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为广大神经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研人员服务。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各种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参考价值的临床诊疗经验。含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内外科疾病、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相邻组织和器官疾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性疾病和神经影像学、电生理学及超声学等辅助检查的临床应用并综述介绍国内外最新成果等。
1. 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2. 利益冲突:作者应于投稿时告知与该项研究有关的潜在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
3. 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等基金项目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如:“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书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以“ ;”隔开后逐条列出。请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由厂商赞助的课题应在资金来源处注明。
4. 文题:力求简明、确切,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一般不用副标题。中文题名以不超过 20 个汉字为宜,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为读者所熟悉的缩略语等。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5. 作者署名:作者应是参与文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人员,应对全文内容负责,并能根据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是论文的法定主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应按参加者对论文的贡献大小排序。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而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负责人(执笔者)。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对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可放在文后致谢,但亦应事先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作者单位名称(应写全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文章首页左下方,同时应注明通讯作者姓名及其 Email 地址。作者单位如为一个单位以上,则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列于首位,其他作者单位名称列于第一作者单位之后,用“ ;”号隔开,作者姓名按顺序写在所属单位后之圆括号内。
6. 摘要:论著类稿件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必须包括研究背景(Background )或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 )、结果(Results )和结论(Conclusion )等 4 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摘要应客观如实地反映文章原文,不得添加原文中所没有的内容。中文摘要以不超过 800 字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英文摘要中应提供正式对外交流的英文单位名称。其他各类稿件均应附简要的中英文摘要,摘要内容要客观全面地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
7. 关键词:论著类稿件均应标引 3 ~ 5 个关键词。关键词请尽量选取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 Index Medicus 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 )内所列的词。若最新版 MeSH 中尚无相应的词,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取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 MeSH 还原为全称。
8. 统计学方法
(1 )研究设计:要求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应写明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写明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叉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写明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何种盲法措施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 4 项基本原则进行概要说明,尤其要说明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及影响。
( 2 )资料及结果的表达与描述:用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 (P25, P75)] 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 20 ,要注意区分相对数构成比与率。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统计量具体值,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 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给出 95 %可信区间。
9. 医学名词:以 1989 年及其以后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 1995 年版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使用商品名。
10. 图表: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以图(表)题,并配以英文图(表)题目。图(表)内容均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说明性资料应以中英文对照格式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 t 值、 P 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应使表中每一列数据的单位相同,有效位数一致。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单张的原始图片(无箭头、无图号),以图形文件格式(.jpg)发送至编辑部(xdsjjbzz@263.net.cn),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另附 Word版说明,并注明图号及图的上下方向。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大体标本照片务必在图内有尺度标记;病理图要求大小8 cm × 6 cm,分辨率300 dpi,以图形文件格式(.tif)发送至编辑部,并请另附 Word版注明染色方法和具体放大倍数。
11. 计量单位: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
12. 数字:执行 GB/T 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13. 缩略语:文题不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应于正文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用圆括号注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首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一篇文章内缩略语一般不宜超过 5 个。不超过 4 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
14. 参考文献:按 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每条参考文献著录项目应齐全,不得用“同上”或“ ibid” 表示。参考文献中的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均全部列出。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 Index Medicus 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中英文双语形式著录时,文献序号后先列出完整的中文文献英译文,再列出中文文献。作者姓名的英译文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大写,名用缩写形式,取每个字的首字母,大写。期刊名称以汉语拼音注录。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不宁腿综合征(RLS)为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早由英国的Willis于1685年提出,其后瑞典神经病学家Ekbom于1945年进行了系统性地总结,首次全面地描述了该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故又称为Ekbom综合征[1].
作者:王轶瑾;王玉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方法(1)分离培养:从水囊引产胎儿的四肢骨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再通过贴壁方法将间充质干细胞从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测定.(2)体外分化观察:将间充质干细胞在二甲基亚砜(DMSO)和丁羟茴醚(BHA)中作用5h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神经微丝等免疫组化染色.(3)体内分化观察:将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立体定向的方法移植于顶叶皮质区,然后再行烯醇化酶、神经微丝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生物学特性:间充质干细胞贴壁生长,细胞表现为梭形细胞形态,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CD34、HLA-DR的表达为阴性,而CD44、CD29、CD13的表达为阳性.(2)体外分化: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被DMSO/BHA处理后,胞浆向细胞核方向收缩,形成一个收缩的胞体,外周是细胞膜的突起,呈现出典型的神经元表型,并且免疫组化染色呈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神经微丝染色阳性.(3)体内分化:间充质干细胞被立体定向移植后,在移植部位可见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团,同时可见BrDU阳性细胞迁移到周围宿主的皮质中.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移植物中及邻近宿主皮质中的移植细胞呈神经元标记烯醇化酶染色阳性,星形细胞标记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阳性.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有能力分化为非间充质细胞,特别是神经元.
作者:刘辉;杨树源;只达石;张建宁;杨新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为致命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累及锥体束、脑干和脊髓前角细胞.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无力及痉挛,以及认知损害等.与额颞叶痴呆的临床表现存在部分重叠.约有5%的患者为家族遗传性,临床表现与散发型相似.诊断主要基于患者临床表现、世界神经病学联盟公布的共识,同时排除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基凶检测为加速诊断进程、早期十预提供了新的途径,部分基因突变与特异性表型相关,可据此进行预后评价和遗传学咨询.
作者:杨琼;樊东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重组人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下胎鼠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超微结构及细胞标志物表型特征.方法 采用孕16 d大鼠胚胎脑组织进行神经下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传代及鉴定,分别于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经体外诱导培养后神经干细胞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微丝、微管相关蛋白-2、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以及多巴胺等蛋白质标志物的表达.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显示,经体外培养的神经下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形成神经干细胞球体,经体外诱导培养至第7天时即开始出现明显分化趋向,第14天时部分细胞分化发育完全;且蛋白质标志物神经微丝、微管相关蛋白-2、去甲肾上腺索、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及多巴胺均表达阳性.电子显微镜观察经体外诱导培养至第14天时,细胞出现明显的成熟分化趋向,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神经微丝和神经内分泌颗粒,呈典型的神经元分化特征.结论 神经千细胞在体外诱导培养条件下短期即可向神经元方向成熟分化.
作者:阎晓玲;苏心;张文治;王新平;秦进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临床少见,以中青年好发,占所有脑卒中病例的0.50% ~ 1%[1].因其发病形式复杂多样,故临床表现各异,易误诊或漏诊,因而具有较高的病残率及病死率[2].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目前仍是神经病学和神经介入领域的难治性疾病,由于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故对各种临床治疗方法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笔者仅对其中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作者:范一木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观察并比较压力释放通气(APRV)和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对重型颅脑创伤并发低氧血症患者脑血氧代谢的改善效果.经颅内压、脑血流、氧分压等指标监测显示,11例患者经APRV模式辅助呼吸30 min后低氧血症即得到明显改善,而颅内压平均值与PCV模式十分相近(P>0.05);在APRV模式下颈内动脉血流量和动脉血氧分压提高,分别为(528.82±65.27) ml/min和(132.49± 20.30) mm Hg,PCV模式为(430.27±33.44) ml/min和(79.38± 10.22) mm Hg,两种通气模式对脑氧代谢改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提示APRV模式可在不增加颅内压的情况下,更好地改善氧供和低氧血症.
作者:翟国岩;张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124例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冰冻切片误(未)诊病例总结,分析误(未)诊病例的病理特点,归纳以脑肿瘤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误(未)诊的原因并探讨诊断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治疗的3000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冰冻切片资料并与手术后石蜡切片对应分析,对证实为误(未)诊的124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误(未)诊病例中神经上皮组织肿瘤42例(星形细胞瘤20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节细胞胶质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各5例,脉络丛瘤和髓母细胞瘤各2例,室管膜瘤、副节瘤、松果体细胞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各1例),外周神经肿瘤3例,脑膜肿瘤10例,间叶及组织来源不明肿瘤22例,淋巴瘤及造血性肿瘤13例,生殖细胞肿瘤3例,鞍区肿瘤及其他17例,转移癌8例,炎症性改变6例.误(未)诊原因分为:未诊11例(8.87%),制片不良12例(9.68%),取材不当22例(17.74%),读片错误36例(29.03%),其他43例(34.68%).结论正确的冰冻切片诊断需要获取全面的临床资料和足够的病变组织;病理医师要有充实的病理基础和较全面的临床和影像学知识.病理医师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是保证冰冻切片诊断准确无误的重要环节.
作者:阎晓玲;秦进喜;孔繁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跨窦小骨窗颅骨切开术(小骨窗手术)与幕上-幕下联合颅骨切开术(常规手术)清除非进展性跨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效果.方法 共67例非进展性跨窦硬膜外血肿患者分别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清除血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旁血肿残留量、颅内压变化、静脉窦通畅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6个月时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分.结果 与常规手术组相比,小骨窗手术组患者术后窦旁血肿残留量[(1.40±1.60) ml对(3.50±2.10) ml,P=0.000]和住院时间[(13.40±5.70)d对(17.30±7.00)d,P=0.015]减少,术后颅内压[1 d:(164.40±33.30) mm H2O对(198.60±49.30) mm H2O,P=0.002;3 d:(185.90±47.80) mm H2O对(226.30±81.60) mmH2O,P=0.017;7 d:(154.70±52.50) mm H2O对(198.30±84.20) mm H2O,P=O.014]降低,术后静脉窦通畅率提高(87.50%对65.70%,P=0.037).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14,P=0.909).结论 跨窦小骨窗颅骨切开术可有效清除非进展性跨窦硬膜外血肿,尤其是窦旁血肿清除较彻底,可有效解除静脉窦受压、改善静脉窦回流障碍、降低颅内压,是清除非进展性跨窦硬膜外血肿的可靠术式.
作者:胡连水;王文浩;林洪;林俊明;李君;罗飞;张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编者按]根据Stroke杂志(2001,32:1449)刊文,我们摘录编译了近年国外进行的一些主要的脑卒中临床试验研究,将定期登载,供读者参阅,以便于了解有关研究的进展并能及时追踪相关试验研究的结果,希冀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从而进一步拓展我国的脑卒中试验研究.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多发对称性脂肪瘤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与结果 男性患者,66岁,临床表现为双侧颌下部、颈部、肩部和上背部对称性无痛性脂肪团块2年,双下肢麻木无力6个月,反应迟钝、胡言乱语、右侧足底无痛性溃疡15d.神经系统查体近记忆力、计算力和理解力下降,双侧锥体束征,右膝以下痛温觉消失、位置觉和震动觉减退.颈椎MRI可见双侧颈部对称性且无包膜的脂肪团块影;头部MRI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为多发对称性脂肪瘤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嘱患者戒酒,予甲钴胺、腺苷钴胺、叶酸、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瑞舒伐他汀综合治疗.共住院14d,随访3个月,症状部分消失.结论 多发对称性脂肪瘤病是罕见的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可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其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姜季委;商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昨天联系了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你好,请问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