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 国际刊号:1005-5185
  • 国内刊号:11-3154/R
  • 影响因子:1.37
  • 创刊:199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12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SCI 南大核心期刊(含扩展版),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10期文献
  • CT灌注对腮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对腮腺肿块定性诊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7例患者共50个腮腺肿块,其中良性肿瘤25例(27个肿块),恶性肿瘤8例(8个肿块),炎症肿块14例(15个肿块).术前均行CT灌注检查,观察并比较不同性质腮腺肿块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增强峰值(PH)、达峰时间(TTP)及时间-密度曲线(TDC).结果 腮腺良性肿瘤(不包括腺淋巴瘤)的CT灌注参数BF,BV,PH较恶性肿瘤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较恶性肿瘤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MTT及PS较恶性肿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肿块BV较恶性肿瘤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P较恶性肿瘤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腺淋巴瘤与其他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TDC形态有显著差异.结论 CT灌注检查对腮腺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程琦;许实成;房文亮;赵英明;曹东兴;李志来;胡燕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经MSCT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的胃原发性NHL的CT资料,包括胃受累的部位、病灶大体形态、侵犯范围、生长方式、胃壁厚度、强化方式、胃壁的柔软性、胃周脏器侵犯、淋巴结肿大情况,所有病例均做多平面重组(MPR).结果胃原发性NHL的CT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胃壁弥漫增厚型9例,胃壁局限增厚型7例,肿块型2例.MSCT表现:平扫示胃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增强扫描示16例动脉期病变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变明显,且强化较均匀,延迟期强化减低;2例病灶动脉期、门脉期均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减低;17例胃黏膜线呈细线样连续强化,1例呈不连续强化.在不同时相扫描,病变胃壁均有一定的柔软性:通过MPR重建,16例胃原发性NHL呈沿长轴生长特点.18例病例均未见幽门梗阻.结论 胃原发性NHL在CT三期增强扫描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包括病灶的强化方式、黏膜线的连续性、胃壁具有一定的柔软性、病变沿胃长轴生长等特点,可弥补胃镜的不足,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术前评估.

    作者:朱力平;殷云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肾炎性假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肾炎性假瘤(IPT)的CT表现特点,分析CT诊断IPT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炎性假瘤患者的CT资料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病变位于右肾5例,左肾8例,6例CT征象典型,3例不除外肾癌,4例误诊为肾癌.CT平扫示肾内单发圆形或类圆形病灶,2例为等密度,11例为等低密度,边界模糊,CT增强扫描边缘不均匀显著增强,中心存在无强化区域.结论 IPT典型者CT诊断较容易,而对于不典型的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肾实质内边缘强化与肾实质类似的等低密度肿块并肾周结构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特征性,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IPT.

    作者:张继军;段建国;张建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目的 探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16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全部为男性吸烟者,16例患者共发现18个肿瘤(其中单侧单发14例,单侧多发1例2个病灶,双侧多发1例2个病灶).肿瘤居腮腺后下象限13例15个病灶,非后下象限3例3个病灶.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囊实性或实性,边缘光整;增强后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100Hu,平均增加约64Hu,静脉期密度减低.14个肿瘤边缘可见贴边血管影.结论 腮腺腺淋巴瘤有一定的影像特点,测量肿瘤动脉期强化后的CT值>l00Hu和肿瘤边缘贴边血管影显示对于诊断腮腺腺淋巴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燕军;李吉臣;黄冬青;邓昆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食管钡餐结合食管低张CT检查对食管癌手术可切除性的评价

    目的 探讨食管钡餐结合食管低张CT扫描对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行性评估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42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钡餐造影及食管低张CT扫描,分析其影像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及术后标本相对照.结果食管壁厚度度≤1cm,癌肿多限于壁内浸润:壁厚2cm时,外侵率为50%;壁厚3cm时,外侵率为72%;壁厚>3cm,外侵率为100%.癌肿与主动脉接触角度>90°时,主动脉受侵率达83.3%.髓质型食管癌相邻气管、支气管受侵率达72.7%.结论 食管钡餐结合食管低张CT扫描可在术前正确判断食管癌切除的可能性,可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作者:杨保智;温娟;边媛;李胜华;王军;杜鑫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MRI动态增强及扩散加权序列与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钥靶X线摄影,MRI动态增强序列(DEC)及扩散加权序列(DWI )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资料与方法 50例患者共63枚病灶,钼靶X线摄影取常规头足位和侧斜位,采用AOP全自动数字曝光参数:MRI采用乳腺表面相控阵线圈,常规扫描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T1加权(T1W1)、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2脂肪饱和抑脂序列双b值DWI以及Vibrant动态增强序列.通过钼靶X线摄影、时间-信号曲线类型以及DWI-表观弥散系数(ADC)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3种检查方法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3种检查方法与病理诊断的符合度.结果63枚病灶中钼靶X线摄影与DEC-MRI阳性均为32枚DWI-表观弥散系数(ADC)阳性31枚,钥靶X线摄影、DEC-MRI、DWI-ADC与病理对照的灵敏度分别为67.65%,85.29%,87.50%,特异度分别为68.97%,89.66%,90.32%,准确度分别为68.30%,87.30%,8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90%,88.20%,90.3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50%,86.20%,87.50%:良性病灶时间一信号曲线类型多为Ⅲ型,恶性病灶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多为Ⅰ型或Ⅱ型.结论 乳腺DEC-MRI,DWI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钼靶X线摄影;DWI敏感性及特异性与DCE-MRI无显著差异.

    作者:周平;李国栋;朱西琪;丁怀银;谢正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婴儿外生性骶尾部畸胎瘤2例

    骶尾部畸胎瘤是常见的生殖细胞性肿瘤,具有恶性潜能,临床主张早诊断、早治疗.本文报道2例外生性能尾部畸胎瘤.病例简介患者1:女性,20d,因出生后尾部软组织包块就诊.查体:尾部见一直径约5cm大小的软组织包块,质地软硬不均,可扪及骨性结节,无搏动:患儿发育良好,心、肺听诊阴性.X线检查:尾骨尖部见一向后凸的类圆形囊性包块影,周边钙化,直径约4cm,其内可见3个成人恒齿影,余各部未见明显异常(图1, 2).

    作者:李毅;马学海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超声研究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不稳定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脱落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机制,在防治脑血管事件中,监测和评价斑块的形态学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早判断斑块的性质有助于预防和降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致死率.超声检查因其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和可重复等优点而成为诊断颈动脉斑块的首选影像学方法.本文对目前主要超声研究方法及内容做一综述.

    作者:肖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胎盘血管瘤对胎儿影响的超声监测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胎盘血管瘤对胎儿影响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胎盘血管瘤的临床及超声资料.结果本组胎盘血管瘤瘤体直径均>5cm; 6例位于胎盘胎儿面,其中1例在胎盘脐带入口处:3例瘤体血流信号丰富,1例瘤体内见脐血管穿行:羊水过多4例,羊水过少2例;2例胎儿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频谱消失,4例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胎儿出现心衰及贫血;4例选择适时剖宫产,1例足月顺产分娩,2例孕中期终止妊娠.结论 超声是监测胎盘血管瘤对胎儿影响、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决定分娩时机的有效手段.

    作者:覃伶伶;洪燕;符少清;符小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表皮样囊肿伴异物性肉芽肿超声表现1例

    1病例筒介患者,男性,17岁,发现头皮肿块10余年就诊.患者6岁发现头皮肿物,随年龄增长而缓慢增大.查体:枕部左侧头皮触及大小约40mmX40mm的肿块,边界清,柔软有弹性,无明显红、肿、热、痛,表面无破溃渗出,无头晕、头痛,无头部活动障碍及麻木等症状.超声检查示:左侧枕部皮层下约3mm处探及一大小约30mmX40mm的混合性包块,边界尚清,内可见条索状偏高回声及不规则无回声区(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包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

    作者:江珍珍;夏国园;何本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成都市2592例女性乳腺彩色多普勒筛查分析

    目的 探讨成都市女性乳腺疾病(BD)流行病学地域特征.资料与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对成都市青羊区2592例女性进行乳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对超声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女性乳腺单纯增生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单纯包块以25-34岁组、35-44岁组及45-54岁组多见(F=0.89,P=0.21);单纯囊性扩张以≥55岁组多见(F=5.42,P<0.05).双病变、多发病变在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3,P>0.05).本研究中3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2例(66.7%)发生于围绝经期,1例发生于绝经后期.本组对象中教师患乳腺疾病的风险高(OR1.15,P<0.01).结论 乳腺疾病的形态多样性与年龄不相关;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是发生乳腺肿瘤的高危人群.成都地区教师乳腺疾病发生率较高.

    作者:刘莹;周鸿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1例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18岁,因双侧乳房无痛性肿块1年余,左腋下疼痛半年就诊.体格检查: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橘皮样改变,乳头无凹陷、溢血、溢液;双侧乳房内可扪及数个巨大肿块,占据整个乳房,质硬、固定,与皮肤及胸大肌粘连;左腋下扣及淋巴结1枚,直径约2.5cm,质硬、固定:右腋下未扪及异常.超声检查示:双侧乳房体层内见弥漫性低回声,边界不清,无包膜;内部呈弱回声,近似无回声,中间夹杂条状强回声;后方回声增强(图1).

    作者:武晨;徐振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国际妇产科协会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的修订与超声诊断的探讨

    目的 依据2009年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修订的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标准,探讨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与手术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20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71例)及内膜增生过长(137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及病理分型与分期进行分析.结果内膜癌组宫腔回声厚径(6.1-59.Omm,19.1mm±10.2mm)与增生过长组测值(3.8-43.9mm,13.3mm±5.8mm)互有交叉,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I型子宫内膜癌63例,Ⅱ型子宫内膜癌8例:I期55例,Ⅱ期11例,Ⅲ期3例,Ⅳ期2例.肌层浸润的发生率为93.0%(66/71),深肌层浸润占18.0%(13/71):11例Ⅱ期癌中,浅肌层浸润8例,深肌层浸润3例:3例Ⅲ期癌均为浅肌层浸润;2例Ⅳ期癌,深、浅肌层浸润各1例.结论 内膜癌组宫腔回声厚径的平均值明显大于增生过长组,二者所测值存在重叠;当病变局限在子宫体,肌层浸润的深度影响分期;如病变己达宫颈或宫外,肌层浸润的深度则不影响分期.

    作者:张丹;李燕东;王茜;孟焱;翟林;郑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呼吸时相及探测深度对肝弹性测量值的影响

    目的 评价探测深度及呼吸时相对Supersonic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SI)测量肝弹性值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21例男性志愿者均使用SupersonicImagine公司AixPlore型实时定量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1-6MHz凸阵探头.嘱受检者深呼吸,分别在吸气末和呼气末于肝右叶2-4cm、6-8cm深度测量肝弹性模量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深度为2-4cm处测量,呼气末肝弹性模量值为6.026±1.482kPa,吸气末肝弹性模量值为6.097±1.628kPa;深度为6~8cm处测量,呼气末肝弹性模量值为6.758±2.035kPa,吸气末肝弹性模量值为6.976±2.142kPa.呼气末与吸气末肝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cm深度与6-8cm深度肝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SSI测量肝弹性模量值时,受检者呼吸时相对肝弹性模量值测量无影响;测量深度影响肝弹性模量值的测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肝弹性模模量有所增加.

    作者:安力春;范春芝;温朝阳;徐建红;罗渝昆;唐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应变率成像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应变率成像用于评价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选取71例CKD患者(CKD3期23例,CKD4期22例,CKD5期26例),同时选取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观察心脏结构及基底部各节段收缩、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应变率指标.结果CKD患者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和室壁相对厚度大于对照组,CKD4期及CKD5期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CKD3期舒张早期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应变率比值(Sre/Sra)低于对照组(P<0.05).CKD3期各节段收缩期应变率(SRs),Sre,Sr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4期各节段SRs及Sre低于对照组:CKD5期各节段SRs,Sre及Sra低于对照组及CKD3期组,除后间隔及前间隔外其他节段SRs低于CKD4期组,各节段Sre均低于CKD4期组(P<0.05).结论 应变率声像能够有效地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作者:肖芳;王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骨显像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1例

    1病例简介患者,女,54岁,因乏力、四肢酸痛20d入院.患者入院前20d出现乏力、四肢酸痛、四肢近端肌无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皮疹.既往有滤泡状甲状腺癌病史,已行甲状腺切除术数年,术后曾口服甲状腺素片替代抑制治疗,半年前自行停药.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表情淡漠,全身无明显凹陷性水肿.心率62/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Ⅲ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盛矢薇;邱忠领;朱瑞森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检查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 isolated of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指夹层仅局限于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而无主动脉受累.临床罕见,尸检其发病率为0.06%[1].自1947年Bauersfeld发现第1例以来,全球报道约120例[2],由于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

    作者:陈则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多模态分子影像技术应用于肿瘤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和治愈率的关键.传统的X线、超声、CT、MRI和PET难以发现早期阶段的肿瘤,对其定位、定性诊断相当困难[2],而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分子探针在影像学中的不断应用,影像医学已从对传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成像,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生物学特性研究带来了希望[3,4].

    作者:周晖;吴俊娇;范洁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 PHILIPS ACHIEVA1.5T MRI系统的维护保养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尖端医疗设备不但进入医院,对于这些高科技含量的大型医疗设备,医院通常采取购买设备商保修的方式来保证设备运作.对医院医学工程部门来说,要重视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开机率,保证设备处于开机和待开机状态.重庆市肿瘤研究所于2007年引进了一台PHILIPS ACHIEVA 1.5TMRI系统,由磁体系统、射频系统、计算机图像重建系统等组成,是一款高性价比的磁共振系统,在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刚;严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