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杂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主管,中国输血协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的国内输血医学专业唯一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中文临床、特种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报道有关输血的临床实践、基础研究、献血与健康,以及血液制品的开发与生产等方面的最新成就,多角度地客观反映国内输血医学及输血科学的进展与水平。
1文稿
应符合科学性、真实性、实用性,以及法理性和伦理性;语言(无论中英文)通顺精炼、数据准确可靠,论点鲜明、层次清晰。
研究类论文(论著、研究、调查报告及个例报告等)需具体交代研究的时间、地点与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应说明所遵循的程序符合人体试验的有关伦理学标准,并申明受试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动物、药物、试剂和仪器等应注明品系、规格、批号、生产单位等。
论著、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一般在4000~5000字(含图表和参考文献),须附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中文400字左右为宜,论著还需中英文一致(英文以250个左右实词为宜)]和关键词3~5个(尽量向主题词靠拢,按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最新版的《医学主题词表》书写);综述、讲座≤5000字,其它文章1000~2000字,附相应的关键词。
2题名
应简明、确切,准确指向论文主题且便于检索。中文题名≤20个汉字,英文题名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二者的意思应一致;题名中不得含有非公认的缩略语、代号等。
3署名
包括作者姓名、单位全称、邮政编码(论著还需有与之一致的英文);作者仅限于全部研究的参加者,其他贡献者可列于文末“志谢”;作者的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其后原则上不得再做更动。凡标明的“通信作者”,将被视为与文稿所有相关事宜的接洽、联系者。
4名词、数字与计量单位
医药等名词务必以科学出版社最新版的《医学名词》及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或按规定使用,无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第1次在文中出现时应注明原词;商品名原则上不得出现在题名和正文中,确需使用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
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公历表示的时间及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百分数范围和偏差数字的写法如20%~40%、(65.7±1.4)%,表示数字增加用倍数、减少用分数或百分率(%);
计量单位遵守和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量和单位》的规定与书写规则,组合 符号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mg/kg/d,应表示为mg·kg-1·d-1,表示偏差的数值写法如(10±4)℃,表示范围的数值写法如8~15mg,表示体(面)积写法如3cm×7cm×11cm。
5图和表
须冠有图、表题,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应具有自明性,正文与图、表及图与表之间内容不宜重复;线条图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标值线向内、标识清楚,照片图须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反差适中;表采用三线表(若有合计,则在此行上加一分隔线,统计学处理则置于表下做注),附于相应的文字后,表中数据须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以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为宜;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注释要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6统计学
应具体说明所用统计学软件的名称、版本;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统计学运用须具备三要素:数据的表示方式、所用统计方法和统计软件;以x±s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M(QR)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
对于定量资料,不可任意套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应根据设计类型、资料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对于定性资料亦应根据设计类型、定性变量的性质及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可任意套用χ2检验;
应用回归分析,需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择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可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应用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宜简单化处理;应用多因素、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从而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P<0.05(或<0.01)和P>0.05,表述为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不具)统计学意义,而不言对比组之间具(不具)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需具体写明所用的统计学检验方法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χ2检验)、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及检验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还应给出95%可信区间。
7讨论
非综述类论文切忌重述结果内容,亦不可做成文献综述,可根据自身工作,结合文献说明作者的创见及其意义、作用和影响,同时应言明不足之处,并可提出设想与建议;结论必须能为本文结果所证实。
8参考文献
应当为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主要文献,鼓励引用本刊文献,勿引用未公开发表及尚未出版的书刊资料;著录格式依文内引用顺序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方括弧内编号,文后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含:作者姓名[3人者全列出,3人以上者只列前3位作者名,后加“,等”(“,etal”)(英文)或其它相应文字].题名(文献类型标志,除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外,均不必标注).文献名(中文期刊用全名,西文期刊名用缩写,按IndexMedicus格式).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期刊为出版年卷、期次):析出的页码(联机文献还须标出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9投稿
本刊只接受网络投稿,请作者登录本刊网站,循有关投稿的链接,网上注册并提交稿件的电子文档(为确保审稿全过程“双盲”,保证审稿公允,电子版稿件中不得含任何作者及单位信息),提交成功后,请记住注册帐户名及稿件编号,并速将单位推荐信(注明稿号、文章署名)及审稿费60元寄至编辑部;
作者单位对文稿的科学性、保密性、署名权及无一稿两投负责;本刊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课题或攻关项目的论文备有“绿色通道”,凡属此类论文请注明课题或项目编号并附相关审批文件的复印件,俟审稿通过后将予优先发表;
投稿2个月后未收到答复,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一旦发现一稿两投者,将立即退稿;发现一稿两用者,除公开发表声明撤销该稿件外,还将在2年内拒受以该文作者为第一作者署名的来稿;对抄袭他人文章或剽窃他人成果者,将在5年内拒受含其署名的所有来稿。
10审稿原则及修稿须知
本刊实行同行评议的双盲审稿,采取编辑部初审、编委(专家)复审、编委会定稿的三审制;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请修改整理后将修定稿电子版发回网络投稿系统,同时将纸质稿件寄回编辑部,务请在纸质稿上注明联系电话、Email等备用。
11作者的权益与义务
来稿一经决定刊用,需要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予本刊编辑部,编辑部可以电子期刊、光盘及网络版等形式出版该文,该文也将随本刊入编相应的数据库;
未经编辑部同意,该文任何部分不得再转载他处;
论文刊出前作者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版面费(如文中含彩色图片,还需支付一定的彩图制作工本费);
发表后赠送当期杂志1~2册。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血站为保证临床医疗用血的供应并减少血液库存过期的损失,一般建有血液调配业务流程以进行血站间的库存血液盈亏调配.为保证全省血液调配的便捷和安全,两年来浙江省依托已经建成的浙江省血液信息网和浙江省血液系统中心数据库,优化了血液调配管理模块,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华平;孔长虹;胡蔚兰;徐烨彪;孟忠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竞争性内标对核酸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程度及方式,探寻采用适度的内标质控浓度,用于有效控制核酸检测过程.方法 使用竞争性混合内标试剂对不同浓度的HBV、HCV、HIV阳性标本检测,HBV内标浓度<10~3IU/ml,HCV、HIV内标浓度为(200-300)IU/ml.结果 HBV内标浓度<5 IU/ml检出率<95%,浓度>10 IU/ml后检出率≥95%,HCV、HIV内标浓度<100 IU/ml检出率<95%,≥100 IU/ml检出率≥95%.结论 内标(内参照)把质量控制从每批阳性质控提高到每管阳性质控的水平,能有效减少假阴性检测结果,竞争性内标结构和待检物几乎完全相同,更能真实反应情况.
作者:曾劲峰;李活;许晓绚;叶贤林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献血人群中Jk(a-b-)表型的分布.方法 用尿素溶血试验(96孔微量板法)筛选出不溶血个体,然后用血清学方法 确定表型,PCR-SSP法确定基因型.结果 共筛查标本36 188份,筛查到血清学Jk(a-b-)表型8份,其基因分型均含有Jkb.结论 成都地区献血人群中Jk(a-b-)表型频率为0.022%,建立本地区Jk(a-b-)表型献血者库是解决该类血型患者输血问题的有效措施.
作者:洪缨;徐研;王欢;郑小芳;周昌华;王乃红;杨群身;习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由于健康原因,有一部分献血者被延期献血.献血者招募组织者或血站应追踪这些献血者,在他们延期时间到时作健康检测.
作者:陶明翠;张支凤;马爱萍;石玉慧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全血HIV(1+2)抗体检测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检测项目.由于ELISA间接法受原料所限,难以使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提高灵敏度,则使检测结果假阳性率升高,造成大量血液浪费.而ELISA双抗原夹心法是直接采用重组基因抗原进行标记,达到对标本HIV抗体(IgM、IgG)直接测定的目的.笔者就两种方法检测全血HIV(1+2)抗体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贵明;朱芸芸;许勇;王云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新近用于诊断梅毒的血清学方法.目前,国内血站普遍采用RPR或TRUST试验筛查梅毒,因其为非特异性血清试验,由于有些疾病甚至正常人体内也会出现反应素,所以梅毒非特异性血清试验中常出现生物学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笔者通过TRUST、TP-ELISA、TPPA三种试验方法的对照,对血站采用国产TP-ELISA试剂盒对血液进行梅毒筛查作了可行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华;冯建平;牟维娜;郭秀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新生儿交换输血(又名换血疗法,exchange transfusion,ET)是采用正常的血液或血制品,替代患儿体内带有某种有害因子的血液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ET的目的是去除新生儿体内的有害物质,如体内未结合的高胆红素,从而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核黄疸.笔者现将新生儿ET的基本原理、指征、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作一概述,同时讨论新生儿ET应如何根据血型、保存液种类、贮存时间、γ-射线照射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状况来选择血液成分.
作者:吴涛;田兆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各国家和地区采供血机构核酸检测(NAT)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经血传播乙肝病毒的问题再次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尤其是乙肝病毒感染率高的国家和地区如我国,在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后发现,采用常规酶联免疫方法(EIA)进行血液筛查,输血传播乙肝病毒(HBV)的残余风险明显高于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其风险主要来自于血清转换前的窗口期、变异病毒株和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3个方面.
作者:张丽;邓雪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HER-2/neu胞外配体第2结构域(RLD2)作为肿瘤疫苗在抗乳腺癌免疫中的作用.方法纯化出目的蛋白HER-2/neu胞外配体第2结构域,同时选取10例经免疫组化证实为HER-2/neu阳性的乳腺癌,用RLD2分别负荷这10名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再诱导抗原特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将DC与CIK共培养,研究其对HER-2/neu阳性、阴性肿瘤细胞株和自体乳腺癌细胞杀伤活性的作用.结果 RLIY2诱导的特异性CIK对HER-2/neu阳性肿瘤细胞SKBR-3以及自体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较之单独CIK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LD2诱导的特异性CIK对HER-2/neu阴性细胞MDA-435的杀伤活性与单独CI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负载RLD2的DCs诱导的CIK对HER-2/neu阳性肿瘤细胞以及自体乳腺癌肿瘤有特异性杀伤能力,RLD2可能成为新型肿瘤疫苗应用于临床乳腺癌免疫治疗.
作者:钟国成;敬新蓉;赵碧;李硕;徐明;孙薏;闵敏;廖皓;张鹤腾;陈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据WHO估计,自1980年首例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至2007年底,全球约有3 320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中2007年全球新感染者为250万,死亡210万人[1].我国近年来HIV感染人数也逐年增长,目前全国约有HIV感染者、患者70万人.虽然目前已研制了延缓症状的AZT、ddT等药物及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没有特效药艾滋病病死率仍很高,已成为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病毒性疾病之一.
作者:刘鱼;王憬惺;黄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尊敬的中国输血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中国输血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请问一下,中国输血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输血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中国输血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