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1-9391
  • 国内刊号:12-1994/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83
  • 周期:月刊
  • 发行:天津
  • 语言:中文
  • 邮发:6-50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最新资讯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天津
期刊标签: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刊号:1001-9391
国内刊号:12-1994/R
邮发代号:6-50
创刊时间:1983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简介

  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本刊是劳动卫生职业病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医疗及预防、劳动卫生监督管理、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专业人员重要的参考性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杂志重点报道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领域防治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反映国内本学科学术水平和进展。


栏目设置

述评、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职业病临床与中毒救治研究、劳动卫生监督与管理、职业卫生服务、职业卫生评价

杂志收录/荣誉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2001、2002、2003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期刊一等奖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1.1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资助项目(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1.2 来稿应一式三份,其中1份为后写或打印稿,另2份可为复印件。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凡字迹潦草、涂改不清的稿件,一律退回。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 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与修改打印件一并寄回该刊编辑部,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备用。

  1.3 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该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该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对不录用的稿件该刊将不寄还作者。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该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在中会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经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该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

  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该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在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寄回者,视作自动撤搞。

  1.5 来稿须付稿处理费,不足1500字文稿,每篇20元,超过1500字文稿,每篇40元,第一作者为中华医学会员者减半(需附会员证复印件)。稿件处理费请在投稿时一并寄出。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在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报酌至稿酬,赠当期杂志1册,论著赠当期杂志2册。

  1.6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光盘版、电子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发文量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百草枯中毒的观察

    目的 研究血液灌流(HP)分别联合血必净、乌司他丁及大剂量激素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的治疗效果评价,为PQ中毒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取146例PQ中毒患者,全部给予HP治疗并根据联合治疗情况分为单纯HP组(对照组)、HP+血必净组、HP+乌司他丁组、HP+大剂量激素组,分析不同时段脏器损害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 HP+血必净组、HP+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脏器损害及总病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血必净组3、7d对PaO2值升高、心肌酶(CK-M)、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血必净组3、7d时ALT、Cr值明显低于HP+乌司他丁组和HP+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必净治疗PQ中毒可改善脏器功能并降低死亡率.

    作者:史晓峰;李莉娜;王勇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长期工频电磁场暴露对SRA01/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50 Hz 工频电磁场长期暴露对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RA01/04细胞暴露或假暴露于频率为50 Hz、磁场强度为2.3 mT的工频电磁场中,每天2h,每周5d,连续暴露11周.暴露结束后立即收集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周期素D(Cyclin-D)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与假暴露组相比,暴露组大部分细胞形状变为圆形,立体感增强,部分细胞可见异染色质边集;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细胞存活力明显增强,与假暴露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处于S期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假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增殖指数(PI)主要数据大于假暴露组主要数据,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暴露组细胞凋亡与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细胞Cyclin-D与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较假暴露组细胞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工频电磁场暴露可促进SRA01/04细胞的增殖,改变细胞周期进程,但对细胞凋亡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安广洲;周艳;侯庆霞;李豫蓉;蒋大鹏;郭国祯;张晨;丁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杭州市某区关停和转制采石企业新发矽肺患者社会保障状况

    目的 了解杭州市某区已关停和转制采石企业新发矽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状况,为制定尘肺防治策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择2000至2012年在某区采石企业被诊断的新发矽肺患者,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所有矽肺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年龄、诊断日期、工龄、生活习惯和社会支持中的社会保障等进行调查.结果 该区采石企业共诊断矽肺180例,其中近3年内新发矽肺68例.92.8%(167/180)的新发矽肺患者目前能完全自理,患者中有18.3%(33/180)的患者在工作,其中87.9%的患者从事轻体力劳动.77.8%(140/180)的患者出现不适情况时,需随时去医院就诊,有部分患者应用过抗矽治疗药物,3.3%(6/180)的患者并发肺结核.个人购买医疗保险的占40%(72/180),企业购买的占27.8% (50/180),政府购买的占32.2%(58/180).在职业病补偿中,工伤保险补偿的占27.8%(50/180),企业补偿的占38.3%(69/180),当地政府补偿的占32.2%(58/180),企业关停时预留的职业病赔付基金补偿的占1.7%(3/180).结论 调查病例均享有医疗保障并得到了职业病补偿,政府介入和职业病预留基金补偿的方式值得提倡和借鉴,同时需要加强企业的工伤保险制度.

    作者:李飞;项橘香;余坚忠;郑双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尘肺并发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在临床上较少见,临床上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特别是尘肺并发PAP的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更易漏诊.我院于2008年11月接诊1例尘肺并发PAP患者,并进行大容量全肺灌洗(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国宣;陈刚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不适宜高原作业人员调离后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情况

    目的 研究不适宜高原作业调离人员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693名调离高原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血红蛋白和血压的恢复情况.结果 161例调离高原作业的血红蛋白异常者恢复正常的比例为81.37%,164例血压异常者恢复正常的比例为69.51%.40岁以后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正常比例呈降低趋势.恢复正常高峰时间:血红蛋白为11~15个月,血压分别为5~7个月和11~13个月.海拔2500~3000 m高原作业人员调离半年的血压和调离2年的血红蛋白恢复比例明显高于海拔≥3000 m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文化程度是调离半年高原作业人员血压恢复正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适宜高原作业人员调离后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比例较高,血压异常人员要关注总胆固醇等影响因素,应尽早调离血红蛋白或血压异常的高原作业人员.

    作者:梁茹;蔡航;吕艳朋;马世伟;徐树清;曾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重度氨气中毒一例

    患者女,17岁.2007年1月31日凌晨2时许,因制冷剂(液氨)管道泄漏,大量氨气逸出,患者当时未戴任何防护用品,吸入氨气后跌倒,数分钟后被救出,出现咽痛、气急、憋气、视物模糊,0.5 h后被送人院.查体:T36.8℃,R 18次/min,HR 92次/min,BP 108/67 mm Hg,意识清楚,精神萎靡,查体合作,对答准确,气稍促,结膜充血水肿,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瞳孔等大等圆,耳鼻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唇无发绀,口腔黏膜灼伤,两侧扁桃体无肿大,胸廓对称,两肺呼吸运动相等,无胸膜摩擦感,扣诊呈清音,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啰音.

    作者:秦宏;杨国瑾;徐茜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毒死蜱致药疹样皮炎二例

    毒死蜱,又名乐斯本、氯吡硫磷,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作为中等毒性杀虫剂被广泛应用.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63 mg/kg,急性经皮LD50>2 g/kg,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长时间或多次接触会产生灼伤.经口服或皮肤接触、吸入等导致中毒的报告并不少见,其中毒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恶心、呕吐等,还可引起肝损害及神经损害症状[1].接触毒死蜱导致全身皮肤药疹样皮炎的病例尚未见报道.本院于2013年7月连续收治皮肤接触毒死蜱导致药疹样皮炎患者2例,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肝功能损害、淋巴结肿大.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洁茹;菅向东;阚宝甜;宋成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二硫化碳中毒74例临床观察

    二硫化碳(CS2)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上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当前主要用于制造粘胶纤维,随着粘胶工业生产的发展,CS2接触者也日益增多.我们对74例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进行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美英;王剑茹;赵改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巴豆醛-DNA加合特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巴豆醛和DNA加合特性,寻找优势反应核苷酸,初步确定对DNA损伤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测试系统,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巴豆醛与4种单脱氧核苷酸的加合反应、加合物键型、反应级数进行研究.结果 经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离检测,巴豆醛与脱氧鸟苷酸反应,确定了巴豆醛与4种单脱氧核苷酸结合的优势反应核苷酸.结论 巴豆醛能够与DNA的脱氧鸟苷酸结合而体现遗传特性,鸟苷的N2位可能是共价加合的位点.

    作者:冯斌;邵华;张志虎;张放;张梦萍;王翠娟;卫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2期

  • 职业病防治机构数字化X线摄影机使用情况

    目的 对职业病防治机构数字化X线摄影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职业病防治机构正确使用DR设备提供参考.方法 问卷调查115家职业病防治机构,内容包括:单位及个人信息,是否有DR设备,是否打算购买DR设备,已有DR的品牌、型号、数量,是否有专职负责摄片技术的技师,日常工作中对图像处理是否经常操作,其他意见或建议等7个方面.结果 115家职业病防治机构中已有DR设备的机构为88家(76.5%),DR设备128台.综合医院使用DR设备的比例高(71/75,94.7%),主要以飞利浦、西门子、GE、佳能、柯达(锐珂)等品牌的DR设备为主(90/110,81.8%),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第3方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使用DR设备的比例低(17/40,42.5%),以市场占率较低的品牌为主(10/18,55.5%).结论 职业病防治机构的DR设备使用比例高,应加强DR设备在图像后处理方面的技术培训,必要时应寻求厂家工程师的技术支持.

    作者:陈钧强;蒋兆强;余珉;王晶;朱丽瑾;肖芸;张幸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rahimajoke** 的反馈:

你好,请问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字数要求最高包括参考文献是多少字呢?是不加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还是加上参考文献6000字以内呢?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快点毕业** 的反馈: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罗羽明** 的反馈:

急急,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投稿要多长时间才能出结果,投了好久了,没见一点动静,有人告诉我么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