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踝外科电子杂志》创刊于2014 年6 月,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国家级期刊,CN 11-9350/R、ISSN 2095-7793,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同时收录。
本刊为国内第一本足踝外科专业学术期刊,以足踝外科专业医师及研究生为读者对象,主要刊登足踝外科医疗理念进展、临床诊疗技术,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是目前该领域内容最为丰富的杂志。本刊坚持刊文真实、严谨和科学的原则。充分体现电子杂志的特点,将经典手术、争鸣交流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以满足广大足踝外科医生对专业水平提高的迫切要求,促进我国足踝外科的进一步发展。本刊常设栏目为论著、临床研究、病例报道、研究进展、手术演示(视频)等。
1、《足踝外科电子杂志》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足踝外科电子杂志》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足踝外科电子杂志》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踝关节炎的特点和评价经侧入路踝关节融合术治疗该类疾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完整随访的33例老年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61~79岁,平均69.2岁.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内科基础疾病25例(75.8%).有踝关节创伤病史26例(78.8%).根据Takakura-Tanaka踝关节炎分期:Ⅲa期7例,Ⅲb期12例,Ⅳ期14例.手术方法为经外踝截骨螺钉固定的踝关节融合术.统计患者的术后主观满意度,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足踝部功能.结果 33例患者随访12~49个月,平均32.4个月.31例患者为非常满意或满意,满意率为93.9%.AOFAS评分由术前的(50.90±11.99)分改善为末次随访(78.79±9.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由术前的(6.06±1.73)分改善为末次随访的(1.72±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81.8%)患者经CT证实完全骨性融合,4例患者部分骨性融合但达到负重要求,另外2例不融合.7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结论 老年晚期踝关节炎患者大多有陈旧性踝关节外伤病史且合并慢性内科基础疾病,经外踝截骨螺钉固定的踝关节融合术术后满意度较高,但需注意切口和骨愈合相关并发症.
作者:曲文庆;王振海;张俊勇;王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统计常见跖板撕裂的临床检查参数,再通过术中观察到的跖板损伤参数作为参考标准,综合得出跖板损伤诊断参数.方法 共收集近5年来新疆地区二、三甲医院90例均接受了跖板修复的患者(109足),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体格检查均表现为跖骨头下疼痛、前足底水肿、第2跖趾关节不稳定、第2跖趾关节因疼痛而活动范围受限、交叉趾畸形.收集到部分患者术前的X线片及MRI片.将临床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对诊断的灵敏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高灵敏度参数(>80%)是:渐发性疼痛(93%);第1次手术治疗中证实损伤的(100%);疼痛在第2跖骨头(98%);水肿在第2跖骨头(95.8%);第2跖趾关节活动不稳定(80.6%).特异性高的病例(>80%)中发现的抽屉试验阳性(99.8%)和交叉脚趾(88.9%).比值比>1的参数为:渐发性疼痛(1.104);疼痛在第2跖骨头(6.125);水肿在第2跖骨头(2.875);第2跖趾关节活动不稳定(1.389).结论 95%的患者跖板撕裂后主要表现为逐渐出现的前足疼痛、前足底水肿、第2跖趾关节活动不稳定(即抽屉实验阳性).将这些数据统计分析后,我们认为全面的临床检查对跖板撕裂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雪;王成伟;李璐兵;帕尔哈提;李飞;赵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7岁,主诉:外伤后右足跟疼痛活动受限4年.临床查体:跛行,右足跟内翻,叩痛,距下关节僵硬;右踝关节活动度:背伸5°,跖曲35°;右足背动脉搏动可及,各趾感觉、活动可.影像检查:X线示右跟骨畸形愈合.初步诊断为跟骨陈旧性骨折(右侧).手术体位首选左侧卧位,腰硬联合麻醉.
作者:谢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足母)外翻畸形是指(足母)趾在第1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为足部常见的结构性畸形,并且在治疗上极具挑战性.这一畸形的发生在一些人是因为进行性第1跖趾关节半脱位造成的,而在另一些人中可能是因为静态性的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或者近节趾骨近端关节面的畸形所导致的.文献中报道(足母)外翻的发病率为2%~50%,因地区和人种而有明显差异,考虑到每个病人的不同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手术需求及心理预期,对于医嘱的依从性也不尽相同.(足母)外翻手术失败的原因是困扰每个手术医生的难题.(足母)外翻目前的手术术式有上百种,各种术式有各自的适应证和预后.如何选择合适的术式,如何在手术中和术后更好地矫形及确保持久的矫形效果,一直是足踝外科医生术前术中考虑的问题.
作者:苗旭东;曹乐;张强;吴永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一、病历摘要1.基本资料:51岁女性患者,因“右足变形20年,加重伴疼痛1年”住院.2.现病史:20年前出现右足(足母)趾变形,1年前负重增加后畸形加重,(足母)囊突起处因摩擦疼痛,需穿宽松鞋行走.3.既往史:1年前曾行左足内侧跖楔关节融合术,术后恢复良好.但右足由于下地需要,负重增加.4.查体:右足弓塌陷,跟骨外翻,提踵试验(-),跟腱、腓肠肌无挛缩.(足母)趾外翻伴旋前,跖趾关节背伸60°、跖屈30°,活动无疼痛.足底无痛性胼胝.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距骨软骨损伤是导致踝关节疼痛、肿胀常见病因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青年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可优先选择自体骨软骨移植,并且术后配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本文综述了目前距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及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建国;陈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的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依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偏身型和全身型,以局灶型为常见 [1].足踝部局部肌张力增高导致患者步行、平衡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患者运动或步行能力下降,因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容易反复等特点,引起了临床学者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康复医学科开展了足踝部肌张力障碍疾病的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注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志伟;于惠贤;张冉;陈亚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单纯足底筋膜处行冲击波治疗与足底筋膜联合腓肠肌行冲击波治疗(ESWT)对足底筋膜炎(PF)的疗效.方法 选取PF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足底筋膜痛点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小腿肌肉及足底肌肉ESWT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站立行走开始时及1000米步行后的足底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1000米步行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在常规冲击波治疗基础上,对小腿三头肌和足底肌肉进行冲击波治疗可以更好地缓解PF患者长距离步行后疼痛.
作者:于惠贤;张冉;胡志伟;何蕾;陈亚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近年来,外翻的手术治疗在国内迅速发展,各大医院的手足科、足踝科均纷纷开展 外翻术式.随着 外翻术式经验的积累及临床交流的增多,临床工作者对 外翻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开始逐渐摆脱之前单一的以教材、文献探讨问题的局面.在这种医学环境下,年轻一代的医生非常愿意以自身术式经验共同探讨 外翻疾病的佳治疗方法.因此, 外翻手术适应证、术式的选择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 外翻术后角度丢失的原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对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典型 外翻病例,进行角度丢失原因分析,现汇报如下.
作者:祁印泽;马玉峰;李昕宇;陈兆军;吴俊德;马占华;潘旭月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足踝外科电子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尊敬的足踝外科电子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昨天联系了足踝外科电子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