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稿应为作者创作的首发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论文写作要点见附件1)。文责由作者自负。作者享有文稿的著作权。对于已经退稿的论文,恕不接受重新投稿。
2 通过网络的投稿经确认后,作者会取得论文编号。特别提示:请特别注意所上传的投稿论文的要求(示意模板见附件2)。首页和次页请附投稿函和作者信息。投稿函内容为对所投稿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说明;作者信息包括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单位、地址、E-mail和电话等。单位介绍信需说明无一稿多投、无泄密、作者署名无争议等。论文排版格式按附件2中的示例进行。
3 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在首页脚注中注明基金类型及编号。
4 来稿需标明通信作者(在读学生不得作为通信作者),并在首页脚注中提供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5 要求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精炼,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书写规则。外文需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
6 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字数不少于300字。英文摘要内容须与中文摘要一致(对摘要的写作要求请见附件1)。
7 文中作者单位的英文部分要求提供标准译名,作者姓名的英文部分采用汉语拼音。
8 论文插图应为清晰的激光照排图,图题需中英文标注;照片应具有高清晰度和适当地反差效果,照片题目需中英文标注。图和照片的尺寸要求规范化,双栏图和照片宽度以6~7 cm为宜,不超过7 cm;通栏图和照片宽度以13~14 cm为宜,不超过15 cm。同时应标明图和照片的确切位置。插图和照片图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9 论文中表一律采用三线表格式,并标明在文中的确切位置。表题需中英文标注。
10 名词、术语请用统一正规的学术语言,如系新的术语名词,应在译名后附外文原名。
11 文中引用他人文献,只择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序编排,并在文中相应位置用方括号上标标出。不提倡作者在参考文献列表时使用链接格式,有可能在参考文献标注格式修改时造成误删。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情况下快速收缩心肌和慢速收缩心肌力学特性的变化及其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基于心衰心肌生理实验数据建立心室肌细胞电生理-力学复合模型,仿真对比正常和心衰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进而研究其对细胞收缩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仿真显示与正常细胞相比,心衰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导致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进而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单位(TnC)结合的钙离子比正常时大大减小,直接导致细胞收缩力减小.结论:心衰时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力减小,肌细胞中正常的电力学反馈作用减弱,增大了心室壁细胞动作电位的透壁梯度,从而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仿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发现一致,将来在组织和器官层次上的心脏建模工作可以整合单细胞的电力学模型,有助于深入研究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
作者:张宇;夏灵;窦建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细胞学检查自动化是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文中介绍了雅可比-傅里叶矩,它具有多畸不变性.多种临床细胞涂片模式识别表明,该矩不但是一种高度浓缩的图像特征,还有较好的抗畸变、抗噪声性能,可用于快速准确的细胞学自动化识别.
作者:任海萍;平子良;博午日亘;盛云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对胸腹部肿瘤进行实时跟踪放疗时,需要通过预测来补偿系统延迟.然而,由于呼吸运动的复杂性,传统方法难以满足要求.本文应用一种基于记忆学习法进行呼吸预测,该方法首先存储训练数据到记忆中,然后查找相关数据应答当前查询.在此基础上,采用“滑窗法”动态更新训练数据集,并针对预测过程中出现的“病态矩阵”采用脊回归进一步改进算法,使算法的精确性和鲁棒性有了很大提高.实验使用POLARIS红外定位系统采集了10例正常人体表的红外反射标记物的呼吸运动数据样本,平均幅度约为20 mm(9.2 ~37.8 mm),采用改进后的基于记忆学习法(预测步长为1 s),平均绝对误差约为0.3 mm(0.08~0.8 mm),每次估值耗时约1 ms.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和实时捕捉复杂的呼吸运动轨迹.
作者:万伟权;张慧连;徐子海;贺志强;陈超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病历文本中标准化的时间信息及其关联临床事件的自动提取,对促进临床决策支持和医疗信息挖掘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很多研究已提出多种面向临床事件的提取方法,然而在时间信息自动标注领域的研究还未达到实际利用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中文病历文本中时间信息表达的多样性、相互关联性和不明确性所致.为此本研究首先利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时间信息自动识别方法实现基本时间信息的提取,然后通过分析和研究中文病历文本中参考时间的种类和选取规律,将时间信息自动识别结果进行计算并自动标注为国际时间标注标准TIMEX2形式.本方法在包含1 207条时间信息的147份实际病历文本语料中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时间识别的F值为92.82%,时间标注的F值为90.80%,为时间信息的后续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周小甲;周庆利;李昊旻;吕旭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视觉透视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的应用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首先介绍了视觉透视技术的概念,以及在计算机辅助手术中应用的必要性;再就视觉透视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手术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阐述;再后从医学成像数据配准、透视模型参数估计和深度感知等3方面,对视觉透视技术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还介绍了两个基于视觉透视技术的典型系统;后就技术、人因学和临床应用等3个角度的分析,指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作者:赵子健;翁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以2,2'-二硫代二乙醇为引发剂,经开环聚合法合成聚ε-己内酯二元醇,该大分子二元醇再与1,6-己二异氰酸酯加成聚合得到聚酯型聚氨酯,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合成聚氨酯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然后,利用生物模板法制备出蜂窝状聚氨酯支架,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基于阿基米德原理的测量方法和万能材料试验机表征支架形貌、孔隙率和压缩性质;后,通过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与支架共培养法评价支架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合成聚氨酯分子结构得到验证,呈半结晶性特点;所得聚氨酯支架呈现典型的蜂窝状孔结构,孔径范围为100 ~ 140 μm,孔隙率为77.2%±4.1%,压缩模量为299.02 kPa;肌动蛋白染色和死活细胞染色结果说明该蜂窝状聚氨酯支架能支持MC3T3-E1细胞黏附、生长和增殖,细胞形态良好.该蜂窝状聚氨酯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胥伟军;钱军民;金欣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硬性渗出物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早期病症,是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主要表现,因此对硬性渗出物的准确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出一种基于背景估计和SVM分类器的眼底图像硬性渗出物检测方法.首先通过背景估计,得到包含亮目标的前景图;然后利用基于Kirsch算子的边缘信息确定硬性渗出物的候选区域,再移除视盘;后对候选区域进行形状特征、直方图统计特征以及相位特征的提取,采用SVM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完成硬性渗出物的精确提取.对DIARETDB1和HEI-MED公共数据库中共248幅眼底图像进行实验,图像水平达到灵敏度97.3%和特异性90%,病灶水平达到灵敏度84.6%和阳性预测值94.4%.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眼底图像中硬性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作者:肖志涛;王雯;耿磊;张芳;吴骏;赵北方;张欣鹏;苏龙;陈莉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测量了骨替代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参数,以比较研究与骨的力学性能差别.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测量了3种不同骨替代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相应的表观强度极限、表观弹性模量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动态抗压强度大于静态抗压强度,3种骨替代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动态表观弹性模量比密质骨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要小一个数量级.这意味着这类骨替代材料被植入到活体后,在其内部生长的骨组织和胶原纤维需大幅度提高强度和刚度,才能使其起到和活体骨相同的作用.
作者:张增福;侯振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研究人体小腿骨间膜组织间隙中蛋白质非均匀分布情况下组织液的流动,探讨组织液流动与经络实验发现的同位素循经迁徙现象的关系.根据解剖实验发现的骨间膜毛细血管平行排列的特点以及Weinbaum提出的细胞层面上的微观纤维基质模型,建立组织液流动的渗流多孔介质模型,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计算组织液流动.结果显示:(1)组织间隙蛋白质是非均匀分布的.靠近动脉端,高静水压引起毛细血管内液体的净流出,使组织蛋白无法扩散到血管壁附近;在静脉端,由于毛细血管内静水压较低,蛋白质可以扩散到血管壁附近.(2)毛细血管平行排列会引起组织液的定向流动(0.65 cm/min).(3)间隙注射同位素的扩散具有一定的方向性,Fluent仿真显示其与示踪剂循经迁徙的显像很相似.(4)组织液的流动对间隙细胞产生切应力,大切应力的值约为44 Pa.数值模拟结果可以解释经络研究中发现的一些现象,对组织液这一未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伟;沈烨良;丁光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研制婴儿培养箱温度集中监测与报警系统,并对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建立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树簇型网络拓扑模型,婴儿培养箱内放置传感器终端节点,病房走廊放置无线路由器节点,护士站放置协调器节点与监控主机相连;各节点软件基于C++编写,监控主机软件使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平台,实时分析终端节点温度及电池电压数据,并产生声光报警.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无线传感器网络能精确、稳定地读取婴儿培养箱箱内温度及终端节点供电电压值.与专业检测设备作对比测试,相对误差小于2%.该系统采集数据正确、实时,能提高医疗安全性,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沈云明;郑焜;陈龙;王琳;沈一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9月中旬在投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请问一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急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