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小珍;杨丽芳;郑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卓培英;闫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刘长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1959年Sening医生在人体胸壁上植入第一只心脏起搏器以来,该技术得到很大发展,永久起搏器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起搏治疗的安全及生命质量.在起搏技术发展同时,对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对策的研究在不断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秀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肌梗死(myocar出al infarction)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
作者:陈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将我科1997~1999年98例疾病组(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60例老年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比较、观察发现疾病组血液流变学均有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结果疾病组中尤其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别.提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以梗塞为主的微血管病变.结论血流变学与老年糖尿病关系密切,预防、教育、指导是关键.
作者:李惟;王晓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用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效果比较,以观察透析疗效.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采用随机交叉方法,使30例患者均接受低温(35℃)及常温(37℃)透析,所用器材不变,透析次数、时间、血液流速不变.观察日监测患者Cr、BUN,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及各种不适.结果低温透析400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比常温透析发生少.结论低温透析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顺应性.
作者:刘玉;吴平勇;周昌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于评价新型血液透析机钠按钮使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使用百特公司SPS1550血液透析机,选择常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及相关症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24例,观察透析780例次,分别采用恒定钠(持续性较高水平钠浓度140~146 mmol/L)及钠按钮进行透析(在血压有下降趋势,或轻度肌痉挛时按钠按钮),监测当次透析期间症状性低血压、肌痉挛、恶心、呕吐、头痛、治疗性补液发生率,透析间期低血压、口渴、头晕、痉挛、其他不适等发生率.结果钠按缸组透析过程中低血压、肌痉挛、呕吐及补液发生率明显低于恒定钠组,头痛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异;钠按钽组透析间期低血压、肌痉挛、头晕、口渴及其它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恒定钠组.结论对于易于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应用百特SPS1550独特的钠按钮功能能够较好地预防透析中低血压、肌痉挛的发生,同时避免了普通高钠透析易引起的头晕、口渴、呕吐及透析间期体重过多增加的缺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留平;杨金芳;张晓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2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仅做常规的治疗护理,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GLQZ生活质量指标.结果观察组与时照组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结论经过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维持与对照组相比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
作者:黄秀凤;杨晓涛;卢英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CRRT对MODS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例MODS患者21例次的CRRT治疗情况.结果MODS患者均顺利完成CRRT,无透析死亡.CRRT后血中高Scr、BUN、K+水平及酸中毒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对心率和血压无显著影响,但可出现如滤器功能丧失、插管处渗血、低血压、低体温等并发症.结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CRRT能保持MODS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并有效地纠正其内环境紊乱.良好的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祁华;陈小波;岳琴琴;王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并发严重低心排、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时应用的意义,介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期间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5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术后合并有严重低心排综合征4例,合并有顽固性严重心律失常、心室停搏1例,均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IABP导管于降主动脉内,用Detascope system 98型反搏仪进行辅助循环,多采用心电触发,选择R波高尖,T波低平的导联.监测动脉压、心电图波形、中心静脉压、尿量、末梢循环变化和升压药使用量等.结果本组病人应用IABP后,血压、心率逐渐平稳,室性心律失常消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升压药逐渐减量,使用IABP18~72小时,2例病人术后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袁竭死亡.结论IABP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供氧,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排量的作用,正确和及时应用IABP多能扶助心脏渡过低心排期,可改善病人预后.在应用IABP期间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辅助循环的效果,保持导管通畅,应用肝素抗凝,定时观察插管肢体的温度、颜色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防止感染、血栓、栓塞、出血、肾功能损坏等并发症发生,提高IABP的抢救效果.
作者:宋燕波;高军;秦文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应用尿激酶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溶栓治疗并进行护理.结果预防和减轻了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溶栓治疗AMI过程中,强化临床观察与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许惠琴;陈佩珊;郭锦卿;邹翘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由于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心血管病体外循环术后易并发呼吸功能不全.正确的术前术后呼吸道管理和护理,可有效地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的措施有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指导病人佳的呼吸和咳痰方法.有吸烟史的病人,提前做超生雾化吸入,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状态,合理使用呼吸机,掌握适宜的停机拔管的指征和时机,协助病人咳嗽排痰,效果满意.
作者:高晓霞;黄芸;李永红;杨之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头面部外伤所致的视神经损害其临床观察和护理的佳方法,改善视神经损害的预后.方法对16例儿童头面部外伤所致后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及病例总结.结果经早期诊断、治疗,视力可明显改善.结论充分认识头面部外伤可能同时伴有视神经的损害,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重要的方法.
作者:夏蓓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通过时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护理分析提出该治疗的护理要点包括: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手术前做好药物治疗及出血与感染的防治的护理,防止骨折,手术后做好神经系统症状的观察,肝昏迷、腹腔内出血、血栓形成、脾热等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出院或转科宣教.认为做好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防治手术并发症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廖培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为探讨7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食管、贲门癌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辩析33例70岁以上食管、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结果高龄患者术前多伴心肺系统疾病,术后并发症多,以肺部感染为主;五年生存率:食管癌25%,贲门癌27.3%.结论应根据高龄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做好围术期护理,以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陈旭丽;方小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提高手术后移植肾及患者的存活率.方法对32例异体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监测及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证移植肾供血充足;监测尿量,保持出入量基本平衡;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预防并发症.结果29例移植肾及患者存活,存活率达93%,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异体肾移植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监测及护理措施,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何翠媚;苏方士;黄宝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完善宁养院家居医疗护理.方法采用来诊接诊、家居探访、电话咨询方式,科学评估病情,合理镇痛治疗.指导、辅助家属做好家居医疗护理.重视心理纾缓治疗.随时了解病人病情及生活质量,及时做出正确调整,同时认真登记建档及严格麻醉药管理,完善医疗护理管理.结果患者癌痛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家居宁养医疗护理能满足大多数癌痛患者的大部分医疗护理需求,不失为癌痛患者进行姑息医疗护理较为理想的选择.
作者:黄少卿;蔡泽玲;陈碧素;陈素芬;应文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开放性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有组织损伤大、术后恢复慢等缺点.我科于2000年2月~2002年3月对13例输尿管结石病人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效果良好.
作者:黄本荣;喻芹;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提高门诊电脑挂号质量,配合医院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方法尽快提高挂号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网络速度,增强组织协调,增设分诊台、咨询员等方法.结果挂号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有效保证了服务质量.结论分析现存的不足,练就过硬的挂号技术,建立协调有力的管理组织是提高挂号质量的关键.
作者:华艳萍;何丽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笔者对2002年4月~8月从我急诊科转送至病房住院的120例病人进行转送前至接收后全过程的调查,发现病人从急诊转送至病房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却存在许多威胁病人生命或对病人病情产生不利影响的隐患,易引起医疗纠纷,据此应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作者:何建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语言、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行为准则等有所不同.病人因为疾病而住院,离开了原来所熟悉的生活及工作环境而进入陌生的医院环境,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文化休克严重地影响病人的治疗[1].
作者:施惠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住院医嘱处理系统是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成功地实现了将手工医嘱处理步入到现代化的临床信息系统,对规范医嘱表达、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病人医疗费用记录、便于查询与阅读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与方便.
作者:王文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助产士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服务对象是孕产妇,每日工作在产房这一密闭环境,面对即将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精神高度紧张,极易产生心理障碍.分析助产士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使助产士建立良好心理状态,保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是产科护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陈美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以初中生为起点的大、中专护理教育的生源素质明显下降,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这是大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作者采用的对策是运用班级理念管理学生,提高学生素质.具体做法是:调查评估;制定理念;内化理念;评价效果.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问卷调查和班级管理情况的分析看,班级理念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护生素质方面确有实效.
作者:戴肖松;周德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适应临床综合适用型护理人才需要的护理技能训练模式.方法通过运用集体教学和逐个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及时教学信息反馈交流,加之教师积极主动支持,对改革法和传统法两组护生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和问卷调查.结果改革法技能训练辅导优于传统法技能训练辅导.结论<护理学基础>中护理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是开展整体护理工作所必须的.
作者:李洪林;王艾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同时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病人的增加、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及我国医疗资源人均占有量的相对不足等,使人们需要更多的自我保健知识和自理能力,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鄂慧峰;袁义厘;张红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建立人工通气道连接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迅速恢复呼吸并供氧,并随时从气管及支气管吸出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的有效抢救措施[1].
作者:郭代珠;李建英;易玉珍;李丽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胎联头分离手术麻醉的配合.方法本例联头婴分离手术时年龄17个月,右婴双肾无功能,针对两婴年龄小、手术麻醉时间、术中病情变化复杂、动静脉通道多、输血输液量大等难点.做好保温、多动静脉通道管理及麻醉仪器、设备、药物准备,准时、准确记录各种检验数据和出入量.结果双婴除分离瞬间循环大幅度波动需心肺复苏外,整个52小时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各系统功能良好,左婴康复出院.右婴术后21小时死亡.结论术前准备要全面细致,术中配合要熟练,重点做好两婴保温及多通道管理.
作者:陈旭素;黄毓婵;朱琼芳;罗文颖;郑玉凤;龚惠珍;黄文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介绍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术前后护理.方法对左上肢痉挛性脑瘫患者术前后出现的情况及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通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康复锻炼,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护理重点是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并发症,指导功能锻炼.
作者:严凤娇;陈彤春;徐伟;梁悦浓;何翠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1例重型胎盘早剥并DIC患者的临床观察,针对病因着重于全身循环的支持疗法、用药的注意事项、皮肤护理及心理护理,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并保证了生育能力.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志萍;朱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因致命的肝病,以手术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来获得肝功能良好的恢复,称为肝移植[1].原位肝移植是在切除受体的肝后植入健康的肝脏.以使受体的肝功能恢复正常.我院于2002年4月11日为1例晚期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首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术后第6天从ICU转入肝胆外科病房.术后第47天病人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32例中专实习护生进行测评.结果实习护生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中强迫症状、焦虑、敌对等差异显著.结论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课堂及临床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许希嘉;宋义英;林静芳;林丽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产妇由于手术创伤、疼痛及过度耗伤气血津液,使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及焦虑的负性心理情绪,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泌乳不足和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了产后恢复及母乳喂养.针对几种情况我们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下床活动、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掉时间及自行排尿的情况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并运用健康教育干预指导的方法,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永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家庭支持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方法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评10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对伴抑郁症状的5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29例,对实验组采用家庭支持干预治疗2个月后,再行测评.结果实验组抑郁症状和血糖控制水平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庭支持时Ⅱ型糖尿病患者身心状态有很大影响,临床护理应与家庭支持相结合.
作者:敬仁芝;李新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腭裂围手术期患儿及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取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他们存在的护理问题,对他们实施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观察记录了1998年10月~2001年4月,开展健康教育后44例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情况,并与1996年3月~1998年9月未开展健康教育的49例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处理两组腭裂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有差异.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家长对本病的认识,同时改善了他们的遵医行为,从而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霍世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健康教育是通过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教育的过程,是使病人了解健康知识,改变不良习惯的过程.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我院2001年300份健康教育单和相应病人的调查询问,发现临床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作者:陈腊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对108名脑外伤监护室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脑外伤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依次为:对亲人所患疾病知识了解,很想与医生护士沟通患者病情,渴望医生护士很有责任心、态度好,调查结果还显示患者家属中85%出现焦虑,对医院环境感到恐惧不适,对亲人健康及预后担心.提示:监护室护士必须正确认识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家属应付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家庭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作者:王辉;席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急诊弹性排班,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发挥大的效益.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2001年5月就诊的急性意外伤害5 080例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结果急性意外伤害以5月~11月为高峰,在一天24小时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晚上20:00~凌晨1:00时为高峰期;双休日刀刺伤病例明显增多.结论应加强对晚上20 : 00~凌晨1:00时急诊护理人员的配备,以配合医生做好伤后1小时内的院前院内急救.
作者:王华珍;唐灵芝;郭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手术室在职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情况.方法时我科32人,进修人员1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防护用具的使用率很低,自我防护意识淡漠,知识缺乏.结论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并完善防护措施,以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作者:赵体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开放的佳方法.方法经肘部静脉(贵要、正中、头静脉)穿刺插管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使导管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以保持静脉开放.结果经不同肘部静脉插管行新生儿PICC术69例次,其中36例次(52.17%)置入导管顶端到达上腔静脉;33例次(47.83%)为异位静脉(P<0.05),经导管处理后,其导管顶端均调置于上腔静脉内.无一例次在插管过程中出现合并症.结论P1CC是新生儿保持静脉开放的主要方法之一.
作者:李于凡;崔其亮;陈丽萍;何景然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子消毒器与紫外线灯空气消毒后的效果,以达到手术室空气消毒的目的.方法采用两个同等类型的手术间分别按要求安装电子消毒器和紫外线灯管,于手术前后进行空气消毒照射30分钟后空气采样计数,共172次.结果电子消毒器有菌率18%,而紫外线灯消毒有菌率30%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表明电子消毒器空气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灯,适合于24小时全天候手术的手术间空气消毒.
作者:关惠军;敖兵;范爱珍;黄东玲;李秀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临床物理降温方法.方法选内外科、五官科发热及五官科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用10%盐水冰袋(冰霜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冰块进行物理降温.结果在临床应用中10%盐水冰袋低温持续时间长,冰袋松软,接触体表充分,易于固定,患者倍感舒适,降温、止血、止痛效果优于传统的清水冰袋.结论10%盐水冰袋制作方便,操作简单,降温、止血、止痛效果佳,在临床可广泛推广,也可在社区、家庭护理中使用.
作者:陈奇华;庄锦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善唯达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的毒副作用及护理特点.方法32例ANLL患者采用善唯这联合阿糖胞苷化疗.结果32例ANLL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7.5%,无效占12.5%.主要毒副反应为强烈的骨髓抑制及心脏、肝脏损害.结论善唯达治疗ANLL缓解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抗癌药物,其副作用骨髓抑制严重,针对其副反应特点,加强护理十分关键.
作者:熊拥军;吴林艳;周明玉;傅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口腔感染是昏迷病人容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神经外科,由于重度颅脑损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使病人手术前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限的昏迷.
作者:赵金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既往在行膀胱镜检查时均采用粘膜表面麻醉的方法,可是麻醉效果不完全,病人仍感到疼痛、膀胱涨感,病人难免紧张、焦虑,特别是男性病人,由于解剖特点,手术更易造成痛苦,病人术中配合不好,甚至影响手术操作和手术进程.
作者:吕桂敏;李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分析54例颌面外科间隙感染患者临床护理特点,总结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到急诊处置的规范化;保持引流通畅,减少毒素吸收;科学的健康教育,充分调动有利于康复的积极因素.通过临床观察,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何亚会;吕菊红;王瑞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与暂时性失语患者采用非语言沟通方法表达其意愿和需求.方法将60例需行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前尚未经过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对观察组每个患者进行了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借助图片卡、写字板、手势语三种方法进行护患沟通.结果两组患者在与护士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暂时性失语患者经过特定的非语言沟通方法的训练,与护士建立彼此都能领会的沟通方法,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
作者:许若侨;曹佩珍;黄雪琴;林德娟;连叔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在各个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原因非一言二语就能说得清.然而,应当看到,患者及家属在就医过程中处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作者:戚晓梅;诸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王薇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性,18岁,未婚,农民,初中文化.于1999年11月24日上午11时不慎被卡车碾压下腹部,伤后感下腹部及骨盆区剧痛,下肢运动障碍,伴头晕、恶心,无呕吐、昏厥,当即被送往当地医院,诊断为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尿道损伤.
作者:初善芝;张黎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7月,笔者应香港复康会的邀请,有幸参观了香港残疾儿童的康复治疗及护理,虽然时间只有7天,但在香港复康会的精心安排下,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参观香港残疾儿童的康复见闻汇报如下.
作者:奚敏;赵聪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