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乳果糖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血清内毒素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予以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保肝降酶退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乳果糖口服20 d,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乳果糖治疗组内毒素血症的复常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45.6%(χ2=10.94,P<0.01).治疗组血清内毒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有显著下降,血清白蛋白(A)升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乳果糖具有显著降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血清内毒素水平的作用,乳果糖可防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作者:徐红;李峥;金水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对1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经一个手术入路完成减压及脊椎的稳定重建.结果 12例病例随访6~36个月,所有病例术后原有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神经症状加重;12例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前路减压、自体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黄顺勇;郭安明;覃盛明;韦祖龙;李炳想;姜益添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90例足月妊娠宫颈Bishop评分3~5分,有引产指征,无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的足月单活胎头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普贝生组(n=45)患者在阴道后穹窿放置普贝生;缩宫素组(n=45)患者静脉输注缩宫素.结果用药12 h后,普贝生组宫颈成熟度明显优于缩宫素组,平均临产时间、破膜时间、分娩时间均较缩宫素组明显缩短,引产成功率达77.78%,明显高于缩宫素组的33.33%.结论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桂萍;苏小容;洪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及合并伤的有效救治方法.方法对60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救治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愈57例,死亡3例.结论严重胸外伤及合并伤应积极抗休克,尽早手术,保护各脏器功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杨逊军;邓宇江;周曼新;岑家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情况和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01~2010-10在新生儿科住院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含3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共发生并发症175例次,平均3.89例次,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低蛋白血症28例(62.22%)、高胆红素血症25例(55.55%)、低血糖症24例(53.33%)、贫血23例(51.11%)、肺透明膜病14例(31.11%).发生2种以上并发症的43例,占95.55%,发生1、2、3、4、5、6、7、8种并发症的分别为4.44%、24.44%、13.33%、20.00%、20.00%、11.11%、4.44%、2.22%;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存活34例,存活率为75.56%,死亡2例,放弃治疗9例(于放弃后1~2 d内死亡),病死率为24.44%,在死亡的11例中发生肺透明膜病9例,占81.82%.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能力低下,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其病死原因主要是肺透明膜病,预防肺透明膜病可望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病死率.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LD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例住院病人,经激素或脾切除治疗无效者,应用LDIVIG 0.1 g·kg-1·d-1静脉滴注,连用5 d,同时口服甲泼尼龙片32 mg/d,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BPC)计数和黏膜、内脏等出血的临床表现.结果治疗72 h后无出血症状,显效6例,良效4例,进步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0.0%.结论 LDIVIG联合甲泼尼龙治疗RITP疗效显著,可迅速减轻出血症状,是治疗RITP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粟世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麦氏切口双氧水腹腔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的疗效.方法对112例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取麦氏切口入腹,将手术床分别向下及向右各倾斜15°~30°,用卵圆钳将腹腔引流管置入盆腔、左中腹腔及右侧肝肾隐窝,用1.5%双氧水(3%双氧水原液中加入等量生理盐水)从引流管注入进行腹腔冲洗,观察其疗效.结果全组病例平均住院8 d,切口感染2例,切口液化1例,均无腹腔残余脓肿、门脉感染、脓毒血症及膈肌刺激症状等,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麦氏小切口双氧水腹腔冲洗治疗急性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疗效肯定,手术损伤小,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启军;肖远朝;秦开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用宫腔镜取出宫腔内残留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宫腔内异物残留后引起不孕、不规则阴道出血、腹痛的患者在宫腔镜下进行宫腔异物取出术.结果 12例患者经宫腔镜取出异物均获得成功.结论宫腔镜对于宫腔内残留物具有诊断明确,定位准确、安全、可靠、创伤小的特点,可作为诊治宫腔异物的首选方法.
作者:莫璐;林秀;檀大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血管意外患者医院感染情况,以便有效地采取预防医院感染措施.方法对2010-01~2010-12住院的751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54例次,医院感染率为7.19%.其中下呼吸道感染多为20例次,占37.03%;上呼吸道感染12例次,占22.22%;泌尿道感染9例次,占16.67%;口腔感染8例次,占14.82%;胃肠道感染3例次,占5.56%;其他感染2例次,占3.70%.结论应加强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韦淑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情况下使用131碘(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临床疗效、适应证及价值.方法将正在接受ATD治疗的75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不停用ATD服131I治疗;对照组(47例)待停用ATD 2~4周后方服131I治疗.服131I 6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7.9%,无效率为32.1%,好转率为35.7%;对照组治愈率为59.6%,无效率为10.6%,好转率为1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停用ATD情况下使用131I治疗Graves病疗效欠佳,但能改善病情,为后期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可适用于重症且不宜停药的Graves病患者.
作者:唐真武;黄江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的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行手术治疗的过程及术后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扁桃体切除术后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间行扁桃体切除术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节省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
作者:王选胜;姜洪涛;贾灵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性威胁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主要是针对人群的肾功能的评估和白蛋白尿的检测,各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8%~15%,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高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等.该文就近年来CKD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发病情况等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作者:唐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作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危重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误诊率可高达70%~90%,未经治疗者其病死率高达25%~30%,而经充分治疗其病死率可下降至6%~8%.该文就当前PE的相关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韩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急症.目前,超声检查已成为诊疗异位妊娠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文就近年来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异位妊娠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沈桂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Aurora A是参与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新成员,与中心体功能相关,其高表达与中心体异常、非整倍体以及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相关性,是一种癌基因,在许多肿瘤中均发现有高表达.随着Aurora A过表达可以产生非整倍体以及与肿瘤形成有关,Aurora A已经成为药物设计的一个潜在靶点,Aurora A激酶抑制剂,如VX-680代表了一种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该文着重综述Aurora A与妇科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作者:刘妮平;赵仁峰;万亚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快速构建成人胃癌组织cDNA文库.方法从人胃癌组织分离总RNA,以含有Sfi IB酶切位点的oligo(dT)引物合成第1链cDNA,以含Sfi IA酶切位点的SMART寡核苷酸为引物经LD-PCR扩增双链cDNA,双链cDNA经Sfi I(IA & IB)酶切,以CHROMA SPIN+TE-1000柱分级分离cDNA,收集符合需要的cDNA片段并纯化,随后将之与λTripIEx2载体连接经体外包装成噬菌体cDNA文库.结果经检测共获得2.73×106个重组子,重组率约为94%,插入片段大小平均为1.2 kb.结论用SMART方法构建的胃癌组织cDNA文库质量较高,为以后筛选胃癌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吴锟;谢玉波;王连振;肖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广西防城港地区汉族健康成年男性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2 021例20~69岁的健康成年男性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结果广西防城港地区汉族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叶酸各年龄段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0~29岁8.56(4.97~14.71)ng/ml,30~39岁9.25(5.24~15.42)ng/ml,40~49岁9.66(5.35~16.38)ng/ml,50~59岁9.31(5.49~16.60)ng/ml,60~69岁9.44(4.58~14.86)ng/ml.广西防城港地区汉族健康成年男性的血清维生素B12各年龄段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20~29岁639.80(295.68~1196.75)pg/ml,30~39岁665.10(325.70~1201.00)pg/ml,40~49岁690.70(250.55~1214.50)pg/ml,50~59岁710.30(331.34~1 343.70)pg/ml,60~69岁699.85(180.42~1 446.88)pg/ml.结论各地区各实验室应建立各自的健康人群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尤其是那些具有特殊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地区.
作者:邓燕;秦雪;黄珊;廖湘成;伍惠玲;张海英;李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和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炎症因子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老年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1)及糖尿病常规治疗联合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n=35),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F-κB、血清hs-CRP、TNF-α、IL-6、IL-1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外周血NF-κB水平、血清炎症因子、HOMA-IR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建英;王志英;陈健;谭文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转录抑制因子ZHX2(zinc-fingers and homeoboxes 2,ZHX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35例HCC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ZHX2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CC癌组织中ZHX2 mRNA的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肝组织(P<0.05).术中发现伴随转移的HCC癌组织中ZHX2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转移的HCC(P<0.05).ZHX2 mRNA的表达与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呈负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HBsAg感染、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是否伴随肝硬化无明显关系.结论 ZHX2低表达与HCC转移密切相关,并与AFP的高表达有关.
作者:陈伟露;吕自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例孕晚期GDM孕妇及5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血清RBP4水平,同时测定两组孕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结果 (1)GDM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为(18.48±4.60)ng/m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清RBP4水平(13.26±2.35)ng/ml(P<0.01).(2)GDM组孕妇FPG、HbA1c、FINS水平分别为(5.40±0.57)mmol/L、(5.68±0.58)%、(9.32±1.30)mmol/L,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血清水平(4.99±0.27)mmol/L、(4.75±0.51)%、(8.24±0.77)mmol/L(P均<0.01).(3)GDM组孕妇HOMA-IR为(2.24±0.43),明显高于正常孕妇(1.82±0.24)(P<0.01);GDM组孕妇HOMA-β为(107.29±35.54),正常孕妇为(112.02±19.35)(P>0.05).(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孕妇血清RBP4水平分别与HbA1c、FINS呈显著正相关性(r=0.400,0.266,P<0.05);与HOMA-IR、HOMA-β无明显相关性(r=0.072,0.029,P>0.05).结论 GDM孕妇血清RBP4水平明显升高,RBP4可能参与了GDM孕妇糖代谢紊乱,但是RBP4与GDM孕妇胰岛素抵抗无明显相关性;GDM孕妇尚不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
作者:任利容;于燕;黄小红;张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应用于体外循环(CPB)中对犬心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用杂种犬20只,随机平均分为乌司他丁实验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10只.U组在CPB预充液中加1万U/kg乌司他丁,并于CPB转机开始前即经静脉再给1万U/kg乌司他丁持续滴注.C组常规建立CPB并转机.分别于CPB转机前10 min(A时点)和CPB转机后60 min(B时点)两个时点,切取犬心肌右心耳组织,检测心肌组织ICAM-1表达量;记录CPB建立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灌注时间、CPB转机时间、心脏复跳情况.结果两组实验犬心肌组织中,ICAM-1的表达量在B时点较A时点均明显增高,但在B时点U组ICAM-1表达量低于C组(P<0.05).结论 CPB时,心肌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心肌组织ICAM-1表达上调,乌司他丁可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进而保护心肌组织.
作者:阳世雄;刘庆远;曾建业;韦涌初;黄思光;卢苇;潘小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Bassini法、疝环充填式法和自体真皮移植法三种疝修补术式在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成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行Bassini法、疝环充填式法和自体真皮移植法疝修补术,对手术五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自体真皮移植疝修补术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医疗费用少,术后复发率低.结论自体真皮移植疝修补术是一种简单有效而且医疗费用低的腹股沟斜疝修补的术式.
作者:廖文伦;邱福奎;朱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几种东亚人群中常见的线粒体DNA(mtDNA)单倍型与散发性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用酚/氯仿法从79例PD患者和63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其进行4个东亚人群常见的mtDNA单倍型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检测.结果 PD组检出单倍型A 2例,单倍型C 4例,单倍型D 5例,单倍型G 2例;对照组检出单倍型A 3例,单倍型C 9例,单倍型D 8例,单倍型G 1例.在这4种单倍型中,单倍型G的PD致病相对危险度高,而单倍型C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们研究的4种单倍型中,没有发现PD致病相对优势单倍型,虽然单倍型C致病相对危险度低,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样本量作年龄和性别分层研究来证实它的作用.
作者:郭才华;袁志刚;罗曙光;杨华丹;卢翠玲;易祖芳;舒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05例宫颈糜烂的已婚女性行利普刀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2个月随访,宫颈糜烂愈合率为99%,术后6个月随访80例,宫颈糜烂均愈合,无一例行2次手术.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健康指导,使患者掌握利普刀术后的护理要点,配合医护治疗,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覃丽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73例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的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结果 73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医、护、患三方配合协调,有效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护士熟练掌握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作者:覃素娇;黎晓燕;顾超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新生儿病区收治的55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采用洗胃、安置、抚触、体位和饮食调整以及药物相结合等综合治疗和护理.结果 55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次数明显减少.结论运用这种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并治疗新生儿的胃食管反流,从而降低胃食管反流引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体重的增长.
作者:梁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及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确诊为AECOPD的病人,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加布地奈德混悬液和沙丁胺醇原液雾化吸入治疗,2次/d;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等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理盐水加沙丁胺醇原液雾化吸入治疗,2次/d,7 d后观察两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沙丁胺醇治疗AECOPD较单用沙丁胺醇疗效好,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古力·喀德尔;王丽霞;赵静;阿迪娜·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龙利润燥胶囊治疗神经精神障碍阴虚火旺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神经精神障碍阴虚火旺证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合用龙利润燥胶囊,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总分减分率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烦躁和便秘症状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出现的频率较对照组低且轻微.结论龙利润燥胶囊治疗神经精神障碍阴虚火旺证疗效满意,它能改善患者烦躁、便秘等主要症状,减少精神科用药量,减轻精神药物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黄英民;温益雄;梁旭日;周作杰;牟艳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离子钙值的变化,研究两者对急性期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2005-01~2010-07的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第1天的hs-CRP值均明显增高,血清钙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s-CRP、血清钙值改变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综合观察hs-CRP值和血清离子钙值的变化对急性期脑血管病的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龙飞华;李衡;楚昊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艾滋病门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和保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Zung设计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传染病专科医院的艾滋病门诊400例HIV/AIDS患者抑郁发生现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艾滋病门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6.25%.将14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终进入模型的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状态、社会支持、吸毒史、羞耻感、负性生活事件、药物副反应等八个方面,其调整的OR 值及OR 95%CI分别为4.133(1.774~9.627)、2.515(1.185~5.337)、5.038(1.941~13.076)、0.510(0.265~0.976)、2.913(1.194~7.110)、2.099(1.080~4.080)、29.753(17.965~56.155)、2.816(1.349~6.054).结论艾滋病门诊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于国内常模;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按OR 值大小依次为负性生活事件、AIDS、≥50岁、吸毒史、药物副反应、文化程度、羞耻感;预防抑郁发生的保护因素主要为社会支持.
作者:董文逸;耿文奎;黄金萍;覃益芹;欧汝志;秦英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外周血内皮前体细胞(EPCs)与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MSCs)共培养时对BMSCs成骨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和EPCs,培养细胞分为四组:A组(BMSCs组)、B组(EPCs组)、C组(BMSCs成骨诱导组)及D组(BMSCs和EPCs联合培养组).通过观察细胞克隆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从酶学、组织学及生化等不同方面观察EPCs对BMSCs成骨活性及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C组培养的细胞具有晚期EPCs的特性.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均证实共培养的BMSCs和EPCs生长良好,并能够形成与单纯成骨诱导培养的BMSCs相似的钙结节.MTT检测结果:各组细胞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结果:C、D组显著高于A、B组(P<0.05).结论 EPCs和BMSCs联合培养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EPCs能够增强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提高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韦惠平;庞芳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偏移对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碘转化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诊断为GD要求131I治疗的60例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分别测定IL-2代表Th1细胞因子,IL-6代表Th2细胞因子.结果 IL-6在G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IL-2、IL-6及IL-2/IL-6与甲状腺碘转换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GD患者的Th1/Th2细胞亚群失衡以偏向Th2为主;Th1/Th2细胞的偏移与甲状腺的碘转化率无相关性.
作者:李红昆;覃伟武;谢永双;李秀琼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进展性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s-CRP和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免疫散射比浊法对50例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4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不同相应时间点的血液进行D-dimer和hs-CRP水平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对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斯堪地那维亚量表(SSS)评分.结果进展组的D-dimer水平顺序依次为:发病第7天>3天>24 h内>14天,在发病1周内,进展组D-dimer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进展组的hs-CRP水平顺序依次为:发病第3天>7天>24 h内>14天,发病第3天和7天,进展组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1);进展组发病3周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非进展组为差(P<0.01).结论血清hs-CRP和血浆D-dimer的升高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进展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测定对临床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意义.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11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A组,41例,UAER<30 mg/24 h)、临床早期DN组(B组,39例,30 mg/24 h≤UAER<300 mg/24 h)及临床DN组(C组,38例,UAER≥300 mg/24 h).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中随机选择40例为对照组(D组).分别测定各组UAER及血清Lp(a).各组均数的比较用方差分析,各组分别比较UAER和Lp(a)间的直线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p(a)升高(A组与D组比P<0.05,B、C组与D组比P<0.01),且随DN之肾脏病变进展(UAER增加)而递增(B组与A组比P<0.01,C组与B组比P<0.05).A组与B组血清Lp(a)水平与UAER呈直线正相关(A组r=0.356,P<0.05;B组r=0.438,P<0.01).结论血清Lp(a)水平与DN肾损害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诊断早期DN的辅助方法之一.
作者:张长明;龙艳;苏珂;林枫;彭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探讨电子病历实施对医疗文书完成质量及病案管理的影响.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施行电子病历5年来的运行情况及其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作者:张法灿;林辉;龚智峰;王桂榕;莫晓云;陈语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