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408
  • 国内刊号:11-3903/R
  • 影响因子:1.43
  • 创刊:199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887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妇产科学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0年2期文献
  •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

    目的 探讨低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及佳用药方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低感染风险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与否以及不同用药方案与术后病率和术后感染的关系.抗生素选择头孢唑肟钠或克林霉素,均为静脉给药.共纳入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720例,随机分成4组:A组176例,围手术期不使用抗生素,B组190例,术前30 min一次给药,术后不再使用;C组180例,术前30 min开始给药,术后继续使用2 d;D组174例,手术结束后开始给药,共5d.比较4组产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病率、术后感染及术后住院天数.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 结果 720例产妇术后感染率、术后病率分别为0.83%(6/720)和4.58%(33/720),4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产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分别显著低于A组和D组[B组:(41.9±31.6)h、1.05 oA(2/190)、(4.8±1.1)d;C组:(41.1±36.5)h、1.11%(2/180)、(4.7±0.9)d;A组:(67.0±40.6)h,7.39%(13/176)、(5.7±1.0)d,D组:(70.1±39.9)h、9.20%(16/174)、(5.9±1.1 d),P均<0.01].但B、C组之间和A,D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感染风险产妇剖宫产术前30 min静脉使用抗生素能显著降低术后病率的发生,且一次性用药即可,无需对低感染风险的剖宫产产妇在术后重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作者:张书敏;胡娅莉;凌静娴;戴毅敏;王志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管理策略和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的常规管理方法,转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与并发症以及相应处理措施和结局. 结果 213例机械通气新生儿均安全转运到目的地医院,转运成功率为100.0%.转运前有11例患儿使用镇静剂,157例留置胃管.转运过程中需停车进行应急处理3例,其中1例患儿发生气管插管脱管,1例心跳骤停,1例气管导管阻塞,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转运后经过治疗痊愈195例(91.6%),放弃治疗11例(5.2%),死亡7例(3.3%). 结论 机械通气新生儿病情危重,技术精湛的转运人员、充分的转运前准备和密切的转运中监测以及积极而正确的处理是保证机械通气新生儿院间转运成功的必备条件.

    作者:谢婉花;周伟;陈文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处理——3例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产后溶血尿毒症性综合征(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PHU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方法 结合3例PHUS病例,复习有关文献,讨论PHUS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 结果 3例患者均于剖宫产分娩后3 d内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功能急剧恶化.经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等治疗病情稳定.发病后随访至今,1例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2例仍需血液透析维持. 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治疗对于降低PHUS患者的病死率至关重要.

    作者:赫英东;吕继成;陈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13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134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e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ICP分型对诊断和处理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的8年中收治的1340例ICP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ICP分型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结果、分娩方式、围产儿结局等指标. 结果 ICP患者占同期产科住院孕妇总数的8.58 oA(1340/15 625),院内分娩孕妇的早产发生率为11.72 %(124/1058).新生儿窒息率为2.07%(23/1110),围产儿死亡率为1.08%(12/1110).75.97%(1018/1340)的ICP孕妇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症状,轻、重型ICP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出现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89%(522/697)和77.14%(496/643),X~2=0.94,P>±.05].ICP患者有、无皮肤瘙痒时的围产儿死亡率(1.02%和1.46%)、新生儿窒息率(2.30%和1.82%)和早产发生率(11.61%和12.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甘胆酸(glycocholic,acid,CG)≥64.43/μmol/L与CG<64.43μmol/L、AST和(或)ALT≥250U/L与AST和ALT均<250U/L、TBA>40/μmol/L与TBA<40μmol/L的患者比较,前者的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早产的发生率均低于后者(P均d0.05).轻型ICP患者平均分娩孕周晚于重型ICP患者[(38.3±1.9)周和(36.1±1.7)周,P<0.05],而剖宫产率(73.73%和97.33%)、早产率(6.13%和18.28%)、新生儿窒息率(1.05%和3.49%)和围产儿死亡率(0.18%和2.26%)均低于重型ICP患者(P均<0.05). 结论 ICP分型对终止妊娠时问、分娩方式选择有指导意义,重型ICP宜剖宫产,轻型ICP可在密切监护下阴道试产.

    作者:林安平;卢春冬;王琳;阳袁莉;王微;常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胎儿先天性膈疝及其相关异常的产前诊断

    目的 分析胎儿先天性膈疝与合并其他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探讨可能影响膈疝预后的因素. 方法 总结2002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胎儿膈疝病例,分析其类型、合并畸形种类、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临床结局.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疝71例,左侧62例(87.3%),右侧9例(12.7%).单纯型膈疝38例(53.5%),复合型膈疝33例(46.5%).复合型膈疝中合并的其他异常中常见的有心血管系统畸形18例(54.5%),神经系统畸形10例(30.3%),泌尿系统畸形9例(27.2%).71例膈疝病例中19例行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其中12例单纯型膈疝胎儿的染色体均正常,7例复合型膈疝中4例(4/7)染色体核型异常:18-=体综合征2例,13、21-三体综合征各1例.复合型膈疝病例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型膈疝(P=0.009).复合型膈疝病例均引产;单纯型膈疝病例中32例引产,6例继续妊娠,其中5例足月出生后接受膈疝修补术,均存活;1例出生后死亡. 结论 胎儿先天性膈疝以左侧多见,近半数合并其他异常且以心血管系统畸形为主.单纯型膈疝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低,复合型膈疝发生染色体异常的风险高.膈疝手术对预后的影响尚不能确定.

    作者:郑菊;谢红宁;李丽娟;林美芳;朱云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围产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分析围产期要儿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围产期CMV感染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方法 对围产期婴儿CMV感染进行多中心队列研究.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非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在12周龄时进行尿CMV DNA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婴儿分为围产期CM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两组婴儿的新生儿期状况、12周龄时的体格发育和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对影响围产期CM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518例婴儿中12周龄时尿CMV DNA阳性105例(感染组),阴性413例(非感染组),围产期CMV感染率20.27%.感染组中黄疸持续3个月者2例,曾患间质性肺炎者2例,但与非感染组(分别为2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184).围产期CMV感染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妇科病史为独立危险因素(OR=2.275,95%CI:1.137~4.551,P=0.020),非母乳喂养(混合喂养:OR=0.392,95%CI:0.185~0.830;人工喂养:OR=0.101,95 0ACI:0.013~0.769)和人均居住面积大(0R=0.948,95%CI:0.917~0.980)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 母乳喂养是围产期CMV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围产期CMV感染对足月儿和近足月儿近期健康没有明显影响.

    作者:北京地区母婴巨细胞病毒感染课题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足月小样儿染色体畸变一例

    患儿男,足月小样儿,胎龄40周,出生体重2200 g,头围28cm,身长45cm.患儿呈现小颅、扁平脸、宽额,小眼且睑裂狭小,耳小低位,小鼻.鼻梁较低且鼻根宽大.全身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超声检查未见内脏异常,初步怀疑患儿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患儿父亲为46,XY,t(10;15)(q25;q26),为表型正常的相互易位携带者;患儿母亲为46,XX,核型正常;患儿核型为46,XY,-15.+der(15)t(10;15)(q25;q26)pat.为了寻找染色体易位断点,选择位于10q24的RP11-170O19探针和位于10q26.2的RP11-31A20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n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分析.结果显示RP11-170O19探针与两条10号染色体的长臂均有杂交,RP11-31A20探针除与两条10号染色体的长臂均有杂交外,还与衍生的15号染色体长臂有杂交.

    作者:罗福薇;陈卫东;耿茜;罗燕;金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生儿21-三体综合征伴左髂总动脉栓塞一例

    患儿男,生后10 min,于2008年5月22日入院,胎龄31~(+2)周,因胎心监护仪显示胎心率频繁晚期减速行剖官产娩出,出生体重1120 g.其母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术,妊娠28周B超显示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持续约3周,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早产儿貌;前囟平软;无鼻翼扇动及发绀,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未引出.

    作者:邢燕;崔蕴璞;童笑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贫血早产儿输血相关临床问题探讨

    近年来,随着无创诊疗技术的推广及血液检测技术的提高,早产儿输血有所减少.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50%~80%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至少接受过一次红细胞(red bloodcell,RBC)输注,许多早产儿还接受了多次输注,而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早产儿输血指征.现对早产儿贫血(anemia of prematurity,AOP)及输血等相关问题作一综述,以期为早产儿输血提供参考.

    作者:邢燕;童笑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围产期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远期副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生命早期的环境因素可以影响胎儿或新生儿器官结构和/或功能的变化,且这些变化可能持续终生.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有早产风险的孕妇以促进胎儿肺成熟.同时,还由于其良好的抗炎作用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新生儿的慢性肺疾病~([1]).胎儿和新生儿对糖皮质激素很敏感,生命早期接受治疗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对机体生长、器官功能等产生终身影响.本综述系统总结了围产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对母体、特别是后代机体的生长及重要脏器功能的远期影响.

    作者:刘岩;王燕;江新利;李玉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分子干扰RNA抑制高氧暴露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硫氧还蛋白-2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细胞色素C氧化酶工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抑制高氧暴露下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thioredoxin-2,Trx-2)对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adenine dinucleotide,NADH)脱氢酶亚单位1(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1,ND1)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OX Ⅰ)表达的影响. 方法 体外传代培养A549细胞系,将Trx-2序列特异性的SiRNA转染A549细胞,随机分为无干扰空气组、无干扰高氧组、干扰后空气组与干扰后高氧组.分别于高氧或空气暴露12、24、48 h提取A549细胞总RNA和蛋白.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Trx-2、ND1和COX Ⅰ 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Trx-2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序列特异性SiRNA可显著抑制Trx-2表达.(2)无干扰高氧组24 h Trx-2mRNA水平为0.7799-4-0.1249,显著高于无干扰空气组(0.4424±0.1140)(P<0.05).干扰后高氧组24 h Trx-2 mRNA水平为0.2774±0.0174、48 h为0.2587±0.0069,均显著低于干扰后空气组和无干扰高氧组(P关键词:RNA小分子干扰硫氧还蛋白质类NADH脱氢酶电子传递复合物Ⅳ高氧症肺疾病

    作者:蔡成;常立文;李文斌;陈燕;单瑞艳;刘伟;潘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小鼠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小鼠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n-adherent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NA-BM-MSC)在体外、体内尤其是缺血损伤的脑内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 传代纯化后的NA-BM-MSC经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后,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和神经中间丝蛋白的表达情况;将来自β-半乳糖苷酶转基因小鼠的NA-BM-MSC在立体定位仪下移植到小鼠缺血损伤的脑内,8周后通过LacZ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供体细胞在缺血脑内微环境中存活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NA-BM-MSC经过诱导能够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和神经中间丝蛋白并有尼氏体形成;移植到损伤脑内后,LacZ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在缺血侧供体细胞能够存活,免疫组织化学单、双染显示在缺血坏死区及周围都检测到了β-半乳糖苷酶阳性的供体细胞,其中的部分阳性细胞还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 结论 NA-BM-MSC在体外能够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在小鼠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内也能够存活、迁移,部分细胞还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作者:王燕;陈燕玲;贲晓明;周晓玉;苗登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视黄醛脱氢酶2抑制剂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

    目的 利用新型模式生物斑马鱼,采用外源性视黄醛脱氢酶2抑制剂--对二乙氨基苯甲醛(4-diethylaminobenzaldehyde,DEAB),建立维甲酸(retinoic acid,RA)缺乏的斑马鱼模型,探讨其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 方法 在斑马鱼胚胎受精后5、8、10.3 h,分别用1×10~(-6),5×10~(-6)、10×10~(-6),25×10~(-6) mol/L的DEAB处理,在解剖显微镜下实时观察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在受精后5 h给予1×10~(-9) mol/L外源性RA干预,观察其对DEAB致畸的拮抗作用.通过胚胎心脏表型观察、心率和心室收缩分数比较以及心脏特异分子标记--心房利钠肽A基因整体原位杂交实验分析RA缺乏对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 结果 外源性DEAB处理后,胚胎生存率随着处理浓度增加而降低,随着处理时间点后移而升高.当DEAB浓度≥5×10~(-6) mol/L时,斑马鱼畸胎率为100%,异常表型一致,并能被1×10~(-9),mol/L外源性RA有效援救.RA缺乏时斑马鱼心脏表现出管状心脏、无向右环化或环化不完全、房室分化异常及房室管区血液反流.与野生型胚胎相比,DEAB处理后斑马鱼胚胎心率和心室收缩分数降低,心房利钠肽A基因表达改变,在心室部位表达清晰强烈,在心房部位表达明显减弱. 结论 DEAB影响胚胎发育有剂量依赖性和时效性,其致畸作用能被外源性RA有效拮抗.RA缺乏影响心脏早期发育的多个重要环节,导致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心脏心房利钠肽A基因表达受RA信号调控.

    作者:侯佳;桂永浩;王跃祥;张立凤;宋后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铁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铁作为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1]).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清铁蛋白(setum ferritin,SF)是好的反映体内铁储备的指标~([2]).本组资料应用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rlal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SF的变化,旨在探讨体内铁储备增加与GDM的联系.

    作者:杨坤;廖有乔;柯丽娜;郭昆全;叶林秀;阮华玲;杜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识别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不耐受,但不排除妊娠前已经存在糖尿病的可能性.GDM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完全明了,众多研究表明,GDM是一组多基因遗传所致的遗传异质性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近研究发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binding lectin,MBL)作为一种免疫/炎症因子,与妊娠生理和病理关系较为密切,且与GDM的发病有关~([1]).为进一步探讨MBL在GDM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本研究通过检测GDM患者血清MBL、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和血脂水平,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作者:张铨富;王晨虹;王楚莹;涂新枝;林胜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氧暴露对新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表达的影响

    氧疗是临床不可缺少的抢救措施,然而新生儿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常可引起严重的肺损伤~([1]).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过度激活引起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在急性脑损伤及多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小组前期研究发现,在整体水平上NMDAR的激活在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Dickman等~([4])报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存在NMDAR,但高氧暴露是否会影响新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MDAR的表达罕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氧暴露对新生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MDAR的影响.

    作者:尚利宏;罗自强;邓晓丹;王铭杰;黄芙蓉;岳少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高为主要特征,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疾病.肺血管重建是PAH的核心病理机制~([1]).近年来,随着干细胞治疗技术在临床的逐步应用,使用干细胞修复损伤的肺动脉或使其再生,有可能达到根治PAH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建立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诱导的大鼠PAH肺血管重构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对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MSC移植逆转肺血管重构的机制.

    作者:汪浩文;何志旭;刘俊峰;尚峰;米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抵抗素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脂肪组织能分泌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包括瘦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脂联素等,这些分泌蛋白统称为脂肪细胞因子.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子瘌前期(preeclampsia,PE)的发病机制中,脂肪细胞因子扮演了重要角色~([1]).其中抵抗素(resistin)是本世纪初美国科学家在脂肪组织里发现的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多肽类激素~([2]).迄今为止,国内外有关抵抗素与PE发病关系的研究还很少见.本研究通过检测正常妊娠妇女和PE患者胎盘组织及血清中抵抗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变化在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朱颖;孙永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基因的表达

    子痢前期(preeclampsia,PE)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PE的临床特点为胎盘娩出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自然消失,其特点及相关基础研究提示,胎盘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1]).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是一种与妊娠密切相关的大分子糖蛋白,主要由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蜕膜细胞合成并分泌进入血循环.近年来,PAPP-A在妊娠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进展,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2-4]).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fluorescent-PCR,QF-PCR)技术测定PE患者胎盘组织中PAPP-A mRNA的表达水平,旨在探讨其在子痢前期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董旭东;朱宝生;吴云萍;颜芳;江江;梁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维甲酸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哺乳动物脑内在生后仍有神经发生现象,特别是脑皮质及海马周围,病理情况下及某些细胞因子、学习运动等行为以及环境的改变均可诱导神经发生的进一步产生.维甲酸(retinoie acid,RA)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对于胚胎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能选择性促进多潜能神经嵴前体细胞的复制、增殖与分化.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damage,HIBD)模型腹腔注射RA,探讨RA对海马区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

    作者:雷勋明;陈全景;张晓芬;陈少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抑郁症大鼠海马区雌激素受体水平的变化

    妊娠期抑郁症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常见的心理症状及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母婴多种病理临床问题.研究显示雌激素可以通过脑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调节情绪相关的脑功能~([1]).慢性温和心理应激是制造抑郁模型的经典方法之一,接受应激后脑内海马区ER明显下降.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不同组抑郁症大鼠海马区ER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妊娠期抑郁症发病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作者:那全;王静;刘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低体温相关因素分析

    新生儿正常体温是36.5~37.5℃,低体温是指核心温度低于36.5℃~([1]).国内通常将其定义为低于35℃~([2]).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nh weightinfant,ELBwI)容易发生低体温,严重影响早产儿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VLBWl和ELBWI入院时低体温发生的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微;林振浪;贾玉双;林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5例临床分析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是新生儿常见疾病,总发生率为1%~5%~([1]),但也有报道高达20%者~([2]).红细胞增多症与血液高黏滞综合征密切相关,不但可导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动脉栓塞和心肌损害等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3-6]),而且易于误诊、漏诊~([6-7]).近20年来,我国非高原地区已有大量关于红细胞增多症的文献报道~([8-11]),但有关藏族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的报道尚不多见.

    作者:边巴仓决;德吉美朵;扇敏娜;益西央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孕期乘机的安全性

    乘机旅行对于现代社会人群来说,已经司空见惯.更多的人需要依赖飞机这种交通方式进行工作、生活等,其中也包括部分妊娠期女性.孕期乘机是否安全已经成为很多医生及孕妇所关注的问题.

    作者:高雪莲;杨慧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合理体重增长的推荐

    妊娠期孕妇体重增长过快易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同时,巨大儿发病以及成年后疾病风险也将增加~([1]).基于多年临床研究,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于2009年制定了不同妊娠阶段的孕妇体重增长适宜范围~([2]),见表1.

    作者:杨慧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妊娠期影像学检查的安全性

    许多妊娠妇女由于并发某些疾病尤其是外科急腹症时需要紧急处理,在诊治过程中常涉及一些影像学的检查,包括超声、X线影像学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以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通常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会十分关注或担忧这些物理辐射对胎儿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对孕期影像学检查建立一套标准有效的认知体系,帮助医患双方正确认识孕期影像学检查的真正风险以及对临床诊断处理可能提供的益处,这对孕期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至关重要.

    作者:马润玫;陈卓;李红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