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承办。本刊是全国性学术期刊,反映了肝脏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最新水平,报道了国内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国际学术动态,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内容包括肝脏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病理生理、免疫学、发病机理、 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重要进展。杂志适合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从事肝病防治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预防和基础科研工作者阅读。
1投稿范围
涵盖生物医学所有领域。
2投稿须知
2.1投稿方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远程稿件管理系统投送,注册为作者后选择目标期刊,阅读本刊稿约,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
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切勿一稿两投。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方可投稿),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2.2报告指南
来稿要求对不同的研究设计均应遵守其设计指南(见检查清单),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CONSORT,针对观察性研究的STROBE,针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PRISMA,以及针对诊断准确性研究的STARD,病例报告写作清单。
2.3文稿要求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重点突出。
一般原则:原创性研究论文采用结构为“引言(背景)”“方法”“结果”“讨论”四个部分。其他类型的论文,如:meta分析、病例报告、叙述性综述和专论可采用不同的格式。
2.3.1论文的一般信息
文题页须另纸附如下信息。文题、作者信息、声明【科研诚信声明、作者贡献声明(包括:该研究工作归属的具体单位和部门或组织,并要求提供全部作者完整联系信息,包括邮寄地址及电子信箱)、作者利益冲突公开声明】、支持来源(基金资助、仪器、药品和/或帮助实施论文中研究或撰写的其他支持)、字数统计(不含摘要、志谢、表格、图及参考文献)、文中图表数量。以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需要单位签章)。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机构及注册号。
2.3.2摘要
原创性研究、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要使用结构式摘要。阐明摘要的目的、方法(研究时间、基本过程中受试者的选择、场所、测量方法、分析方法)、结果(主要发现或数据,给出具体效应值及其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结论。摘要末尾刊出临床试验注册(Trial registration)机构及注册号。
2.3.3引言(背景)
论文的研究背景或问题的性质和意义。阐明该文的具体目的或目标或待验证的研究假说。只引用直接相关文献,不涉及文中研究数据和结论。
2.3.4方法
清晰描述如何以及为何以某种特定的方法(仪器或试剂则应给出厂家的名称、地点和操作步骤)进行研究,“方法”部分力求足够详细,从而使其他获得这些资料的人能够重复出结果。不被人熟知的方法应给出参考文献并作简要叙述;如果是新的或改良方法应详细描述,同时要说明采用的理由并作出评价;如果付费给某个机构,或者与其签约帮助实施研究(例如资料收集和管理),则应在“方法”部分对此予以详细说明。
论文的主体是以人或动物为研究对象时,应提供伦理委员会审核文件(包括批准文号),作者应说明该研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或动物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批准文号著录于论文中)及以人为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如果没有正式的伦理委员会,则要说明研究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在受试者选择与描述时,仔细观察或试验对象(健康人或患者,包括对照)的选择,包括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对来源人群的说明。由于在研究设计时,不知道相关信息,如:年龄、性别或种族等与研究的相关性,研究者应尽量在各种类型的研究中纳入代表性的人群,至少提供这些变量以及其他相关人口学变量的描述性数据资料。
2.3.4.1名词。准确说明所用全部药物和化学试剂的通用名、试剂量以及使用途径。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2.3.4.2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
2.3.4.3文字。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10-31)》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2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2.3.4.4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2.3.5统计学
详细描述统计学方法,提供并说明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研究设计和统计学方法参考文献应尽可能引用标准出版物(标明页码);统计术语、缩写和大多数符号要做定义;统计学符号按GB/T 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
2.3.6结果
按照逻辑顺序在正文和图表中描述结果,给出主要和最重要的结果;研究计划、研究方案时获得的全部信息;不要在正文中重复图表中的所有数据,仅需强调或概述最重要的观察结果;方法中提及的主要和次要结局指标都应提供数据;附加或补充材料及技术细节可放在附录中置于文末。数值结果应给出计算的绝对数。
2.3.7讨论
强调研究的新发现和重要方面,将结果置于全部相关证据背景下进行讨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不能重复具体数据和或“引言(背景)”“结果”等已给出其他信息;避免在论据不足时妄下断言和结论,注意区分临床意义与统计学意义。
2.3.8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文献DOI号可著录在该条文献最后。
2.3.9图
2.3.9.1数字图。显示部分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无杂乱背景;人体照片只需显示必要部位;颜面或全身照片,若不需显示眼或阴部的则需加以遮挡。文稿中的数字图像按序连续编码随文,先见文字后见图。按照图的数量按序连续编码,在图的下面要有图题、图文;组织病理图中应有标物尺,染色方法、放大倍数;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为保持图的自明性,缩略语应有注释。
稿件采用后须提供数据图的TIF格式文件,其分辨率应在300dpi或以上,总像素要在150万像素或以上,去除图中所有字符,图中标识另纸标注;森林图另附word文档,图中重点标目词宜用中文表述。
2.3.9.2曲线图。图的大小、比例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高度与宽度之比一般为5∶7;纵横标目的量和单位符号齐全,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居中排列。
2.3.9.3条图。各直条宽度以及各条之间的间隙相等;间隙宽度为直条宽度的1/2,或与之相等;条图指标数量的尺度必须从“0”开始,等距,不能折断;复式条图一组包括2个及以上的直条,应使用图例予以说明;同组直条间不留空隙,各组内直条排列顺序一致。
2.3.9.4半对数图。纵坐标没有“0”点,起点可视情况确定;各单元间距离相同,同一单元内不等距。
2.3.9.5点图。点图的横坐标为自变量,纵坐标为因变量,其纵横轴尺度的起点可不从“0”开始,视情况确定。
2.3.10表
按照统计学制表原则设计,力求结构简洁,采用三线表;表在正文中依次按序编码,先见文字后见表;表纵横标目间为主谓关系,主语在表的左侧,谓语在表的右侧;表中不设“备注”,需要释义的可在表中相关处注释符号,如:a、b、c……等。各栏参数单位相同,可在表的表题之后的括弧内,参数单位不同在各栏的标目词之后的括弧内。表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必须与正文一致,缩略语应在表下注释。
2.3.11作者署名
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四项条件:(1)对研究的思路或设计有重要贡献,或者为研究获取、分析或解释数据;(2)起草研究论文或者在重要的智力性内容上对论文进行修改;(3)对将要发表的版本作最终定稿;(4)同意对研究工作的各个方面承担责任以确保与论文任何部分的准确性或诚信有关 的质疑得到恰当的调查和解决。
所有作者应该满足作者署名的 4 条标准,而所有满足以上 4 条标准者也都应该被确定为作者。未满足全部 4 条标准者应该在文后志谢。
通讯作者是在投稿、同行评议及出版过程中主要负责与期刊联系的人,并在整个投稿和同行评议过程中应当能及时回答编辑方面的问题,在论文发表后应及时回复对研究工作的评论。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作者姓名在题名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3稿件撰写要求
3.1述评
是该专业领域内导向性较强的文章,一般由编辑部约请该领域内知名专家撰写。应对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评价,其观点应反映学术界主流趋势。撰写时可对某一领域内一个具体问题,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介绍作者的经验,表明作者的观点,并有相应的证据支持。
3.2论著(包括研究报告、临床调查、简报)
可按序言、资料(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四部分的结构进行撰写。
前言应简要阐明研究设计的背景、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拟达到的目的,可引用文献,以200~300字为宜。研究方法中应明确提出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的关键信息也需在摘要和文题中体现。具体内容包括:(1)临床研究或实验研究;(2)前瞻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3)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非随机对照研究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需与方法一一对应,避免出现评论性语句。讨论中出现的结果必须在前文结果部分有所表述。
3.3综述(包括meta分析、系统分析)
综述是对某一领域内某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可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客观归纳和陈述。应选择目前研究进展较快的主题,不宜选择发展平缓的主题。应尽量选择5年以内的文献进行综述。行文采用第三人称,应避免直接阐述作者的观点。
meta分析需严格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分析,有严格的选择与剔除标准,主题选择得当,方法科学严谨。检索数据库遴选全面、具有代表性,文献来源期刊也要进行适当遴选。
3.4描述性文章(病例报告、特稿)
病例报告应选择诊治过程有特殊之处,能够为临床诊治同类病例提供启示的病例;避免进行罕见病例的简单累积。病例资料应详尽,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方式、病理学检查、预后等。尤其是对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查结果,需重点描述。有创新的治疗手段也应详述。讨论部分应结合病例的诊治特点进行简要点评,避免进行文献综述。
特稿要创新性强,主题明确,逻辑清晰。
3.5共识与临床指南
有科学的前期研究铺垫,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制定方为学科学术代表群体,内容经过充分的专家论证。
3.6读者来信
读者来信应针对杂志已刊发内容和杂志工作,简要阐述自己的观点。
3.7会议纪要、消息、其他
会议纪要和消息应按照新闻稿的要求撰写,需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4审稿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辑委员会终审)。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时,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5稿件处理时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情况通知者,则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务必事先与编辑部联系,否则将视为一稿多投,作退稿处理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6“快速通道”发表
对重大研究成果,可申请“快速通道”发表,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4个月内出版。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的创新性书面说明、省部级或以上图书馆的查新报告及2位专家(非本单位)的推荐信,以说明该项成果的学术价值。申请进入“快速通道”的稿件视情况交纳一定的加急审稿费。
7有关著作权事项
7.1
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未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7.2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全体作者亲笔签署《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音像制品著作权转让授权书>寄至本杂志编辑部。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APP终端、微信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7.3
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相关发表费用。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赠送当期杂志1册。
8作者申诉
作者对审稿或编辑修改意见不认可,可选择向编辑部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申诉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反义核酸技术已成为本世纪攻克病毒和癌症的新技术,为加速肝癌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展示了广阔前景.
作者:杨冬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肝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表达并观察干预基因转录对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方法 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后分别留取癌灶、癌周(距癌灶边缘2 cm)和远癌肝组织(距癌灶边缘5 cm)各40份,约200 mg,除部分作病理学检查外,其余置-85℃保存.4~6周龄体质量(18 ~ 20)g BALB/C裸鼠1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阴性对照组6只、干扰组6只,于无特定病原体条件下饲养.细胞株以含10%胎牛血清的二甲基亚砜完全培养基于37℃含CO2培养箱培养.细胞接种后,融合度达90%时,将shRNA分为干扰组、阴性对照和未处理对照组,以PolyJetTM转染试剂转染至肝癌细胞,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克隆,用于体内研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m blot或荧光定量PCR分析人肝癌组织、肝癌细胞株IGF-IR表达;构建IGF-IR短发夹型RNA (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筛选有效序列;转染至肝癌PLC/PRF/5细胞,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变化;经G418筛选稳定株接种裸鼠皮下成瘤,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组织学检查.统计数据用Graphpad Prism 5.0和SPSS18.0软件进行绘图和分析,多个样本均数间比较先行方差检验和q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间比较采用x2分析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表达强度以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 IGF-IR阳性率肝癌组为82.5%、癌周组为42.5%、远癌组为10.0%,癌周组、远癌组与肝癌组比较,x2=13.653和x 2=42.290,P值均<0.01;其表达强度,肝癌组显著高于癌周组(Z=4.771,P<0.01)和远癌组(Z=6.579,P<0.01).肝L02细胞未见IGF-IR明显表达,肝癌PLC/PRF/5细胞IGF-IR呈强表达,约为Bel-7404细胞的4倍、HepG2细胞的5倍;以干扰效果佳的shRNA4转染PLC/PRF/5细胞,在72 h时癌细胞生长平均抑制率为63.9%,IGF-IR在转录水平平均抑制59.6%;癌细胞增殖发生G1期阻滞,其凋亡率显著增高.裸鼠皮下肝癌移植瘤,干预组瘤体[(143±24) mm3]生长速度明显慢于空白对照组[(372±46) mm3],t=10.776,P<0.01,或阴性对照组[(350±50) mm3],t=9.142,P<0.01;干预组IGF-IR表达下调,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t=11.184,P<0.01)及阴性对照组(t=9.450,P<0.01).结论 干预IGF-IR基因转录可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IGF-IR基因有望成为肝癌治疗新的潜在靶目标.
作者:姚敏;严晓娣;蔡胤;顾娟娟;杨绪莉;潘刘翃;王理;姚登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肝衰竭病理过程中血氨的代谢特点及其血氨通过氨基甲酰磷酸合酶Ⅱ(CPS-Ⅱ)途径的基本机制,探索血氨升高对肝细胞损伤的基本规律,为高血氨在肝衰竭发生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体外构建Changliver细胞高血氨模型,设定不同梯度浓度的氯化铵(NH4Cl)干预Changliver细胞,显微镜观察肝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CPS-Ⅱ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CPS-Ⅱ蛋白表达.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氨浓度的升高,凋亡的Changliver细胞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检测对照组Changliver细胞的凋亡率为4.3%,与1 mmol/L组的6.1%比较,x 2=2.931,P=0.0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5 mmol/L组的18.3%和10mmol/L的24.7%比较,x2值分别为96.382、166.2,P值均<0.000 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1 mmol/L组、5 mmol/L组和10 mmol/L组CPS-Ⅱ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41±0.123、2.285±0.167、3.347±0.124,与对照组的1.040±0.045比较,F=191.881,P< 0.000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1 mmol/L组、5 mmol/L组和10 mmol/L组CPS-Ⅱ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43±0.025、0.161±0.036和0.223±0.04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99±0.0130,t值分别为3.492、3.622、6.307,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Changliver细胞外氨浓度升高,在损伤肝细胞中CPS-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表明在高氨状态下除鸟氨酸循环外,CPS-Ⅱ在氨代谢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郭春丽;余祖江;韩超;王琼叶;周玉冰;阚全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NAFLD通常与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有关,胰岛素抵抗可能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脂联素作为一种新发现的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具有降低血脂、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以及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拮抗胰岛素低抗.但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不十分多见,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D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石胜利;聂玉强;李喻元;周永健;马金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TDF)在慢性乙型肝炎(CHB)经治患者中实际临床应用的疗效特点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TDF单独治疗30例CHB经治患者48周,比较治疗前后第4、12、24、36、48周时HBV DNA水平、HBV DNA下降水平及累积下降水平,HBV DNA不可检测率、HBV DNA阴转中位时间及观察终点时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R%)、病毒学应答率(VR)、病毒学突破率(VBT)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HBV DNA累积不可检测率采用生存分析Kaplan-Meimer方法. 结果 第4、12、24、48周的HBV DNA下降幅度分别为(2.11±0.38) logm IU/ml、(0.93±0.31) log10 IU/ml、(0.75±0.20)10g10 IU/ml、(0.16±0.19) log10 IU/ml、(0.14±0.25) log10 IU/ml,均较基线水平有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5.582、9.303、3.123、10.759、12.202,均P<0.01),HBV DNA水平、下降及累积下降水平在第4、12、24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第24、36、48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第4周与第24、36、48周HBV DNA不可检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07、P=0.001).第48周HBV DNA累积不可检测率为96.7%.HBV DNA阴转中位时间为10.4 (3.43 ~ 34.0)周.ALT复常率从第4周的40.0%上升到第48周的100%,且第4周与第12、24、36、48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终点时VR为88.9% (8/9),HBeAg血清转换率为6.67% (2/30),VBT为0.治疗后各时间点肌酸激酶(CK)超过正常值上限(ULN)2倍的比例平均为9.18%,CK超过2×ULN比例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7).治疗后出现血清肌酐上升超过ULN比例为0. 结论 对于核苷类药物经治的CHB患者,TDF仍能早期快速抑制HBV DNA复制,且ALT复常率高,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黄明星;李新华;吴元凯;陶玲;揭育胜;李向永;时红;林国莉;杨方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有20%的发病率,未治疗的患者1年内出血率达50% ~ 80%,病死率高达30% ~ 40%[1].西方国家已逐渐提倡药物和内镜控制、预防及治疗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但在我国及其他一些亚洲国家,外科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2-3].
作者:许继凡;殷永芳;罗诗樵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HCPT)对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和大鼠正常肝细胞(BRL-3A)分别在实验组(分别以含HCPT浓度为0.008、0.016、0.031、0.063、0.125,0.25、0.5、1、2、4、8、16、32mg/L的培养液培养)和对照组(单纯培养)体外培养24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找出HCPT对HSC-T6细胞增殖抑制的佳作用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情况;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片段化.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HCPT对HSC-T6细胞和BRL-3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当HCPT浓度>0.5mg/L时,对BRL-3A细胞的毒性作用显著增高(P值均<0.05);0.5 mg/L对HSC-T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大,为HCPT对HSC-T6细胞增殖的佳抑制浓度.0.125、0.25、0.5 mg/L的HCPT作用HSC-T6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46%±2.42%、26.25%±5.65%、47.05%±8.76%,与对照组(4.89%±1.8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4,P<0.01).0.5mg/L的HCPT作用HSC-T6细胞24 h,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缩小,核仁消失,染色质浓缩聚集成团块状,沿核膜排列等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明显的DNA梯度带形成.结论 HCPT在体外可以明显地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诱导HSC-T6细胞凋亡,作用强度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张一;邓群;胡国信;袁铿;袁芳;黄艳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回顾性比较分析183例肝硬化患者中急性肾损伤(AKI)(136例)和非AKI患者(47例)血清胱抑素C (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尿NGAL表达水平,探讨AKI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ys-C、NGAL及尿NGAL对AKI的诊断价值,发现Cys-C和NGAL能反映肝硬化患者继发AKI时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肝硬化肾损伤早期诊断有效指标,且二者联合可提高肝硬化肾损伤的诊断效能.
作者:庞国菊;武玉晶;刘爽;刘怀平;刘树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重大传染病.尽管经过推广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使我国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下降至7.18%,但我国仍属HBV感染较高的地区.
作者:任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组织特异性肽池的含量和成分是组织状态的重要特征,由组织中供酶解的蛋白底物的含量及其可利用率,以及蛋白酶的活性决定的[1].一些病变可伴有组织中功能蛋白降解片段的含量和成分的改变[1,2].因此,组织特异性肽池的变化常常可以反应出机体的某些病变.本研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从1例肝癌患者体内检测出一条天然的阿片类肽--Leu-Val-Val(LVV)-血衍吗啡素-6,并观察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组织特异性肽池间是否存在差异.
作者:周迈;彭吉润;王红霞;钟朝辉;郭晏同;潘秀英;冷希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请问中华肝脏病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你好,请问中华肝脏病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9月中旬在投中华肝脏病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急急,中华肝脏病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尊敬的中华肝脏病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