碍和去人格化分值越高(P<0.05),成就感分值越低(P<0.05).结论 医疗场所暴力是引起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职业防护、预防职场暴力,对于减少职业倦怠十分必要.

    作者:徐国建;冯飞;刘慧铭;金冬;李红;刘铁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2012-2016年深圳急门诊职业伤害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院门急诊职业伤害病例特征及模式,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12-2016年深圳市伤害监测系统职业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深圳市伤害监测系统共报告职业伤害事件67 170例,占伤害事件总数的12.83%.职业伤害患者平均年龄(32.23±13.21)岁,以20~35岁居多(45.49%),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3.68:1).所有职业伤害患者中,非深圳户籍占90.7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0.03%,工人职业伤害占所有职业伤害总数的44.95%,发生的高峰时间为上午10-11时(8.45%).职业伤害主要发生在工业和建筑场所(75.86%),前3位原因依次为钝器伤(45.99%),刀/锐器伤(25.81%)和跌倒/坠落(18.86%).伤害类型以开放伤(43.70%,挫擦伤(38.94%)和骨折(8.85%)为主.受伤部位主要为上肢(53.79%),其次为下肢(21.78%)和头部(11.90%).轻、中、重度职业伤害比例分别为79.03%,6.97%和4.00%,需住院病例占总数的14.92%,死亡病例占总数的0.08老.结论 职业伤害干预重点人群为男性青年外来务工人员,应从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岗前培训、改善生产环境、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来防制职业伤害.

    作者:雷林;周海滨;彭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2012-2016年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0~14岁儿童主要伤害死亡原因及其状况的分布特点,为伤害干预和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将伤害死亡病例从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导出,利用SPSS软件进行伤害死亡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6年黑龙江省共报告0~14岁儿童伤害死亡病例1 342人,男女比例为1.98:1,10~14岁组死亡为多(40.54%),农村高于城市,6、7、8月份是伤害死亡发生高峰,交通伤害(37.85%)和溺水(20.86%)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 对交通伤害和溺水进行有效地干预和预防是黑龙江省儿童伤害工作的重点.

    作者:周雪;闫世春;靳林;崔晓明;赵英男;许丽丽;王惠君;梁静媛;范秀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与跌倒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探索平衡能力与跌倒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脑卒中患者,应用平衡能力测试量表测试平衡能力,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过去一年的跌倒发生情况和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入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分析平衡能力与跌倒的关系.结果 卒中患者平衡能力偏低,出血性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更差,有后遗症患者平衡能力显著差于无后遗症者.女性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显著好于男性,文化水平低者平衡能力更差,随着年龄增加平衡能力显著下降,患病和生理功能下降也显著影响平衡能力.随着平衡能力降低,跌倒发生率和多次跌倒发生率显著增高.结论 卒中患者平衡能力降低,增加跌倒的风险.通过测试平衡能力,筛选出跌倒高风险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

    作者:姜玉;周鹏;钱蕾;孙源樵;夏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养老机构老年跌倒研究进展

    养老机构老人是跌倒的高危人群.本文就养老机构老人跌倒的流行状况、危险因素及防跌倒干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国内外养老机构老人跌倒发生率均较高,其危险因素与老人自身、环境、护理三个方面有关.采取针对性措施或者综合性干预措施均能有效降低跌倒发生.

    作者:朱琦;姜玉;周鹏;夏庆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增加非浸入式虚拟现实跑步机训练以减少老年人跌倒风险: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摘译)

    年龄相关的运动和认知障碍可增加跌倒的风险,而跌倒是导致死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跌倒可带来一系列创伤风险,因此,已有研究针对跌倒提出了许多干预措施.作者认为在进行老年人跌倒干预时,应该同时针对认知和运动两方面,但通常研究者只关注其中一个方面,尚缺乏同时针对改善机体运动和认知功能以减小跌倒风险的综合方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加一个模拟计算机非浸入式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的多模式跑步机的训练,可以同时提高影响跌倒风险的认知和运动功能.

    作者:Anat Mirelman;Lynn Rochester;Inbal Maidan;高然;魏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儿童跌伤与医疗机构的安全保障义务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儿童的年龄划定仍有分歧,但国际上一般认为,低于18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儿童.众所周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但囿于其身心发展程度和行为能力状况,与成年人群体相比,其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伤害.近些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儿童在医疗机构跌伤的案件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公众热议和关注.当伤害发生后,如何科学合理地认定和分配损害责任,当事人之间常常面临着一些争议,甚至演变成一场矛盾纠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声誉维系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刘炫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依托“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全面推动我国伤害防控工作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的快速发展,伤害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然而,与每年伤害所致庞大伤亡数字相比,我国伤害防控工作却未受到足够重视,目前伤害防控工作远远落后于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此长期发展纲要在第十六章第三节明确提出了“建立伤害综合监测体系,开发重点伤害干预技术指南和标准.

    作者:胡国清;李若曈;张行易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