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呼吸杂志

国际呼吸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6X
  • 国内刊号:13-1368/R
  • 影响因子:0.55
  • 创刊:1981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河北
  • 语言:中文
  • 邮发:18-12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河北省优秀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国际呼吸杂志   2011年1期文献
  • 人体呼出气分析在检测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前应用到疾病诊断和代谢检测的呼吸组分主要包括:无机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存在于呼出气冷凝物中的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本综述主要对于用于感染性疾病的呼出气进行综述,而其中为重要的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重点阐述了呼出气分析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应用,呼气挥发性有机物检测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在曲霉菌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林弘光;彭春红;叶贤伟;张湘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但可累及多种脏器的非干酪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导致的深部真菌病;然而,结节病患者自身存在免疫缺陷、或未知的免疫缺陷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导致2种疾病共存.由于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少见、临床认识不足、发病机制不明,易引起误诊和漏诊.本文拟对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等进行综述.

    作者:钱国清;杨乃彬;石洁君;尹凤英;李国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球囊肺血管成形术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应用进展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类预后极差的肺动脉阻塞性疾病,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右心衰竭.目前唯一的治愈方法为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但可由于栓塞位于远端血管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等原因而不能手术.这些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极差.近年来,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已发展成为一种用于消除梗阻的替代疗法,且能在患者受益与风险间取得平衡.本文就肺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技术的认识.

    作者:胡学华;倪吉祥;李昭;赵天明;马远坤;杨玉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院内感染病原体,可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黏菌素是一种阳离子肽,其可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外膜从而导致菌株的死亡,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理想选择之一.有研究报道临床上出现对黏菌素产生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株且耐药性菌株不断增加.因此,尽管黏菌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仍具有较高治愈率,但耐药性菌株的不断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黏菌素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陆霞君;朱晔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结核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结核病仍然威胁大众健康.尽管诊疗手段越来越丰富,但仍没有令人满意的诊断方法,治疗上也存在挑战,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更完善的的结核病诊断手段,开发新的治疗途径,提高抗结核治疗效果,改善结核病预后.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Trp)分解代谢为犬尿氨酸(Kyn)的关键限速酶,参与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特别是T细胞的免疫功能.本文综述了IDO在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地位,特别是在结核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有望成为结核病的诊断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标.

    作者:石文;吴娟;谈绮;解卫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肠道菌群对OSA并发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促进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脏衰竭的发生、发展的作用.肠道菌群对维持机体健康平衡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并在OSA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结合近期文献就这一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天香;姜秀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烟雾吸入致急性肺损伤对肺组织血栓调节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程度烟雾吸人性肺损伤时肺内血栓调节蛋白(TM)的表达特点.方法 烟雾吸入致伤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烟雾吸入10 min组(10 min)、烟雾吸入20 min组(20 min)、烟雾吸入30 min组(30 min).在不同烟雾吸入时程后的0h、6h、24 h对随机选取各组存活大鼠6只进行解剖取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分析肺内TM的表达并进行病理损伤评分(LIS);检测不同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肺内TM的mRNA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B)检测肺组织中TM的表达情况;通过酶链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可溶性TM (sTM)的浓度.结果 WB及IHC显示,10 min组在0及6h肺内TM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4 h趋于正常,20 min组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30 min组呈现逐步降低趋势;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显示,10 min组TM的mRNA的表达呈现升高趋势,6h达高峰,此后逐渐下降,20 min组于烟雾吸人后0h较对照组显著升高,此后呈下降趋势;30 min组在烟雾吸入后mRNA持续呈下降.对BALF内sTM检测显示,烟雾吸入10 min及20 min组在各时间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30 min组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于24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LIS分层后与BALF内sTM进行分析显示,随着肺损伤评分的增加,sTM总体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当LIS>5时,sTM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烟雾吸入后肺损伤严重程度的不同导致TM表达的差异,轻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可提高TM在肺内的表达,而重度烟雾吸人性损伤可降低TM在肺内的表达;BALF中TM的水平可以评估肺损伤严重程度.

    作者:宋立成;韩志海;孟激光;陈旭昕;解立新;肖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免疫功能正常宿主的重症肺奴卡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1例免疫正常者重症肺奴卡菌病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重症肺奴卡菌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肺奴卡菌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43岁女性,无免疫受抑.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胸部CT示左肺下叶大片实变,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Ⅰ型呼吸衰竭,白细胞数增高,病情进展快,为维持血氧浓度行机械通气,三代头孢及莫西沙星抗感染无效,后细菌培养结果示星形奴卡菌,予以复方磺胺甲嗯唑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利奈唑胺及阿米卡星联合治疗,患者状况逐渐好转.结论 免疫力正常宿主的重症肺奴卡菌病临床相对少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原学,临床易误诊.治疗以磺胺类药物为主的联合治疗.

    作者:陈旭昕;胥颉;孟激光;韩志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无免疫缺陷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分析其发病、诊治过程及预后,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50岁,中年男性,无基础疾病,因“咳嗽、咳痰、气促5 d”入院.病情进展快,由初轻微病变迅速进展为肺部渗出影或实变影.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声带白色分泌物附着,气管可见伪膜、溃疡及坏死物,右上叶黏膜凹凸不平.活检示曲霉菌病.诊断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明确,予以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3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肺部病灶基本吸收.结论 侵袭性气管支气管肺曲霉病主要发生在严重免疫缺陷的患者,但亦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可能与流感感染有关.其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可能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早期阶段.根据宿主免疫状态和曲霉菌侵入支气管的程度,侵袭性气管支气管曲霉菌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

    作者:董素素;裴文军;王天立;梅牧;唐志新;邹叶强;陈尔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表达干扰素γ的研究

    目的 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2个月前后表达干扰素γ(IFN-γ)的CD4+和CD8+T细胞百分比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新诊断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0例.采集40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CD8+T、表达IFN-γ的CD4+T及CD8+T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FN-γ表达.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CD4+T及CD8+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表达IFN-γ的CD4+T细胞百分比(4.30±2.01)%显著低于治疗前(2.06±1.03)% (t =4.162,P=0.000 5).治疗前后表达IFN-γ的CD8+T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IFN-γ表达(53.82±8.84) ng/L显著高于治疗后(47.73±9.17) ng/L(t=2.709,P=0.013 9).结论 治疗前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的表达IFN γ的CD4+T百分比高于治疗后2个月,提示表达IFN-γ的CD4+T细胞在防治肺结核感染中发挥作用.

    作者:杨万福;张菊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合并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对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TBA)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TBA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tracheobronchial amyloid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结果 患者,女,69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2个月余”人院.痰抗酸杆菌阳性,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下气管全程、隆突向左右主支气管延伸见不规则隆起伴管腔高度狭窄,黏膜活检病理刚果红染色阳性.结合TBA确诊标准诊断为TBA合并肺结核,并予以抗结核治疗联合支气管镜下处理.文献检索经过筛选,终收集23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TBA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结论 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TBA的重要方法,病理为其诊断金标准.对于肺结核患者应警惕是否有合并症,尤其对于咳嗽伴反复发热的患者可行支气管镜检查协助诊断.

    作者:唐飞;吕莉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噬菌体AB3及其裂解酶作用于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的体外研究

    目的 比较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AB3、裂解酶LysAB3及抗生素在降解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效率的差异.方法 扩增LysAB3基因序列前端的354bp (118aa),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表达,纯化后命名为裂解酶蛋白LysAB3.用结晶紫法及噻唑蓝(MTT)法测定经噬菌体AB3、LysAB3及各抗生素组处理后,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及被膜菌的差异;并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生物被膜形态及厚度的变化.结果 噬菌体AB3及LysAB3处理24 h后,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明显降解,被膜活菌数量明显下降.结论 噬菌体AB3及其编码的裂解酶LysAB3在体外实验中,可有效降解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及被膜菌.

    作者:张劼;李秀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术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评价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术在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26例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因诊断不明而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表现、术前和术后诊断的对比、活检部位、活检数量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结果 26例患者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术后,结合临床、影像学和病理资料,有24例(92.31%)患者确诊,2例(7.69%)患者诊断不明.16例(61.54%)患者术后更改了治疗方案.活检取得肺组织1~3块不等,3例(11.54%)患者活检了1块组织,15例(57.69%)患者活检了2块组织,8例(30.77%)患者活检了3块组织,手术部位以右肺下叶常见.9例(34.62%)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和肺部感染,未出现死亡及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情况.结论 对于大部分诊断不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术能提高其诊断率并指导调整治疗方案,其并发症少,病死率较低,是一个相对安全而有效的诊断手段,建议对诊断不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行电视辅助胸腔镜肺活检.

    作者:张娟娟;邱玉英;张英为;陈保俊;史敏科;孟凡青;付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SchE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血清胆碱酯酶(Sch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指标、SchE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 重症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的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清SchE水平显著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的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R值、K值显著的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的血栓弹力图大幅度值、a角显著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反应进一步增强、血清SchE活性降低,同时存在凝血功能的紊乱.

    作者:陈瑞琳;张程程;武润苗;吴桦;杨淑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7~2018年冬季西北地区某站点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17~2018年冬季流感在西北地区的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2月15日因流感样症状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急诊就诊患者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甲型流感高峰为2017年第52周至2018年第3周,乙型流感高峰为2018年第3周至第5周.学龄前儿童临床流感病例人数多,共1 051例(42.00%);其次为青壮年492例(22.16%);老年少仅85例(6.94%).各年龄组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流感病例中无性别差异.与乙型流感相比,甲型流感患者白细胞数目较高(7.07±0.09)×109/L比(5.97±0.1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高(59.83±0.05)%比(52.2±0.29)%,超敏C反应蛋白较高(6.15±0.11) mg/L比(5.04±0.26) mg/L,淋巴细胞百分比更低(20.0±0.02)%比(24.32±0.04)%(P值均<0.01).结论 2017~2018冬季流感在西北地区的流行特征为甲型、乙型流感高峰部分重叠、交错出现;学龄前儿童和青壮年为主要患病人群;感染者常伴有全身炎症指标的升高.在疫情流行时,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孙皎琳;刘韩韩;张琳;霍凯凯;张文娜;王亚文;石志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沉默NF-κB/p65基因抑制C反应蛋白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凋亡

    目的 运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人气道上皮细胞株9HTE的核因子κB(NF-κB) /p65基因,探讨NF-κB/p65的活化在C反应蛋白(CRP)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株9HTE,利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化学合成的NF-κB/p65小干扰RNA (siRNA)转染人9HTE细胞,给予终浓度50 μg/L的CRP刺激24 h,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p65的活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p65、Bcl 2和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化学合成的NF-κB/p65 siRNA可以抑制9HTE细胞NF-κB/p65 mRNA的表达及NF-κB/p65的活化,与CRP组和CRP+ scramble siRNA组相比,NF-κB/p65 siRNA组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Bax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流式细胞仪显示NF-κB/p65 siRNA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用siRNA干扰沉默NF-κB/p65基因,可以有效抑制CRP介导的气道上皮细胞凋亡,表明NF-κB的活化可以促进气道上皮细胞中的凋亡,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控BcF2和Bax的表达发挥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胡根;朱彬;赵田甜;许飞;张绍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烟草依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慢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在易患基因的基础上各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基因异质性疾病.吸烟是COPD发病机制中常见的致病因素,本综述将主要讨论在吸烟的作用下COPD基因的多态性和易感性,为烟草依赖COPD高危人群的筛选、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荣;张励;王晓楠;胡雪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长链非编码RNA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医疗负担重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氧化应激、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和炎症反应等都参与到COPD的发病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一般大于200个核苷酸的不被翻译为蛋白质的RNA,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作为调控分子发挥其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lncRNA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诊断和治疗COPD的一个靶点.文中主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对lneRNA和COPD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斌;张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贫血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常常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贫血是COPD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经济负担以及医疗资源的利用有一定影响,因此认识贫血对患者症状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制、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及对患者预后的预测非常重要.本文就目前关于贫血对COPD患者的影响、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王爽爽;吴巧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抵抗素样分子家族与钙通道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是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血管重塑相关的疾病,持续缺氧诱导引发肺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肺血管的收缩和重塑与钙离子浓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钙通道参与的肺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抵抗素样分子家族可能通过钙通道参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故探究抵抗素样分子家族与钙通道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对治疗低氧性肺动脉高起重要作用.

    作者:卿琼;胡瑞成;朱黎明;蒋永亮;符代炎;戴爱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在呼吸内镜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近年来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估(ROSE)逐步尝试应用于各类肺部疾病的诊断,尤其是ROSE联合呼吸内镜的应用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进展,也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从ROSE在呼吸内镜检查中的应用现状、ROSE联合呼吸内镜应用过程中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综述.

    作者:张蓉;白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炎性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是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机制.临床上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主要以临床症状改变为主,尚缺乏敏感的客观指标.研究发现多个炎症介质与AE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情进展相关.现针对AECOPD潜在生物标记物作一综述,探讨这些炎症介质作为AECOPD生物标记物的价值和缺陷,旨在为临床提供AECOPD早期识别生物标记物和监测手段.

    作者:王慧杰;徐武成;黄华琼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