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 国际刊号:0258-8021
  • 国内刊号:11-2057/R
  • 影响因子:0.61
  • 创刊:198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3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SA 科学文摘(英),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杂志   2004年4期文献
  • 用解卷积方法提取笔射束核的实现

    本研究论述了在三维放疗计划的剂量计算中,如何用解卷积方法从测量的宽平行射束离轴比数据中提取笔射束卷积核,并且用这个核重建其它尺寸射野的射束分布,与实际测量的相同尺寸射野的射束分布进行比较,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从而为进一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者:金浩宇;吕庆文;周凌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球改性生物材料表面的构建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本研究采用两亲共聚物PEO-PPO-PEO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了较窄粒径分布范围的聚乳酸微球,然后将这些微球按不同分布密度结合到聚乳酸基材表面,制备得到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生物材料表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改性表面的稳定和表面形貌的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成功地获得了稳定的、具有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软骨细胞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不同表面微球分布密度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膜片具有不同的细胞相容性,表面拓扑结构能在较在程度上对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产生影响.

    作者:王志宇;周丽娟;楼伟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骨髓基质细胞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研究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对离体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及增殖的影响,寻找骨髓基质细胞新的载体材料.方法:取2周龄幼兔的长骨采集骨髓,培养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1周后,种植于纯壳聚糖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的表面.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的辅助下,观察细胞的粘附和生长情况,种植7d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功能状况,用MTT方法检测种植后2d、4d、6d、8d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和纯壳聚糖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在材料表面粘附并保持其在机体内的形态.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表面的骨髓基质细胞功能活跃.在材料表面和培养板表面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均能持续增殖,而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能显著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P<0.01).结论:壳聚糖/明胶共混材料保持了壳聚糖的某些生物活性,同时由于加入明胶,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

    作者:杨操;杨述华;杜靖远;李进;许伟华;叶树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聚乳酸纳米微粒的制备及其在鼠脑组织中的选择性分布研究

    制备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微粒(以下简称PLA纳粒),研究该载体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特征,探讨其对鼠血脑屏障的透过能力.纳米沉积法制备空白及经聚山梨醇80(T-80)表面修饰的PLA纳粒,透射电镜观测其微观形貌、粒径,zeta电位/粒度分析仪分别测定粒度分布范围和zeta电位值;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LA纳粒能否进入小鼠脑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中纳粒的分布区域.所制PLA纳粒为规整、均匀的球形颗粒,其等效粒径为162.1nm,多分散系数为0.108;T-80修饰的PLA纳粒能特异性地分布于小鼠脑组织,电镜结果显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有纳粒的聚集,神经元间隙也有少量分布.结论:表面修饰的PLA纳粒能较特异性地被鼠脑血管内皮细胞摄取,并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该载体可望成为选择性作用于脑组织的优良给药载体.

    作者:王华芳;胡豫;孙望强;谢长生;魏文宁;周薇;方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聚碳酸酯型聚氨酯的体外降解研究

    本研究聚碳酸酯型聚氨酯(PCU),在预氧化处理后(5%H2O2/0.05M CoCl2溶液),再用酶(番木瓜蛋白酶,20U/ml的溶液)水解处理后的表面形态及分子结构变化,同时与聚醚聚氨酯(PEU)和氟碳化合物封端的聚碳酸酯型聚氨酯(PCUF)材料作对比.通过扫描电镜(SEM),光电子能谱(XPS)和分子量(GPC)表征材料表面降解情况和分子结构变化.结果证实了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直接影响材料的整体降解情况,结果显示PCU抗氧化性能优良,所以它的整体抗降解能力比抗氧化能力较低的PEU强,而且在PCU中引入氟碳化合物,其抗降解能力会更强.

    作者:李洁华;谭鸿;谢兴益;何成生;樊翠蓉;钟银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型人工生物活性骨的仿生制造研究

    提出了基于快速成形和生物医学技术的人工生物活性骨制造方法,能通过适当的材料和成型工艺制作出模拟真实骨骼内部组织的三维孔腔结构和内孔三维网状构架,并填入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和生物活性因子到孔腔中来制备生物活性骨.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植入骨的生物学性能,说明该方法有效可行,较好地实现了先进制造与生物活性的复合一体化.

    作者:陈中中;李涤尘;卢秉恒;王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针刺手法与针体受力参数的对比研究

    为了客观定量研究针刺手法的特征性和差异性,应用安装在针灸针体上的力和力矩微型传感器系统测量了临床针刺过程中针体上的受力数值和波形,并对均匀捻转、均匀提插、捻转补法、捻转泻法、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等6种手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实验发现:同一施针者采用不同手法或同一手法在新鲜猪肉和人活体运针时针体上的力无论是波形还是数值都有较大差异,而不同施针者采用同一针法运针时针体上的力几乎没有大的差异.因此可采用针体受力大小和波形作为针刺手法的客观定量参数.

    作者:丁光宏;沈雪勇;陶岳辉;刘辉;姚伟;李信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能脉冲激光照射下不同生物组织内热响应的实验研究

    采用响应时间为1μs的超小型薄膜铂热电阻温度计及日本YOKOGAWA DL2700高速数字示波器,对微秒量级脉冲激光照射下不同离体动物组织内的热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同一动物体的不同部位组织进行的照射实验发现,肝脏组织的热响应信号较强烈,且带有较明显的非傅里叶导热特征;心脏组织的热响应信号较弱,非傅里叶导热特征也不明显.另外,还对不同动物体的同类组织的热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动物体的同类组织对高功率短脉冲激光的热响应与被照射组织的具体种类有关.

    作者:周建华;淮秀兰;刘登瀛;徐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囊化的人类心房肽cDNA质粒转染细胞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囊化人心房肽(hANP)基因转染细胞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和新技术.方法:将重组有hANP基因(cDNA)的质粒转染人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然后将细胞包被在具有免疫隔离作用的聚己内酯(PCL)微囊内形成微囊化转基因细胞.移植微囊化hANP cDNA质粒转染细胞至两肾一夹(2K1C)的高血压大鼠腹腔内,检测其对高血压大鼠的血压以及多项生理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微囊化hANP cDNA质粒转染细胞移植前后,2K1C高血压大鼠肾脏排泄的近日节律规律.结果:移植微囊化hANP cDNA质粒转染细胞至2K1C高血压大鼠腹腔内2周后,大鼠的血压上升水平明显不如对照组高,此作用至少持续5个月.在2K1C高血压大鼠体内,植入的微囊化转hANP cDNA质粒细胞可产生明显的利钠、利尿作用,且引起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尿cGM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此外,2K1C高血压大鼠的肾脏分泌的时间生物学特征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入微囊化hANP cDNA质粒转染细胞后,其近日节律的调整中值加大,振幅增高.结论:hANP cDNA质粒转染的CHO细胞通过植入高血压大鼠体内,可以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将来可能适于植入人体.此项研究结果提供了一条心房肽治疗高血压或心衰的基因治疗新途径.

    作者:陈立国;肖静;郭慧玲;刘英辉;万朝敏;王正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神经信号经皮传输的电路设计与仿真实验

    本研究旨在实现利用神经动作电信号控制多自由度假肢.针对植入的神经信号电极,研究了神经信号的放大.为了使植入电极测得的神经信号能无线地传至体外,作者借助E类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受负载电阻影响的特点,通过时分复用技术实现了多路神经信号的经皮传输与识别.文中叙述的植入体内的放大电路、经皮发射电路均是通过体外E类功率放大器发射的射频磁场经感应线圈而获得工作电源.后用本研究研制的电路模拟神经信号控制多自由度假肢,验证了神经信号的放大、经皮传输、识别控制的过程.

    作者:蒋琦;赵春宇;陈大跃;黄震宇;朱成刚;谢国权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掩蔽刺激间期对神经反应遥测波形的影响

    目的直接测试人工耳蜗使用者听神经活性的是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用于记录Nucleus CI24M使用者ECAP的遥测系统称为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系统.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不同掩蔽刺激间期(masker advance)条件下的ECAP反应波形得出ECAP反应波形幅值的变化规律.方法25位Nucleus CI24M多导人工耳蜗使用者参加了本次试验.分别测试每位患者第3、5、10、15、20号5个电极的ECAP波形.选取每位患者反应波形清晰的电极作为该患者的试验电极.分别在不同掩蔽刺激间期条件下记录患者的反应波形并进行分析.结果不同患者之间及同一患者不同掩蔽刺激间期之间反应波形幅值均存在差异.不同患者的听神经从不应期中恢复的速度不同.掩蔽刺激间期小于0.5ms时患者的反应幅值大.当掩蔽刺激间期为4ms以上时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记录不到反应波形.结论掩蔽刺激间期可显著地影响ECAP反应波形的幅值.记录ECAP反应波形的佳掩蔽刺激间期为小于0.5ms.

    作者:陈雪清;王硕;韩德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MR图像刚性平移运动伪影的自动逆向迭代修正

    在MR扫描过程中患者的自主或非自主运动使获得的采集数据的相位发生偏移,因而重建图像含有运动伪影,严重地影响临床诊断.由于平移和旋转是基本的刚性运动,故几乎所有刚性运动都可由他们复合而成.本研究针对MB图像刚性平移运动伪影提出了一个新的后处理方法:逆向迭代修正法(IIC).通过逆向模拟患者的平移运动,逐次修正信号在K空间中已偏移的相位,然后根据小熵约束准则,判断所模拟的逆向运动平移量是否等于患者的实际运动平移量,即修正到原来的位置.实验表明,应用本研究提出的逆向迭代修正算法,运动伪影能被修正到一个较为理想的状态.在修正后图像质量及计算耗时方面,优于其他算法.

    作者:侯正松;江贵平;王华峰;陈武凡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种脑电信号相空间分析的新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脑电(EEG)信号相空间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相空间状态点间的欧氏距离,定义相对嵌入维数的态密度和态方差,并与反映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混沌特征的关联维数作比较.对各种实测的脑电时间序列的计算结果表明,态密度和态方差不仅计算简单,计算结果一致可靠,而且和关联维数相比,更能有效地反映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某些特征.此外,计算了基于距离协方差的脑电信号的奇异谱,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分析.

    作者:游荣义;陈忠;徐慎初;吴伯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血栓多普勒信号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栓,对临床诊断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为了研究多普勒信号特征提取方法检测血栓的性能,在计算机上生成仿真的血栓多普勒信号,仿真的参数,如血栓半径、血栓进入采样容积的时间等参数可事先设定,通过分析、研究不同给定参数的仿真信号,证实了利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无损检测血栓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表征血栓多普勒信号的敏感参数.

    作者:陈曦;汪源源;王威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超声治疗热场有限元分析

    针对人体组织非均匀性和实际位置与形状,考虑时变的生物组织特性的超声治疗温度场计算是超声治疗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了人体组织超声治疗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并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人体肝脏肿瘤超声治疗的稳态和瞬态温度场进行了分析.

    作者:白景峰;李国伟;陈亚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移植管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移植管内的生理流动.计算模型包括了冠状动脉狭窄,并考虑了由于移植管直径大于冠状动脉直径而在两者缝合时移植管的变形.计算结果分析了缝合区附近的流场、二次流、壁面切应力在心动周期内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缝合前端下游,存在一个低切应力、高切应力梯度的区域,在缝合区底部存在一个高切应力、高切应力梯度的区域.这两个区域都是内皮细胞增生并造成移植管术后再阻塞的危险部位.

    作者:刘有军;乔爱科;黄伟;曾衍钧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