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用日本东芝SSA-240A型超声诊断仪,3.5MHz探头,诊断了3例肠结核,现报道如下:例1:女,19岁,汉族,自感下腹疼痛不适2月余,时有间歇性腹泻,近日自觉乏力加重,盗汗,消瘦等症状前来就诊.查体:一般检查未见异常.X线胸片示肺结核钙化点.
作者:陈新星;刘振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29岁,3年前曾剖宫产一女婴,此次停经60天,伴恶心、呕吐,左下腹触及包块来诊.查体:左下腹触及鹅蛋大小包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大.化验:尿HCG(+).临床诊断:早孕,左侧附件包块(左侧卵巢肿瘤?浆膜下子宫肌瘤?).B超检查:见两个呈宫体单宫颈回声,两宫体相距一定距离,之间为结缔组织回声(图1).
作者:王凌云;汪莹;刘红霞;杨燕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25岁,孕27周,G2P1,自述腹围大于妊娠月份行B超检查,B超仪器为西门子SONOLINE prima超声诊断仪,声像图所见:单胎ROA位,胎头环完整,脑中线居中,双顶径77.7mm,胎心搏动及胎儿活动回声结构正常,脊柱排列整齐,连续性好,股骨长58.0mm.
作者:刘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49岁,间断性血尿4年来我院诊.超声探查:左肾轮廓规整,大小约8.9cm×4.8cm×5.3cm.肾中极外侧缘向外凸,略呈山峰改变,其实质部内可见一范围约4.0cm×3.4cm肿物图像(图1),呈低回声,形态规则,边界整齐,周边有低回声晕内回声不均.肿物挤压肾窦,致回声欠清.输尿管无扩张.下腔静脉未见栓子,周围未见淋巴结肿大.
作者:丁召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52岁.以上腹部不适2周为主诉就诊,偶感恶心、反酸,无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及肩背部放射痛,无呕吐、嗳气、黄疸、发热、寒战,余无特殊.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腹平软,莫非氏征(±).实时超声检查:胆囊大小正常,壁光滑,囊内无异常.胆总管内径0.8cm,其内探及平行管状强回声(图1),其后不伴声影,实时监测可见管状回声,在胆管内蠕动,影像清晰生动,下段显示不清.肝未见异常,超声诊断:胆总管蛔虫病活蛔虫.
作者:赵君智;张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37岁,再婚,G6P1,27周孕,因无痛性阴道流血1天就诊.常规产前检查未发现异常(未做B超检查).生育一女,现14岁,智力及体格发育正常.否认接触有毒有害物及放射性物质.双方家族中无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史.丈夫曾患肺结核,抗痨治疗近1年,受孕时尚未停药.
作者:王健;彭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28岁,因第一胎足月孕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入院.入院检查:宫高30cm,腹围96cm,臀位,胎心率140次/分.超声检查:于右上腹部探及胎头,胎儿整个位于右侧腹部,双顶径8.9cm,股骨长径6.9cm,羊水指数11cm,估计胎儿体重2468g,胎盘位于宫底及左侧壁,成熟度Ⅱ级.
作者:孙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26岁,G2P0.因妊娠34周,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羊水过多来本院复查.既往妊娠8周难免流产一次.本次妊娠5月余在当地医院常规B超未见明显异常.产科检查:腹围95cm,宫高39cm,胎儿头位,胎心140次/分.B超检查:胎儿枕前位,双顶径10cm,脊柱完整,腹围明显大于胸围.常规探查股骨时,显示不清,仅探及股骨头,由于胎儿处于枕前位,考虑下肢可能被身体遮挡.
作者:严志娟;潘碧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性,43岁,发现腹部包块入院.体格检查:于左中上腹扪及大小约15cm × 14cm包块,表面光滑,活动,无压痛.B超探查见:左中上腹腹腔内见一20cm×12cm×7cm大小团块,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图1),包膜完整,内呈较低细弱回声,夹杂细线状中等分隔回声,后方回声稍增强;其前缘紧贴腹壁,其后方可见被压迫、推挤之肠腔回声及腹主动脉,加压后团块变扁,且随呼吸而上下移动,另于肝肾隐窝及肠间见一类似病灶,部分呈较强回声,与肝、肾分界清晰.
作者:李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29岁.排尿困难淋漓不尽10年余,无尿痛及肉眼血尿,尿常规及尿培养正常.B超检查示:左肾稍大.形态、结构回声正常,右肾区及髂腰部、盆腔均未探及肾脏回声.
作者:王玲;王先军;石小红;罗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男,31岁,尿频、尿急二年,加重六个月.10年前曾做膀胱破裂缝合术且8个月后曾做膀胱内结石取石术,结石内包囊一线头.本次碎石前彩超示:膀胱充盈良好;仰卧位探查,于膀胱后壁可探及一大小为1.9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图1),侧卧位及胸膝位结石不随体位移动.提示:膀胱结石(粘连可能性大).
作者:戴海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性,71岁,胃癌术后8年,定期随访行B超检查:肝脏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腹见一约9.0cm×6.2c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边缘规则,中央见一条状的稍强回声,加压有变形现象,B超提示:右侧腹腔囊性肿快(图1),可能来自阑尾.
作者:陈金李;胡兰妹;陈蕖;林雅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45岁,1984年因子宫肌瘤曾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感下腹部包块伴会阴坠胀3个月来诊,妇科检查:宫颈增大光滑,有触痛,活动,于后方可触及一包块,活动欠佳,大小界线不清,临床考虑卵巢肿瘤?
作者:陈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孕妇,26岁,G1P0,孕7+个月,产前B超检查:胎儿骶左后位,双顶径7.0cm,颅骨光环光滑、脑中线居中,脑室未见扩张,胎心搏动规律,140次/min,脊柱呈双排串珠样排列,连续性好.
作者:梁宇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26岁,已婚.劳动中右下腹突感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5小时入院.伴出汗、恶心,无呕吐,曾用止痛药物无效.发病前月经规律.查体:体温37.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11kPa,心肺(一).右下腹麦氏点局限性深压痛,未扪及包块.妇科查体:右侧附件有压痛,无反跳痛及宫颈举痛.尿妊娠试验(一),其余实验室检查各项均正常.
作者:陆洲;孔令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30岁,因安环术前常规B超检查.B超检查示:子宫前位,形态大小正常,内膜线清晰,肌壁回声尚均匀,双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探头纵切于子宫左侧缘,并向内移动探头,见子宫左后下方一完整强回声光球伴声影(图1),横切为左右排列的二字形强回声伴声影.
作者:郭华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患者,女,28岁,突发性右上腹阵发性绞痛2天,伴恶心呕吐多次.查体:腹肌紧张,右上腹压痛,墨菲氏征(+).B超探查,胆囊体积大小正常,自颈部向囊腔内突出一条索状强回声光带(图1),宽5mm,变动体位加压,强回声光带呈蜷曲状,固定探头可见光带略有蠕动,胆总管内径正常,未见异常回声反射,B超诊断:胆囊内活体蛔虫.
作者:马永芳;塔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对2 865例超声诊断早孕与药物终止早孕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B超在药物流产过程前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B超为药流对象的选择,是否为宫内妊娠、孕囊各径线与停经天数是否相符以及用药后的孕囊排出的不同方式,宫内残留与流产后出血时间长短关系的变化,均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 B超检查在药流正常过程具有极大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贤智;李瑞梅;陈智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64例异位妊娠氨甲喋呤成功保守治疗前经腹、经阴道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经腹检查,排尿后经阴道检查(TVS).结果经腹部探查包块检出率69%(44/64),TVS检出率88%(56/64).异位妊娠包块<5.0cm占93%(52/56),>5.0cm占7%(4/56).异位娠妊包块低回声(未破裂型)占52%(29/56),强回声和混合回声(流产型)占48%(27/56).结论 TVS明显优于常规经腹探查,可更早期确诊异位妊娠.异位妊娠包块<5cm保守治疗疗效好.
作者:石小红;曹荣华;石小燕;郭少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在诊断腮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显像技术对腮腺恶性肿瘤血流进行检测.38例腮腺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血流检出率达94.7%(36/38).血流彩显等级多为Ⅱ-Ⅲ级.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血管的阻力指数(R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恶性肿瘤因肿瘤的分化程度和病理类型在CDFI上显示出不同的血流图像(如粘液表皮癌、恶性多型性腺瘤、腺样囊性癌).结论 CDFI丰富了对腮腺肿瘤的病理结构变化的表达,提高了对该肿瘤性质判断的准确性;血管分布、血流强度、血管阻力指数中血流的速度更具较强的特异性和参考价值.
作者:钱超文;陈俊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心脏粘液瘤的价值及心脏粘液瘤的彩超表现.方法对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心脏粘液瘤患者的彩超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彩超均作出正确诊断,共检出瘤体14个,定量及定性诊断符合率100%.其中左房好发,表现为相应房室腔内致密团状回声,有蒂与房室壁相连,随心脏舒缩上下移动,并有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心脏粘液瘤作出定性及定量诊断,并能对其引起的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分析,给临床手术提供帮助.
作者:徐京团;陈秀慧;孔军;王敏;毕素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应用超声监视下实施疑难高危宫腔手术,进一步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收集从1993年3月至2000年8月128例疑难高危宫腔病例,采用超声监视实施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手术获得成功,未发现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结论应用超声监视施行疑难高危宫腔手术,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梁兴通;陈丽梅;张淑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中自然组织谐波显像(NTHI)改善图像质量是否有程度的差异.方法经胸用基波显像(FI)及NTHI对比分析成像条件不同的80例二维超声心动图的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LAX)、心尖两腔切面(AP2)和心尖四腔切面(AP4)及22个不同节段的内膜可视度(EV)及心内结构清晰度.内膜EV根据内膜不可见、可见、清晰分为1、2、3分.结果 NTHI能明显提高总的及不同切面的EV,所有22个节段EV也明显改善,但改善程度以AP2、AP4及其基底段、中段佳;图像质量差的比图像质量好的心内结构改善更明显.但NTHI示心内结构稍显增厚,彩色血流显像不丰富.结论支持NTHI能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二维图像,但不同节段、不同切面及成像条件不同的患者改善程度不同,因使心内结构稍显增厚,判断是否有病理改变时应注意.
作者:李春梅;邓燕;程力剑;尹立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完全纵隔子宫中晚期妊娠的声像图特征及对胎位、胎盘、羊水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40例不完全纵隔子宫畸形妊娠者,自超声检查确认后,定期超声随访,追踪观察至胎儿出生.结果不完全纵隔子宫畸形中晚期妊娠时典型超声表现为:妊娠增大的宫体上部宫腔内见纵行分隔将宫腔分成左右两部分,晚期妊娠时左右两部分常不对称,甚至纵隔贴近一侧宫壁.胎位异常占90.25%,胎盘变形、增大、增厚占42.5%,胎盘局部早熟样表现占15%,剖宫产率占77.5%.结论妊娠时超声检查对不完全纵隔子宫畸形可明确诊断,特别是妊娠中期显示率更高,并能很好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为产科选择生产方式提供依据.
作者:沈锡林;李荆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7例卵巢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的彩色血流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RI明显低于良性组(P<0.01).恶性肿瘤的血管分布较良性组高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魏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节育环异常的价值.方法用5MHz的阴道探头对计划生育门诊的病人作超声检查和筛选.结果在阴道超声检查中发现有8例节育环异常.其中5例为断裂环残留并伴有嵌顿,2例为完全性嵌顿在子宫肌层内,1例节育环游离于膀胱子宫陷凹处.5例断裂环伴嵌顿中有2例残留在宫颈管内;3例残留在子宫内.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节育环异常,方法简便并能准确定性定位.
作者:石彦珍;胡南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阴囊急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直接探测法及低速血流设置.与健侧阴囊CDFI表现相比较,将患侧阴囊CDFI结果分为正常血流灌注、低血流灌注、无血流灌注和高血流灌注.结果 5例睾丸内无血流灌注彩超诊断睾丸扭转,与手术病理诊断相符.20例高血流灌注诊断睾丸及附睾炎症.4例彩超不能确诊.其余排除睾丸扭转.结论彩超能较准确地区分睾丸扭转和炎症,并判断睾丸扭转程度,是一种评价急性阴囊肿痛准确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雪梅;刘艾蓓;陶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成形术对心脏形态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二尖瓣置换加左房成形术的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纯二尖瓣狭窄(MS)26例;B组: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MSMI)22例.于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周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组心脏左心房收缩末期径(LASD)术后均明显下降(P<0.01);A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于手术后明显增加(P<0.01),而B组心肌重量指数(LVMI)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心功能(EF)均有提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加左心房折叠成形术对术前有左心功能不全的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患者的心脏缩小和心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帮助.
作者:王咏;肖颖彬;王学峰;陈林;钟前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采用低频多普勒超声对70例右心室功能异常的心脏病患者进行三尖瓣环收缩期和舒张期低频多普勒运动频谱记录,并与40例正常人的低频多普勒运动频谱参数进行了比较.部分病人进行了三尖瓣环运动频谱测值与右心导管压力参数相关性的比较.结果三尖瓣环运动频谱图参数能够反映不同病理状态下三尖瓣环运动的变化,其运动变化频谱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C-V)和流速时间积分(C-VTI)、舒张早期与晚期的流速比值(A-V/E-V)、舒张晚期流速时间积分与舒张期总流速时间积分之比值(A-VTI/VTIt)与右心室的收缩、舒张功能指标显著相关.结论三尖瓣环运动频谱能够反映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
作者:丁云川;陈明;尹帆;余源;刘超;许容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的B超表现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例手术切除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9例胆固醇性息肉中,20例表现为多发病灶,平均直径7.3mm,蒂窄;2例腺瘤恶变者声像图上均为单发,平均直径17.5mm,蒂宽.结论 B超上,根据息肉数目,大小蒂宽窄等情况,可初步判断其性质,指导临床处理.
作者:张灵芝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阑尾炎常规超声确诊率较低.儿年来,我科采用口服本院药厂自制的中药肠道超声显影剂,大大提高了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正确率,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4例,男38例,女16例,年龄10~51岁;均为经常规超声在阑尾区行纵、横、斜多方位、多切面逐渐加压探查,或改用高频探头仍未探及阑尾的患者.
作者:李桂芝;张连仲;赵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应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53例阑尾炎进行二维及三维图像观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本组53例,男32例、女性20例,年龄11~65岁.先行二维、三维检查,后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8例阑尾周围脓肿,经抗炎治疗后复查包块明显减小,炎症控制后手术证实.
作者:滕淑琴;刘志聪;范霜月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从1998年至2000年,我们观察了35例82个颈部正常淋巴结与80例120个颈部肿大淋巴结的超声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为健康查体人员,年龄13~59岁,平均35岁.80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或门诊病人.全部病例经彩色多谱勒检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证实.
作者:杨梅;夏明银;彭凤翔;朱飒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常发生于颈部,亦可发生于头面部、腋下、四肢部位.我院在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开展了在超声诊断、定位引导下,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囊性淋巴管瘤1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伍霞芳;罗春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B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与腹前壁粘连的报道甚少,我院自1994年至今经B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前壁与腹前壁粘连19例,现将其声像图特征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患者19例,年龄22~40岁,就诊时间为剖宫产术后2个月~11年,均为首次剖宫产,手术方式为下腹腹壁纵切口-子宫体部纵切口.
作者:夏琼;段利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情危急须紧急治疗,及时明确诊断非常重要.我院自1987年以来对184例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了超声检查,在常规检查基础上加做特殊体位,重点观察了加做特殊体位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伟;曾凡举;张亚丽;蒋天伟;范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收集了经手术、临床证实的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5例资料.旨在探讨B超在本疾病诊治中的价值.一般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1~58岁,平均40岁.临床拟诊:慢性胃炎2例,急性胰腺炎1例,急性胆囊炎2例,5例均无确切急性胰腺炎病史.生化检查:血尿淀粉酶增高2例,正常3例.CT:4例经CT检查,3例提示慢性胰腺炎(2例见胰实质钙化灶,1例提示胰尾囊肿),1例提示急性胰腺炎.使用EUB305,东芝240超声仪,探头频率3.5~5MHz.
作者:王竞宇;张恩荣;李强;高学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三尖瓣下移畸形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房、室间隔缺损等.轻型预后好,心脏显著增大者预后差,70%患者在20岁前死于右心衰竭.本组6例年龄均大于50岁,三尖瓣下移不伴其他畸形.随着病程的进展,心脏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现就我们的诊断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贵伦;熊杰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例1,女性,42岁.因左乳头搔痒伴湿疹样糜烂5年就诊.患者述起病初左乳头出现多颗红色疹子,奇痒.搔抓后表皮破溃、糜烂,伴轻微灼痛.曾在多家医院按乳房湿疹治疗无效,糜烂面逐渐扩大至乳晕区,皮肤也变厚变硬.近一年来,乳头严重破溃,部分脱落,糜烂面波及乳晕四周皮肤.临床以左乳头糜烂待诊申请彩超检查.
作者:程璐;刘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我院自1998年8月以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肾周脓肿3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32例,年龄12~68岁,平均40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所有病例均有典型临床表现:高热、腰部剧痛、腰肌痉挛、血中性白细胞升高、尿中见脓细胞.病程5~15天不等,B超及CT检查均显示肾周含液体之不均质肿块,肿块直径5~12cm.
作者:贾颖超;程志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脐带绕颈系脐带缠绕胎儿颈部,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严重时可致胎儿死亡,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报告我科应用超声诊断脐带绕颈并与分娩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超声对脐带绕颈的诊断价值.
作者:甘青妃;杨丽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研究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室性早搏的患者及程控刺激诱发室早的患者不同部位及不同提前间期的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分析,接受程控刺激的患者同时给予动脉内压力测定.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脏排血和充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和影响.
作者:胡燕燕;张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回声差异强化功能又称Delta技术,它可对回声信号的振幅或幅度处理来进行鉴别,在不降低细微分辨力的条件下增强对比分辨力,对甲状腺内3mm以下的病变内部回声及边界显示清晰,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作者:冯萍娟;王捍平;蔡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总结了自1999.1~2001.6以来超声诊断胆道蛔虫病98例,通过本组病例观察,我们体会到超声显像比其他方法更为简便、实用而有效.资料和方法本组98例,男56例,女42例,年龄14~65岁.其中胆总管蛔虫54例,肝内胆管蛔虫37例,胆囊蛔虫7例,伴胆管扩张84例,发病到就诊时间2h~4年,并发肝脓肿3例,合并胆道结石4例.
作者:林雁;戴宗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喉癌的诊断常用喉镜,X线,CT,MRI等方法,采用超声诊断喉癌的报道较少.本文分析11例喉癌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患者均为我院头颈科及放疗科1999~2001年4月的住院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59~68岁,平均年龄63岁;均有多年吸烟史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喉镜取活检病理证实.
作者:凌云;杜伊林;罗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就处女膜闭锁致子宫、阴道积液的超声诊断价值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本组29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4.6岁,其中12、17、18岁各1例,13~16岁26例.仪器:Image point(m2140A)和AIOKASSD-630实时超声诊断仪,电子凸阵探头,频率均为3.5MHz.
作者:谢汝缓;陈强;张群;黄永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对于多数冠心病患者而言,虽然冠状动脉的血流储备已明显降低,但静息状态下并无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在影像学意义上,冠心病心肌缺血表现为心肌灌注异常,以及由此导致的室壁整体或局部收缩与舒张功能的改变.心脏负荷试验包括负荷心电图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和负荷核素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是利用运动或药物进一步降低业已存在的冠状动脉血流的低储备状态,诱发心肌缺血的发生,通过观察心肌节段性的室壁运动异常达到如下目的:①对可疑冠心病患者予以早期检出和诊断;②确定缺血或梗塞心肌节段的范围;③对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发生后心肌存活状态(如心肌冬眠或心肌顿抑)给予判定;④对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血供状态的评估.
作者:杜文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本文应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显像对正常颈部淋巴结的血管模式及阻抗指标进行研究,以便对良恶性淋巴结作出判断.101名志愿受试者无头颈部疾病及手术史,无结核、淋巴瘤、慢性扁桃体炎史及淋巴腺热史.
作者:杨红骏;杨浩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