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5年该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采集的各类标本,对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年间送检标本1 684份,分离出病原菌1 156株,细菌检出阳性率为68.65%.在分离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897株,占77.60%;革兰氏阳性菌125株,占10.81%;真菌134株,占11.59%.其中感染的优势菌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到检出细菌的20.8%、15.1%和15.0%.肺炎克雷伯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为97.5%,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8.0%和41.7%;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超过了70.0%.结论 该院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耐药率较高,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要引起重视.应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建立细菌耐药监测制度和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作者:梁志斌;卢运照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丘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06~2013-06该院住院治疗的丘脑出血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及内科保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第1、3、5、10、30天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良率为75.0%,存活率为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48%和47.82% (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83% (P <0.01).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10 ~20ml的丘脑出血疗效优良率及存活率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作者:孙景宏;隋长百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01 ~ 2015-07因胃溃疡收治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以质子抑制剂(PPI)为基础联合二种抗生素加铋剂的四联疗法,对照组31例给予以PPI为基础联合二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疗程均为10 d.停药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及电子胃镜,观察Hp根除率、胃溃疡愈合情况、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愈9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83,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74.2% (P <0.05).结论 以PPI为基础联合二种抗生素加铋剂的四联疗法对胃溃疡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费必秒;王从俭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传统的美托洛尔治疗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2-09~2015-01收治的62例DCM患儿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A、B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常规口服地高辛、利尿剂及卡托普利.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卡维地洛,B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超声诊断仪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X线平片检查心胸比率(T/Th),电化学发光法检验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A组与B组的LVEDD、LVEF、T/Th、NT-proBN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A组LVEDD、NT-proBNP改善程度优于B组(P<0.05),但两组LVEF、T/Th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相对于美托洛尔在治疗儿童DCM中更有优势,尤其体现在LVEDD及NT-proBNP指标的改善方面,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迎军;李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0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NIPPV,比较两组治疗7d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9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够快速提高通气功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文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04~2014-12该院收治的31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产的情况进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按分数进行分组,低危组(0~4分)113例,中危组(5~7分)115例,高危组(8~ 10分)82例.三组产妇在进行剖宫产胎儿分娩出的前3 min给予卡孕栓,其中高危组在胎儿分娩后给予卡贝缩宫素静脉注射,比较三组产妇各阶段出血量.结果 高危组和中危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24 h出血量高于低危组(P<0.05),但高危组和中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对产后出血预测存在一定的可靠性,高危产后出血产妇在剖宫产过程中除给予常规的防治措施之外,再给予卡贝缩宫素,可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彭丹;李丽琴;龚翠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3~ 2015-02该院经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治疗的11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02.4±17.6) min,术中出血量(82.3±19.2)ml,切除组织病理诊断为子宫瘢痕组织,可见子宫内膜组织,术后住院6~7d.11例患者月经复潮后症状明显缓解,经期(7.2±1.7)d,显效9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0%.术后3个月复查三维阴超显示子宫腔恢复良好,未见憩室,随访6个月~1年均未见症状复发.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可作为该病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高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腔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诊为宫腔粘连的87例行经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结果.结果 87例患者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粘连者76例,76例宫腔粘连患者中,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为宫腔粘连者56例,与宫腔镜检查相比较,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宫腔粘连的敏感度为73.68%,特异度为81.82%,准确度为74.71%,ROC曲线下面积为0.638,95% CI =0.506 ~0.770.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轻度、中度、重度粘连检出率分别为50.00% (17/34)、71.43%(20/28)、85.71%(12/14),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检出率分别为67.57%(25/37)、50.00%(8/16)、82.61%(19/23).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宫腔粘连的常规筛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糖皮质激素,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临床作用广泛且副作用较少,目前已成为麻醉医生围术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预后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肾上腺皮质激素.该文就地塞米松在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龚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 pseudoaneurysms,IPSA)是动脉穿刺和介入性诊断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广泛开展,IPSA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在诊治IPSA应用价值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蓝春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耳蜗技术的日益成熟及人工耳蜗植入标准的逐渐放宽,已使越来越多双侧极重度聋患儿能与人进行正常口语交流.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双侧干预模式有一侧人工耳蜗加对侧助听器及双侧人工耳蜗模式,该文在回顾近年文献的基础上,对双耳聆听的生理物理基础、耳蜗植入患者双耳聆听的模式选择及现有模式中双耳聆听存在的技术问题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彭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介入治疗在多学科共同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减少胎盘剥离时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减少对输血的要求及子宫切除的风险.该文对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智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为常见多发病,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该病每隔2~3年流行一次,有少数发展为重症病例,危及患儿生命,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随着儿童人口数量的增加,制定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和防治体系尤为重要.该文主要就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防治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作者:马安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l型(HIV-1)具有高度变异的特性.HIV-1有9种亚型和78种流行重组型,HIV-1亚型在全球呈不均匀分布.HIV-1亚型多样性可对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能力、毒力和疾病进展、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疫苗研发产生影响,使艾滋病的防治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该文对其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苏齐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的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106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和利拉鲁肽治疗.两组患者的护理措施相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控制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 vs 23.5%),P均<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能够有效控制体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柳;曾慧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与喜疗妥软膏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发置管性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02 ~ 2015-11因留置PICC而并发置管性静脉炎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增加外涂喜疗妥软膏治疗,而观察组增加外涂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为(2.8±1.3)d,明显短于对照组(4.7 ±1.8)d,P<0.05.结论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治疗PICC并发置管性静脉炎,可促进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的消失,改善静脉管壁,缩短治愈时间,临床疗效优于喜疗妥软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龚燕玲;李洁凌;苏小霞;江丽洪;周美希;张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儿童在戴镜前后的视力变化,评估单纯屈光矫正在学龄前儿童视力改善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224眼)2~7岁的屈光不正儿童,给予合理的屈光矫正后,随访3个月、6个月后戴镜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按年龄分组:在戴镜3个月后,3个年龄组间戴镜视力提升有差异(x2 =29.391,P=0.000),其中3~5岁提升明显,5~7岁年龄组其次,<3岁年龄组差;戴镜半年后各年龄组间戴镜视力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210,P=0.084).按屈光状态分组:在屈光矫正半年后,各组间的戴镜视力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3.517,P=0.003),其中单纯远视或远视散光的儿童戴镜视力改善好,其次分别为复性远视散光组、混合散光组、单纯近视或近视散光儿童,复性近视散光儿童效果差.结论 单纯屈光矫正可提升学龄前儿童的戴镜视力,其中屈光矫正在3~5岁年龄段效果好,单纯远视或远视散光眼的戴镜视力改善明显,并且部分儿童戴镜后视力可达同龄儿童的正常水平.
作者:蓝方方;赵武校;甘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并评价尘肺患者大容量肺灌洗(WLL)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的效果.方法 将50例行WLL的尘肺患者按住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实施CNP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灌洗后临床症状综合积分低于灌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洗后3d肺功能较灌洗前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NP前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数均较高,CNP后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尘肺患者行WLL中实施CNP护理模式,能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护质量及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冬红;刘健;陈志军;盛秋洁;王建元;张健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BSCO、Cochrane、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中2010-01 ~ 2015-08有关脑卒中发生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后,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病例组606例,对照组3 10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3.19,95% CI=1.34 ~7.56)、糖尿病(OR=2.54,95% CI=1.64 ~3.92)、吸烟(OR =2.26,95% CI=1.24 ~4.12)、吞咽困难(OR=2.50,95% CI=1.08 ~5.77)、意识障碍(OR =2.47,95% CI=1.69 ~3.62)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性别与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无显著相关性(OR =2.06,95%CI=0.89 ~4.74).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高龄、合并糖尿病、吸烟、吞咽困难及意识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
作者:胡瑞婷;欧世宁;覃东华;莫建义;秦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应用丙戊酸钠(valproate,VPA)对大鼠癫痫脑损伤时海马胶质原纤维蛋白(glial fibril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8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C组以及D组各20只.A组不作任何干预措施;B组只进行单纯的VPA洗胃;C组为癫痫模型,不进行任何治疗;D组为癫痫模型,应用VPA治疗.对比各组大鼠海马CA1、CA2区GFAP阳性细胞数、平均截面积、平均灰度值、累积光密度以及平均光密度.结果 在海马CA1、CA2区GFAP阳性细胞数C、D组显著高于A、B组,并且D组低于C组.海马区CA1、CA2区中平均截面积、累积光密度以及平均光密度C、D组高于A、B组,并且C组高于B组;而C、D组平均灰度值低于A、B组,并且C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VPA具有显著抑制癫痫大鼠模型中GFAP表达的效果,同时减少脑损伤程度,安全程度较高.
作者:卢万可;高然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简易鼻气球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0例3 ~ 12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38耳,采用传统Valsava法进行咽鼓管自行吹张和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20例36耳,采用鼻气球吹张和药物对症治疗,每天吹张3次.治疗2~3个月后检测患者鼓室图,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愈20耳,好转10耳,无效8耳.治疗组治愈27耳,好转5耳,无效4耳.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29,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75.00%(27/36)高于对照组的52.63% (20/38)(x2=5.129,P<O.05).结论 简易鼻气球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简单方便,儿童容易接受和完成,治愈率高,无不良反应.
作者:景艳;彭璐;陈睿春;梁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中草药仙桃草疗法对兔桡骨骨不连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作120只新西兰大白兔兔桡骨骨不连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A、B、C、D四组,A组为冲击波联合仙桃草治疗组,B组为仙桃草治疗组,C组为冲击波治疗组,D组为对照组.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在骨不连两断端部位冲击,冲击量为800次/min,焦点能量0.5 mj/mm2,频率为70~80次/min.于治疗后不同时相点(48 h、1、2、4、6、12周)取材,比较各组标本BMP-2和VEGF的免疫组化表达,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各时相点骨痂中BMP-2的表达:48 h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4、6、12周各组不同时相点比较,A、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时相点骨痂中VEGF的表达: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与B、C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联合仙桃草疗法可以同时上调BMP-2、VEGF表达,从而刺激成骨,共同促进骨不连愈合.
作者:赵子星;李宏宇;席立成;郁少林;刘搏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1岁,某单位职员,因“发现右颈部无痛性肿物25年”入院,无面瘫,无午后潮热、盗汗、消瘦症状.一直未行任何诊治,肿物逐渐增大.既往病史:幼年肺结核病史,自述已治愈.查体:于右侧下颌角后上方、胸锁乳突肌前可触及大小约3 cm×3 cm×2 cm肿物,质硬,无压痛,局部皮温不高.表面光滑,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可.
作者:许富;刘磊峰;李峰;崔德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12导联心电图(ECG)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PRWP)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01~2015-05该院收治的胸痛伴PRWP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8例,根据PRWP是否有动态变化分为有变化组23例(A组)和无变化组25例(B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12导联ECG、心脏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等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前壁AMI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A组对前壁AMI的阳性预测值为34.78%,B组的阳性预测值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变化的PRWP对诊断前壁AMI仍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兴安;李秀琪;谢刚;余金玉;韩静;吴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PBEF)在高氧致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8只足月新生SD大鼠在出生12 h内根据吸氧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只.实验组持续暴露于800 ml/L的氧气中,对照组置于室内空气中.两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3d、7d、14 d各随机取8只新生鼠麻醉后处死,取材.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肺组织形态结构改变,并检测肺组织放射状肺泡计数和呼吸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BEF的表达定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BEF mRNA,Westernblot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分别检测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PBEF的蛋白表达.结果 (1)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结构显示,实验组随着日龄的增加肺泡逐渐融合、肺泡正常结构减少或消失;7 d、14 d实验组放射状肺泡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呼吸膜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1).(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BEF主要表达于支气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和肺血管内皮细胞中,实验组各时间点肺组织PBEF阳性细胞累积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3d、7d肺组织PBEFmRNA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实验组各时间点肺组织PBE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EF参与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发展.
作者:郑雪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柳州市市级医院Benttall手术治疗的经验,探讨影响市级医院Bentall手术早期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01~2014-12柳州市市级医院行Bentall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6例(21.43%),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呼吸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慢性心力衰竭1例.呼吸功能不全及肺部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出院22例患者均获随访,1例术后2个月大面积脑梗死,1例于手术后6年患肺癌死亡,其余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柳州市市级医院开展Bentall手术总体效果满意,手术后早期病死率及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发生率偏高与收治病种以急性主动脉夹层为主有一定关系,提高手术操作水平,缩短体外循环尤其是主动脉阻断时间,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市级医院Bentall手术疗效的关键.
作者:向敏峰;刘永春;韦福旺;吴先球;韦武利;王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射频消融术后应用胺碘酮对术后心房颤动(AF)复发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07~ 2014-12行射频消融术治疗且已达消融终点的PAF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在消融术后未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者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情况,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第3个月随访时,治疗组心率为61 ~89(69.3±3.1)次/rnin,对照组心率为68~108(77.8±4.5)次/min,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早期复发率、晚期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12个月时LAD明显小于对照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使用胺碘酮可预防AF的复发,逆转左心房的结构及电活动重塑,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育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全产程导乐陪伴联合无保护会阴分娩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01 ~2014-12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无高危孕妇200例,按孕妇本人意愿分为观察组(开展导乐服务)和对照组(传统接生方法)各100例.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会阴切开率及产妇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血量分别为(182.60±50.78)ml和(255.00±114.83)ml,平均产程时间为(5.36±1.48)h和(9.06±1.02)h,会阴切开率为9%和33%,剖宫产率为15%和33%,产妇满意度为98%和83%,均P<0.01.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促进母婴健康,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丹丹;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阿托西班(依宝)治疗早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01~2015-01该院收治的早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西班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缩抑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宫缩消失时间、妊娠延长时间、新生儿体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婴儿存活率分别为97.5%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利托君联合阿托西班治疗早产患者能够有效抑制宫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胎儿孕周,对提高胎儿生存质量和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春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住的待产妇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膜外组(n=45)和腰硬联合组(n=47),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镇痛维持时间、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等.结果 与To比较,两组产妇T1、T2、T3、T4、T5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T1、T2、T3时腰硬联合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硬膜外组(P<0.05);腰硬联合组镇痛起效时间、剖宫产率、缩宫素使用率明显短于或低于硬膜外组(P<0.05);两组镇痛维持时间、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腰麻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在分娩镇痛中的麻醉镇痛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
作者:何平;李青松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