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肝脏病杂志

中华肝脏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3418
  • 国内刊号:50-1113/R
  • 影响因子:1.62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重庆
  • 语言:中文
  • 邮发:78-56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消化系统疾病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4年8期文献
  • 糖皮质激素对HBV相关肝衰竭前期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HBV相关肝衰竭前期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HBV相关肝衰竭前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糖皮质激素治疗组42例,非激素治疗组36例,以同期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 127low/-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三组均数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 whitney检验.结果 激素组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3.88%±1.60%)较治疗前(2.76%±0.73%)明显升高;激素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3.97%±1.59%)较治疗前(2.70%±0.77%)上调,P值均<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能上调Treg细胞比例,可能是阻断肝衰竭前期患者发生重症化的免疫学机制之一,重视Treg细胞比例检查和监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作者:黄燕;甘建和;罗二平;王晓红;陈丽;杨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时肝损害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不同免疫状态对发生肝损害的影响. 方法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用计算机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HBV携带者与非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发生的病例对照研究,辅以手工检索.共纳入7篇文献,对于纳入文献中的乙型肝炎患者进一步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与非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结核治疗进行比较分析.采用x2检验和检验统计量I2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采用失安全系数对发表偏倚进行分析.结果 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出现肝损害的危险性是非乙型肝炎患者的5.83倍(比值比为5.83,95%可信区间为4.27 ~ 7.95).而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HBeAg阳性免疫耐受期患者在抗结核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危险性是HBeAg阴性非活动性HBV携带者的2.10倍(比值比为2.10,95%可信区间为1.47 ~ 2.99).结论 HBV感染是抗结核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危险因素,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相对其他免疫状态的乙型肝炎患者,其危险性更高.

    作者:郑宜翔;马淑娟;谭德明;鲁猛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对双链RNA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蛋白对双链RNA依赖的蛋白激酶(PKR)活性的影响. 方法 将表达HCV核心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pCMH6K-Core转染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应用干扰素(IFN) α-2b诱导内源性PKR的表达及活化,利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心蛋白对PKR磷酸化的影响;将荧光素酶质粒pGL3-Promoter与不同剂量的pCMH6K-Core共转染BEL-7402细胞,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以反映核心蛋白对细胞蛋白合成的影响.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在IFNα-2b刺激下,表达HCV核心蛋白的BEL-7402细胞中,PKR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空白质粒转染组和未转染组,而3组总PKR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在共转染荧光素酶质粒与核心蛋白表达质粒的BEL-7402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较共转染空白质粒组增强,且荧光素酶活性的增高与核心蛋白的表达量呈剂量依赖效应,0.5 μg、1.0μg和1.5μg的pCMH6K-Core转染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空白质粒组的(1.941±0.199)倍、(2.868±0.275)倍和(3.839±0.338)倍,各组比较,P值均<0.05. 结论 在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中,HCV核心蛋白能够抑制内源性PKR的活性,从而促进细胞蛋白合成.

    作者:张丹;冯国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检测与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对单中心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监测和HBV-S基因变异的检测,旨在初步了解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患者S基因变异与乙型肝炎复发之间的关系. 方法 随访单中心299例HBV相关肝病肝移植患者,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型肝炎复发患者血清HBV DNA,采用Sanger酶学法检测HBV-S基因.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乙型肝炎重发因素. 结果 肝移植患者术后共有12例发生乙型肝炎复发,其中2例发生了HBV-S基因变异,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患者S基因变异率为16.67% (2/12),T126I合并G145A变异和M133L变异患者各1例.Cox多因素分析提示:HBV-YMDD变异(P=0.0l)、HBV-S基因变异(P=0.03)、治疗依从性下降(P=0.03)均是乙型肝炎复发的风险因素. 结论 HBV-S基因变异是可能导致HBV相关肝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原因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焦作义;张冬红;李玉民;罗长江;严律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替比夫定治疗妊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育子女远期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 观察妊娠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替比夫定(LdT)治疗所生育子女远期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118例妊娠CHB患者按照意愿分为两组,73例选择妊娠初期服用LdT600mg,1次/d,至分娩后作为治疗组;45例选择非LdT治疗作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均予以主、被动免疫,检测新生儿0、1、7、12个月龄血清HBsAg,HBeAg,抗-HBc,抗-HBs,HBVDNA.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观察动作能(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语言能及社交行为5项;总智商以发育智商(DQ)表示,DQ=5项分/实际月龄×100.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比较.结果 LdT组妊娠70例(失访3例),流产1例,成功妊娠69例;对照组妊娠39例,流产4例,死亡l例,6例未孕,成功妊娠34例,LdT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成功率(x2=6.28,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T组足月分娩53例,对照组足月分娩34例,LdT组与对照组比较,足月分娩安全率(x2=6.3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53例新生儿和1个月龄时1例HBsAg弱阴性,HBV DNA均为阴性,6个月龄时HBsAg仍弱阳性,宫内感染率为1.8%,无畸形,与对照组34例新生儿,1个月龄时6例HBsAg阳性,6个月龄时6例HBsAg仍阳性,宫内感染率(16.6%)差异有统计意义(x2=5.10,P<0.05).LdT组l周岁时抗-HBs产生率98.1% (52/53),对照组抗-HBs产生率82.4% (28/34)(x2=4.87,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dT治疗组53例幼儿生长发育正常,智商3例优秀,8例聪明,40例正常水平,2例偏低.对照组34例幼儿生长发育正常,智商2例优秀,4例聪明,27例正常水平,1例偏低. 结论 LdT治疗妊娠CHB患者妊娠成功率、阻断宫内感染率、抗-HBs产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幼儿远期生长发育安全,总DQ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作者:周岳进;郑金莉;潘华将;卢成鸿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代谢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比较并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代谢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住院的T2DM患者389例,其中单纯T2DM (T2DM组)204例,T2DM合并NAFLD(T2DM+NAFLD组)185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脂、肝功能、尿酸;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及C肽释放试验,以改良胰岛素C肽指数[HOMA-IR (CP)]和全身胰岛素敏感指数(ISI-comp)评估胰岛素敏感性,以改良胰岛素C肽分泌功能指数[HOMR-islet (CP)]、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30/△G30)、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MBCI)和葡萄糖处置指数(DI)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因素方差分析,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2DM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T2DM组比较,T2DM+NAFLD组的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尿酸水平均升高,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降低(P值均< 0.05);糖负荷后30、60、120、180 min的血糖水平均升高,分别为(10.88±2.87) mmol/L对比(12.18±2.79)mmol/L、(14.65±3.69) mmol/L对比(15.99±3.12) mmol/L、(16.56±5.11) mmol/L对比(17.65±4.29) mmol/L、(13.92±5.10) mmol/L对比(14.71±4.91) mmol/L(t值分别为-3.32、-3.46、-2.81和-2.02,P值均<0.05);糖负荷后60、120 min的胰岛素水平升高,1分别为(28.62±23.51)μIU/ml对比(36.91±33.47)μIU/ml、(36.36±25.60)μIU/ml对比(44.38±34.95)μ IU/ml(t值分别为-3.46和-3.35,P值均<0.05);糖负荷后30、60、120 min的C肽水平均升高,分别为(2.74±1.70) ng/ml对比(4.30±6.51) ng/ml、(4.17±2.49) ng/ml对比(5.19±2.96) ng/ml、(6.08±2.79) ng/ml对比(6.76±3.10) ng/ml(t值分别为-4.97、-3.29和-2.19,P值均<0.05);改良胰岛素C肽指数升高,为1.505±0.004对比1.507±0.005 (t=-2.208,P< 0.05);修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和葡萄糖处置指数均降低,分别为4.68±4.31对比3.83±2.41和35.40±71.83对比15.37±13.93(t值分别为2.365和3.730,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糖负荷后30min C肽水平、ALT和尿酸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08、2.080、1.041和1.005,P值均<0.05). 结论 有NAFLD倾向时,T2DM的发病年龄较早;合并NAFLD的T2DM患者较单纯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受损更明显,糖、脂代谢紊乱程度更严重.

    作者:郭敏;郗光霞;杨娜;姚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与肝癌发病关系的研究

    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引起的氧化损伤是导致肝癌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s)能够清除ROS,保护DNA、蛋白质、脂质等细胞成分免受损害,是重要的抗氧化酶系成员,现就GPx和TrxRs与肝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纪相芬;王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测因素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之一.尽管近年来我们在EVB的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EVB在两周内的再出血率仍高达71.4%[1].由于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rebleeding,EVRB)是患者死于出血重要的预测因素,因此评估肝硬化患者EVRB风险对于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2].现结合新文献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RB预测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柳金金;鲁沛;贾继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表达及其甲基化状态在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中的研究

    目的 研究叉头样转录因子3 (Foxp3)的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与正常肝组织中的差异及其在HCC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9例HCC及13例正常肝组织中Foxp3 mRNA水平,通过焦磷酸测序的方法检测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Foxp3 mRNA在肝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为8.54±18.30,高于正常肝组织的4.88±14.72,两组比较,Z=-2.770,P=0.0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oxp3启动子区A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正常肝组织为90.60±3.50,高于肝癌组织的80.96±20.86,两组比较,Z=2.118,P=0.0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Foxp3启动子区其余B、C、D、E 4个位点和整体甲基化水平比较,P值均>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oxp3 mRNA水平与A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相关性分析,r=-0.344,P=0.046,呈负相关;而其余4个位点与Foxp3 mRNA水平均无相关性(P值均> 0.05). 结论 Foxp3高表达与Foxp3启动子区A位点低甲基化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党珊;陈谱;张冰斐;周健;史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预测微阵列分析法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硬化组织生癌变的基因谱变化

    目的 采用基因芯片的显著微阵列分析法(SAM)和预测微阵列分析法(PAM)了解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的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情况,以筛选肝硬化癌变的风险基因. 方法 采用人Affymetrix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硬化组织的基因表达谱.采用SAM和PAM软件筛选肝脏硬化组织和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明显的显著性基因和风险基因.实时定量PCR验证11个风险基因的mRN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两组数据间比较采用t检验,三组以上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芯片软件筛选出两组间差异2倍以上且P< 0.01的差异基因共497个.SAM分析得出162个显著性基因,其中18个显著性基因呈上调表达,144个显著性基因呈下调表达,平均显著性差异值的差异倍数是-1.46~ 1.28.PAM分析能有效分类两组的少风险基因数为22个(阈值=5.5),交叉验证样本被分类的准确性达80%以上.22个基因的信号值在肝癌组和肝硬化组比较,在肝癌组4个风险基因表达上调,18个风险基因表达下调,组间差异倍数在2.038 ~ 7.897(P值均<0.01).实时定量PCR验证11个风险基因,肝癌组的mRNA (1.21±0.45)和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1.11±0.16)较肝硬化组(1.26±0.44)显著下调(P=0.002),而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1.66±0.09与1.37±0.04,P=0.004). 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肝癌会产生数百个基因表达的变化,PAM筛选出的3个风险预测基因叉头样转录因子P1、丝氨酸肽酶抑制因子Kazal型1和钾离子通道相关基因J16有望用于诊断和预测该病.

    作者:刘建伟;张清清;李郑红;张启迪;曲颖;陆伦根;徐铭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下调膜联蛋白A2基因转录对肝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下调膜联蛋白A2 (annxin A2,ANXA2)表达对肝癌(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以定量PCR分析不同肝癌细胞ANXA2 mRNA转录水平,以Western blot 分析ANXA2表达;以免疫荧光检测ANXA2在细胞内表达和分布;以碘化丙啶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以CCK-8试剂盒分析细胞增殖潜能;以transwell实验分析其侵袭潜能;以创伤愈合试验分析其迁移潜能;以裸鼠移植瘤模型分析其致瘤潜能.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多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高侵袭潜能MHCC97-H细胞ANXA2表达明显高于HepG2、SMMC-7721和SMMC-7402和L02细胞;特异性shRNA沉默ANXA2效率在80%以上;免疫荧光显示ANXA2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胞核少见;下调ANXA2表达明显下调HCC细胞S期比例(q=8.001,P=0.002),抑制细胞增殖(q=17.140,P<0.01)、迁移潜能(q=12.808,P<0.01)和侵袭潜能(q=9.069,P=0.002);裸鼠移植瘤模型显示干扰组瘤重下降(q=11.968, P<0.01),瘤体中ANXA2表达下调(Z=2.530,P=0.011).结论 下调ANXA2基因转录显著影响肝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可望成为肝癌分子治疗的潜在靶目标.

    作者:张海健;姚敏;钱琦;时运;李景源;陈心;王司晔;姚登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创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肝脏瞬时弹性扫描仪(FS)对于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诊断能力.方法 纳入肝硬化患者26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FS、腹部超声以及电子胃镜检查;均抽血进行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瞬时弹性扫描仪为法国Echosens公司,型号FibroScan502,由2名有丰富经验的操作者(2年以上,>1万例次操作)独立完成,按照仪器标准操作方法进行,于右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第7、8肋间,分别进行10次有效测量,后取中位数为FS值(kPa),代表肝组织的弹性;检测值四分位间距/中位数(IQR/median)<0.21认为检测结果可靠.电子胃镜检查由熟练的专科医生操作完成,OV内镜下分级标准参照2003年OV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标准:按OV的形态及出血危险程度分轻、中、重3级.本试验主要评估FS值和OV程度之间的关系、FS值判断OV的效能.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能力. 结果 FS检测值:无食管静脉曲张患者(106例)平均值为(20.9±10.3) kPa、轻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5例)平均值为(32.2±13.5)kPa、中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45例)平均值为(45.6±18.3) kPa、重度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4例)平均值为(55.1±15.6) kPa.各组间比较,F=62.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t值分别为6.574,10.533,13.247,4.719,7.072,2.17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S值评估是否存在静脉曲张、中度静脉曲张和重度静脉曲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4 (95%CI:77.5%~ 87.4%)、0.849 (95%CI:79.6%~ 90.2%)和0.871(95%CI:81.1%~ 93.0%),对应cut-off值分别是22.8kPa、30.6kPa和34.6kPa.结论 FS检测可以用来诊断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

    作者:李梵;闫涛;邵清;纪冬;李冰;李忠斌;陈国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HB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3例,分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组(A组,n=56),恩替卡韦单独治疗组(B组,n=52)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单独治疗组(C组,n=55),疗程12个月.检测各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PC IV)和脯肽酶(PLD)浓度,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测肝脏纤维化分级,Fibroscan检测肝脏硬度.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ALT、AST、HBV DNA定量、HA、LN、PC IV和PLD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A组HA、LN、PCIV和PLD水平下降程度较B组、C组明显(P<0.05).3组患者治疗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和肝脏硬度值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05),A组肝纤维化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 0.05).A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14%、82.14%,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 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于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有良好疗效.

    作者:吴刚;何鸿雁;李烨;陈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细胞中Nrf2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FZHc)对肝纤维化小鼠肝细胞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昆明小鼠7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24只,包括正常组(A1)、矿物油组(A2)、FZHc组(A3),每组8只;模型组46只,腹腔注射CCL4,包括模型6周组(B1) 10只、模型10周组(B2) 12只、FZHc低剂量组(C1) 12只、FZHc高剂量组(C2) 12只.其中A3、C1、C2组在第7周起用FZHc药粉(由双蒸水配制成浓度为0.1 g/ml药液)灌胃,连续4周.模型组第6、10周末分批处死小鼠,收集肝脏标本HE染色观察组织炎症程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纤维化病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rf2、醌氧化还原酶l(Nqol)、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Nrf2、Nqol总蛋白表达量及Nrf2核转移情况;RT-PCR检测Nrf2 mRNA表达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选用LSD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idit分析.结果 B1组9只小鼠中有7只(77.8%)为肝纤维化Ⅱ期,有2只小鼠为肝纤维化Ⅲ期.B2组8只小鼠中5只(62.5%)为肝纤维化Ⅲ期,3只为可见假小叶形成.FZHc干预可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C1组10只小鼠有6只(60%)为肝纤维化Ⅱ期,4只小鼠肝纤维化Ⅲ期,C2组9只小鼠中有2只(22.2%)为肝纤维化Ⅰ期,5只为肝纤维化Ⅱ期,2只为肝纤维化Ⅲ期,多组间的Kruskal-Wallis检验,x2=53.321,P<0.01.B2、C1、C2组α-SMA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9±0.01、0.06±0.01、0.04±0.00;FN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8±0.01、0.07±0.01、0.05±0.01,F=77.421和F=118.262,P值均<0.05.不同剂量FZHc干预后α-SMA、FN表达较B2组明显减少,并呈剂量依赖性.B2、C1、C2组小鼠肝组织中Nrf2阳性表达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7±0.01、0.10±0.01、0.17±0.01;Nqol平均光吸光度分别为0.06±0.01、0.09±0.01、0.14±0.01,F=182.537和F=75.615,P值均<0.05;Nrf2总蛋白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79±0.05、0.94±0.02、1.12±0.08,F=45.664,P< 0.05.不同剂量FZHc干预可显著增加Nrf2、Nqol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C1、C2、B2组Nrf2核蛋白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97±0.09、1.24±0.10和0.67±0.04,F=94.78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ZHc促进Nrf2 mRNA相对表达量,C1组为4.00±0.12、C2组为4.65±0.08、B2组为2.15±0.11,F=3230.1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FZHc可能通过促进Nrf2 mRNA、蛋白表达并促进Nrf2胞核转移,促进其下游靶基因Nqol的表达,抑制HSCs活化及FN合成,从而减轻肝脏纤维化.

    作者:吴硕;马兴彬;周成军;赵敬杰;郭建强;许伟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扶正化瘀胶囊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18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有无出血史分为3组: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大组、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大组、预防再出血大组.食管静脉曲张轻度大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扶正化瘀胶囊和安慰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中/重度大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扶正化瘀胶囊、普萘洛尔联用安慰剂、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治疗;预防再出血大组患者随机分配接受普萘洛尔联用安慰剂、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治疗.治疗观察2年后,随访患者至发生终点事件或至2009年2月.主要终点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次要终点为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原发性肝癌、肝移植.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大组内各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率、生存率的差异. 结果 经中位时间为50个月的随访,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患者中,扶正化瘀胶囊组累积出血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4%对比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9,P=0.028).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患者中,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组(联用组)累积出血率显著低于普萘洛尔组(15.2%对比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66,P=0.013);扶正化瘀胶囊组与普萘洛尔组、联用组与扶正化瘀胶囊组之间的累积出血率比较,P值均大于>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防再出血患者中,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组和普萘洛尔组的再出血中位时间分别为(40.00±17.92)个月和(7.00±2.3)个月,两组间累积再出血率比较(44.4%对比24.2%),x2=4.433,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能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轻度曲张患者累积出血概率;不论是否有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史,扶正化瘀胶囊联用普萘洛尔可降低食管静脉中重度曲张患者累积出血概率.

    作者:肖定洪;顾杰;蔡虹;张琴;薛冬英;赵长青;徐列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成人肝移植评估:美国肝脏疾病和移植学研究协会2013实践指南

    评估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的指南是由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 2005年发表的.迄今,慢性肝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作为病因,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需要肝移植治疗,越来越引起关注.此外,LT的个别疾病的适应证如肝癌已经规范,慢性病毒性肝炎也有专门的指南.评估这个有各种中年特有合并症的复杂群体,需要多学科方法,2013年更新的指南[1]反映了这一需求,推荐建议已发展到协助他们心脏病的管理,由美国肝脏疾病研究协会和美国移植学会批准,代表两个协会的共同意见.随着LT长期生存者越来越多,他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影响寿命的共存因素更受到关注.该指南的目的是为潜在的肝移植候选成人患者的移植评估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作者:周霞;张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结合临床实践解读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状核变性也称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发病率为1/100 000~1/30 000,致病基因携带者为1/90[1].该病是由于体内过多的铜在机体各组织尤其是肝脏、大脑、角膜、肾脏等部位沉积,导致肝功能受损、K-F环阳性、神经系统受累、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该病常在青少年时发病,是至今为数不多的既是可治性的又是致死性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关键在于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有效治疗[2].WD临床症状体征涉及多个系统、器官,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临床容易误诊及漏诊,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

    作者:曹海霞;陈源文;范建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013年版英国《儿童、青年和成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

    2013年6月,英国国立优质卫生和保健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发布更新了《儿童、青年和成人慢性乙型肝炎诊断和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NICE发布的第5个慢性乙型肝炎(CHB)诊疗指南.迄今为止,NICE发布的乙型肝炎相关的指南或规范包括:2006年阿德福韦酯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 α-2a)治疗CHB第96号技术评估指南、2008年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ETV)治疗CHB第153号和第154号技术评估指南、2009年替诺福韦酯(TDF)治疗CHB第173号技术评估指南和2013年《指南》,该《指南》更新了第96号技术评估指南,并将第153号、第154号和第173号技术评估指南包涵其中.

    作者:万谟彬;窦晓光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