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影响因子:1.43
  • 创刊:199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87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妇产科学
国际刊号:1007-9408
国内刊号:11-3903/R
邮发代号:82-887
创刊时间:1998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简介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 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 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栏目设置

论著、临床科研、病例报告、综述、消息等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通顺,为使重点突出,所有稿件均要附有200~300 字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题名、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8 000 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摘要需包含主要研究的具体数据或阳性发现;短篇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4 000 字;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

  1. 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 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 证候部分/ 治法部分》和GB/T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 T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注拉丁文名称。

  2. 统计学符号:按GB/T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3.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 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年出版)。

  4. 文字: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新闻出版总署2010 年12 月24 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以及1992年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5. 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6. 数字出版信息:标注数字对象标志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DOI 可标注于论文首页地脚,以“DOI”作为标志。除转载和消息类稿件外,其他文章均需标注DOI。论文的DOI 由本刊编辑部按规定格式为决定刊载的论文标注。

  7.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一般不作为文献引用,如有特殊情况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不应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 人全部著录;超过3 人只著录前3 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不同作者姓名之间用“,”隔开,不用“和”“and”等连词。题名后请标注文献类型标志。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参照GB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可以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NLM's Citing Medicine(http://www. ncbi.nlm.nih.gov/books/NBK7256)中的格式。中文期刊用全名。在该条文献末尾,应著录该文献的DOI 编码。

  举例如下。

  [杂志]作者. 文题[J]. 刊名, 年份, 卷(期): 起页- 止页.DOI 编码.

  例如:

  [1] Schillie S, Walker T, Veselsky S, et al. Outcomes of infants born to women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J]. Pediatrics, 2015, 135(5):e1141-1147. DOI:10.1542/peds. 2014-3213.

  [2] 周乙华, 胡娅莉. 重视围产感染的合理诊治和预防[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18(11):801-804. DOI:10.3760/cma. j.issn.1007-9408.2015.11.001.

  [ 书籍] 主编者. 书名[M]. 卷次.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年份: 起页- 止页. 或作者. 文题// 主编者. 书名. 卷次. 版次. 出版地: 出版者, 年份: 起页- 止页.

  例如:

  [3] 谢幸, 苟文丽. 妇产科学[M].8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43-145.

  [4] Cunningham FG, Gant NF, Leveno KJ, et al. Williams Obstetrics[M]. 21st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Com. Inc, 2002: 426-450.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在提高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准确性和异常核型检出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18、X、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13、21及16、22染色体单一序列探针,对100例自然流产绒毛标本同时进行FISH检测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比较并分析2种方法的一致性及差异.结果 (1)染色体核型分析:100例流产绒毛标本培养成功率为89.0%(89/100).检出异常核型51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57.3%(51/89),其中常染色体非整倍体37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4例、三倍体2例、四倍体1例,还有1例核型为68,XX,结构异常6例.(2) FISH技术检测:100例流产绒毛标本均获得FISH结果,成功率为100.0%.共检出38例染色体异常,异常核型检出率为38.0%(38/100),其中常染色体非整倍体25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5例、三倍体3例,还有1例13、16、18、21、22号染色体均为三倍体,嵌合体4例.(3)核型分析与FISH结果的异同:在绒毛标本培养失败的11例中,FISH检测出染色体异常2例,占18.2%(2/11);核型为46,XY者中FISH检测出3例非整倍体嵌合体;核型为46,XX者中FISH检测出染色体异常2例.FISH能检测出的染色体异常占所有染色体异常核型的65.5%(38/58).结论 FISH技术能简便、快速的检测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非整倍体数目异常,联合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能提高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准确性和异常核型的检出率.

    作者:刘丛丛;刘俊涛;宋亦军;郝娜;周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价值

    随着助孕技术的发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有所增加,双胎妊娠易发生早产.然而,使用传统的方法预测早产的效果不理想.国外研究结果表明:用传统的危险因素鉴别单胎孕妇是否发生早产,70%是不准确的;80%以上存在早产症状和体征的孕妇并没有发生早产[1].

    作者:马仲秋;于春燕;张运平;杨慧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21年糖尿病合并妊娠88例母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2001年间88例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88例患者中2例行中期引产,1例行人工流产,将其余85例分为两组:孕期血糖控制满意者42例(A组),血糖控制不满意或未控制者43例(B组). 结果 B组胎死宫内5例,其中3例发生在围产期,A组无一例发生胎死宫内(P值为0.069).B组妊高征及早产发生率分别为44.2%和30.2%,显著高于A组的21.4%和9.2%(P值分别为0.026和0.017);B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A组的4.8%(P值为0.011);新生儿畸形9例(10.2%). 结论加强糖尿病患者孕前及孕期血糖控制和监测,可明显地减少孕产妇合并症、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孙伟杰;杨慧霞;王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先天性结核病二例误诊探讨

    例1 男,16 d,足月剖宫产.以发热、纳差7 d、呼吸困难3 d入院.体检:体重3 250 g,体温39.8℃,呼吸62次/min,呻吟,口吐白沫,三凹征,双肺满布细湿音,心音低钝.肝肋下6.5 cm,脾肋下4.5 cm.躯干部皮肤见散在少许充血性皮疹.入院当天摄 X线胸片,示双肺普遍密度增高影,呈毛玻璃状改变.诊断为葡萄球菌性肺炎.

    作者:吴绿仙;丁春花;朱寿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与妊娠关系的研究进展

    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催化降解血红素,生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和胆绿素,而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的作用下,再生成胆红素.

    作者:李金艳;刘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六例成骨发育不全胎儿的基因诊断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发现的6例成骨发育不全胎儿的基因突变情况,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方法 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6例单胎妊娠孕妇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成骨发育不全,就诊(胎儿1)或引产终止妊娠后携带胎儿组织(胎儿2~6)转诊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要求产前诊断或基因诊断.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6例胎儿的羊水/组织标本进行骨病检测包基因检测,发现可疑致病位点后,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Sanger测序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验证分析,发现的新变异在200名健康个体进行突变验证分析. 结果 胎儿1携带Ⅰ型胶原蛋白α 1链(collagen,type Ⅰ,alpha l,COL1A1)基因c.724G>C(p.Gly242Arg)杂合变异,其母亲和哥哥均携带该变异,父亲未携带该变异;胎儿2携带已知致病性杂合变异COL 1A1基因c.2461G>A(p.Gly821Ser),其母亲携带该变异,父亲未携带该变异;胎儿3~6分别携带COL1A1基因c.2282G>A(p.Gly761Asp)、c.1002+5G>A和Ⅰ型胶原蛋白α2链(col1agen,type Ⅰ,alpha-2,COL1A2)基因c.1774G>A(p.Gly592Ser)、c.3277G>T(p.Gly1093Cys)杂合变异,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对应的变异.COL1A1基因p.Gly242Arg、p.Gly761Asp、c.1002+5G>A和COL1A2基因p.Gly1093Cys为新变异,在200名健康个体中未检测到.胎儿1为成骨发育不全患儿的可能性大,但家系成员症状较轻,孕妇选择继续妊娠,分娩后取脐带血行基因检测,结果与产前基因诊断结果一致,胎儿1生后6个月,未见骨折. 结论 COL1A1、COL1A2基因突变可能是这6例成骨发育不全胎儿的致病原因.本研究结果丰富了COL1A1、COL1A2基因突变谱,为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作者:白莹;胡爽;刘睿智;罗丽丽;刘宁;吴庆华;任淑敏;孔祥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足月妊娠母胎界面与系统免疫中NK细胞表型和T细胞变化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母胎界面及系统免疫中NK、T细胞的免疫状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对1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剖宫产同时采集子宫底蜕膜、外周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NK细胞亚群、NK细胞表面受体CD69、CD94及Th1/Th2免疫状态. 结果底蜕膜和外周血中各指标结果为:CD56brightCD16-含量:(18.72±17.73)%和(0.28±0.18)%;CD56+CD69+亚群:(34.98±19.79)%和(3.33±1.27)%;CD56brightCD94+含量:(15.94±13.19)%和(1.17±1.19)%;CD56+CD16-/CD56+CD16+比值:(2.30±2.25)和(0.34±0.28);CD56+CD69+/CD56+CD94+比值:(1.21±0.66)和(0.28±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底蜕膜中Th1、Th2、Tc1细胞含量及Th1/Th2、Tc1/Tc2比值与外周血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底蜕膜中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uNK细胞)亚群,uNK细胞表面受体CD69、CD94,Th1/Th2免疫状态与外周血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维持妊娠免疫耐受关系极大的uNK细胞,在足月妊娠底蜕膜中保持相对的活化状态,同时uNK、T细胞的变化独立于外周血中的免疫状态.

    作者:周建军;胡娅莉;侯亚义;王志群;郝莎;戴毅敏;李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前、孕期及分娩期管理

    剖官产手术对解决难产和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发病率起了重要作用.文献报道我国剖宫产率为54.5%,剖宫产史已成为再次剖官产的主要指征之一,占剖宫产的10.4%[1].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高剖宫产率带来的影响开始凸显,再次剖宫产可能增加严重的产后出血甚至子宫切除的风险,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开展剖官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近远期并发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前、孕期及分娩期的管理,确保母婴安全,现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2-6].

    作者:伍绍文;张为远;范玲;何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q31→qter单体综合征一例

    患儿男,生后5小时.因生后呼吸困难,呛咳5小时入院.患儿G2P2,足月顺产,无窒息史.其母无流产史及毒物接触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双亲及第一胎表现正常.体检:体温36.6℃,呼吸70次/分,体重2 700 g,神志清楚,吸气性呼吸困难,鼻扌扇及三凹征(+).紫绀,皮肤未见其他异常.

    作者:薛波;王耀珍;任善香;马振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炎症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2014年9月14日至2015年1月1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保健、且无GDM高危因素的孕妇中,随机选取GDM孕妇50例,对照组为同期口服葡萄糖耐量正常的孕妇37例.检测GDM组与对照组血浆脂多糖、MBL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抽取孕妇空腹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细胞培养,GDM组采用1 μg/ml脂多糖和重组MBL处理,分为6个亚组:A组(未处理),B组(仅脂多糖处理),C、D、E和F组采用脂多糖及浓度分别为0.1、0.5、1.0和2.0 μg/ml的重组MBL处理,检测各亚组炎症因子(IL-1、IL-10、TNF-α)水平,以及Toll样受体(T0ll-like receptor,TLR)4和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NF)-κB蛋白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LSD法、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GDM组血浆脂多糖水平高于对照组[(0.92±0.41)与(0.57±0.22) EU/ml,t=3.21],MBL水平低于对照组[(254.4±123.4)与(424.8±150.4) μg/ml,t=-1.96],IL-1和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5±2.1)与(10.5±4.0)pg/ml,(5.72±0.99)与(2.79±0.87) pg/ml,t值分别为-3.46和3.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DM组中,炎症因子水平与脂多糖水平呈正相关,与MBL水平呈负相关(P值<0.05);脂多糖与MBL水平呈负相关(r=-0.51,P<0.05).细胞培养结果显示,GDM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5±0.41与1.27±0.72,1.20±0.62与0.84±0.31,t值分别为-13.57和-7.19,P值均<0.05).采用脂多糖及不同浓度的重组MBL干预后,与B组IL-1、IL-10、TNF-α水平及TLR4、NF-κB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5.44±2.29)、(4.77±1.84)、(5.83±1.08) pg/ml及2.01±0.15、1.47±0.04]比较,随着重组MBL浓度增加,D组[分别为(13.37±1.34)、(3.13±1.71)、(4.23±1.71) pg/ml及1.58±0.69、1.20±0.16]、E组[分别为(12.18±1.38)、(2.72±0.69)、(3.15±0.78) pg/ml及0.85±0.02、0.89±o.02]、F组[分别为(10.59±1.20)、(2.03±0.92)、(2.71±0.96)pg/ml及0.56±0.44、0.61±0.21]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检验,D值均<0.05). 结论 GDM孕妇血浆中MBL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对TLR4/NF-κ B通路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形成慢性持续性炎症损伤,参与GDM发病.

    作者:李琴;袁静;丛林;李松;杨琴;高传龙;周培;储小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小鲸** 的反馈: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姓名保密** 的反馈: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