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稿应为作者创作的首发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论文写作要点见附件1)。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对于已经退稿的论文,恕不接受重新投稿。
2 通过网络的投稿经确认后,作者会取得论文编号。特别提示:请特别注意所上传的投稿论文的要求(示意模板见附件2)。首页和次页请附投稿函和作者信息。投稿函内容为对所投稿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说明;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单位、地址、E-mail和电话等。单位介绍信需说明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等。论文排版格式按附件2中的示例进行。
3 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类型及编号。
4 来稿需标明通信作者(在读学生不得作为通信作者),并在首页脚注中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5 要求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精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外文需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
6 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字数不少于300字。英文摘要内容须与中文摘要一致(对摘要的写作要求请见附件1)。
7 文中作者单位的英文部分要求提供标准译名,作者姓名的英文部分采用汉语拼音。
8 论文插图应为清晰的激光照排图,图题需中英文标注;照片应具有高清晰度和适当地反差效果,照片题目需中英文标注。图和照片的尺寸要求规范化,双栏图和照片宽度以6~7 cm为宜,不超过7 cm;通栏图和照片宽度以13~14 cm为宜,不超过15 cm。同时应标明图和照片的确切位置。插图和照片图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9 论文中表一律采用三线表格式,并标明在文中的确切位置。表题需中英文标注。
10 名词、术语请用统一正规的学术语言,如系新的术语名词,应在译名后附外文原名。
11 文中引用他人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方括号上标标出。不提倡作者在参考文献列表时使用链接格式,有可能在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修改时造成误删。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对小猪脑缺氧窒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及对损伤程度进行定量评估.方法:采用基于近似熵的方法,定量计算实验EEG信号的复杂度,并定义相关的测度.结果:对三类实验样本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与96h后得到的神经缺欠值(NDS)的相关性接近90%.结论:基于近似熵的方法对于脑缺氧窒息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具有直观和可定量的优点.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评价缺氧脑损伤的临床参量.
作者:白冬梅;邱天爽;陈艳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生物材料在临床上有很大需求,但其植入机体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很可能会导致植入失败.巨噬细胞可调控炎症反应向诱导组织再生方向发展.在此介绍了巨噬细胞来源、亚群分类、标志物及功能,详述了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促进巨噬细胞向炎症消除和组织再生方向发展的途径与策略,对调节巨噬细胞促进组织再生研究尚需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讨论.
作者:史杰;唐笛;高靖辰;孔德领;王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限制扫描时间和药物剂量,这往往会使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的图像的分辨率变低,噪声变多.为提供可供临床诊断的图像,去噪是一个必须的手段,而在重建后增加一个滤波器是目前常用的去噪方法.因此对不同滤波器滤波效果的比较是PET图像重建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关键的是滤波参数的选取.目前采用的信噪比(SNR)以及恢复系数(RC)等评估方法可以用来非定量地选取参数,研究者们只能凭经验选取优参数.而通道化霍特林观察器(CHO)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数字观察器,已被用于与PET图像质量相关的各种参数的选择,如重建算法参数、系统设计参数、临床协议参数等,然而其在评估不同滤波方法对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中的应用研究还比较少.通过比较CHO计算得到的ROC(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选择两种常用的滤波器(即高斯滤波器和非局部均值(Non-Local Mean,NLM)滤波器)的优参数,并评估它们在PET中的滤波效果.结果表明,对于13 mm球体,σ为1.1 ~1.4的高斯滤波器和f为0.5 ~0.9的NLM滤波器可以达到大的检测能力值,而对于10 mm球体,σ为1.4~2.0的高斯滤波器和f为0.5~0.9的NLM滤波器可以达到大的检测能力值.虽然两个滤波器所对应的AUC值都能高达0.9,但是NLM滤波器的AUC值高于高斯滤波器.通过IEC图像和病人图像也能发现,NLM滤波后的PET图像中的亮点比高斯滤波的更加清晰,噪声更少.该结论和传统滤波器评估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这说明在PET的病灶检测任务中,CHO能够准确地比较这两种滤波器的性能.
作者:谢靓;杨勇;叶宏伟;陈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液体喷射注射系统是一种利用高速药物射流对人体进行药物注射的注射系统.针对以弹簧为驱动力的液体喷射注射系统,提出计算喷射压强的物理模型及喷射流进入软体的物理模型,并对喷射压强的物理模型进行了实验校核.设计一种自制的喷射注射系统,并根据所提出的喷射压强模型和一种进口喷射注射系统的参数测定,确定自制喷射注射系统的系统参数.后对自制的喷射注射系统和进口喷射注射系统进行生物检测,对两种喷射注射系统用离体的仿皮肤凝胶材料进行扩散度测试.结果显示两种喷射注射系统均有较好的喷射扩散性能.在对活体大白兔用两种喷射注射系统注射胰岛素后,定期观测其血糖;从血糖下降指标看,两种喷射注射系统的效果接近.
作者:陈凯;缪云萍;郑高利;周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有效实施心力衰竭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本研究提出融合电子化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指南的治疗模型方案:以电子化临床指南为基础,对心衰状况进行多目标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建模过程筛选特异性参数并聚类分组,分别为:心结构、运动耐量、体液潴留、心功能、神经活性和电生理等一级指标值,根据指标所指示的六方面状况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获得患者心衰综合指标.对75例临床病例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模型能全面评估心衰状况,并依据患者具体病症做出建议治疗方案,建议方案中单一用药的平均正确率达到91%,该模型是一种有效的个性化治疗决策辅助工具.
作者:任寅姿;傅筱;潘清;林程宇;龚仕金;李莉;蔡国龙;严静;宁钢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提出一个小波域多尺度马尔柯夫随机场模型用于模拟视觉系统在图像分割中的若干功能.针对人类视觉系统具有特征检测器、等级层次性、双向连接性、学习机制等功能,对输入场景,该模型用小波变换提供该场景图像的稀疏表示,模拟特征检测器功能;用金字塔结构模拟等级层次性;用两类信息流模拟双向连接性,分别刻画自底向上的输入图像特征提取过程以及自顶向下的反馈过程;用迭代过程模拟学习机制;采用多尺度马尔柯夫随机场模型实现图像分割.实验表明,该模型对真实采集到的不同类型的生物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取得优于一些传统分割算法的结果.
作者:杜馨瑜;李永杰;尧德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在对口腔修复临床常见的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有限元法分析基础上,将修复体唇侧颈缘出现应力集中区域采用无限元方法进行分析,有限元与无限元区域的数据连接采用区域分解法的D-N迭代法实现.结果显示:无限元方法能计算出模型中应力集中区域任意一点应力、应变值,准确描述修复体发生金-瓷结合破坏和崩瓷、瓷裂的可能,为临床金-瓷修复体的设计与制作和无限元方法在口腔生物力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辛海涛;李玉龙;马轩祥;应隆安;郭伟国;徐绯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无论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在脑电/脑磁研究中,脑组织的准确分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DT-MRI比传统MRI能够提供更多的关于脑组织生理结构特性的物理信息,所以基于DT-MRI的分割将更加准确有效.基于扩散张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提出把脑内部分割成灰质、白质、脑脊液3种组织的新方法,对脑脊液采用扩散张量特征值阈值法进行分割,对白质与灰质采用3D不变参数均值聚类算法进行分割.在Matlab 7.1环境下,采用该方法对病人DT-MRI数据进行实际计算验证,得到较好的结果.对DT-MRI张量空间的准确分割,需要高效率算法与不同脑组织生理结构特性先验知识的有机结合.
作者:吴占雄;蒋飚;章伟敏;朱善安;HE Bin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了解大鼠神经组织对长期埋入其中的聚吡咯膜的生物学反应,同时观察聚吡咯涂层的硅胶管作为桥接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能性.在硅胶管内壁用电化学方法合成聚吡咯膜管涂层,并以桥接方法修复大鼠的坐骨神经缺损10mm.术后24周,对再生组织进行电生理学测试、组织形态学观察和计量学统计.在聚吡咯膜长期植入缺损神经期间,实验动物仅出现轻微炎症反应;聚吡咯膜管中可见到再生神经;聚吡咯膜管内再生的神经在电生理学、组织形态学及计量学方面的结果均略优于单纯的硅胶管桥接组.实验表明在体内周围神经组织对长期埋入的聚吡咯未产生不良反应.
作者:王晓冬;顾晓松;张沛云;彭聿平;陈树建;袁春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有效降低体域网加速度数据远程获取系统功耗,提出一种用于低功耗的体域网加速度数据压缩感知处理框架.首先基于优化的稀疏二进制测量矩阵,线性投影压缩体域网传感节点的加速度数据,降低相应节点压缩算法的复杂性和数据传输量;在此基础上,基于块稀疏贝叶斯学习模型,构建非稀疏加速度数据压缩感知重构算法,实现低功耗远程获取加速度数据.实验采用USC-HAD数据库的加速度数据,评估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优化稀疏二进制测量矩阵中每列非零元素个数为6、压缩率为50%时,能够获得与传统优化高斯随机矩阵、伯努利随机矩阵相同的压缩重构误差(约0.004 5);与一些传统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相比,所提出的重构算法提高信噪比约17 dB,显著改善重构性能,可有效实现低功耗远程获取加速度数据.该方法有助于传感节点硬件简化设计,改善加速度数据重构性能,为构建低功耗体域网人体活动远程监测系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吴建宁;徐海东;王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你好,请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昨天联系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9月中旬在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请问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