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省级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国际刊号:1672-7061
  • 国内刊号:31-1927/R
  • 影响因子:
  • 创刊:2004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还需要咨询该刊物的详情?->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期刊标签:精神病学
国际刊号:1672-7061
国内刊号:31-1927/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2004
发行周期:季刊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简介

  本刊主要刊登与神经病学有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如神经内、外、小儿科临床病例分析、中西医结合研究、康复医学、影像学、电生理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学、生物化学、病理、动物实验等方面的论著和研究,并设有众多专栏,如综述、讲座、临床病理讨论、药物、器械、国内外进展等,栏目众多,反映当前动态。

         

栏目设置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投稿要求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投稿须知

  1、本刊要求研究论文必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研究快报必须含有首创性成果;研究简报着重要求创新性;文献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严肃处理,并向材料领域兄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联系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和LaTeX(*.tex)文档,排版时请采用双倍行距,以邮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须单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须含有高质量的照片和曲线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个以内"关键词"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参考文献20条以上,要能反映该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4、 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3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自投它处。

  5、 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作者人数请控制在6人以下,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联系人请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位等自然情况。

  6、 论文如果是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7、 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4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半年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8、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影响因子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发文量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神经心理学改变

    概述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s,SIVD)是造成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重要原因,它所导致的认知损害是VCI中具有同质性和为常见的亚型(皮质下型VCI) [1-4].VCI覆盖了从轻微的认知功能下降至明显痴呆的各种认知功能障碍,可通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特征或对治疗的反应等多方面进行VCI分型,且它们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变异很大,因此必须对不同的VCI亚型进行临床研究 [4,5].

    作者:曹雯炜;李焰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SPECT显像与美解眠诱发试验对癫癎病灶定位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美解眠激发癫癎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癎致癎灶的定位诊断价值,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供定位依据.方法32例药物治疗失败并准备r-刀手术治疗的癫癎患者,发作间期行SPECT检测;应用美解眠诱发,观察亚临床发作期SPECT的变化.结果32例癫癎患者,发作间期SPECT呈低灌注者26例,阳性率81.3%,而MR、x-CT阳性率分别为56.2%和40.6%.SPECT显示病灶部位42个,于颞叶位病灶多,占47.6%,其次为额叶、枕叶、顶叶等.发作间期SPECT 26例低灌注者及其余6例正常灌注中的3例,用美解眠诱发后的亚临床发作期SPECT均出现脑血流增多,呈(相对)高灌注,其中6例高灌注患者病灶范围较低灌注区域减少.这29例患者r-刀手术治疗有效率达86.2%.结论发作间期SPECT的脑血流低灌注结合美解眠诱发的亚临床发作期的SPECT脑血流灌注增高,对癫癎病灶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国芳;王跃涛;朱峰;鹿存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轻度认知障碍转化为痴呆的临床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基线认知功能评分和嗅觉评分在痴呆转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012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初次就诊的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57例MCI患者,对其进行认知功能相关神经心理测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IADL)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以及12项跨文化嗅觉鉴定试验(12-item Cross-Cultural Smell Identification Test,CC-SIT),并前瞻性随访2年,定期进行神经心理测验和嗅觉评估.2年内转化为痴呆的MCI患者归入MCI转化组,未转化为痴呆的患者归入MCI稳定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年内MCI转化为痴呆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MCI转化组与MCI稳定组的基线年龄、性别、教育年限、体质量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MCI转化组基线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IADL量表评分和嗅觉评分均低于MCI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PI评分也低于MCI稳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随访2年,57例MCI患者中有18例转化为痴呆患者,转化率为31.6%.MCI转化组随访第2年的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IADL量表评分和嗅觉评分仍低于MCI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教育年限、MMSE量表评分、IADL量表评分、MoCA量表评分、NPI评分、嗅觉评分均不是MCI转化为痴呆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MCI患者的神经心理测验和嗅觉评估结果可能是MCI转化为痴呆的潜在预测因素,但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作者:王智樱;徐群;陈刚;俞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原发性脑出血(PICH)虽只占脑卒中的10%~15%,但其预后却是各型中较差的[1-4].有报道[5]PICH患者30天的死亡率高达34.6%,6月时的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比例仅为38.6%.因此,PICH是社会的一个重要负担,而且目前对之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6],近年对重组人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在脑出血中应用的深入研究,给脑出血的早期治疗带来了希望.

    作者:潘元美;李焰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A型肉毒毒素位点注射治疗面肌痉挛82例报告

    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位点注射治疗多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尤其用于面肌痉挛,近十余年在国内外都取得可喜疗效.国产BTXA治疗上述病症也取得一定经验.我们对其方法、剂量及位点选择方面进行改进,积累一定经验,现将在苏南地区82例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侯辉光;冯鸿义;杨志新;杜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睡眠脑电图导向下Quisi快速检测法的建立及其在健康成人中的试用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检测分析睡眠脑电的新方法,并探讨Quisi在健康成人中的试用. 方法 对28名健康成人同步作Quisi和多导睡眠图(PSG)整夜检测.并以 PSG为检测标准,与德国Quisi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在28名正常对照组中,除暂停、伪迹2项参数在Quisi和PSG两种工具间不可比外,其他10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Quisi检测作用与PSG相似.

    作者:姚培芬;陈兴时;朱贻盛;肖泽萍;郭晓莉;王继军;张明岛;楼翡璎;唐云翔;陈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血管病35例临床与心电图

    脑血管病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解剖改变称为脑--心综合征,Dozzi氏1937年报导脑血管病可引起心脏活动改变,其后10年Mgeric氏又报导脑病中可出现酢酷似心肌梗塞心电图表现,兹将我科1991年脑血管病与脑心综合征35例的临床及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罗晓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颗粒复位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对照研究

    目的 评价颗粒复位手法(PRM)在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中的作用.方法 将PC-BPPV患者随机分成2组,复位组给予PRM治疗,对照组给予假复位治疗.结果 复位组43例,对照组45例,第4天随访时复位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6.05%(37/43)和8.89%(4/45),两者差异显著(X2=49.56,P<0.01);第7天时,两者的成功率分别为95.35%(41/43)和17.78%(8/45),仍差异显著(X2=50.52,P<0.01).结论 PRM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凡PC-BPPV诊断明确者均应给予PRM治疗.

    作者:胡文霞;庄建华;张琳;陈小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 中型听神经瘤术中听力保存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中型听神经瘤听力保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显微手术58例.其中,试图听力保存的中型肿瘤22例.术前、术后行听力学检测:纯音听阈(PTA)、言语识别率(SDS)和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部58例病人中,听力得以较好保存的4例.除去未考虑听力保存的大型肿瘤,22例中型肿瘤中听力得以保存的(较好保存:PTA 60dB,SDS≥50%;部分保存:PTA≤60dB,SDS≥50%)9例.12例肿瘤和耳蜗神经粘连重,10例没有粘连或粘连轻.结论 肿瘤与耳蜗神经的分界面是否粘连是听力保存的重要影响因素.术中神经监测对指导肿瘤切除是有益的,但术者的局部解剖知识和显微外科技术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因素.

    作者:丁晓东;杨廷舰;周建明;张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循证指南更新: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其他辅助治疗预防成人发作性偏头痛

    目的 为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提供新循证推荐.所提出的临床问题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其他辅助治疗是否对偏头痛预防有效?方法作者对1999年6月-2009年5月间发表的研究使用结构式的评价程序来分类不同药物对偏头痛预防的效果.结果 作者总共回顾了284篇摘要,包括49篇偏头痛预防治疗的Ⅰ级或Ⅱ级证据,其中15篇为涉及非传统治疗、NSAIDs及其他辅助治疗的研究,予以了评价.推荐蜂斗菜对偏头痛预防治疗有效,应被用于偏头痛患者以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A级推荐).非诺洛芬、布洛芬、酮洛芬、萘普生、萘普生钠、雏菊、镁剂、核黄素及组胺皮下注射对偏头痛预防很可能有效(B级推荐).认为可能有效的药物包括赛庚啶、辅酶Q10、雌激素、甲芬那酸及氟比洛芬(C级推荐).矛盾不一致或不足以支持或反对使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ω-3及高压氧.孟鲁司特对偏头痛预防治疗很可能无效(B级证据).

    作者:华驾略;蒋仙国;季伟华;李焰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杂志往期目录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haiyu** 的反馈: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小鲸** 的反馈: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