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1.2 对来稿的要求
1.2.1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
普通外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等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外科学进展、学术动态的述评、综述、讲座,普外领域的新技术、新手术、短篇报道、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病例讨论、医学书刊评价和国内外最新期刊文摘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务求准确、通顺、精炼,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数据准确,规范。
1.2.2 基金项目
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稿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志,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放在篇首页左下脚作者简介之前。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若属多项基金资助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凡有英文摘要的文稿还应附基金的英文全称,并以【Foundation item】作为标志,放于英文关键词下方。并请随来稿附上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的重点攻关项目,拟申报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来稿,请注明项目名称、编号,并附上有关证书或证明复印证,一旦审稿合格本刊将优先发表。
1.2.3 文题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且中文文题一般宜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
1.2.4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之下,作者署名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更改。若作者系多单位的需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注明序号1、2、3 等字样,再在作者署名下面列出作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中的作者署名方式是:紧随英文文题之后另行列出全部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标注同中文),再在其后另行列出全部作者的英文工作单位、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以及通信作者及其E-mail地址。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以"通信作者:" 作为标志列出通信作者姓名及E-mail地址;以"作者简介:"为标志列出第一作者的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职称、主研方向、E-mail地址等。
1.2.5 摘要
论著及综述类文稿均应附中英文摘要,短篇论著类文稿应附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 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中文摘要限400字以内,英文摘要以400个实词左右为宜,放中文关键词之下。
1.2.6 关键词
论著、短篇论著及综述类文稿均应标注中文关键词,放中文摘要下面,有英文摘要者还应给出英文关键词,放英文摘要下面。一般每篇文稿可选3 ~ 5 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中英文关键词均不能用缩写。
1.2.7 正文
论著类文稿通常分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参考文献5部分。
1.2.7.1 引言
概述观察或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明确写出本研究的目的,无须进行文献综述,不要涉及本研究中数据或结论。一般不超过300 字。
1.2.7.2 方法
描述实验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基本情况。可列出建立实验方法的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阐明改进之处及理由。如为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备他人重复。所有的病例、动物、植物、药品、试剂和仪器,应说明来源、批号和规格。要写明为前瞻性或回顾性研究及所用的统计学方法,并列出有关文献。
1.2.7.3 结果
按逻辑顺序在正文、表格和图中表达所得结果。结果的叙述应详细、确切、客观,不应与讨论内容混淆。主要结果应有简要文字叙述,但文字部分内容与图表的内容不应重复。
1.2.7.4 讨论
紧密结合本文报道的内容,着重讨论研究中的新发现及从中得出的结论,包括发现的意义及其限度,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不必重述已在引言和结果部分详述过的数据或资料。应将观察结果与其他有关研究相联系,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相关联,应避免不成熟的论点和本研究不足以得出的结论。理由充足时可提出设想和建议,但应恰如其分。
1.2.8 文内标题层次序号
文内标题层次序号: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1,2,3… ;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1.1,1.2,1.3… ;文内三级标题序号用1.1.1,1.1.2,1.1.3, … ;余类推,一般分三级标题即可,若再有可用①、②、③、④……形式接排。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书写,后空一字距后再接着书写标题。
1.2.9 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 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得用商品名。
1.2.10 图表
图表力求简明,设计应科学,避免与正文重复。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数据资料尽量不用图表。正文与表中数据应认真核对,准确无误,表内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文中所有的表格均应在 Word 下以制表方式制成正规的表格(表内空白项为未测,"-"为阴性结果),并放文内相应或就近处。图、表序号分别以其在文内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排,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文中所有图片请务必提供符合可编辑的图片保存类型:①各种照片图必需图像清晰,像素应达300dpi,以*.tif格式存档,且在制版用图中不得标注任何文字与符号,但需在插入Word 文档的示意图中一一标示清楚。②手绘图或扫描图必需保证像素达300 dpi。③各种统计图需提供矢量图,即在统计软件中生成图片时需直接保存为*.emf或*.wmf格式而不能是.jpg格式;若在Excel 表中生成的统计图请保存为 *.xls 格式,并请提供原始数据。制版用的图请以附件形式与所投稿件一并上传。图的高宽比例约为5∶7,线条图纵横坐标线用1 磅线条,图内线条用0.75 磅,图内还应注明应有的全部文字、符号、图例等。HE 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图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实物照片涉及尺寸者,最好与比例尺同时拍照。
1.2.11 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 o kg-1 o天-1 应改为ng(/ kg o d); 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不能多于 1 条,如 ng/kg/d 应采用ng/(kg o d)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合,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 o d-1 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血压等人体内压力单位使用kPa,并于括号内注明mm Hg。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1.2.12 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 位数字时,每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1/4 个汉字,如:"1,329.476,5"应写成"1 23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和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 ~ 95%不要写 5 ~ 95%;( 50.2±0.6)% 不要写成 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而不要写成4×3×5 cm3。
1.2.13 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 P(P值前需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⑩样本数据用英文小写n。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2.14 缩略语
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2.15 简化字
简化字以国务院 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通常可参照新版《新华字典》。
1.2.1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顺序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再在文末参考文献表内依次列出。文后参考文献量:论著不少于25条,短篇论著不少于15条,综述原则上不限(不得少于35条)。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为1 ~ 3名者全部列出,3名以上者只列出前3 名,其后加"等"(日文加"他",英文加"et al.",俄文加"идр")。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要求:中英文文献中的标点符号均在英文输入状态下录入,然后空1个字符;英文文献中的"et al."和刊名用斜体。
1.2.17 来稿必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核,不能一稿多投,所有来稿必须确保其研究成果及报道内容的真实可靠,一经发表,相关文责应由作者自负。凡投寄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及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不属一稿两投,但必须注明。文稿一旦录用需登录本刊网站(www.gensurg.cn)下载并打印著作权转让协议即版权协议后,请文稿全体作者按文中排序亲笔签名后将该纸版著作权转让协议书然后按提示上传至系统。
1.3 本刊现已全面实现在线投稿,故凡向本刊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先进行注册,然后按提示进行在线投稿。凡有关稿件的处理事宜(审稿、编修退改、校对等)均通过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实现并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告知,请注意查收或登录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了解稿件的动态处理情况。在注册时务必登记作者的联系方式(必填项):手机及E-mail 地址。
1.4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被10 余个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上述声明。若有不同意请投稿时说明。
1.5 根据《著作权法》 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 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若欲改投他刊,务必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凡经审阅本刊拟刊用稿件不得再另投其他刊物。退作者修改的文稿应在规定时间内返回编辑部,若超过3 个月未修回者则将作为自动撤稿处理。有关稿件处理事宜均与第一作者联系(标明通信作者除外)。
1.6 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 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 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
1.7 稿件一旦确定刊用将收取论文发表费。稿件刊出后,第一作者赠当期杂志2 册,其他作者赠当期杂志1 册。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水平与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在胃癌患者术前营养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G-SGA营养评估量表进行术前营养状况评估,同时测定空腹静脉血营养相关指标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并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营养不良组(PG-SGA评分≥4分,n=80)患者血清TRF、PA、Alb和HGB水平均低于非营养不良组(PG-SGA评分<4分,n=37,P<0.05);患者术前的TRF、PA、Alb和HGB水平与PG-SGA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0.545、-0.418和-0.235(均P<0.05);PG-SGA得分≥4分对应的血液TRF、PA、Alb和HGB临界值分别为2.31 g/L、190.50 mg/L、38.65 g/L及100.50 g/L (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患者血清TRF、PA、Alb及HGB水平明显下降,且这些指标与PG-SGA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当胃癌患者存在血清TRF≤2.31g/L、PA≤190.50 mg/L、Alb≤38.65g/L或HGB≤100.50 g/L之一时,即可能存在营养不良,应引起高度重视.PG-SGA评分与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营养评估能够提高其准确性,为术前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零春润;叶州;白丽芬;王默进;庄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 ATRA)诱导分化治疗对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6例胃癌患者进行诱导分化治疗,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和血清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水平。结果根治性手术组: 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sIL-2R水平明显降低;经ATRA治疗后,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未手术或未根治性手术组:经ATRA治疗后,CD3、CD4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也明显增高,sIL-2R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TRA诱导分化治疗能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黄承良;刘厚东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从笔者所在单位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患者中选取4例血栓形成部位罕见、治疗难度大的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基础上发生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腹主动脉急性血栓形成伴下肢动脉栓塞导致下肢坏疽行高位截肢;1例股动脉支架内反复血栓形成导致下肢坏疽行高位截肢;1例人工血管及下肢动脉支架内短时间内血栓形成,经干细胞移植后下肢缺血得到缓解.结论 在血栓形成的诊治过程中提高对肾病综合征的认识,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高凝状态在围手术期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以及充分认识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特殊性,可能会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水平.
作者:佟铸;谷涌泉;李学锋;郭连瑞;郭建明;武欣;刘梦霞;李建新;张建;汪忠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14肽与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在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我院1995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因胆总管下段癌、十二指肠乳头癌及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48例,对其中26例(治疗组)应用生长抑素-14肽6 mg/d(持续微量泵泵入)及生长激素8 U/d(分两次肌注)治疗,余22例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应用全肠外营养及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17例(77.3%),治疗组5例(1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胰液量及胰周引流液中淀粉酶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蛋白质指标,治疗组于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而对照组第10天才达到术前水平.结论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能有效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欣;莫一我;金焰;董坤;王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乳腺癌术后重建的基本术式和发展现状.方法 对国内外有关乳腺癌术后重建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并对新观念进行总结.结果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及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术后重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只要病情允许均可进行乳房重建.目前乳腺癌术后重建大体可分为植人物型重建、自体重建、脂肪填充重建等,不同的重建方式对应不同的适应证并有其相应的并发症,对不同患者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及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以及患者对术后外观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估,为患者选择为合适的重建方式.结论 乳腺癌术后重建在国外已趋于成熟,国内也早已开展相应的研究,并且国内外之间一直进行着不断的交流学习,相信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乳腺癌术后重建或许会成为我国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常规选项之一.
作者:刘健;张英哲;王晓红;程凯;滕晓飞;谭龙涛;杨振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新的人肝脏及肾脏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mRNA的检测方法,并进行不同组织间的比较.方法 收集10例正常肝脏、10例正常肾脏及8例肝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β-G mRNA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β-G mRNA的基因扩增产物在人肝脏及肾脏正常组织及肝癌组织中均可被检测,且产物大小一致,均为422 bp;β-G mRNA相对表达含量在正常肝脏组织(1.71±0.32)和正常肾脏组织(1.83±0.22)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肝脏组织与肝癌组织(3.88±0.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查找基因文库中的β-G基因序列并自行设计软件合成引物,检测肝脏及肾脏组织中β-G mRNA基因表达的方法是可行的,对进一步对不同组织中β-G mRNA变化的探讨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可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波;张弘;李为;周文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成人大肠套叠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69~1998年收治的83例成人大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钡灌肠复位6例,手术治疗77例.肿瘤性大肠套叠60.2%,其中恶性肿瘤性套叠占64.0%.恶性肿瘤套叠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43.8%.结论对成人大肠套叠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慎用手术复位,不主张钡灌肠复位.
作者:杨伟明;杨争鸣;丁芳;于翕珊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潜在可切除胃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现状.方法 通过PubMed,以胃肿瘤、胃癌/癌、新辅助治疗/化疗及术前治疗/化疗为关键词,检索近5年的相关文献.并检索2007及2008年ASCO年会的相关进展.总结NAC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评价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病例选择依据、缓解预测因子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结果共检索随机对照试验7个,其中3个为Ⅲ期试验.已进行的多数研究显示,NAC在胃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生存取得显著改善的NAC随机研究尚少,缺乏严格NAC与单独手术或围手术期化疗与辅助化疗对比的NAC随机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病例、有效的NAC方案和治疗缓解的预测,尚需要解决.结论 NAC在胃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仍需进一步严格的前瞻性随机Ⅲ期试验证实.新的细胞毒性药物和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是将来进展的实质基础.
作者:肖仕明;吴宸;姜淮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及相关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再次行手术治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226例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再手术患者11例,再次手术率为5% (11/226).其中行2次手术者8例,3次手术者2例,5次手术者1例.初次手术后病情持续3例,复发7例,有1例未定义为病情持续或复发.再次手术前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及肢体关节疼痛.再次手术的原因:异位甲状旁腺3例,甲状旁腺腺癌复发3例,甲状旁腺癌扩大切除1例,甲状旁腺双腺瘤新发2例,甲状旁腺遗漏1例,甲状旁腺增生1例.术前定位检查中行99锝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甲状旁腺双时相扫描的敏感度高(8/9).8例选原颈部切口,3例异位甲状旁腺病变选新切口.随访时间4~70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2例失访,1例死亡,余8例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 术前综合运用影像学检查精准定位病变、由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及熟知甲状旁腺解剖学和胚胎学,能降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再手术率及提高再手术成功率.
作者:胡琳;崔爱民;柏楠;张自琴;宋磊;张强;王彦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高危因子的研究,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临床指标如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目前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研究较多,包括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如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neu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IR),还包括肿瘤局部侵犯和转移指标,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以及肿瘤血管生长因子等,这些指标为选择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了解预后,预测肿瘤复发提供了重要依据[1,2].
作者:魏于全;吴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9月中旬在投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你好,请问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