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医学》杂志系国家级综合性医药科技刊物,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绿色快速通道。本刊以服务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促进国内外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科学发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宗旨,以全面反映我国医学科研成果、快速传递世界医药的前沿信息、积极推广先进医疗技术、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经验、大力普及医学科技新知识为己任。本刊的办刊方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简报、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 5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及署名无争议等项。
3.来稿要求一式2份,文字应双倍行距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稿件一般不寄还,但原始照片一律退还作者。若需退还原稿,请在投稿时声明。
4.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传真号和Email地址,正文字数(不包括摘要、表、图和参考文献)、表数和图数。
5.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3706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6-10-09-03),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6.本刊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性科研成果或国际首报论文开辟快审通道,凡要求以快审通道发表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说明和查新报道。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2个月内刊出。
7.作者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2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表明稿件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8.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本刊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对退修的文稿,要求作者将修改稿以纯文本格式存入软盘,将文件名标注在软盘上,与修改稿打印件一并寄回本刊编辑部;或利用本刊电子信箱传送修改稿。修改稿首页须注明稿件编号。修改稿逾2个月不返回本编辑部者,视作自动撤稿。
9.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工本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赠当期杂志1册。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我国中药资源分布广、品种多、数量大,但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中药资源大面积被毁,生态环境恶化,加速了中药资源枯褐,使中药资源量减少,药材质量下降,严重制约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王小燕;马鸿雁;王芳;秦建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急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发现其中的特殊性和规律,提高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的认识,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方法 收集到急诊科就诊,心电图发现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1例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不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头晕、恶心41例;头痛、头晕3例;腹部不适、恶心、呕吐3例;胸闷、憋气4例.从胸痛至就诊时问3d~7 d.急诊心电图发现:下壁心肌梗死17例,下后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7例,前壁心肌梗死1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8例,非Q波心肌梗死8例.结论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患者除胸痛、胸闷外,可表现为头痛、腹痛、咽部不适、恶心、呕吐等,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及时做心电图、血清酶等检查,及时发现和诊断出不典型心肌梗死.
作者:李素青;黄炎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合用在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52例急性重度发作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治疗包括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及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治疗组同时给予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静滴,连用3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加用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静滴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重症哮喘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酚妥拉明和25%硫酸镁合用疗效是安全肯定的,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宏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配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人选患者180例,经TCD检查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对照组90例采用复方丹参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30 min,每日1次,利多卡因50mg加入5%葡萄糖20ml.中静脉注射,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反射治疗仪可大大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军英;赵英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幽门螺杆菌(Hp) 是全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原菌之一,感染的年龄阶段多为儿童期.Hp感染可引起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缺铁性贫血等多种疾病,关系密切.结果 我国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大多存在成年后发病的隐患.结论 本文即对Hp感染与儿童相关性疾病等方面进行探讨,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儿咳嗽排痰能力远比成人差,纤毛运动也逊于成人,一旦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造成呼吸道狭窄,甚至气道阻塞,严重可危及生命,故祛痰止咳是小儿呼吸道疾病重要治疗手段之一[1].
作者:邹辉;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29例急性肾功能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9例患儿中男20例,女9例,起病年龄3个月~14岁.肾小球疾病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占37.8%,免疫抑制剂和(或)替代治疗后78%患儿肾功能恢复;感染、药物为病因的占24.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停用相关药物,肾功能均恢复.肾前性和肾后性各占13.8%,经输液对症治疗及外科插管尿液引流,肾功能恢复;中毒(毒蕈、蜂蜜)占6.8%透析对症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肾小球疾病是小儿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原因,感染、药物、胃肠道体液丢失、泌尿系统先天畸形、中毒均可致急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要早期监测,合理用药.
作者:姚淑娴 刊期: 2010年第06期
面神经麻痹是以不能皱眉与闭目,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键侧歪斜,讲话、哭笑或露齿动作时更加明显,鼓腮漏气,发爆破音困难,迸食时可有口角漏夜现象为主要临床表现.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发病原因多数是络脉空虚,或是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或七情过极,外伤、手术、中毒、代谢障碍、营养缺乏免疫障碍等因素.目前西药尚无特效药治疗,中医可通过针刺、艾灸、面部推拿按摩等方法,提高面肌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速局部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现将本科诊治面神经麻痹以及该病的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念珠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为常见的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两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传统的治疗方法治疗后出现复发率高等问题.所以,我中心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臭氧妇科治疗仪治疗念珠菌性、细菌性阴道炎取得比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耀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胆汁反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将256例行胃镜检查的病人分为胆汁反流组和无胆汁反流组,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判定其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检出的阳性率.结果 胆汁反流组2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32.1%;无胆汁反流组22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为6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反流的胆汁可以抑制或者杀灭幽门螺杆菌.
作者:王宗海;周柏林;李宗林;任春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先后投了两篇文章,审稿1个多月,直接退稿!搞不明白。。。
中国新医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中国新医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中国新医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昨天联系了中国新医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新医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