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稿件主体 由中英文摘要、正文、图片和(或)表格组成。图片或表格插入正文中,以1个Word文档或者压缩文件(.zip或者.rar)的格式上传。作者信息、单位介绍信或推荐信的扫描照片另外组成压缩文件上传,同时完成网络投稿的栏目填写。
2.题名 中文题名要求简明、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不设副标题,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需与中文含义一致。
3.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贡献大小顺序排列,不超过6人,投稿后作者署名及排序不得变更。作者应同时具备:①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对研究作出贡献的其他协作组可在文后志谢中列出。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作者单位不同时在姓名右上角顺序编号,并按顺序依次列出作者单位全称(具体到科室)、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通讯作者只列1位,并提供电子邮件地址和作者单位英文规范表达。
4.摘要 论著需附合格的中(约350字)、英文(约250个实词)摘要:①以第三人称撰写,不加评论和解释;②按“目的(Purpose)”、“资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四项式书写;③资料与方法中应明确注明研究的类型、研究对象和主要观察指标,结果中应包括关键性或主要数据。综述及短篇文稿不刊登中英文摘要。作者投稿时需提供研究内容和摘要内所有关键词的正确英文翻译,英文摘要由编辑部外聘专业人员翻译。
5.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级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作者信息后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扫描件。
6.正文 由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参考文献构成。①前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②资料与方法中要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做概要说明,全部研究方法均应介绍,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③结果:针对资料与方法中的各项方法,按顺序描述其各自的检测结果和(或)统计学结果。④讨论:重点围绕研究结果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讨论,并给出结论。
7.统计学 文稿中应写明所用统计学软件、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给出具体的P值;当涉及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n)表达,不应采用±s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分析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2检验。要避免用直线回归方程描述有明显曲线变化趋势的资料,不宜用相关分析说明两种检测方法之间吻合程度的高低。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别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排印。
8.医学名词 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9.计量单位 应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
10.数字 应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11.图片及表格 本刊采用全彩印刷,图片要求:①Excel线图必须提供原始数据以方便编辑部的修改和美化。②其他统计线图必须符合统计学标准,尽量做到美观大方。③各种灰阶图像务必按照gray scale调制,对比度清晰,裁剪去图片上不必要的内容(如黑边、医院信息、患者信息、仪器型号等),局部放大图像。图片比例采用4∶3、1∶1、16∶9,以TIFF或JPEG格式保存,分辨率不小于300dpi,做好图内标示,图片按顺序编号。图片说明简单明晰,不得重复正文内容。图片中用箭、箭头等指示重要病变部位,并在图片说明中表明指示含义;病理图片需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本刊采用三线表,每一表格需有表号、表题及表头。
12.参考文献 要求充分、必要、新颖,原则上不超过30条,引用最近5年的原创性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以不著录期号。举例:
[1] Quint LE, Tummala S, Brisson LJ, et al. Distribution of distant metastases from newly diagnos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n Thorac Surg, 1996, 62(1): 246-250.
[2] 程流泉, 王建东, 刘梅, 等. MRI引导乳腺活组织穿刺检查的初步研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 19(2): 129-133.
[3] 黄受方. 前列腺//刘彤华. 诊断病理学.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471-487.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利用MDCT血管造影评价膈下动脉,为拟行动脉导管栓塞术的肝癌患者术前提供更多信息. 材料和方法:对128例经MDCT增强扫描的肝癌患者,于动脉期行智能跟踪法扫描,记录双侧膈下动脉的起源、大体解剖形态,了解是否参与肿瘤供血. 结果:128例可见右膈下动脉起源及大体解剖形态,126例可见左膈下动脉起源,双侧膈下动脉按起源可分为8型,以起源于腹主动脉及腹腔干为主,双侧IPA可共干或分别起源,其中右膈下动脉参与肝癌供血5例. 结论:MD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膈下动脉的起源、解剖形态,为肝癌患者动脉导管栓塞术前提供更多信息.
作者:刘欣杰;赵建农;郭大静;罗小平;罗银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利用磁共振的化学位移现象对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以谱线的形式表示出MRI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ing,ROI)内物质生化代谢的变化,是一种无损伤性研究活体组织生化代谢的技术.1976年磁共振波谱技术首次应用于活体,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MRS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近10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MRS从动物实验阶段逐渐进入临床应用阶段,使影像医学从形态显示向功能代谢检测的方向前进了一步.MRS可以广泛应用于脑、肌肉、肝脏和心脏等实质脏器,其中质子MRS(1H-MRS)在脑的临床应用比较成熟,心脏的MRS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将主要阐述磷-31-MRS(31P-MRS)和1H-MRS在心脏的研究应用,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者:吴坚;高元桂;杨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作者:胡宁;柯明耀;郭岗;张顺镇;成启华;郑晔;戴暄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包虫病为青海省的常见病、多发病,未行治疗的包虫患者5年死亡率高达90%[1],包虫病灶切除率仅为20%~40%[2],晚期肝泡型包虫病只能行肝脏移植.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手术(liver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是近年来一项新的手术方法,该方法在体外分离患者的病变肝脏与正常肝脏,然后将残余的正常肝组织重新移植到患者体内.虽然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但是该手术不需供体肝,无排斥反应,成活率高,可行性强.
作者:孙艳秋;张永海;杨梅;汪静静;张庆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4岁.因间断腹痛,恶心、呕吐3天,加重1天入院.近2年来多次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恶心、呕吐及不能排便排气,每次持续时间3~10余天.
作者:程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 对离体头颅标本眼眶行16层螺旋CT常规剂量与不同低剂量扫描,探讨低剂量眼眶扫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对15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的眼眶固定管电流为180mA后,分别行120 kV、ll0kV、80 kV扫描;固定管电压120 kV后,分别行180mA、90mA、45 mA扫描;固定管电压为80 kV后,分别行180mA、90mA、50 mA、25 mA扫描,比较不同剂量扫描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降低管电压(110 kV、80 kV)及成倍降低管电流(90 mA、50 mA、25 mA)均可以明显降低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辐射剂量(P<0.05),但各组图像质量评分均在3分以上;降低电压对组织平均CT值改变不明显;不同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120 kV、180 mA)显示眼眶及其内解剖结构、病变及发现病灶数量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80 kV、50 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2%,软组织及眶骨显示较好.80 kV、25 mA时辐射剂量降低约96%,对眶周骨折显示较好,但软组织显示欠佳.结论 眼眶CT检查辐射剂量可降空间较大,软组织及眶骨病变选择80 kV、50 mA扫描不影响诊断的同时,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了约92%,只观察眶周骨折时,辐射剂量甚至可以降致更低.
作者:曾宪春;张俊;韩丹;王勇;赵讯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携sialyl LewisX靶向超声微泡( MB-SLex)与P-选择素Fc段(PSFc)的结合和解离特征,并与携抗ICAM-1单抗靶向超声微泡(MB-ICAM) 比较.材料与方法构建MB-SLex、MB-ICAM与携同型抗体IgGl微泡(MB-C)后,应用平行极流动腔装置,在结合实验中观测MB-Slex、MB-ICAM及MB-C通过小鼠PSFc、小鼠ICAM-1抗原包被培养皿时,在低剪切应力(0.5dyn/cm2高剪切应力(4.0dyn/cm2)和不同时间点各种微泡的结合数量、滚动数量,以及在解离实验中各测定种微泡达到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结果 在0.Sdyn/cm2 剪切应力下,MB-Slex和PSFc每分钟微泡的结合数量(结合率)与MB-ICAM和ICAM-I抗原的结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4.0dyn/cm2剪切 应力下 MB-Slex的结合率明显大于MB-ICAM(P<0.05).结合实验可见MB-Slex每分钟微泡的滚动数量无论在0.5dyn/cm2还是4.0dyn/cm2均明显大于MB-ICAM (P<0.05).而MB-C与PSFc及ICAM-1抗原均未见明显结合,亦未见明显MB-C滚动现象.MB-Slex半数解离的剪切应力小于MB-ICAM( P<0.05).结论 MB-SLex能与PSFc在高剪切应力下结合,应用sialyl LewisX为靶向诱导分子可能构建出在高速血流下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靶分子特异结合的靶向超声微泡.
作者:李莹;王秀君;李军华;杨莉;李美瑜;肖云彬;廖旺军;宾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硬化的胸部并发症的X线及CT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168例终末期肝硬化的胸部X线和CT片,其观察表现.对其胸部影像学表现异常者加以分析.结果:168例中胸部X线,CT表现为肝肺综合征108例、肝性胸水58例、盘状肺不张46例和肺部感染15例.结论: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容易发生各种胸部并发症,X线和CT检查是诊断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作者:金震滨;陆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主要见于中老年人,中年人群发病率为3%~5%[1]。目前尚无一种有足够说服力的理论能够将 TN 所涉及的可能的病因和病理变化统一起来,其原因为神经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变化和功能连接较复杂,而且 TN 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疼痛的特点,如 TN 可自行发作或为扳机点触发,痛觉区超过扳机点范围,持续时间超过刺激时间,痛觉强度与刺激强度无关,存在潜伏期及不应期等[2],因此,目前尚不能建立令人信服的 TN 动物模型。针对 TN 的致病因素和与之相对的发病机制存在不同的学说和观点[3]。尽管如此,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以及外科学和基础医学经验的积累,对 TN 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等方面的认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共识。本文对 TN 的致病因素、病理学研究进展、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影像学在这些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姜涛(综述);马林(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肿瘤的热疗法的开展,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生物传热学得以形成和发展.本文重点介绍与肿瘤热疗有关的主要的生物热物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作者:肖秋金;粱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请问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请问一下,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急急,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9月中旬在投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