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2-0098
  • 国内刊号:11-2144/R
  • 影响因子:1.19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4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期刊标签:口腔科学
国际刊号:1002-0098
国内刊号:11-2144/R
邮发代号:2-64
创刊时间:1953
发行周期:月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简介

               1953年8月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口腔医学界公认的代表国家水平的学术刊物,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权威性。读者为广大口腔医师。本刊有由国内著名权威专家撰写的“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有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业委员会拟订的“诊疗指南”;有具有学术导向性的“会议纪要”;有规范临床操作的各种系列“讲座”等,还有按专业分栏目的论著。本刊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等10余个著名国际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收录。本刊一直保持着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荣誉称号;连续9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科技期刊精品工程项目资助。                

栏目设置

述评、专论、回顾与进展、专家笔谈、诊疗指南、会议纪要、讲座

杂志收录/荣誉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1996)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类、评述类及综述类文稿一般不超过6 000字(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及参考文献),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 000字。

  2.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当报告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地区性或国家性)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提供该委员会的批准文号并著录于论文中,说明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3.临床试验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是从WHO认证的一级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获得的全球唯一注册号。临床试验注册号排印在摘要结束处。以“临床试验注册”(Trail registrantion)为标题写出注册机构名称和注册号。

  4.基金项目:论文涉及课题如为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请将基金的中英文正式名称列于文章首页,并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的中英文名称请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并须附基金证明复印件。

  5.利益冲突:作者须在投稿时注明涉及利益冲突的内容:①与研究工作相关的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即作者是否接受除工作单位之外任何第三方提供的资金;②在研究内容的直接或相关领域内,是否与任何商业机构有利益关系;③是否与研究内容存在非经济利益关系(个人的、职业的、政治的、单位的、宗教的等)。

  6.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请附英文文题,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文题尽量不用缩略语。

  7.作者:

  (1)署名:作者姓名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投稿后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以及所有作者亲笔签名的署名无异议的书面证明。

  (2)作者应具备的条件: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分析和解释;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按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对学术问题进行解答,并最终同意论文发表;④除了负责本人的研究贡献外,同意对研究工作各方面的诚信问题负责。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

  (3)通信作者:每篇论文均需确定1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信作者。通信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外籍作者的姓名、单位均用原文字书写。通信作者一般指课题设计者,如为研究生课题,通信作者即为研究生导师。

  (4)作者贡献声明:请将每位作者对该论文的具体贡献在投稿时附于文章首页。

  8.摘要:述评、专论、专家笔谈、综述类文章及论著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应符合“拥有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的原则,论著类摘要为四段式,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其他类文稿为指示性摘要。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约200字),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约400个实词)。

  9.关键词:论著及评述类、综述类文章均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汇。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10.研究设计:应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应交代是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属于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或正交设计等,应围绕“重复、随机、对照、均衡”4个基本原则做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为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药名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录者应附拉丁文名称。

  12.图表: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字母)也应与背景有很好的对比度。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高倍、中倍、低倍),图中如有标尺,请务必保留。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13.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1/3102—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有关量、单位和符合的一般原则/(所有部分)量和单位》的有关规定,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执行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量的符号一律斜体,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

  14.数字:执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15.统计学: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采用斜体。应写明所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3.45),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

  16.缩略语:文题不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一般不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文章的可读性。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缩略语不得移行。

  17.参考文献:

  (1)引用中文参考文献时,需双语注录。首先注录信息资源的原语种,再用英文注录该条文献,作者姓名的英译名采用汉语拼音形式表示,姓的首字母大写,名按章节首字母大写的缩写形式,中文刊名英文注录时使用其刊名的英文简称,不使用汉语拼音名称,无规范英文简称者著录英文刊名全称。

  (2)应注意引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对国内同行已发表的相关论文应充分合理地引用。

  (3)按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需著录起止页、文献类型,如有DOI号请务必注明。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发文量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组织工程学”这个名称是1987年被正式提出的,早的定义是:“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和病理组织中结构-功能关系,并开发生物代用品,以恢复、维持或改善组织的形态和功能”。随着组织工程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大。近年来,有人将生物材料诱导细胞分化、组织再生亦归于组织工程学范围,其定义也将会有所更改。组织工程的基本做法是,取少量自体组织,在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将一定量的培养细胞接种到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三维支架材料上,再将此细胞-支架复合物在体外继续培养,并植入体内培养,通过细胞生长繁殖、相互贴附、分泌细胞外基质,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 1.骨的组织工程:骨组织工程是继软骨组织之后研究得较早、较多的对象。Vacanti(1993年)等将小牛骨膜细胞种植于多层编织的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 PGA)支架中,然后移植于裸鼠体内,结果证实骨细胞可以增殖成为骨骼;Crane等[1]全面提出了骨组织工程研究的概念、方法、现状和前景,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骨组织诱导;二是细胞传输[2]。和其他组织的组织工程研究原理和方法一样,组织工程骨的研究主要也是集中在种子细胞、支架材料和骨的构建3个方面。

    作者:毛天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组织蛋白酶D在涎腺腺样囊性癌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与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亲和素法分析52例SACC的Cath-D表达,并统计学分析Cath-D与SACC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Cath-D表达与SACC病理学分型、局部复发和患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ath-D能通过溶解基底膜、细胞外间质和结缔组织,从而促进SACC的远处转移;Cath-D可作为预后指标来预测SACC的远处转移,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彭歆;俞光岩;高岩;武登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控制牙周感染、维护口腔健康是口腔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牙龈炎和牙周炎是常见的牙周疾病,也是人类较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不仅危害牙周健康和口腔健康,而且与全身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有文献报道亚洲人易患牙周炎,中国是牙周病的高发国家,80%~90%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疾患.

    作者:孟焕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医学影像检查与诊断

    医学影像检查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一、医学影像检查程序1.平片检查:临床上一般首先使用许勒位检查,此投照的X线设备要求简单,较易操作,且可提供较多的诊断资料,如关节间隙、关节结节、关节窝及髁突等.仅在特殊情况或科研工作需要时,才应用矫正许勒位检查.这种检查技术根据每位被检查者髁突水平角、垂直角来调整X线中心线的垂直角和水平角,因而可以较准确地显示关节外1/3的关节间隙情况及关节结构的形态,但操作程序比较复杂.在疑有髁突骨质改变而又不能依据许勒位片作出诊断时,可加拍髁突经咽侧位片,以显示髁突骨质的细微结构,补充许勒位的不足.

    作者:马绪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唇鼻部肌肉组态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及临床验证

    目的 研究唇鼻部肌肉解剖、生物力学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唇裂的完美修复奠定基础.方法 对8例自然流产胎儿的唇鼻标本进行微型CT扫描,图片使用Mimics软件处理,获得了口轮匝肌和鼻肌的三维模型.结合局部解剖、组织切片制作了唇鼻肌肉三维组态模型,并与组织切片进行对比检验.进行唇鼻部相关肌肉生物力学与体表形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并在263例隐性唇裂手术中应用验证.结果 唇鼻部肌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唇鼻肌肉复合体.各组张力线彼此交叉作用,构成唇鼻肌肉张力体系.据此设计了新的唇裂修复术式——唇鼻肌肉三维定向重建术,并在隐性唇裂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 唇鼻肌肉在解剖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构成了唇鼻肌肉复合体及其肌肉张力体系.唇裂修复应在恢复这一体系的基础上取得更加完善的效果.

    作者:尹宁北;吴佳君;陈波;王永前;宋涛;麻恒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Wnt3a蛋白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向分化的影响

    目的 探讨Wnt3a蛋白对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成骨向分化的影响,进一步说明Wnt信号通路在DPSC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将不同质量浓度[0(培养液组)、5、20、50及100 μg/L]的Wnt3a蛋白作用于DPSC,于诱导培养的第7天检测其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茜素红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骨涎蛋白、Ⅰ型胶原、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及骨钙蛋白4种骨源性基因的表达,对结果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PSC诱导7d后检测结果显示,Wnt3a蛋白可抑制ALP的活性,0、5、20、50及100 μg/L组ALP的活性分别为1.076±0.203、0.828±0.118、0.505±0.044、0.499±0.038及0.483±0.060,Wnt3a蛋白质量浓度越高对ALP活性的抑制作用越强;qPCR检测显示,5μg/L Wnt3a蛋白组骨钙蛋白基因阳性表达水平(0.092±0.005)显著低于培养液组(0.858±0.190)(P<0.05);28 d后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5 μg/L Wnt3a蛋白对DPSC无明显的诱导矿化现象.结论 Wnt3a蛋白可抑制DPSC成骨向分化.

    作者:孙艳艳;胡伟平;刘宗响;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乳铁蛋白对口腔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乳铁蛋白对口腔癌细胞株Tca8113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0.006、0.013、0.025、0.050 g/L乳铁蛋白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VEGF、bFGF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0.050 g/L乳铁蛋白实验组VEGFmRNA的表达(0.31±0.08)和蛋白的表达(0.68±0.11)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07±0.13)、(0.97±0.07)],P<0.05;0.050 g/L乳铁蛋白实验组bFGFmRNA的表达(0.27±0.10)和蛋白的表达(0.68±0.07)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91±0.12)、(1.01±0.09)],P<0.05.结论 乳铁蛋白能抑制口腔癌细胞株Tca8113细胞中VEGF、bFGF的转录和表达,抑制肿瘤的血管发生可能是乳铁蛋白抗口腔癌的机制之一.

    作者:王雷;魏秀峰;孙宏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脂质体-阿霉素系统治疗舌癌及淋巴结转移灶的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聚乙烯已二醇包被脂质体-阿霉素药物系统(pegylated liposmaldoxorubicin,PLD)对舌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治疗效果,探讨PLD治疗口腔肿瘤的价值.方法建立舌癌淋巴转移模型的金黄地鼠70只,分别观察体重、肿瘤体积、脏器转移、外周血药浓度和淋巴结内药物浓度.结果PLD组的抑癌能力及有效药物浓度、全身反应明显优于阿霉素组.结论PLD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系统,在控制口腔癌转移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作者:陈绍维;潘剑;廖湘凌;付风华;王昌美;温玉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口腔临床病理诊断Ⅱ.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涎腺上皮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涎腺肿瘤组织学结构较其他肿瘤复杂,不仅有多种病理学类型,而且每种类型又包含多个亚型;

    作者:孙宏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锶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骨结合的动物实验

    目的 观察微弧氧化锶磷灰石(strontium-substituted hydroxyapatite,Sr-HA)涂层钛种植体的成骨活性,探讨锶元素掺入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后对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实验组(Sr-HA涂层种植体)和对照组(HA涂层种植体)的表面形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采用X线衍射仪分析膜层相组成.将两组种植体各12枚植入新西兰兔双侧股骨髁下外侧、胫骨结节处,术后对实验动物进行多荧光序列标记,饲养4周和12周取材,采用组织学观察、种植-骨界面线扫描分析评价涂层的骨结合能力.结果 种植体微弧氧化膜层均呈现多级孔洞状结构;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锶元素的掺入引起HA的衍射峰向小角度方向偏移,晶格间距增大,稳定性下降;多荧光序列标记显示,Sr-HA涂层早期即表现出成骨活性,实验组骨矿化沉积率[(4.75±0.46)μm/d]显著高于对照组[(3.21±0.44)μm/d];组织染色及能谱分析显示,骨种植界面上有生物类骨磷灰石层形成,12周时该磷灰石层转化为成熟的骨组织并与涂层形成紧密的骨结合.结论 锶元素的掺入可提高Sr-HA涂层的生物学活性,加速其表面生物类骨磷灰石层的形成,增强膜层的成骨能力,促进膜层与骨组织的结合.

    作者:闫钧;张玉梅;憨勇;赵彦涛;孙继锋;闫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baiqian** 的反馈: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辑的态度非常认真、和蔼,来回修改了好几次,很快就录用了。国内的顶级杂志,影响力很大,看来我的选择还是没有错的。给你们竖个大拇指。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一江春水** 的反馈: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