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呼吸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6X
  • 国内刊号:13-1368/R
  • 影响因子:0.55
  • 创刊:198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河北
期刊标签:呼吸系统疾病
国际刊号:1673-436X
国内刊号:13-1368/R
邮发代号:18-12
创刊时间:1981
发行周期:半月刊

国际呼吸杂志简介

               1981年创刊,中华医学会、河北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系医学科技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刊物之一。办刊宗旨: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报道内容:介绍国内、外呼吸疾病的新动态、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主要栏目:诊治指南、专家述评、专家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继续教育、呼吸介入、研究报道、专题讲座、临床经验、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例讨论、呼吸读片等。读者对象:呼吸科、急诊科、ICU、小儿科、老年科、胸外科、微创治疗中心、睡眠中心、变态反应科的医师和护士,以及从事呼吸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科技工作者。                

栏目设置

诊治指南、专家述评、专家共识、专家笔谈、论著、综述、继续教育、呼吸介入、研究报道、专题讲座、临床经验、病例分析、病例报告、病例讨论、呼吸读片等。

杂志收录/荣誉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河北省优秀期刊

国际呼吸杂志投稿要求

国际呼吸杂志社征稿要求

  文稿 应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语言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术语规范。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宜变更;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应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设计、组织研究计划实施或参与资料分析、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能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不宜作为作者,但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在志谢中列出。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书面证明。

  摘要 论著、综述需附中、英文摘要,论著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或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及结论四部分。综述需附信息性摘要。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含科室)、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其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关键词 论著性文章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医学名词 以1989年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称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7年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图表 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号。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文字等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和全称。本刊采用三线表(顶线、表头线及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应为5∶7左右。以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标在另纸图形轮廓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所有图(表)需在正文的相应位置标出“见图(表)×”字样。

  计量单位 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2001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述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数字 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2”应写成“1309.476 52”,只有4位时不空格。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 50.2±0.6%。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

  统计学符号 按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统计研究设计 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四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 用`x±s表示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及计量单位表达清楚;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匹配,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并标明坐标轴名称和计量单位;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 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以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 当P<0.05或P<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χ2=4.68,F=6.79),应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8);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置信区间。

  缩略语 摘要中尽量不用,正文中出现5次以上时才用。用时于首次出现处(摘要、正文均需要)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汉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参考文献 按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列出并编顺序号。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时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的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汉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必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获基金资助及获奖稿件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作者单位之前,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并附相应基金资助证书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相关费用 稿件确认刊登后需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网络版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国际呼吸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呼吸杂志发文量
国际呼吸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脓毒症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基因多态性及炎症因子表达分析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静脉血Toll样受体4(TLR4)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同时了解TLR4 mRNA、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3 (IL-23)、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受试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基因测序及酶切方法检测TLR4 Asp299Gly位点多态性,RT-PCR方法了解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监测血清中IFN-γ、IL-23、PCT、CRP表达水平.结果 (1)在TLR4基因Asp299Gly位点不存在基因多态性.(2)外周血TLR4 mRNA表达:正常组第1天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20组第1天、正常组第1天与APACHEⅡ>20组第1天、APACHEⅡ≤20组第1天与APACHEⅡ>20组第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741、14.780、10.500,P值均<0.01).正常组第7天与APACHEⅡ≤20组第7天、正常组第7天与APACHEⅡ>20组第7天、APACHEⅡ≤20组第7天与APACHEⅡ>20组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86、13.830、9.645,P值均<0.01).(3)脓毒症患者第1天、第7天血IFN-γ、IL-23、PCT、CRP明显升高(P值均<0.01),TLR4与IFN-γ、IL-23呈正相关(P值均<0.01). (4) TLR4、INF-γ及IL-23分别取891.6、84.5及861 μg/L为截断点,对发现脓毒症的敏感度均为100%,诊断的特异度为57%、57%及97%.结论 (1)在TLR4基因Asp299Gly位点未发现多态性. (2)脓毒症患者TLR4 mRNA、IFN-γ、IL-23、PCT、CRP高表达,且随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 (3) TLR4 mRNA与IFN-γ、IL-23的表达可成为脓毒症的分子标记物.

    作者:田铁英;徐喜媛;杨敬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研究进展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近年这一问题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注意,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颖;王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途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各种感染途径在其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集ICU置入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口咽分泌物、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呼吸机管路标本、空气标本,从护理人员手上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表型分析;再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方法分析所分离菌株是否具有同源性.结果 48例患者中22例发生VAP,其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培养17例阳性,以G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且为多重耐药菌;对9例患者来源菌株行PFGE分析,6例气囊上滞留物分离菌株与相应下呼吸道分离菌株为同一PFGE型,5例胃液分离菌株与相应下呼吸道分离菌株为同一PFGE型,3例呼吸机管路样品分离菌株与相应下呼吸道分离菌株为同一PFGE型,2例口咽部分泌物分离菌株与相应下呼吸道分离菌株为同一PFGE型.结论 VAP患者下呼吸道病原体与气囊上滞留物、胃液分离菌有很高的同源性,在感染源的防治上应列为重中之重.

    作者:郭伟;崔生辉;李景云;马越;张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的研究进展

    本文介绍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的发现和发展,并详细叙述了它的分子结构及其与肿瘤发生、细胞迁移、蛋白质降解等相关的生物学功能。

    作者:孙力超;林江涛 刊期: 2011年第18期

  • PGE2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分泌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目的 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通过调控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的辽移、分泌、增殖功能,对哮喘气道重塑有关键性影响.研究PGE2对ASMCs凋广及其分泌白介索4(interleukin 4,IL -4)、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和γ-干扰索(interferon-γ,IFN -γ)的影响,对阐明PGE2通过调控ASMCs分泌Th1/Th2细胞因子对气道炎症发挥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方法 用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株与终浓度为10 -9~10-6的PGE2共培养24 h,分6组,共4个浓度梯度.用Annexin V EGFP/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在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率,同时用IL-4、IL- 10和IFN-γ ELISA试剂盒在酶标仪检测其浓度.每4个复孔为1组,实验重复2次,数据为8孔的平均值.结果 应用不同浓度的PGE2后ASMCs各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IL分泌与PGE2有显著的量效关系,IL-4和IL-10随PGE2浓度下降而分泌量显著下降,但IFN-γ随PGE2浓度下降而分泌量呈升高趋势,两者呈分离现象(空白对照、阴性对照、10-9 PGE2、10-8 PGE2、10 -7 PGE2、10 -6 PGE2组,IL- 4分别为6.77 ± 1.58、9.24±2.45、38.17±11.33、29.27±11.12、26.05±9.49、21.11±7.21;IL-10为4.8±1.06、6.35±2.11、71.89±12.03、43.68 ±11.25、28.89± 8.7与、24.31±6.67;IFN-γ为2.17±1.97、3.25±1.48、10.63±4.75、13.4±5.57、15.47±6.16、19.54±6.35).结论 PGE2能调控ASMCs分泌细胞因子,随着浓度梯度增加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FN-γ分泌,同时抑制Th2型细胞因子 IL-4、IL-10分泌,但对ASMCs凋亡无显善影响.认为在正常状态下 PGE2的分泌与维持气道内Th1/Th2的平衡有关.

    作者:应延风;陈浩浩;金耀建;屠平光;胡野 刊期: 2012年第18期

  • 030 磷脂酶A2与支气管哮喘

    磷脂酶A2是催化磷脂二位酰基水解的一大类酶族,是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A2、血小板活化因子、溶血磷脂等炎性介质生成的限速酶,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尤其以cPLA2为主.本文对cPLA2的激活及调节机制及其致哮喘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刘春丽;梁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叶因子家族对支气管哮喘作用的研究进展

    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是一类具有特殊三叶结构域的蛋白质家族.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发现三种TFF:TFF1、TFF2及TFF3,其表达具有相对的组织特异性和高度的细胞特异性.在呼吸道中TFF主要表达于杯状细胞、纤毛上皮细胞和黏膜下腺体,人体呼吸道以TFF3表达丰富.三叶因子在呼吸道的防御、损伤后修复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可能成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的新靶点.

    作者:张敏慧;龙怀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肺内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根据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的不同,将ARDS分为肺源性及非肺源性ARDS.不同病因所致的ALI/ARDS治疗效果与预后不同.本综述将肺内外源性ARDS不同的发病机制、呼吸力学、影象学以及对不同通气治疗策略的差异作一简述.

    作者:徐军;于学忠;马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1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DPB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病理确诊10例,临床诊断14例.18例均以慢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气促为主诉.14例有肺部哕音.15例有鼻窦炎.肺功能以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本组病例冷凝集试验阳性率低.所有胸部影像见弥漫小结节影,大部分伴支气管扩张;影像学分型和临床严重程度无明确相关性.初诊误诊率100%.结论 本组DPB患者有典型临床表现,但某些临床特点有别于日本患者.DPB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DPB误诊率高,应提高对其认识.

    作者:王岚;蔡柏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非小细胞肺癌EGFR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5%以上.近10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作为NSCLC治疗靶点的多个基因突变已被识别,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频率高,因此,EGFR基因的靶向治疗也逐渐成为NSCLC治疗的主力军.本文将就目前NSCLC中的EGFR基因突变及其靶向治疗药物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孙苹苹;陈建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国际呼吸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迷途风雨** 的反馈:

国际呼吸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国际呼吸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一江春水** 的反馈:

国际呼吸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大圣西归** 的反馈: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国际呼吸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