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超声和MRI联合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 产前超声检出14例多胎妊娠畸形,均于超声检查后48 h内接受MRI检查,并于分娩或引产后证实.回顾性分析此14例的超声和MRI图象,并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 14例多胎妊娠中无心畸胎7例、联体双胎5例、多胎之一消失2例.超声与MRI图像比较:(1)对于无心畸胎和多胎之一消失,超声可以明确诊断且是重要的随访手段;MRI能更清晰显示无心胎儿的器官与结构,并能检测供血胎儿和存活胎儿有无颅内继发改变.(2)对于联体儿,在心脏和血管结构的显示及心功能判断中超声明显优于MRI;在胃泡、肾脏、膀胱、肢体等结构的显示中超声与MRI较一致;在食管、肺、肝脏、肠管等器官的显示超声不如MRI,尤其是颅脑的显示;MRI具有较高软组织分辨力及视野大的特点,可显示较大病变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在联体双胎中可以同时显示两胎儿及两胎儿间的关系.结论 产前超声和MRI在诊断单绒毛膜多胎妊娠畸形中各有优劣,两者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高.
作者:朱霞;陈欣林;杨小红;孙子燕;肖梅;夏黎明;朱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7例PAIVS新生儿的治疗和随访情况.结果 17例PAIVS新生儿,平均日龄(15.6±8.6)d,平均体重(3540±440)g.4例合并右心室严重发育不良,5例超声心动图提示窦状隙开放,1例合并三尖瓣闭锁,1例合并三尖瓣发育不良.手术包括单纯体肺分流3例,闭式肺动脉瓣切开联合体肺分流1例,单纯跨瓣补片2例,联合体肺分流和跨瓣补片11例.术后呼吸机使用平均(35.5±35.1)h,监护室滞留平均(8.7±5.9)d,平均住院(18.7±13.6)d.术后短期再次手术2例,包括延迟关胸术1例,加做体肺分流术1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2/17,11.8%).死亡风险分析发现手术前已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与手术死亡有关(r=1.02,P<0.01).其余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2个月至5年,平均19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PAIVS新生儿应积极早期手术,以三尖瓣大小,右心室解剖形态以及有无冠状动脉畸形为依据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强化围手术期各重要脏器功能支持和加强随访可获得较满意的手术生存率.
作者:黄晶晶;宓亚平;贾兵;陈张根;桂永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对重度子(癎)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的影响及与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的关系.方法 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15例SPE患者(SPE组)和20例正常孕妇(正常妊娠组)的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不同浓度LXA4(0、10、100 nmol/L)加入SPE组单核细胞体外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β的浓度.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单核细胞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动态检测单核细胞内[Ca2+]i的变化.结果 (1)体外在0、10、100 nmol/L浓度LXA4的作用下,SPE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水平分别为(63.16±8.20)pg/L、(53.71±8.08)pg/L、(3.16±6.89)pg/L.LXA4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了SPE单核细胞分泌IL-1β(P<0.05),而其对正常妊娠组IL-1β的分泌无影响[分别为(19.22±7.43)pg/L、(16.99±6.32)pg/L、(15.18±5.24)pg/L](P>0.05).(2)SPE组外周血单核细胞[Ca2+]i为1028.09±160.52,较正常妊娠组(323.61±87.86)明显升高(P<0.05).而在100 nmol/L LXA4作用下SPE组单核细胞[Ca2+]i为409.67±116.73,较0 nmol/L LXA4作用下SPE组单核细胞[Ca2+]i明显下降(P<0.05).结论 LXA4体外能明显抑制SPE患者单核细胞分泌IL-1β,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内[Ca2+]i有关.
作者:王建芳;黄引平;黄艳君;刘小利;周洁;王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印记基因父系表达基因1(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1,PEG1)与父系表达基因3(paternally expressed gene 3,PEG3)在无妊娠并发症孕妇分娩的异常出生体重儿胎盘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直接测序法检测高出生体重组(出生体重≥4000 g,22例)、低出生体重组(出生体重≤2500 g,14例)和正常出生体重组(出生体重>2500 g且<4000 g,24例)胎盘组织中PEG1与PEG3的mRNA表达和启动子区甲基化,并分析其与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1)PEG1与PEG3 mRNA表达水平:高出生体重组分别为11.66±9.01与16.45±10.13,低出生体重组0.84±0.49与0.85±0.67,正常出生体重组1.10±0.77与1.11±0.60.两基因高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出生体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出生体重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G1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出生体重组为(49.7±2.3)%,低出生体重组为(50.2±2.1)%,正常出生体重组为(50.3±1.9)%(P>0.05);PEG3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高出生体重组为(13.1±2.7)%,低出生体重组为(16.7±3.5)%,正常出生体重组为(16.2±1.8)%,仅高出生体重组与正常出生体重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正常出生体重组与低出生体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EG3 mRNA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r=-0.963,P<0.01).结论 PEG1和PEG3的表达上调可能是发生高出生体重儿的原因之一,PEG3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其表达上调,并且可能与高出生体重的产生相关.
作者:王颖;宋薇薇;王莉莉;杨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Tei指数与血清心肌酶的关系.方法 超声心动图测定44例轻度窒息新生儿、27例重度窒息新生儿及20例正常新生儿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A峰及E/A值、左心室射血分数、等容收缩间期、等容舒张间期及Tei指数,同时取其静脉血测定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和肌钙蛋白T水平.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Tei指数与血清心肌酶间的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1)Tei指数、等容收缩间期及等容舒张间期在重度窒息组分别为0.62±0.13、(47±7)ms和(52±8)ms,均高于轻度窒息组[分别为0.51±0.14、(41±6)ms和(43±6)ms],轻度窒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39±0.12、(34±6)ms和(37±6)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羟丁酸脱氢酶和肌钙蛋白T在轻度窒息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3)Tei指数、等容收缩间期及等容舒张间期均与血清心肌酶水平呈正相关(P<0.01).其中Tei指数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相关性更明显(r分别为0.762、0.821、0.778,P均<0.01).结论 Tei指数可与血清心肌酶联合应用,评价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的心脏功能,更可准确和动态监测与评估心功能不全的程度.
作者:雷晓燕;孙永红;董皎;王三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母源性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tibody,抗-HBs抗体)对婴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抗体应答的影响.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足月妊娠妇女中,选择抗-HBs抗体阳性孕妇43例(阳性组)和阴性孕妇29例(阴性组),其足月儿出生时和出生后1个月分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定量检测孕妇分娩前、脐动脉血及婴儿1月龄和3.5月龄的抗-HBs抗体水平.结果 阳性组43例新生儿脐血抗-HBs抗体也为阳性,与母血清抗体水平的相关系数r=0.98(t=39.05,P<0.01);1月龄时,42例抗体仍阳性.阴性组29例新生儿脐血和1月龄时抗-HBs抗体均阴性.3.5月龄时,两组抗-HBs抗体阳性率均为100%,但阴性组平均抗-HBs抗体浓度高于阳性组[(466.9±86.7)mIU/ml和(151.2±23.1)mIU/ml,t=2.72,P=0.011].母源性抗-HBs抗体>1000 mIU/ml的5例婴儿中,3例在接种2次疫苗后没有产生主动抗体应答.结论 母源性抗-HBs抗体可抑制乙型肝炎疫苗前2次接种后的抗体应答.
作者:胡娅莉;武巧珍;耿全林;陈宏;王志群;周镇先;李瑛;周乙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孕妇27岁,停经32周,孕1产0.平素月经规律,周期5/23 d.末次月经2008年10月12日,预产期2009年7月19日.核对预产期准确.唐氏筛查低危,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7.6 mmol/L.停经22周超声提示中孕活胎,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孙伟杰;陈倩;时春艳;范丽欣;侯新琳;卢丽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自1991年起,通过美国国家脏器移植后妊娠登记处(Natioual Transplantation Pregnancy Registry,NPTR)、欧洲透析和移植协会登记处(European Dialysis and Transplant Association Registry)、英国移植后妊娠登记处(UK-Transplant Pregnancy Registry,UK-TPR)记录的肾移植合并妊娠母儿结局的数据已达数千例,已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妊娠并不增加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渡过早孕期者90%将成功分娩,但容易并发早产、子(癎)前期和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等并发症[1-2].
作者:张乃怿;杨慧霞;廖秦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是1997年克隆出的一个新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中都发现存在PTEN基因的突变或表达水平的异常,因此PTEN被认为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此外,PTEN的连锁突变可引起Cowden综合征、Bannayan-Zonana综合征及Lhermitte-Duclos病,这些疾病均有累及神经系统的表型,提示PTEN在神经系统中可能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PTEN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倪锦文;周文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早产儿的并发症与胎龄有关,临床对于预后较差的小孕周早产儿给予了极大重视,但对于晚期早产儿则重视不够.目前,晚期早产.即妊娠34~36+6周发生的早产,在所有早产病例中已占很大比例,据统计2005年美国的晚期早产已达早产总数的72%[1].由于超过34周出生的早产儿存活率与足月新生儿几乎一样,长期以来这类早产儿被认为即刻结局很好,完全可以视为足月新生儿.因此,晚期早产儿自出生起,其护理和治疗就被忽视[2].
作者:朱好;李笑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早产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肺组织中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及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Trx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探讨高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 早产新生SD大鼠128只,生后1 d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64只.两组于生后1,4、7、10、14 d各时间点处死8只大鼠取肺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Trx和TrxR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ASK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ASK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1)肺组织病理学:与对照组比较,高氧组肺组织出现明显肺泡炎性改变和肺发育滞后.(2)肺组织ASK1广泛分布于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高氧暴露1、4 d肺组织ASK1蛋白表达分别为0.4382±0.0227和0.5270±0.0432,高于空气组(0.3458±0.0263和0.3760±0.0058)(P<0.01),7 d时下降为0.4343±0.0254,但仍高于空气组(0.3473±0.0220)(P<0.01).(3)高氧组Trx和TrxR mRNA表达强度均高于空气组,且二者分别于10 d(0.6860±0.0811)和7 d(2.0351±0.1600)时达高峰(P<0.05).(4)Western印迹法检测ASK1蛋白水平变化与免疫组织化学法的结果一致.结论 ASK1可能参与高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而Trx系统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
作者:单瑞艳;常立文;陈燕;李文斌;蔡成;刘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由Hinchey等[1]在1996年命名的.该综合征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后部,以可逆性的双侧枕顶叶病变为特征,可在围产期发病.RPLS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国内产科领域相关文献报道罕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3例RPLS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郭江波;刘福岭;葛东泉;刘佩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妊娠合并胰腺炎在妊娠期急腹症中较为少见,但母儿风险极大.其发病率约为1/10000~1/1000.多数妊娠合并胰腺炎与胆道疾病有关[1-2],妊娠晚期合并高脂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非常罕见,但病死率更高.SAP诊断标准比较复杂,参照2005年中国急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的标准[3-4],在轻症胰腺炎诊断基础上,出现局部并发症或器官功能衰竭,Ranson评分≥3分,APACHE评分≥8分者可诊断为SAP.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高脂性SAP,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案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作者:朱磊;赵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1].GDM孕妇可伴有各种脂质代谢功能紊乱,有理论认为从母体到胎儿的脂质转运异常是导致母儿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但其中胎盘的作用以及脂质在其中的转运过程尚不完全清楚.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ipose differentiation-related protein,ADRP)是一种反映细胞内脂质积聚及与脂肪积聚相关疾病的灵敏而特异的指标.该蛋白对脂肪组织的分化和功能非常重要,特别是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有关.研究认为糖尿病可能会导致不同组织中相关脂肪代谢基因的表达改变.因此本研究拟探讨ADRP在GDM孕妇脂肪组织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马玲;徐焱成;杨俐;黄凤华;王细文;杨桂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癎)前期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是导致围产儿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1].研究发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1和2(T helper 1/T helper 2,Th1/Th2)免疫状态向Th1漂移是子(癎)前期发病的重要免疫机制[1-4],因此研究子(癎)前期产生Th1型漂移的免疫调控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作者:周建军;胡娅莉;王志群;郑明明;赵霞;凌静娴;顾香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临床随访研究证实,某些新生儿期未见胆红素脑病表现或(和)血清胆红素浓度也处于较安全水平的新生儿尸体解剖证实为核黄疸或远期随访存在听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1-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急、慢性胆红素脑病诊断有重要意义[2-3],是否可用于诊断这种临床无胆红素脑病表现的亚临床胆红素脑损伤呢?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例溶血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而临床未见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的新生儿头颅MRI图像,为亚临床胆红索脑损伤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汤行录;刘婵;陈尚勤;张姿英;严志汉;凃丰霞;陈翔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改善,早产儿的存活率大大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根据WHO估计,全世界已有5万多儿童因ROP失明[1].中国每年早产儿出生数达180~200万,其中有100万面临发生ROP的危险.2004年我国卫生部将出生体重<2000 g的早产儿列为ROP高发对象,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防治.本院从2008年5月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早产儿采用RetCamⅡ数字视网膜照相进行眼底检查,以期及早发现和治疗RO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慧;李秋平;杨军;王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气管插管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常见的侵袭性操作,会使新生儿产生不适和疼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系统反应、低氧血症和明显的颅内压升高等.国外报道选择性气管插管前用药能够减轻插管的副反应,减少插管次数,提高插管成功率[1].
作者:沈仙;周晓玉;刘海樱;邹芸苏;赵莉;阚清;程锐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脑损伤后遗症如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comalacia,PVL)和各种类型神经源性损伤也随之增多.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早产儿常规进行头颅B超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云丽;周银凤;陈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10年度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围产医学学术年会于2010年4月17日在北京京东宾馆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围产医学委员会组织并举办,来自北京市各区县医院妇产科和儿科的医师共47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母儿甲状腺功能异常.大会开幕式由北京围产医学会名誉主任委员赵瑞琳教授主持,主任委员陈倩教授致开幕词.
作者:孙瑜;陈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多年以来,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定义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和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1].尽管大多数GDM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在产后可恢复正常,但上述定义也包括了产后仍持续存在糖耐量异常的妇女,且不能除外妊娠前已经存在或与妊娠伴发的糖耐量异常患者.这一定义虽然为GDM的诊断和分类提供了统一标准,但多年来的实践使医学工作者们逐渐认识到其不足之处[1].
作者:杨慧霞;魏玉梅;孙伟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若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连续3次发生在妊娠不足20周的自然流产,其发生率约1%,但若将复发性流产定义为连续2次发生在妊娠不足20周的自然流产,其发生率则上升至5%,其中约半数患者找不到明确病因.目前,虽然提出了提高活产率的多种干预措施,但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报道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妇女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可提高活产率.为明确应用抗凝剂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荷兰的Kaandorp等[1]进行了一项包括364例患者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现简述如下
作者:杨延冬;高雪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2010年1月美国糖尿病学会(American Diabetes Mellitus)在公布了其新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治指南[1].现将其中较受关注的几个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马晓鹏;杨慧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喂养不耐受是新生儿医学临床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国内外关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防治的观点和方法不断有所推出;但对这些新的方法和观念如何进行适当的评估,并且在临床中正确应用,是临床医生面对的问题.
作者:朱建幸;张志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