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西南大学
  • 国际刊号:1673-873X
  • 国内刊号:50-1184/R
  • 影响因子:0.51
  • 创刊:200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149
  • 全年订价:20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杂志   2009年3期文献
  • 高校教职工B超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腹部B超检查结果及其意义,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765名教职工的肝、胆、胰、脾、肾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B超检查异常的总检出率为28.89%;检出的前5种疾病依次为脂肪肝(14.90%)、胆结石(3.79%)、肝囊肿(3.27%)、肝血管瘤(3.27%)、胆囊息肉(1.70%);脂肪肝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性为22.73%,女性为8.23%,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8,P<0.01).结论 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无症状的疾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作者:孙燕冰;李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产时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时(新生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及产后(产后其余时间)出血的作用.方法 将300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益母草组、缩宫素组均单纯采用益母草注射波或缩宫素治疗,益母草+缩宫素组则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主要观察3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产时出血方面,益母草+缩宫素组出血量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P<0.05);益母草+缩宫素组、益母草组的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在产后子宫复旧方面,在第3天、第5天益母草组的子宫底高度低于缩宫素组.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促宫缩、促子宫复旧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时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刘廷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校3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评价灭螨、灭鼠、宣传、培训等遏制恙虫病措施的效果.方法 2003-2008 年经过校园灭鼠、灭螨,对学生恙虫病健康教育,对医务人员恙虫病知识培训.回顾我院1997-2008年收治30例恙虫病患者的资料,比较1997-2002年与2003-2008年恙虫病患病人群及诊断时间的差异.结果 与1997-2002年比,2003-2008年恙虫病患病人群中,本枝学生由73.7%降至36.4%,恙虫病早期诊断率由52.6%上升到90.9%.结论 做好灭鼠、灭螨虫工作和对人群的宣传工作,恙虫病是可以预防的,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只要掌握本病特点,就可以大大提高早期确诊率.

    作者:梁德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与青年支气管哮喘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与青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点,提高其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住院与门诊支气管哮喘380例,其中老年组230例,青年组150例,调查家族遗传史、哮喘临床类型、疗效、预后、并存病等,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有阳性家族史者,青年组为53.33%,老年组为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3,P<0.01);老年组哮喘内源性占60.87%,青年组外源性占66.67%,两组哮喘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4,P<0.01);老年组有86.97%的病人合并其他疾病,青年组仅2.67%并存其他疾病,老年组病情严重程度、常反复发作比例、治疗效果与青年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以内源性居多,中、重度多见,并存病多,疗效差,死亡率高,而青年人哮喘以外源性为主,多有遗传倾向,少有并存病,病情以轻中度多见,疗效好,复发率低.

    作者:李映章;钟献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大学医院职工的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 评估高校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探讨提高医院职工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为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陕西师范大学医院58名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2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不同性别、学历、岗位职工在部分SCL-90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医生岗位职工的EPQ情绪性因子分高于医生岗位医务人员.结论 医院职工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方面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院职工心理健康受性别、学历、岗位影响;医生岗位职工情绪稳定性好于非医生岗位.

    作者:吴有业;陈娟;马帮五;宋新国;乔富胜;欧阳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广州市高校高级职称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高级职称人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发生情况,为该类人群疾病防治和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将广州市2所高校高级职称人员381例体检中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分别为44.88%、70.08%、20.47%,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男性高血压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高级职称人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采取持之以恒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作者:杨达华;曾亚辉;彭萍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校近6年来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分娩方式调查

    目的 了解某高校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分娩方式变化,为进一步提高孕产期保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对华南农业大学社区2002年9月-2008年9月出生的419例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近6年来巨大儿占4.30%,低出生体重儿占4.06%,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呈下降趋势,但早产儿的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自然分娩率42.96%,剖宫产率54.65%,自然分娩率逐年上升,剖宫产率逐年下降;产妇平均年龄30.08岁,高龄产妇占5.26%;2002年9月-2007年9月各年份的平均出生体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年9月-2008年9月较前5年体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年来新生儿出生情况及分娩方式呈现良好变化,反映妇幼保健工作已初见成效.应提倡积极利用社区优势,用多种方式进行孕产妇健康教育(营养及自然分娩等方面),以防止巨大儿的出生,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围产儿死亡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李文英;黄俊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重庆大学教职工健康调查分析报告

    目的 了解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探索影响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时策.方法 利用2008年重庆大学教职工健康体检及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评估问卷进行调查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骨关节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4.70%,17.85%,19.79%,11.59%,10.65%,10.13%,9.49%;除骨关节病、白内障女性高于男性外,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男性、>50岁、副高以上、阳性家族史、不良饮食史、饮酒、运动不足、超重、腰臀比超标、血脂异常均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完善个人健康档案,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职工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南通市4174例健康体检者的指骨骨密度调查

    目的 了解南通市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为骨质疏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4 174例健康体检者应用MetriscanTM测量非惯用手指指骨的骨密度(BMD).结果 骨密度(BMD)男性T值为(0.123±1.124),正常者为84.6%,骨质减少为12.8%,骨质疏松为2.6%;女性T值为(-0.101±1.421),正常者为76.9%,骨质减少为12.9%,骨质疏松为10.2%;45岁以上各组,随年龄增加,骨密度T值呈逐渐下降,女性降低幅度高于男性(P<0.05).骨质疏松的检出率女性在50岁开始增高,男性≥70岁者明显增高,女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MD测量可及早检出骨质疏松,而指骨BMD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应加强防治.

    作者:蒋金荣;龚毅红;沈洪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拖延与完美主义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Frost多维完关主义量表和拖延问卷对7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学生拖延得分(2.70±0.54),完美主义得分(2.78±0.54);高完美主义者在延迟开始、坐失时机、拖延总分上得分高于低完美主义者(P<0.05);完美主义各因子与拖延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r=-0.09~0.41,P<0.05);除父母期望外,完美主义各因子对拖延有预测作用.结论 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完美主义对拖延产生重要的影响.

    作者:石波;岳彩镇;汤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内容需求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咨询内容需求的相关性,探索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的新视角.方法 通过自编的心理咨询内容需要问卷与SCL-90量表,对94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筛查出心理问题阳性率为70.2%;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对人际关系咨询的需求存在性别差异(P<0.05),对情绪调节咨询的需求存在生源地差异(P<0.05);部分SCL-90因子分及总分与心理咨询内容需求得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客乐观,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内容需求之间呈正相关.不同心理问题对心理咨询需求内容不同.

    作者:童萍;田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图片与英文单词的激活水平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英文单词和图片在刺激大小相近的情况下激活水平的差异及其知觉干扰效应.方法 使用8个模糊水平下的图片和简易单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命名作业.结果 总体上图片的命名成绩高于单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P<0.01);不同模糊水平的命名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533.5,P<0.01);在材料模糊水平1-7的条件下,图片的命名成绩高于单词(P<0.05或P<0.01);在材料模糊水平2、3、4的条件下,实验材料与模糊程度交互作用显著(F=9.7,P<0.01).结论 图片的激活水平高于单词的激活水平;模糊条件下,单词知觉干扰效应大于图片.

    作者:周畅;王权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情景对不同成瘾程度吸毒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情景对不同成瘾程度吸毒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为戒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实验2(成瘾程度:高成瘾程度,低成瘾程度)×2(情景:毒品幻灯片呈现,非毒品幻灯片呈现)组间设纠记录不同成癌程度吸毒者对幻灯片控制的时间,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在毒品图片组中,低成癌程度吸毒者所用时间显著高于高成癌程度吸毒者;在非毒品图片组中,高成瘾程度吸毒者所用时间显著高于低成瘾程度吸毒者;在高成瘾程度组和低成癌程度组中,非毒品图片组所用时间均显著高于毒品图片组.结论 不同情景和不同成癌程度对吸毒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均有显著影响,且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作者:张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抑郁症个体反事实思维特征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抑郁症个体反事实思维的特征及其与抑郁症状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 Zung编制的自评抑郁量表对被试进行筛选,获得21例有抑郁症状个体,并随机选择21名正常被试作为无抑郁组;用自我报告法让被试报告个人经历中让自己感到内疚或羞愧的事件,以指导语诱发被试的反事实思维;根据Niedenthal等的研究对被试的反事实思维进行归类.结果 2组被试整体的反事实思维归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31,P<0.01).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被试反事实思维的自我策略分别为73.8%、4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1,P<0.01);情景策略分别为8.3%、2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P<0.01);行为策略分别为17.9%、2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P>0.05).结论 抑郁症个体对负性生活事件的反事实思维存在自我偏向,这可能是导致抑郁症状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路平;孔令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体育运动与健康

    本文阐述了体育运动与美容的关系.运动使人美丽,皮肤运动美容法、咀嚼美容法等都是简便易行的健美方法.应用大量的理论依据和实证研究,指出运动有助于长高和减肥,保持完美体型,还使人心情舒畅,增进人际交往,促进身心健康,生活多姿多彩.文章详细介绍体育活动的运动量和方式,强调掌握好科学的运动方法是健身有效的关键.

    作者:唐克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

    该文首先阐述了心理障碍的概念、界定标准和类别,随后讨论了目前在心理障碍对待中存在的矛盾和困难,以及对此应当如何应对,后对心理障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心理障碍到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体,大致可分为心理疾病式障碍、心理机能正常式人格健全3个层次;二是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过程,而不是某种绝对状态.

    作者:冯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住院期间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因素,包括感知和情绪方面的变化.针对住院大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愤怒等,提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临床医生在治疗大学生疾病的同时,要关注心理情绪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作者:莫晶;胡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简评爱荷华赌博任务

    爱荷华赌博任务近年来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对此任务的研究结果的阐释却也争论颇多:有的研究者支持用体细胞标记假说来解释任务结果;有的研究者却认为爱荷华赌博任务本身的成分复杂性是影响任务成绩的关键因素.本文述评了这些争论观点,进一步指出了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自身设计和结果处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任务中纸牌的位置不平衡、心理物理法测量及数据统计方法不精确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李秀丽;李红;孙昕怡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英语医学论文写作模式分析

    如何采用符合国际通用的学术规范的论文模式是我国医学专业学生和研究人员在撰写医学英语论文时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逻辑结构和展开方式如果不符合英语语言的使用习惯,不仅不利于论文作者的研究发现和成果的有效传递和交流,也直接影响论文在国际医学学术刊物上的发表.本文结合学术论文已有研究成果中的语步一步骤(move-step)分析法,将英语医学论文的展开归纳为逐层推进、逻辑严密的9个步骤,分别介绍各个步骤的常用英语表达模式,以期为医学专业的学生和广大从事医学研究和实践的医生和研究人员,在用英语写作研究报告、提交国际研讨会论文、或投稿国际医学专业期刊时,扫清语言文字的障碍和文章架构的烦恼,提供一个科学、有效的参照工具.

    作者:刘曦;王玉云;曾俐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胸腺肽致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本文报道胸腺肽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并成功抢救1例.1 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因右上腹部及腰背部皮肤簇状疱疹伴疼痛5 d,收入我院.患者5 d前因受凉后流涕,自觉右上腹近肋下如刺样疼痛,4 d前右上腹肋下及腰背部出现大片簇状疱疹,沿神经分布,伴疼痛,难以忍受.1 d前,到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

    作者:奚雪梅;周宝鑫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克林霉素致急性肝损伤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2岁,学生,于2005年9月入学体检,乙肝标志物阴性,肝功能正常,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因中上腹疼痛半小时于2008年8月17日到某医院就诊,给予克林霉素及颠茄合剂口服治疗,疼痛有所缓解,服药7小时后,病员出现尿黄,无明显乏力、纳差及腹泻,未引起重视,也未就诊及治疗.发病3天后.

    作者:周菊华;李云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青光眼误诊2例

    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失明.而由于患者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常伴发高血压病、消化道疾病,极易误诊误治,甚至使病情恶化,增加病人痛苦.现将 2 例青光眼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孙俊娥;翟自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高校医院规范管理对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高校医院是高校社区师生员工服务的卫生机构,承担着初级卫生保健的功能.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医院的规范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切实需要.本文从人员、信息、医疗制度及流程标准化等几个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探讨了加强高校医院规范管理时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作用.根据高校医院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如建立规范化的人员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投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李建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有关社会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归结为本原性社会事实和派生性社会事实两种,前者包括政府对医疗体制改革的不合理和社会转型期相关社会规范缺乏或不完善,后者包括医疗服务质量问题、媒体的推波助澜以及患者的高期望值,根据成因提出相关对策.

    作者:张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突破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沟通瓶颈的思考

    为探讨拓宽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问的沟通渠道,突破彼此间沟通的瓶颈,从根本上解决相互问的矛盾,本文从专业技术、医院管理、历史与体制几个层面剖析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问矛盾的成因.对彼此学科了解不足、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平台、医技科室在医院处于弱势常受到不公平待遇、医技人员少有机会参与医院行政管理工作是彼此间矛盾的症结所在.医院主管领导高度重视,改革管理模式,创新思雏,医务科、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协调一致形成互动方能真正突破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间沟通的瓶颈.

    作者:李常林;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适应调查问卷对扬州2所中学160名高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CL-90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偏执因子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与学生对新学校的适应程度、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自感压力状况等学生自身的因素呈正相关.结论 高一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学生对新学校适应情况、情绪状态和学业压力存在密切关系.

    作者:魏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因病休学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高校学生休学原因,为做好在校大学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年9月一2008年12月我校在校大学生的学籍资料及学生休学登记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校大学生共55 677人,因病休学270人,休学率4.85‰;休学原因居前2位的是精神心理疾患(占45.19%)和传染病(占30.74%);男生休学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P<0.01).理工科学生休学率高于文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P<0.01).结论 大学生因病休学状况令人担忧,加强心理健康和传染病防治是降低大学生休学率的重点.

    作者:王冬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好疾病的预防.方法 对2008年我校401名女教职工的健康体检和妇科疾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妇科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17.21%、21.95%、5.74%、41.15%,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老年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B超异常的检出率高于青年组,心电图异常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院女教职工代谢相关性疾病和妇科疾病不容乐观,对她们进行定期体检和健康指导是女教职工保健的主要任务.

    作者:王红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某高校922名教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教职工脂肪肝检出情况,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校922例教职工体检资料中B超检查脂肪肝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检出率23.43%,其中男性为29.96%,女性为15.89%,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呈逐步增加趋势.结论 教职工的脂肪肝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医院应加强卫生宣教,教职工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措施防治脂肪肝.

    作者:喻银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43例大学生眼外伤的原因分析

    眼外伤是大学中常见的眼病之一,会对学生视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1].为了解大学生眼外伤的原因,做好防治工作,现将在校医院就诊的 43 例眼外伤学生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李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女大学生乳头凹陷调查分析

    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乳房开始发育,此时在发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发育缺陷,如乳头凹陷等.关注乳房健康发育,并及时给予乳房相关的健康与护理,甚至必要的矫正,是女性生理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对女大学生乳头凹陷进行了调查.

    作者:李爱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高校健康教育受到大学生普遍重视和欢迎,为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纠正不良习惯[1],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掌握必要的卫生防病知识和急救知识.笔者调查了近2年选修健康教育的800名学牛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建议,并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分析讨论.

    作者:刘安银;王秀丽;孙泽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普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普通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效果,为开展学校艾滋病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对70名从事健康教育的工作者进行培训,对培训前后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培训后对日常生活接触,如共同进餐、纹身等,是否传播丈滋病的知晓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对艾滋病基本知识和临床诊疗方面的认识,培训前后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5.00%和82.59%,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由29.64%提高到84.64%,赞同校园内发放安全套的比例由70.00%提高到91.43%,对同性恋表示理解的比例由21.43%提高到52.86%.培训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培训后明显地提高了对艾滋病常见知识的认知,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的 .

    作者:彭玲;张继红;张怡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门诊肌肉注射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门诊肌肉注射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方法.方法 采用自设问卷对300例门诊肌肉注射患者进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对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需求的调查.结果 肌注知识缺乏者占94.3%;认为有健康教育必要性者占83.0%;教育内容需求依次为药物知识、所患疾病知识、操作配合、不良反应防治;教育形式需求依次为个别指导、宣传小册、健康宣传栏、影像宣传.结论 患者普遍缺乏肌肉注射基本知识,并有开展健康教育的相关需要.护士应根据患者需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服务水平.

    作者:张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高等学校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和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广东工业大学1 753名学生对其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问誊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02%的大学生了解一般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但对许多问题的知晓率低,如不知道避孕套的正确使用方法者占88.02%,知道如何选择安全的避孕方法和发生意外怀孕该如何处理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91%和34.11%;66.00%的学生通过非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96.01%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结论 大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掌握不全或存在认识误区,但绝大多数大学生迫切希望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性知识,学校应成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作者:林超雄;温玫玫;王亚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网络成瘾纳入精神病的思考

    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主要内容,对网络成癔纳入精神病作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网络成癌的形成原因,指出了网络成癌危害青少年身心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可以断定,<标准>的出台将为网络成癌者的诊断、收治打开了渠道,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也会对网络成癃犯罪判决产生影响.

    作者:邱智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体力学与劳动保健

    本文介绍了良好的和不良的劳动姿势给劳动者带来两种不同的感受和后果.再从人体力学角度,介绍了如何养成良好的劳动姿势,如有效利用人体重心移动,正确的提物姿势,利用手臂杠杆原理等,来达到保护腰椎、节省体力、提高工作效率等劳动保健的目的 .

    作者:杨林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