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9岁,因右肩背及右腰部疼痛11 d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生命体征正常,右侧胸廓明显隆起,肋间隙饱满,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脏上界平右锁骨中线第4肋,下界肋缘下6厘米,质地硬,未触及明显结节,无压痛,肝区无明显叩击痛.
作者:赵欣华;郝玉萍;谢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女,30岁,因消瘦、多饮、多尿、停经1年,下腹部包块逐渐增大1月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差,极度消瘦,肝、脾未及.下腹部触及一包块,质软,边界尚清.嘱排空膀胱后妇科检查,子宫前位,小于正常,质软.双附件触不清.下腹部触及约13 cm×12 cm的囊性包块,边界清.拟诊:①糖尿病;②卵巢囊肿.建议子宫、附件B超检查.
作者:富丽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男,26岁.因钝挫伤致左眼失明而就诊.临床检查:左侧眼睑肿胀、疼痛,眼内显示不清.临床诊断:左眼玻璃体浑浊,视网膜脱离?
作者:唐以银;姚超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女性,21岁,以右上肢上抬不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患者1月前曾被猫抓伤右手掌大鱼际处,当即予以局部消毒,注射狂犬疫苗.3 d后出现皮肤丘疹、不规则发热,高达38.5℃(患者自测),给予抗炎治疗(药物及用法不详);3周后上臂远侧1/3出现不适,后渐出现右上肢上举困难.体格检查见右手大鱼际处一破溃丘疹,右上肢远段略粗,皮肤淡红,可触得皮温增高,余无阳性发现.血、尿及大便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张强;朱秀梅;陈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女,18岁,因腹胀1年,闭经5个月,下腹痛5d入院.体格检查:盆腹腔触及巨大包块,上至剑突下,下至盆腔内,活动差,质中,压痛(+).CA12559.70 u/ml,偏高.超声所见:子宫未见明显异常;腹盆腔内上至剑突下,下至耻骨联合上,探及巨大囊性包块,轮廓清晰,囊壁尚光滑,厚0.5 cm,内见粗细不等的光带分隔呈多房样改变,房腔大小不一,部分囊内透声差,呈密集细小光点回声,未见实质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包块内部无血流信号.另于该囊性包块周围探及无回声区,深3.5 cm.右肾窦区分离,无回声区宽1.5 cm.超声提示:①腹盆腔巨大囊性包块(考虑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瘤可能性大)(图1);②腹盆腔积液(图2);③右肾盂轻度积水.手术所见:腹腔内见黏液性腹水约150 ml,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40 cm×35 cm×25 cm大小,表面尚光滑,后壁有破口,放出右侧卵巢内黏液约5000 ml,切除右侧附件,子宫及左侧附件正常.病理诊断: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作者:高传芬 刊期: 2006年第08期
例1,男,13岁.体格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6年,活动后心慌、胸闷,不能从事体育活动1年.查体:血压107/40 mmHg(1mmHg=0.133 KPa),心界向左侧扩大,心尖区闻及Ⅲ/Ⅵ级哈气样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超声检查:左室扩大,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和非标准右室两腔心、短轴切面见扩张和迂曲的右冠状动脉,宽处2.8 cm,沿右房室沟向左开口于左心室二尖瓣后叶瓣环处,瘘口宽约0.7 cm,可见一1.7cm长的窦道.彩色多普勒显示舒张期瘘管内及瘘口处见红色为主五彩镶嵌的湍流束,射入左室腔(图1),脉冲多普勒测得该处血流为舒张期向上的湍流频谱,大流速4.8 m/s(图2).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反流.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左室瘘并右冠状动脉瘤.行瘘口闭合及右冠状动脉成形术,术中见右冠状动脉扩张宽度、迂曲行径、瘘口位置及大小等与超声所见相同.
作者:张晓红;王静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食管憩室是一种常见病,但发生在颈部的咽食管憩室比较少见.该病在超声检查中极易误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需引起高度重视.现将我院诊断的1例咽食管憩室的声像图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洪耀;奚美敏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女,50岁,因腹胀半个月收住我院,患者近期体重无明显改变,无甲亢症状.P2G2,均足月顺产.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分泌物不多,宫颈轻度糜烂,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左附件区可扪及一肿块,约14 cm×10 cm大小,质硬,活动度欠佳,无压痛,右附件区未扪及肿块.三合诊检查直肠黏膜光滑,指套无血.
作者:潘美;赵博文;方素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28岁.孕6月.自诉腹痛就诊.在外院诊断中期妊娠合并盆腔囊肿.超声检查见:子宫增大,官腔内见单胎中期妊娠,胎儿存活.胎儿各项指标正常.
作者:王军;胡艳萍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女,38岁.5年前曾行双输卵管结扎绝育术.因右下腹胀痛10 d,加重1 d,呈阵发性绞痛,向会阴部放射,伴恶心、呕吐,遂到我院门诊就诊.临床疑诊右输尿管结石,而行超声检查.
作者:任明清;吴昌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患者,女,54岁.平时感左侧腰部稍胀不适,无明显疼痛,从未到医院检查.常规体格检查B超所见:肝、胆、胰、肾及子宫附件未见异常,脾脏内侧脾门处见8.4 cm×7.3 cm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与左肾无关,见图1~2.B超诊断:脾囊肿.术中脾蒂下方3 cm见一脾囊肿,大小约12 cm×5 cm,囊肿略呈圆锥状,内充满黄色亮液约400 ml,且可见泥状沉淀物,囊壁厚,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密,正常脾组织约10 cm×8 cm×3 cm,光滑无结节,脾与周围组织亦有较多粘连带.病理报告原发性脾囊肿.
作者:黎松;黄章强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观察男性输精管结扎后远期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发生率与年龄及结扎时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样本群体抽样方法,调查了55岁以上男性1240例,其中男扎者850例(结扎组),结扎时间距今已20年以上,未做男扎者390例(对照组),对其直肠指诊(DRE)、前列腺体积(V)等指标分年龄段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结果 结扎组各年龄段BPH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年龄在70岁以上(发生率为10.8%)、结扎时间在25年以上者发生率较低(为7.8%),两者比较BPH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输精管结扎可明显降低老年期BPH的发生率.
作者:万细桃;孙有刚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静脉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本院诊治的静脉瘤样病变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表现,根据不同CDFI表现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诊断静脉瘤样病变26例,根据其声像图特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①静脉瘤样扩张;②外伤性血肿;③静脉内膜剥离.其中静脉瘤样扩张及内膜剥离型的静脉内膜连续性良好,外伤性血肿型则可见静脉管壁全层中断.结论 二维超声及CDFI对静脉瘤样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徐大华;杨益虎;吴意赟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4例AMI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2 d内,应用声诺维(SonoVue)经静脉注射,行间歇触发、二次谐波MCE检查,取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切面,应用声学密度分析软件,定量各节段心肌声学密度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按冠脉直径狭窄程度(狭窄<50%、50%≤狭窄<70%、70%≤狭窄<90%、狭窄≥90%)将其所供应的心肌节段的分为4组,分别进行组间声学密度参数的比较,并与冠脉的狭窄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MCE检查.4组间的微循环灌注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其心肌微循环灌注参数(PI、AUC)指标降低越明显(P均<0.01),但其与冠脉狭窄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心肌声学造影可评价心肌微循环灌注,但其微循环灌注并非与冠脉狭窄程度完全一致.
作者:耿传良;杨源;顾云;肖践明;曹晶茗;郭涛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乳腺癌82例中,术后病理证实75例,符合率为91.5%;超声诊断为乳腺良性肿块64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60例,符合率为93.8%;本组典型乳腺癌声像图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砂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CDFI示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 超声对乳腺肿块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局限性.
作者:潘丽玲;王良玉;周瑞莉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DFI对经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4例共175个肌瘤进行检测,观察治疗前后声像图的变化,并以治疗后瘤体的缩小程度为治疗有效指标对比分析,分析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变化与HIFU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114例患者的175个肌瘤中,169个治疗后二维图像显示回声明显增强.158个治疗后3个月瘤体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43个治疗后血流信号消失,瘤体缩小;8个血流信号无明显变化,瘤体逐渐增大.24个血流信号明显减少,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11例瘤体血流信号消失者中有9例血流信号重新变得丰富.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能正确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并在治疗后短期内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修订及实施.
作者:任小龙;周晓东;李利;王磊;何光彬;郑敏娟;于铭;王莉;秦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部分脾栓塞术(PS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6例患者行PSE治疗,分别于栓塞术前1周内,栓塞后1~6周及2~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脾脏大小,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内径、血流参数,了解栓塞区回声变化及外周血象变化,分析结果判断疗效.结果 PSE 2个月后脾脏开始萎缩变小,6个月后显著性缩小;栓塞区的脾实质内无动静脉血流信号;栓塞后门静脉及脾静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流量显著性减少;术后2~6个月门静脉及脾静脉内径显著性缩小;外周血象明显改善.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评价PSE临床疗效的客观依据之一.
作者:徐厚梅;彭新玉;庞娟娟;孙先普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癌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边缘形态,内部回声及钙化,周围组织情况等.结果 典型甲状腺癌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边缘不规则,低回声不均质团块,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阻力指数高.结论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局限性.
作者:向素芳;岳林先;付庆国;蔡志清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236例病灶大于0.6 cm的胆囊隆起性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多切面观察病灶处彩色血流信号,检测血流频谱.结果 胆囊腺癌病灶内均可检测到动脉血流信号,而胆囊腺肌症、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病灶内均未检测到血流信号.15例胆囊腺瘤中仅1例检测到动脉血流信号,其RI值明显低于胆囊癌.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对胆囊隆起性病变性质的鉴别,特别是较大的腺瘤与早期胆囊癌的鉴别,弥补了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不足.
作者:韩晓玲;陈汉荣;郑树卿;张红志;庞靓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卵巢囊性畸胎瘤是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多发生在育龄妇女.本文对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46例良性卵巢囊性畸胎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以提高对卵巢囊性畸胎瘤声像图的认识及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唐素英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高频超声的应用,对急性阑尾炎诊断水平有长足进步,我们跟踪急性阑尾炎病例564例,并对超声声像图及探测方法进行逐一分析,现整理资料如下:
作者:张正顺;白文科;高翠霞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高血压病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既有形态改变又有功能改变的病变,且功能损害出现于形态改变之前,主要表现为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ndotheliunr Dependent Dilation,EDD)障碍.
作者:杨如芬;陈剑;李山梅;刘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非勺型高血压患者,比勺型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受累及脑卒中的危险性高.研究发现,临床无明显靶器官受累体征的早期高血压人群,未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对此类型的患者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对控制高血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探讨采用超声检查对早期非勺型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参数进行定量的观察分析,评价高血压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受累程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和观察指标.
作者:薛铁 刊期: 2006年第08期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广泛用于临床,促进了急诊超声医学的进展,使很多急性疾病和意外创伤患者在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救治.现将我院2004年元月至2005年10月间急诊B超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66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郑忠宝;刘瑛;马建红;管运英;黑艳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右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of the right ventricle,DORV)指2条大动脉全部或大部分自右室发出,室间隔缺损(VSD)是左室惟一出口,为一种少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文献中曾将此病列为不完全型大动脉转位,就现代的概念,右室双出口归属于心室-大动脉异常连接类型中大动脉异位的范畴[1].以往本病及其并发心内畸形的诊断主要依靠心血管造影.随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技术的应用,本病的检出率逐渐提高.收集近2年本院8例DORV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凌月蓉;叶军;陈卫华;游宇光;葛贻珑 刊期: 2006年第08期
妊娠早期阴道流血,伴下腹痛及下坠感称早期妊娠流产.治疗时,胚胎是否存活是急需了解的信息,仅根据早孕反应及HCG很难做出正确判断,B超诊断为临床上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依据.妊娠中有1/4在妊娠早期可发生阴道流血,50%病例将发展为自然流产.从检查早期排出物看,胚胎往往发育不全或完全枯萎,有时仅存羊膜囊而见不到胚胎等.流产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孕卵异常、胚胎基因缺陷(如染色体异常)、母体疾病(如各种急慢性疾病、内分泌失调、创伤、子宫畸形等)、环境有毒有害物的影响及免疫性因素(如母儿血型不合、抗体的产生等)等.因此临床上较难阐明流产发生的具体原因.
作者:张高军;岳红彪;卢春香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Acuson 128 XP和HP HX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结果 11例均见胆囊结石声像,胆囊壁连续中断3例,胆囊周围局限性积液7例,超声符合率63.7%(7/11),超声漏诊4例,漏诊率36.3%(4/11),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超声对胆囊穿孔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韩巍;鲁树坤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 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叶瑜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佳方法,而移植肾术后的并发症常导致移植肾功能损害乃至功能丧失.应用现今常用影像检查技术监测移植肾,对于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现并发症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肾移植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马穗红;龚渭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超声在孕11~13+6周即可显示胎儿鼻骨.研究表明,鼻骨缺少与21-三体及其它染色体异常有很高的相关性.鼻骨检查结合母血生化测定综合筛查可使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上升到95%以上.
作者:杨晓东;朱社宁;李胜利 刊期: 2006年第08期
腔内超声早用于检测前列腺结节.随着超声显像技术在临床应用研究的深入,腔内超声已广泛应用于直肠肿瘤的术前分期、浸润深度的判断,直肠癌的位置和范围的评估以及术后随访等方面,成为肛门直肠疾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尤其对直肠癌的术前诊断,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伟;杨丽春;李文亮;李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犬重度心肌挫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用12只犬,体质量(11.36±1.50)kg,制成重度心肌挫伤(MC)模型,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伤前,伤后0.5 h、2 h、4 h、8 h心肌运动异常节段并与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犬重度MC后0.5 h发现运动异常节段122个,伤后2 h发现133个,伤后4 h及8 h均发现142个;犬重度MC后室壁运动评分及室壁运动记分指数(WMSI)较伤前明显增加(P<0.01).以左室短轴切面为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测60个节段中,运动异常节段54个,与病理TTC染色比较,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66.67%.结论 以室壁节段运动异常为标准,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坏死心肌的敏感性较好,其在犬重度MC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熊秀勤;张为民;杜文华;王晖 刊期: 200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携带纤维蛋白原的脂质微泡联合低强度治疗超声栓塞微血管的可行性.方法 1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治疗超声组、单纯纤维蛋白原微泡组、纤维蛋白原治疗超声组、纤维蛋白原微泡治疗超声组共4组进行实验.静脉注射携带纤维蛋白原的微泡,用频率为2 MHz的低强度治疗超声照射,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对比超声照射前后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液流动情况;照射后经静脉推注伊文思蓝溶液,肉眼观察照射区域肠系膜微血管伊文思蓝灌注后染色情况.结果 单纯治疗超声组、单纯纤维蛋白原微泡组、纤维蛋白原治疗超声组照射前后微血管内血液流动均通畅、迅速,伊文思蓝染色呈蓝色;纤维蛋白原微泡治疗超声组照射后,镜下见微血管内血液流动消失,血栓形成,伊文思蓝染色未见充填,仍呈红色.结论 携带纤维蛋白原的微泡联合低强度治疗超声照射微血管可以栓塞肠系膜微血管,阻断局部血供.
作者:李秋颖;刘政;刘德英;杨莉;谭开彬;付赤学;刘平;高云华 刊期: 200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